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近代名贤         
 
孙多慈鲜为人知的往事
来源:网络
作者:不详
2016-12-30
评论:0  点击:3060

200510月,为纪念画坛一代巨匠徐悲鸿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地举办了《大师与大家》画展,广受关注。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生前艺贯中西,才情惊世。他曾在六朝古都生活、工作过近十年,这儿的山水城池留下过大师的足迹,他的创作实践与情感经历也丰富了南京积淀深厚的人文历史。画展上还展出了著名女画家孙多慈的自画像,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孙多慈毕生挚爱着业师徐悲鸿,谱写出永久的留下太多遗憾的悲情恋歌,然而,由于孙多慈长期远离祖国,她的经历与事迹一直较少为人所知……

一、“台城夜月”画作凝聚了一段师生恋故事

    1927年初,徐悲鸿、蒋碧薇夫妇迢迢万里,从法国回到“风雨如磐”的祖国,家住上海霞飞坊,并应友人田汉之邀,去其创办的南国社教授绘画。19282月,南京中央大学聘徐悲鸿为艺术系主任,自此后,半个月住上海,半个月住南京,月月奔波于沪宁铁路上,虽然挺累,但徐悲鸿兴致很高。一年后,徐悲鸿夫妇与中大文学院院长谢寿康一同迁居中大后门石婆婆巷一旧式大宅院里。但才住两三个月又迁居中大丹凤街宿舍区一幢两层洋楼。徐悲鸿与妻子蒋碧薇性格不合,龃龉日增,这令他很郁闷。1933年,他与中大艺术系女学生孙多慈产生了恋情。

孙多慈,又名韵君,1913年生,长大后端庄秀美,颇具艺术气质。她出身于皖东寿县的书香名门,祖父孙家鼐曾任清廷大臣,声名显赫。父亲孙传瑗饱读诗书,曾长住南京,在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麾下任过秘书,官儿虽小却因曾与这位大帅叙过族谱而留下麻烦。1927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孙传瑗遭通缉,曾被当局关在南京老虎桥监狱里服刑,家中变故令孙多慈痛苦而忧郁,师长徐悲鸿的关切却令她感受到温暖。师生间恋情纯洁而热烈,超脱了世俗观念,虽受到周围人们不少非议,但他俩并未后退。徐悲鸿在中大艺术楼画室里为恋人画了幅肖像,笔墨浓淡有致,画中人俏美传神。徐悲鸿还画了一幅油画《台城夜月》,画面上是他与恋人双双呆在一高岗上,徐悲鸿悠然席地而坐,孙多慈侍立一侧,素面朝天,她脖颈间一条白纱围巾随风飘动,天际一轮皓月,山岗下古台城若隐若现。蒋碧薇对丈夫的婚外情早有所闻,自是很气恼,与丈夫的隔阂加深,常常争吵;但为了维持这个家庭,也为了脸面,她还不愿选择离异。一日,蒋碧薇趁丈夫去龙门大酒店为即将出国担任驻比利时大使的老友谢寿康送行,她赶到了中大画室取下那两幅画,交给一位学生,请他代送回傅厚岗家里,藏在女佣人同娣的一只旧木箱里,待丈夫回家后,蒋碧薇郑重声明:“那两张画放在中大画室里未免太显眼,你应顾惜自己名望和家庭,凡是你的作品我都不会毁掉,可只要我活在这世上一天,这两幅画最好不必公开。”徐悲鸿自知理屈,报之以沉默。以后,只要妻子不在家,他都在家内外东翻西找,一直未找到。1937年抗战爆发,徐悲鸿一家也随中大西撤重庆,女佣人自然不会将画带走。南京城里东西都已搬空了。孙多慈肖像画已不知落入何人之手。至于画在三夹板上的《台城夜月》却也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保存于世,实乃一憾事……

二、王映霞为孙多慈与许绍棣做媒

    1937年底,郁达夫的美貌妻子王映霞携几个孩子逃难到浙江丽水,租下县城里燧昌火柴公司的两间房子安顿下来。当时,从杭州迁来的省政府,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四厅以及各厅的附属机关都驻在很宽敞的燧昌公司里办公。王映霞因丈夫郁达夫的关系而认识了省主席黄绍竑、财政厅长程远帆、教育厅长许绍棣等人。许绍棣特别友好,常对王映霞多方关照,登门看望,送些水果等礼物,这给王映霞带来了麻烦,引来人们的风言风语,绯闻不少。但她自认为人正不怕影子斜,未多理睬,我行我素。她对许绍棣的印象尚好,否则也就不会给许和孙多慈做媒人了。

    许绍棣,1900年生,浙江临海县人,自幼父母双亡,靠伯母抚养成人。中学毕业后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时,在富绅方家当家庭教师。方家大人很看重他,遂将女儿方志培嫁给他。1936年,方志培患结核病去世,留下三个女儿。许绍棣在1928年后担任过数年的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成为国民党一方政要。他曾因行文通缉鲁迅而被世人视为与进步文化人士为敌的反动分子,而且对他的负面评价似已成为定论,而在抗战初的浙江丽水,王映霞似乎更注意到许的儒雅谦和、热心助人与很有家庭责任心这一面,交往较多,以致这段情谊成了几年后她与郁达夫离异的导火索。1938年元旦,郁达夫从陈仪主政的福州来丽水,欲接妻儿们去武汉,因他已在郭沫若任厅长的军委会政治部三厅谋得职位。西行途次,王映霞与浙江省政府秘书李立民的五个女儿同行,李家大女儿李家应毕业于南京中大艺术系,这次是打算到汉口找个工作。她告诉王映霞,她有个同学好友名叫孙多慈,她父亲孙传瑗就在浙江省教育厅当书记员,孙多慈为陪伴父亲,这次就暂没有与李家应同行。接着,李家应谈了她所知道的孙多慈与师长徐悲鸿的恋情,断言绝不可能结合为夫妇,因为徐是有妇之夫。蒋碧薇曾留法,亦是经历过大世面的知识女性,她断不会以牺牲自己作为代价成全孙多慈。李家应几次托王映霞为孙多慈找个对象。王映霞这才想起她住丽水时曾多次见到的风姿优雅、气质不俗的“相门闺秀”,首先就想到为她与许绍棣做媒,遂不顾丈夫郁达夫(他是鲁迅的战友,一向厌恶许绍棣)的反对,张罗起来。必须要说的是孙多慈对父亲的这位上司也有些好感,欲寻找到乱世飘零中的依靠,否则她完全可以婉拒王映霞的做媒。她同意与许绍棣先通通信,增进了解,也认可了许有三个女儿的事实。尽管在她心灵深处仍思念着徐悲鸿,但她显然是务实的,又很想摆脱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师生恋”的无形压力。再说孙多慈已二十五岁了,当时应已算上待字闺中的老姑娘了。她不能不做现实的考虑。

三、战乱年代的爱恨情怨

19383月里,孙多慈与父母逃难到湖南长沙,

住在市区黄兴路附近小巷深处的小旅馆里,虽说还略有积蓄,但战乱年头,物价腾飞,胜于武汉三镇。一家三人心生烦忧。孙传瑗并不怎么清楚比他夫妇俩先期抵达长沙的爱女已与那时尚在浙南流亡政府任教育厅长的许绍棣建立了通信关系,在处朋友。只是他在丽水时已隐隐感觉到勤于公务整天忙得团团转的许厅长似乎对他这个小小书记员特别客气,处处关照,还安排孙传瑗夫妇住到建有防空洞的丽水中学校舍,以防日军飞机的日益增多的空袭。孙传瑗思女儿心切提出欲辞去公职去长沙。许绍棣立即批准,除命财政处支付三个月薪水外,又大笔一挥特批一笔补助金,是大洋八十元,令省教育厅官吏们无不咂嘴称奇,因为许绍棣平日自奉廉俭,并不怎么搞特殊化。他对办公经费控制甚紧,挺抠门儿,能省则省,政声尚可。当然,人们若是知道其间隐藏的秘密,恐怕是会生出些腹诽的。许绍棣还安排总务处两名精干的干部护送孙传瑗夫妇乘长途汽车去赣州,再转道水路去南昌,送至湘南的株洲才分手,令孙传瑗感激万分……而孙多慈的心仍牵挂着分离已大半年的徐悲鸿,她几经思想斗争,背着父亲给已在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继续执教的徐悲鸿写了封长信,表达了问候之意,诉说了思念之情,信中她称何去何从,尚在举棋不定,很苦恼。而徐悲鸿那时与妻子蒋碧薇的感情已接近于破裂,虽同住磁器口一宅院却分床睡觉。夫妇俩由常争吵而进入冷战,同乡前辈吴敬恒的朋友张目寒(美术家,安徽人,时任中央立法委员)等人都已懒得介入调解了。蒋碧薇先在复旦大学代课教授法文,后又去国立编译馆工作。她喜交际,在陪都上层官太太中有些人缘。她们都同情蒋碧薇的处境,指责徐悲鸿移情别恋,对家庭缺乏责任心。其实蒋碧薇与旧日相好张道藩的关系已日益密切,常私下约会,一同喝咖啡、跳舞,而徐悲鸿却因自己被抓住“移情”把柄在先而一直忍受了妻子感情的出轨与背离。他私下曾对留法好友郭有守(四川教育厅长)表示他早受够了,想离婚却又有些不敢,因为蒋碧薇很会造舆论,太不好对付了。他接到孙多慈的信后,偷偷地读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百感交集,恨不能立即去长沙与心上人相聚。但学校新学期已开学,他是艺术系主任兼中大校务委员,总不能抬

腿就走呀。

    于是徐悲鸿提笔以自制的水墨插画信笺给孙多慈写了封信,好言安慰,表示过些日子,他一定设法去长沙见面,当时国民政府各部委、中央军委会各厅处尚在武汉领导全国军民从事救亡图存的抗战事业,而一些与作战无关的机关已陆续西迁重庆了。徐悲鸿说是应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及负责人田汉之邀要到三厅从事宣传工作,于是他名正言顺地于19384月初,沿江东下到达充满同仇敌忾气氛的武汉,见了熟人、故交郭沫若等人。三厅负责抗战宣传,已集中了成百上千进步文艺界人士,王莹、金山、洪深、刘开渠等都在那儿,可谓才俊济济,抗日热情似火。徐悲鸿却只在武汉待了几天,作了十几幅国画留给三厅美术组的友人,用于义卖并以所得款项支援前方抗日将士(他觉得这样做才稍能心安),而后便转往长沙了。战乱中与温柔多情又贤淑的孙多慈在异地相逢,自然是倍感亲切。徐悲鸿心中的落寞与忧郁也就一扫而空了。一日,这对师生恋人在火宫殿小馆子里吃了顿油炸臭豆腐,外加苏南风味的肉馅馄饨,而后乘上一辆黄包车冒着淅沥春雨同游湘江北岸的岳麓山。在岳麓书院外古山亭上,孙多慈说了王映霞为她与许绍棣做媒一事,并说她已与许在通信,也接受了他从浙南托人带来的一笔钱,还帮许代购了一批长沙出版的抗战刊物寄过去,她坦承自己并非喜欢这个男人,下一步怎么办,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徐悲鸿心境黯然,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他还是提醒孙多慈:“这个人我当年在上海见过,人并不很讨嫌、有些文人风度,在北伐战争中还立过功。不过,他因在民国十七年行文通缉过鲁迅而为世人所诟病。你没读过鲁迅、曹聚仁、郭沫若等人批判他的杂文与时评吗?”孙多慈苦笑着摇摇头说:“你是知道的,我对政治斗争一向很不感兴趣,我醉心的是美术是色彩,是形象与意境。吴敬恒那个党国元老,你的无锡老乡,搞反共可比许绍棣厉害得多啦,他是‘四一二’事变的主要策划者,敝同乡陈延年(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的长子)正是被他告密而在沪上被捕送了命的,而你们夫妻俩一直与他过从甚密。在南京时,你们常邀他来家吃饭。你在鼓楼傅厚岗购地建别墅手头太紧,吴敬恒不也捐助二百银洋?我在丽水时倒是发现许绍棣热心于抗战事业,为办战时流亡中小学而不遗余力地奔走,从不讲究个人物质享受,浙省主席黄绍闳就几次公开表彰他。他对客居丽水的进步文化人士也给了不少关照,可见人是复杂的,不可因一事而论之,以偏概全。”

孙多慈话中含有为许绍棣辩护的意思,徐悲鸿一时也无话可说……过了几天,徐悲鸿一路把孙多慈和她的父母护送到广西桂林,拜托他的友人、时任省府总务处长的孙仁霖为他们在城内中山路上找了一家干净的旅馆安顿下来。

孙仁霖早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喜爱书画,一向崇拜大画家徐悲鸿。他置办了丰盛的宴席为徐悲鸿和孙多慈一家人接风洗尘。这令孙多慈感到很有面子。接下来她带上画夹天天跟着情人外出游玩写生。俩人相依相偎,泛舟清碧的漓江上。“桂林山水甲天下”果为不虚,江流曲折,波平浪静倒映出两岸的奇峰峭岩。

江光山色,移步换形,充满诗情画意,这对情侣重又寻回了几年前在南京秋天月夜同游古台城上、泛舟玄武湖上的感觉,沉浸在幸福意境中,早将各自的烦恼抛在一边。孙多慈表示她愿意再等一年,待徐悲鸿与蒋碧薇协议离婚后,即与他同结连理。至于浙江的许绍棣那边她可以随时写信回绝的。徐悲鸿顿时又被苦恼所支配,离婚就那么容易吗?在桂林期间,孙传瑗终于不想再对女儿和徐悲鸿的“师生恋”保持沉默。他是恪守旧礼教传统观念的人,一日他支开妻子和女儿,单独邀徐悲鸿谈心,明确指出:“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小女是你的学生,这层师生关系无论如何不能够改变。浪漫情事总应有所限制。你即使以后与太太离异,我也不能同意小女嫁给你,我不愿被别人在背后指点。你的关照与相助,我日后自当设法相报。只是从今日起,请你能体谅我们的处境,你还是速回重庆教书吧,你的学生们需要你”……徐悲鸿很有些尴尬,也实在找不出辩驳的理由,表示自己会三思而行。

次日,孙传瑗夫妇便严格限制女儿的行动,不让她再出去。徐悲鸿在五月初只得怏怏离开桂林,经贵阳返回重庆沙坪坝……孙多慈在桂林病了一场。思前瞻后,她不得不选择遗忘(当然这是违心的,也不可能的)。她狠下心来,中止与徐悲鸿的书信联系,却又带着无奈的心情与许绍棣恢复交往。两年后,孙多慈与许绍棣结了婚,生了两个男孩,大的叫尔羊,小的叫珏方,长大后都到美国留学,攻读数理学科,卓有成就。

四、孙多慈与蒋碧薇在南京的邂逅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京光复。蒋碧薇一年前已在重庆与徐悲鸿协议离婚,她分得丈夫的几百件价值连城的画作,心满意足。俩人在婚姻上的是非曲直,世人众说纷纭。

    但这无损于画坛一代巨匠的形象,因为中统文化大头目张道藩介入其中,成了又一个“第三者”后社会舆论就更倾向于同情徐悲鸿,而徐在离异后已寻得解脱,不久,就与湘籍女学生廖静文结合,伉俪情深。1946年春,南京春雨绵绵,新绿渐浓,当孙多慈旧地重游,独自徘徊于鼓楼傅厚岗的坡路上和四牌楼中大校园内外时,心情惆怅而痛楚。据她遗留下的日记披露,她心中挚爱的人从来只有徐悲鸿一个。她从杭州来到南京这伤心动情之地,总渴望能与心上人再见上一面,但她明白这已不可能,据报载:徐悲鸿来南京小住月余后即去北平接办国立美专,再说他已获得了幸福……孙多慈打着雨伞,缓步而行,抚今思昔,百感交集。当她行至湖南路中央党部附近时却无意中看见了蒋碧薇,不由后退几步隐身街树后。这位讲究虚荣个性好强的妇人衣着华贵,神态闲适,她是从一辆小汽车上下来的,车主显然正是张道藩,他未下车,驱车开进中央党部大院。他与蒋碧薇早就半公开同居,倒也情投意合。蒋碧薇并没看见自己的旧日情敌,但孙多慈的心仍一阵颤抖,有些畏怯。十余年前在南京,蒋碧薇曾几次当众羞辱她,令她穷于招架,如今,一切都成为往事了,她感到自己与蒋碧薇都很不幸……孙多慈于1949年随丈夫许绍棣去台湾,她成了知名画家。徐悲鸿于1953年9月辞世于北京中央美院院长任上。此时远在海外的孙多慈惊闻噩耗痛不欲生,为挚爱之人守孝两年,此事至今广为流传。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孙多慈常客居美国,住长子许尔羊家。她在心灵上与同床共枕多年的许绍棣更加疏离,但仍维持夫妇关系,这也许注定了是一位不凡女性的人生悲剧。而许绍棣也无奈地默认了妻子心灵的叛离,但仍真心地爱着她。1975年孙多慈去世后,许将亡妻的作品一直珍藏着,有的如《玄武湖春晓》等一直挂在四壁上。许绍棣晚年信奉天主教,尤专心吟咏,从他的集唐诗中可看出对故乡的深情切念,如:“几多人物在他乡,枕绕泉声客梦凉,白首思归归不得,海天东望夕茫茫”,很悲凉。1980年许绍棣去世后与孙多慈的骨灰合葬于台湾阳明山。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