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孙氏渊源         
 
读《孙子揭秘》并与高友谦先生再商榷
来源:网络
作者:孙立国
2017-02-16
评论:0  点击:3990

高友谦先生的《孙子揭秘》,依据赵金炎先生在《孙武故里史料集成》中汇集的13篇孙逖家族的墓志铭,深入透彻地分析、阐述了由于孙逖(唐开元二年进士,曾任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受《五经正义》(唐太宗御笔钦定)的影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地在为其家父孙嘉之撰写墓志铭时写下了:“府君讳嘉之……,故属安乐,盖齐大夫书之后”的文字,而使其家族的多位成员,同样在《五经正义》的影响和“先人之语”的制约下,一错再错地将自己家族的世系链接到“陈书(孙书)”的世系上,又因为这一家族的辉煌腾达,将“富春”等地的孙氏联宗起来,形成了唐朝中、后期“乐安孙氏”的大郡望。再因为这一家族中在当朝出了个宰相——孙偓(孙逖三弟——孙遘的重孙),导致“北宋时,欧阳修、吕夏卿编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便把该家族的谱牒作为信史编入国史。结果,给后人留下了一篇关于孙子与孙氏世系的伪经典文献,缪传千年。”读着高先生的文章,联想到各地宗亲们对姓源问题的争论,随写出以下的文字,现刊发如下,请各位宗亲及所有关心孙子世系的朋友们批评指正:

五月四号,当我冒雨取回了从“当当书社”网购的、高友谦先生著作的《孙子揭秘》后,确实是夜以继日地发了三天时间细读了一遍。原因是:

1、高先生的多数观点与我的观点完全一致(参见富山一鸣宗亲于去年626日转发到网上的《细说孙乙立姓和孙武世家》),使我有“相见恨晚”之感。

2、自2002年,我一直就在寻找高先生的《孙

子新传》(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却始终未能如愿。现在能偶然得其新作,岂不令人兴奋?自然要“先睹为快”啦!说“高先生的多数观点与我的观点完全一致”,是因为:

1、高先生在该书中考证了“孙姓的圣地在戚城”(P1);

2、“孙姓为‘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玄孙良夫生林父,林父生嘉。’由此看来,直到唐代晚期,官方的姓氏著作依然把卫国康叔及其后人卫武公、武仲乙、孙良夫、孙林父等人,视作是全国孙姓人的共同先祖”(P4);

3、“戚城:外交之都……惟有这戚城的断墙残垣,还依然耸立人间,见证着孙氏家族与卫国的繁荣与衰落。”(P10);

4、“孙子故里在阿鄄……可见,直到公元前470年,鄄城依然属于卫国领土……换言之,孙子顶多是个齐籍卫裔人,而不是一个纯粹的齐国人。”(P25——29);

5、“而在此之外,还存在一个世俗的、谱牒学中的孙子世系,它由唐代豪门孙逖家族一手打造,全然出自附会与杜撰。遗憾的是,千年以来,流行的恰恰是这个唐人杜撰的孙子世系。”(P90

“…这样,孙逖家族所虚构的妫姓孙氏世系,就搭着《新唐书》(宋代人欧阳修、宋祁、吕夏卿等人所编)这一载体,借尸还魂,获得了永生。它流行后世,覆盖全国,最终成了社会的主流观点,影响千年。”

“结果,孙逖家族的无知之言与无根之说,最

终变成了全国各孙姓望族的集体共识。不知不觉,历史就被这个唐代孙姓豪门给劫持了。”(P142

6、“当然,孙逖家族的姓氏新说,并非全然捏造,他们也有一条似是而非的证据,出自西晋学者杜预(222——284年)。在《春秋经传集解·昭公十九年》‘孙书’条下,杜预注释说‘孙书,陈无宇之子子占也。’而在《哀公十九年》‘陈书’条下,他又注释说:‘书,子占也。’显然,是杜预最先把‘孙书’、‘陈书’混为一人。” (P135

7、“汉简《孙子》是目前所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孙子》版本。我们从简本部分篇章中已有‘孙子曰’三字,可以得出结论认为:早在西汉时,《孙子》就是以第三人称——即以孙子后学或者说是孙子崇拜者的口气——展开叙述。这表明:叙述者肯定不是孙子本人。”(P146

8、此后,高先生在列举了汉简《孙子》的43项用词造句、语义章法、论证举例后,写到:“根据以上所述,笔者现在断言:《孙子》十三篇的作成年代,应该是在战国末期,最早不会超过战国中期……”

在阐述上述观点的过程中,高先生着墨最多的是第七、第八个问题(P146——P234)。其次是对第五、第六个问题的阐述(P113——P145,除此之外,还散见于多页)。再次是对第二个问题的阐述(P102——112)。

在对第二个问题的阐述时, 高先生分别以:

1、“《大宋广韵》说孙姓”为题,指出“……据《宋本广韵》卷一‘混第二十三’韵部‘孙’字条记载:孙姓是‘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至武公子惠孙曾(生)耳,为卫上卿,因氏焉。后有孙武、孙膑,俱善兵法,各撰书。凡太原、东莞、吴郡、安乐四望’

“别看《广韵》这条记载不足50字,但是却包含了以下四个重要信息:

1)孙姓起源于周代卫国,其始祖是卫武公。

2)孙武、孙膑是卫国孙氏的后人。

3)孙姓郡望有四个,即太原、东莞、吴郡、安乐。

4)作为郡望,乐安郡又名安乐郡。…………

“《广韵》成书于1011年,比《新唐书》早49年。《广韵》有关孙姓起源和孙姓郡望的记载,保留了《唐韵》乃至《姓苑》的有关内容,代表了中唐天宝年间官方与社会大众的普遍看法。”(P102

——104

2、“《元和姓纂》说孙姓”为题,指出“……《元和姓纂》的记载表明:晚唐时,全国的孙氏郡望虽然已有九支之多,但是大家公认的孙氏姓源,却只有卫国的康叔——卫武公——武仲乙——孙良夫——孙林父这一条脉略。显然,《元和姓纂》和《广韵》都认为:春秋卫国孙氏是中国孙氏之根。”(P104——106

3、“乐安孙氏话姓源”为题,指出:

1)、“孙处约家族的观点:孙处约(603——671年)……

“孙处约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孙侹……,封‘富春男’……;次子孙俊……,封‘乐安子’……;三子孙敬……;四子孙佺……,封‘会稽公’……。

“孙处约的曾祖父孙灵怀,后魏时曾在清河郡担任太守……孙处约去世后,葬于洛阳邙山。其墓志(《唐故司成孙公墓志铭》)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据该墓志记载:

‘公讳处约,字茂道,本千乘乐安人也。自支分岐岳,绪派淇川,康叔以□弟匡周,孙惠以宗卿辅卫,姓因王父……’

“孙处约家族虽然认为孙姓郡望在“千乘乐安”,但同时也认为,孙氏起源于周代卫国,是姬姓的一个分支,其始祖是卫国的开国之君康叔。”(P110

2)、“孙义普家族的观点:孙义普……生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卒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享年93岁。该墓志铭记载:

‘君讳义普,字智周,乐安人也。受命作周,懿亲分卫……兵法修列,武流称于强吴……’

“……可见,以‘乐安人’和孙武后人自居的孙义普家族,也认为孙姓出自卫国。”(P111

3)、“其他乐安孙的观点:孙少矩(813——864)墓志:‘府君讳少矩,以讳为字,厥先乐安郡人也。承周文王少子之遐裔,康叔之胤绪,方立氏焉……’”(P112

“再如《唐幽州内衙□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碑》也记载说:

‘府君讳壬林,字茂卿,其先安乐人也,姬姓,周文王□子武王母弟唐(康)叔为卫侯,居河、淇之间。……孙武仲以王父字为氏焉,继位上卿。良□(夫)林□(父),著于春秋。其后,孙武入吴,王阖闾将,善用兵,□□□□□齐宣王将,□(擒)魏将□□(庞涓)于马陵,虏魏太子名□(申),护子孙遂居齐安乐,□其□孙会宗□安太守。……’”(注:碑文中括号内的字,为高先生所加)(P110——113

通过以上的举证和阐述,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在唐朝时期,尚有许多“乐安孙”自报家门地承认自己是卫国孙氏的后裔。它既可以说明:在此之前,不论是官方,还是社会大众,人们在撰写谱书或碑文的时候,还是有“谱(含‘口头谱牒’、‘文字谱牒’、‘祭祀本’等)”可依的;同时,它又可以说明:

1)、在此之前,不论是官方,还是社会大众,人们对孙姓的姓源,还普遍认可于“姬姓孙氏”或称“卫国孙氏”。

2)、在此之前,不论是官方,还是社会大众,人们还普遍将孙武、孙膑归属于“姬姓孙氏”或称“卫国孙氏”。

在对第五、第六个问题的阐述时, 高先生:

第一、首先以“大唐豪门孙逖家”为题,开宗明义地写道:

“在孙姓起源问题上,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是一条分界线。

“在此之前,孙姓的墓志,大多从卫国孙氏说起……当时的正统观点是:孙氏源于姬姓。”

接着,高先生慎密地考证出“孙逖,唐代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祖籍博州武水县……开元二年,他高中进士。最初任起居舍人,后入集贤院任修撰。

“开元二十一年,孙逖任吏部考公员外郎……负有主持全国科举考试的重任。他‘挺志鞠练,不受请托’,一干就是三年。后调中书省,任中书舍人。晚年改任刑部侍郎,官居四品。后因中风,告老退休。孙逖有文集30卷传世。

“孙逖祖上五代都是单传。虽然个个做官,却都停留在县令、县丞这个层面……孙家的飞黄腾

达,其实是从孙逖这一辈才开始。

“孙逖弟兄四人,他是老大。三个弟弟分别叫孙遹、孙遘、孙造。孙逖共有四个儿子,即孙宿、孙绛、孙成、孙视。

“唐朝三百年,共出过三位孙姓宰相,一位是孙处约,一位是孙元亨,再一位是孙偓。孙偓就出在孙逖家族,他是孙逖三弟孙遘的曾孙……从695年孙嘉之进士及第,到895年孙偓出任宰相,200年间,这个家族历六世而不衰,前后共培养了十几位进士。其中有三位‘知制诰’成为皇帝的大笔杆子;有七位官至节度使或经略使,手握兵权,成为大唐的封疆大吏;此外,还有侍郎、刺史等高官多人。……

“在《孙武故里史料集成》里,赵金炎先生汇集了13篇孙逖家族的墓志铭,其中有8篇出自孙逖家人之手,另外5篇出自亲友之手。……正是通过解读这些出土碑文,笔者发现了孙逖家族伪造谱牒,嫁接姓氏的秘密过程,进而揭开了孙逖家族到底是如何选择祖先,剪裁历史,苦心经营和打造出‘孙书’这个假冒的姓氏品牌”(P113——115

第二、为了便于论证之用,高先生以:“文公也有作伪时”为题,展开叙述:

“孙嘉之是孙逖的父亲,生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进士出身……其墓志由孙逖撰文,全称为《宋州司马先府君墓志铭》,收录在《全唐文》第313卷,其中这样写道:

‘府君讳嘉之,字某,魏郡武水人也。故属安乐,盖齐大夫书之后。晋有长秋卿道恭,有子曰顗,避地河朔,后世居焉。顗五世孙、魏光禄大夫惠蔚,为本朝大儒。自时厥后,不陨其业。公即光禄元(玄)孙也。曾祖孝敏,隋大业中并州晋阳县令,所居之聚,聊设衡关,至称为晋阳里。祖仲将,皇朝郓州寿张县丞。父希庄,皇朝韩王府典签。自晋阳至府君,四世而传一子,故五服之内无近属焉。府君四岁而孤,无所怙恃,外祖刘士杰因官居于潞之涉县,府君自幼及长,外族焉依,克自激昂,允迪前烈。弱冠,以文章著称,……天册中以进士擢第,与崔日用、苏晋俱为考功郎中。……历洺州曲周,宋州襄邑二县令……’”

并指出:“关于孙逖家族的先祖、世系与祖籍,孙嘉之墓志铭向我们透漏了许多信息。该墓志是出土的孙逖家族墓志中年代最早的一块,历史信息最

为原始,因此尤为重要。”

然后高先生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分别考证出:

1、“孙逖祖籍在聊城……聊城沙镇,这就是孙逖家族的祖籍地——唐武水县。

2、“首认孙书为始祖:以往,孙姓人都习惯用卫康叔、卫武公、孙良夫、孙林父、孙武、孙膑、孙权甚至孙叔敖等历史名人作为姓氏符号。与此大为不同,在孙嘉之(孙逖之父)墓志里,孙逖却说其家族‘故属安乐,盖齐大夫书之后’——认为自己是齐大夫‘孙书’的后人。

“这是孙逖的一大发明!

“自此以后,孙逖家族的墓志都继承了这一说法,只认齐国‘孙书’为始祖。至于卫国孙氏,他们从来都不提。…………

“在古汉语里,虚词‘盖’字,既是推原之词,有大概、大略之意;同时,也是传疑之词,有据说、可能之意。孙逖说:‘盖齐大夫书之后。’这个‘盖’字用得很妙!……谁曾想,他的揣测之言,后来被其家人继承下来,写入了家族谱牒。从此,其家族便自称起‘孙书’的后人来。于是,‘孙书’也就成了这个家族的姓氏品牌(P118——119

3、“冒认孙惠蔚为高祖:孙惠蔚生于北魏兴安元年(452年),历任平东将军、济州刺史和光禄大夫。‘……神龟元年(518年)卒于官……子伯礼袭封。’……

“而(孙逖为)孙嘉之(纂写的)——(此句前面括号内的字是笔者添加的)墓志铭却记载说:‘魏光禄大夫惠蔚,为本朝大儒。自时厥后,不陨其业。公即光禄元(玄)孙也。曾祖孝敏,隋大业中并州晋阳县令……祖仲将……父希庄……’……按照志文记载,孙逖家族的早期世系是:

“孙惠蔚(高祖)——孙孝敏——孙仲将——孙希庄——孙嘉之(玄孙)…………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孙惠蔚是北魏人,生卒年代为452——518年;孙孝敏任‘晋阳县令’的时间是‘隋大业中’,即605——618年;父子二人居然会相隔百年!这怎么可能呢?”(P119

第三、高先生以:“妫姓孙氏出笼记”为题,写道:“自从孙逖定下基调,确认‘孙书’为始祖后,其历代后人都遵循不悖,并为打造‘孙书’这一品牌,做出了许都新的尝试……

1、“修改世系攀前贤:……孙成是孙逖的三儿子,生卒年代为737——789年。最初孙成以父荫授长安县尉,后来历任洛阳县令、京兆少尹、苏州刺史等职。最高位至桂管观察使。……生前曾获‘乐安县开国男’爵位,死后赠太子太傅。其墓志由二哥孙绛撰文,现藏河南省新安县千唐志斎。据孙成墓志记载:

‘君讳成,字思退。孙氏之先,盖齐大夫书之后。晋有长秋卿道恭生顗,避地于魏之武水,故属乐安,后世居焉。顗五代孙惠蔚,仕魏为光禄大夫,

以儒学风鋻称。君即光禄玄孙之玄孙也。……’

“孙成的去世时间比孙嘉之晚了50年。与祖父墓志相比,孙成墓志既有继承,也有修正。继承表现在:坚持以‘孙书’为始祖,以孙惠蔚为高祖,仍然不理会卫国孙氏与兵家孙子。而修正则表现在两方面:

“(1)、随意篡改孙惠蔚的祖籍。

“根据《魏书·儒林传》记载,孙惠蔚是‘武邑武遂人’其墓志也记载说:孙惠蔚死后葬于‘世邑武遂’。而孙成墓志……竟然把自己家族的祖籍地——‘魏之武水’说成是孙惠蔚的祖籍。……

2)、对家族世系进行修改。

“孙成墓志说:‘君(孙成)即光禄玄孙之玄孙也。’按照这一说法推算,孙逖家族的世系应该是:“孙惠蔚——?(子)——?(孙)——孙孝敏(曾孙)——孙仲将(玄孙)——孙希庄——孙嘉之——孙逖——孙成(玄孙之玄孙)

“这样,孙孝敏就由孙惠蔚之子,变成了孙惠蔚的曾孙;孙嘉之则由孙惠蔚的玄孙,变成了孙惠蔚的六世孙。这样,就把其家族世系的明显漏洞,给掩盖起来了。但是,孙惠蔚与孙孝敏之间所多出的这两代人到底是谁?……”

2、“说法两歧有玄机:孙起是孙逖三弟孙遘的儿子,生卒年代为744——812年,生前曾任新郑县尉和白马县令。其墓志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首次杜撰了孙书‘受邑于乐安’一说……:

‘府君讳起,字晋卿,乐安人也。自齐大夫书始受邑于乐安,至后魏光禄大夫讳惠蔚,以儒学振耀一时,为时师友。其后六世,至唐宋州司马赠秘书监讳嘉之以降,复以文学孝敬……’

“孙起墓志铭作于812年,这一年,《元和姓纂》修成。据《元和姓纂·孙氏条》记载:‘乐安——孙武之后。汉有宾硕,魏有清河太守孙焕,晋有孙顗,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五代孙惠蔚……’(与孙起墓志)对比后我们发现,二者存在着本质区别:

1)、《元和姓纂》是以孙武为乐安孙氏的始祖;而孙起墓志却根本不提孙武其名,只认‘孙书’为始祖。

2)、《元和姓纂》以汉代青州北海人孙宾硕为远祖;而孙起墓志却根本不提孙宾硕,只认孙惠蔚为远祖。……拒绝承认‘乐安孙’的公认祖先——孙武与孙宾硕……”

3、“嫁接陈姓立山头:孙简(约769——850年)是孙逖的曾孙、孙宿的孙子、孙公器的儿子,是宰相武元衡的女婿。……进士出身,早期任中书舍人、同州刺史与陕虢观察使。……(841年),升任河中节度使。此后,改任兴元与宣武节度使。后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及太子少保等职。……

“……九年之后,当他去世时,在其墓志里,便出现了几行惊人的文字。正是这几行文字,彻底阉割了孙姓的文化之根:…………

“……‘公讳简,字枢中,其先有妫之后。齐太公田和□□□□□□□齐大夫,以伐乐安之功,遂封于乐安,因赐姓孙氏。吴将军武,书之孙□子孙在吴者称富春氏。吴主,其后也。其□迁□□□□□至隋,并州晋阳县令、唐封晋阳公讳孝敏,公之上代祖也。……固辞铭曰:公之世光,积□□源,炽昌之势,□自陈田。将军□□,吴主霸权。……’

“孙简墓志由唐宣宗宰相令狐綯撰文,全名为《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太子少□分司□□上柱国乐安县男孙府君墓志铭》,现藏洛阳市古代艺术馆。…………

“孙简墓志最新奇的说法有三个:

1)、最先提出乐安孙氏出自妫姓,认为孙书是齐国田和的后人。

2)、首次把孙武列为孙逖家族的先祖,认为孙武是孙书之孙。

3)、首次认定‘富春’和‘乐安’孙氏同宗,并开始对双方的名牌祖先进行重组,实现资源共享。”…………

“显然,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因为它颠覆了以往有关孙姓起源与孙子世系的所有表述。

“显然,这也是一次糟糕的突破!因为后世有关孙姓起源与孙子世系的许多混乱,都和这次突破

有关。…………

“唐会昌、大中年间,孙简、孙范,再加上孙景商,一族之内竟然出了三个节度使!他们都执掌兵权,成为大唐的封疆大吏,所以当时‘世推显家’。更不用说后来又出了个宰相孙偓了

“看来,经过数代人的不断经营,到了唐宣宗大中年间,孙逖家族已经成为海内孙姓第一显族。以这个家族为枢纽,位于南、北两地的‘乐安孙’与‘吴郡孙’,也开始相互联络,相互叙谱,相互共享孙姓名人资源了。…………

“……整合中,孙逖家族对百年家神——‘孙

书’,进行了重新定位,把他作为‘乐安’与‘富春’孙氏的统一品牌,推向社会。在姓源问题上,他们不仅继续奉行该家族的一贯策略,置卫国孙氏于不顾;而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干脆改换门庭,另立山头,推出了所谓的妫姓孙氏世系。”

4、“改门换姓多荒唐:

“公元前386年,田和篡权自立,史称田齐。显然,‘太公田和’是战国人。

“而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九年(前523年),‘孙书’参与伐莒之战。显然,‘孙书’是春秋人。

“而孙简墓志铭说“‘其先有妫之后。齐太公田和□□□□□□□齐大夫,以伐乐安之功,遂封于乐安,因赐姓孙氏。吴将军武,书之孙’……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以文章名世的孙逖家族,居然会把春秋之人‘孙书’,说成是战国之人田和的后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5、“信口雌黄说祖孙:

“孙筥是孙逖曾孙,孙简七弟,生卒年代为788——860年…………其墓志由孙简之子、集贤院校理孙纾撰文,全名为《唐故前左武卫兵曹乐安孙府君墓志铭》:

‘府君讳筥,字秘典,其先即吴大夫孙武孙书是也。尔后分为数派,居吴者为富春氏,居宋者为乐安氏……’

“……公元866年,苏州昆山县令孙嗣初去世,墓志由其三弟、太常博士孙奭撰写,其中依然写道:‘□□□□□□□□□□和之裔。和孙书实有功于齐,封于乐安,赐姓孙氏。……’”

“归纳孙逖家族出土墓志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在伪托姓氏方面,主要有以下系列动作:

1)、公元739年,孙逖说其家族‘盖齐大

夫书之后’,最先打出‘孙书’这张牌,并信口将北魏人孙惠蔚(452——518年)认作自己的五世祖。

2)、公元789年,孙成墓志对家族世系进行修改:将孙惠蔚改说成孙逖的七世祖,并将孙惠蔚的祖籍由‘武邑武遂’改说成‘魏郡武水’。

3)、公元812年,孙起墓志首次提出孙书‘受邑于乐安’,开始为孙书其人虚构功业。

4)、公元850年,孙简墓志首次提出孙氏出自妫姓,并把孙氏世系嫁接到齐国田氏那里,认为‘孙书’是战国人田和的后裔。

5)、公元856年,孙景商墓志对孙氏和田

氏的姓源关系进行修改,不再提‘齐太公田和’了,而是改口说孙书是齐国大夫田完的玄孙,因‘伐乐安有功,封乐安,赐姓孙氏。’

6)、公元860年,孙筥墓志说:‘其先即吴大夫孙武孙书是也’,居然认为‘孙书’是孙武之孙。

7)、公元866年,孙嗣初墓志再次把春秋之人‘孙书’说成是战国之人‘田和’的后裔。”(P120——129

高先生的详实举证和审慎分析,可以说是点滴不漏地把孙逖家族如何因孙逖的一句“盖齐大夫书之后”的基本定调,最终导致该家族“所虚构的妫姓孙氏世系,搭着《新唐书》这一载体,借尸还魂,获得了永生。它流行后世,覆盖全国,最终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观点,影响千年”的全过程剖析得淋漓尽致,真相大白。对澄清史实、拨乱返正,确实起到了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作用。从高先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观点的形成,既有人为的、个人认识上的因素,也有社会的、深层次行政影响的因素。说它有“个人认识上的因素”,是因为在当时文化知识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个别人很难“博览群书,刨根问底”,却极易“人云亦云,添枝加叶”;说它有“深层次行政影响的因素”,是因为在当时科举取士的条件下,大家受唐太宗颁发的“五经正义”的桎梏,一般人谁敢去旁逸斜出、另立他说呢?!如果谁敢那样做,不仅会断送自己的前程,甚至还会遭到杀头之罪。这一点,我们从孙逖的一句“盖齐大夫书之后”的模棱之语中,也当有所感悟。连孙逖这样的人物,也只能含糊其辞,何况一般的平头百姓呢!

说到“五经正义”,这里还需做些说明:贞观十四年(6 4 0年),唐太宗亲临国学,举行祭祀先圣孔子的释奠大礼。会上,群儒执经宣义,孔颖达主讲《孝经》,他声若洪钟,口如悬河,义理分明。太宗令群儒发难辩驳,孔颖达“金汤易固,楼雉难攻”;排难解纷,令众儒师大为折服。

此后,唐太宗下令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注疏定本(即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等),以孔颖达为其首领。在注疏编纂过程中,义例的制定,是非的考证,皆由孔颖达定夺。孔颖达首先在众多的经书章句中,选择一家优秀的注释作为标准注本,然后对经文、注文详加疏通阐释。由于《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 ;首开“以传附经”之先河,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并为《左传》总结有“五十凡例”,补充了左氏在三传中义理贫乏之不足,见解最高,体例最善。于是,被孔颖达选定为《春秋经》的“标准注本”(《易》用三国时魏国的王弼注;《书经》用伪孔安国传;《诗》用西汉的毛公传,郑玄笺。《礼》用东汉郑玄注)

五经注疏脱稿后,由唐太宗御笔钦定为《五经正义》。《五经正义》本着"疏不破注"的原则,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如《毛诗正义》对《毛传》与《郑笺》之异同不加评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判断其是非。《春秋左传正义》也是如此。刘炫曾著文批评杜预注的一些错误,对刘炫的驳正,《正义》一概加以否定。这样,《五经正义》就承袭原书的某些错误。因此,其以讹传讹,自相矛盾之处就在所难免了。——看来,在此之前,就有人对杜预的纰漏有所认识了,只是因孔颖达“一概加以否定”,而无可奈何罢了。

显然,《五经正义》并没有对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做什么修订。只是从形式上肯定了它的“标准注本”的地位。

《五经正义》经官方颁定后,便成为士子习经和科举考试的统一标准。自唐代至宋初,明经取士,以此为准。从此以后,士子诵习儒经及应试,必须严格以《正义》的义理为依据,不得另立新论,否则便被视为异端邪说。这样,杜预编著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纰漏,也就被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了。——这或许也是导致孙逖家族墓志铭一错再错的原因之一吧。高先生作为一个族外人士,并且又有自己的专研课题(从“百度”网中查得,高先生一直从事建筑风水学的研究,很有造诣,并著有多部专著),尚能如此执着地研讨我孙氏的姓源问题(著有《孙子新传》和《孙子揭秘》),由此足见其学术态度的严谨和工作作风的执着。在此,我由衷地道一声:钦佩!

不过,高先生的“孙逖家族所虚构的妫姓孙氏世系,搭着《新唐书》这一载体,借尸还魂,获得了永生。它流行后世,覆盖全国,最终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观点,影响千年”的观点,暂时或许还不会被我族中不少有成见的族民所接受。据我了解,当前,我族中尚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坚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观点不放,认为“《新唐书》是官家修的,是铁板钉丁,谁都不能更改。” ;认为“现在评论孙子世系,是拿‘老祖宗’开算!” 。以致使孙剑宗亲也不得不说“齐国孙氏即乐安孙氏,受姓始祖是孙书。由于该支孙氏出现了孙武、孙膑、孙权等人,以至于该支孙氏对后世引响较大。现在目前能看到的大部分谱牒,基本上都是该支(乐安堂)孙氏后裔。但是,因为孙书得姓的原因(齐景公赐姓)有点牵强,对此疑问较多,有的说是卫国后裔等等。由于没有详实的资料,目前只能坚持《唐表》的说法。虽然大家都知道《唐表》的说法基本上都是错的。” 在《炎黄孙裔》上,也有人提出:“对孙子世系不予讨论。” 看来,某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一己之见,却决意要否认历史的真实了!殊不知,在当今文化知识大普及、网络信息大发展的形势下,任何固步自封,都难以实现自欺欺人的目的!

其实, 从高先生的著作中,从陆允昌先生的《孙子研究新探》、杨师群先生的《中华姓氏谱·孙》、以及鄙人的《细说孙乙立姓和孙武世家》、《云阳孙氏宗谱》等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武、孙膑、孙权等人的祖源,原本就应该归属于卫国孙氏,只是因为晋代杜预先生的一笔误注、唐代孔颖达先生的一项硬性规定、唐代孙逖宗亲在文化专制环境下,撰写的一句似是而非的墓志铭、加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编者——吕夏卿先生的以讹传讹,才把这一祖源搅得面目全非,让人无所适从。我们今天来修正这一“世俗的、谱牒学中的孙子世系”,正是为了寻根索源、认祖归宗,敬祖先以血食!在这方面,高先生《孙子揭秘》的出版,或将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在该书中,高先生着墨最多的是第七、第八个

问题:其主要观点是:

1)、孙武、孙膑实为一人;

2)、《孙子兵法》理当成书于战国末期,最早不会超过战国中期。

对高先生的这两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原因是:

1、孙武和孙膑,在《史记》中就明确地被分为两人,并写道“孙武既死,後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孙也。”

2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残简,不论现代人如何评判,但是,其中“吴孙子”和“齐孙子”的存在与区别,却是无法混淆、不可磨灭的。

3、与孙武相关的阖闾、伍子胥等历史人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承认了他们存在的真实性,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否定孙武存在的真实性。

4、成书于汉代赵晔之手的《吴越春秋》,没有理由去虚构孙武其人。

5、至于《左传》中没有记载“孙武”其人的问题,原因是:

(1)、在伴随国君、相国等“国家领导”出征的情况下,“大将”是难得上镜头的。因此,也就很难留名于各国史官的笔下。

2)、在国君、相国的陪同下,而由孙武指挥的那场“破楚入郢”之战,是一场“胜也匆匆,败也匆匆”的侵略战,交战的双方都无脸面将此事通报与诸侯。特别是孙武战后的急流勇退,更使其战功难以载入各国史官的“新闻记录”。

3)、若不是伍子胥的饮恨自裁,从而使其结局与孙武急流勇退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若不是吴国的迅灭亡;从而使孙武为保命计而隐身于穹窿山再修兵书,孙武的赫赫战功和高风亮节及其《孙子兵法》,恐怕真的要湮灭于世了。或许正是由于伍子胥的饮恨自裁,从而使其结局与孙武急流勇退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正是由于吴国的迅灭亡,从而使孙武为保命计而隐身于穹窿山再修兵书,才使孙武的远见卓识和其著作《孙子兵法》,倍受人们的关注,并得以流传下来。

6、根据对《中国历史纪年表》、《史记》、《左传》、《中华姓氏谱·孙》(李学勤主编)、《孙子研究新谈》(陆允昌著)、《中华谱牒知识问答》(李道生编著)及其他多部谱书所提供的资料,鄙人研讨并提出了人类的“代际系数”的命题,并将其确定为“±28(参见百度网:“细说人类的代差与代际系数”一文)。然后,根据这一系数,结合《中国孙氏世系源流》(陆允昌,孙远谋编著)、《中华姓氏通史·孙姓》(甘满堂著)及《龙门孙氏宗谱》等文献,编制了《中华孙氏代际模拟示意图》(参见百度网)。现简要将其展示如下:

孙乙(前751)――孙炎(前723)——孙纥(前695)——孙鳅(前667)——孙良夫(前639)——孙林父(前611)——孙蒯(前583)——孙书(前555)——孙武(前527)——孙明(前499)——孙顺(前471)——孙机(前443)——孙操(前415)——孙膑(前387)……

注:(1)、以上所列人物,仅是各代代际之间的代表,并不一定都是亲子关系。

2)、以上所列世系是笔者根据《中华姓氏谱·孙》、《中华姓氏通史·孙姓》、《中国孙氏世系源流》等公开发表的史学文献综合编排的,绝不是个人的凭空杜撰。

3)、各人物后面括号内的数字,是该人物的“理论生年”。其代差都是按代际系数“± 28定位的。他们的实际生年,都没有超越其理论生年“±28”的范围。

4)、按照上述各代代表人物理论生年“±28”的推算,他们的相传事迹,与他们当时应有的年龄基本相符。如:孙乙于公元前719年(32岁)自立孙姓;孙林父于公元前559年(52岁)联合宁殖驱逐卫献公;孙蒯于公元前563年(20岁),在反击郑国的入侵时,随其父出征,“获郑皇耳于犬丘”,公元前547年(36岁),与其父一起,共同上演了戚地保卫战的主角戏,设计一举歼灭了宁喜的先头部队和得力主将,从而奠定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基础;孙书于公元前523年(32岁),随高发伐莒;孙武实生于公元前535年(部分专家的推定,又在理论生年,即前527年±28的范围以内),前518年(18岁)入吴,前512年(23岁)献兵书拜将,前506年(29岁)破楚入郢;孙膑于公元前354年(33岁),参与桂陵之战,公元前341年(46岁),参与马陵之战,计杀庞涓。

5)、毋庸讳言,说孙书为孙蒯之子,目前尚无文字资料可查。但是,根据孙林父(当时,人们习惯以“父”字命名,如“荀林父”、“孔父嘉”等),字“文子”,其子曰“蒯”(一种生于水边、其茎可用于造纸,或直接书写文字的植物),曰“嘉”(肥美的沃土,如陆机的“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曰“襄”(相助而成)。父子、兄弟间的名字,都饱含着相辅相成之意。那么,孙林父这位位居卫国上卿、文武兼备、叱咤风云的人物,为其孙起名曰“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位“孙书”能“因伐莒有功,赐姓孙氏”(这里的‘氏’是爵位,而不能理解为‘姓’。‘赐姓孙氏’应理解为‘赏赐孙书家为公爵之家’),才导出此后的“国书”、“陈书”和“东郭书”呢!衍至其重孙,由孙蒯这位同样文武兼备的“爷爷”命名为“武”,也就自然而然了。

6)、其中孙乙生年的取值,是根据卫武公

于公元前812年夺兄继位推定的。现在根据百度网的介绍,卫武公(约前853——758)。这一个“约”字,以及在当时情况下的卫武公的“95岁高龄”,或许对我的推定也是一种诠释吧。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武与孙膑,绝对不会是同一个人。他们俩相差四辈,恰好与《史记》“孙武既死,後百馀岁有孙膑。”的记载相吻合。因此,我认为,高先生的“孙武、孙膑实为一人”的观点值得商榷。

关于“《孙子兵法》理当成书于战国末期,最早不会超过战国中期。”的观点,我的看法是:

若就《孙子兵法》的语言特色和举例,来判定《孙子兵法》的成书年代,我很赞成高先生的上述观点, 但是:

1、就以高先生的观点:“汉简《孙子》是目前所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孙子》版本。” 陆允昌先生的观点是:“《孙子兵法》孕育于齐,草成于齐,修正,充实于吴。”(《孙武研究新探》白山出版社2 0 0 4年版。)如此说来,《孙子兵法》自其“草成”,到“汉简《孙子》”,跨时当达600年之久。大家知道,“汉简”之前的文字传播,全靠抄写。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最为古老的《孙子》版本”,恐怕也是《孙子》原著的第几十,乃至上百个版本了。在这近百次的转抄中,每一位转抄者(其中自然包括孙武本人),都有可能加入一些个人的见闻和感悟。这样,即便是“目前所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孙子》版本”,也有可能真是“成书于战国末期,最早不会超过战国中期。”呢!然而,我们能否就此断言:“《孙子兵法》理当成书于战国末期,最早不会超过战国中期。”呢?!大家知道,电灯与火车,并不是爱迪生和瓦特制造的。但是,我相信,不少国家的教科书在叙述电灯与火

车时,都会涉及到爱迪生和瓦特。

2、若以冯梦龙先生在《东周列国志》中对孙武献与阖闾的《孙子兵法》一书的结局所做的作交待:当孙膑的老师——鬼谷子把经自己注解过的《孙子兵法》传授给孙膑时,说道:“昔汝祖献于吴王阖闾,阖闾用其策,大破楚师。后阖闾惜此书,不欲广传于人,乃置于铁柜,藏于姑苏台屋楹之内。自越兵焚台,此书不传。吾向与汝祖有交,求得其书,亲为注解。行兵秘密,尽在其中,未偿亲授一人。今见子心术忠厚,特以付子。”

冯先生的交待,明确的告诉我们,孙武献与阖

闾的《孙子兵法》,因“越兵焚台,此书不传”。言外之意,鬼谷子因“与汝祖有交,求得其书”,并“亲为注解”的《孙子兵法》,是孙武于数十年后的“再书”,并不是孙武献与阖闾的原版著作。

据《词源》“鬼谷子”条注释:“鬼谷子,相传战国时楚人……《史记》载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可见,鬼谷子“求得”的“其书(孙武的《孙子兵法》)”,确实是孙武于“战国时”的“再书”。若流传于后世的《孙子兵法》是经过鬼谷子“亲为注解”的版本,那么,该版的《孙子兵法》确实有其“后学者”的功劳。不过,“昔汝祖献于吴王阖闾,阖闾用其策,大破楚师……”却可以说明,当时的孙武,确实曾向阖闾献过兵书。

按部分专家们的观点,孙武当生于公元前535年(理论生年是公元前527年),依其“急流勇退”的性格和“隐于穹窿山”的传说,他完全可以活到公元前425年前后。这样,其“再书”的《孙子兵法》,自然就“著成于”“战国中期”了。如果流行于后世的是其“再书”的再抄本,而再炒者又添加一些自己的见闻和感悟,那么,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最为古老的《孙子》版本”,岂不要带些“战国末期”的“时代语言”了?!别人的不说,就是我们自己要修改个人以前的文章时,恐怕也要用一些与时俱进的“时髦词语”,去置换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词乱调”。所以,若一味地就《孙子兵法》的语言特色和举例,来判定《孙子兵法》的成书年代,我认为有些失之偏颇。

3、众所周知,诸子百篇,有许多都是后人的追记;“伪托”也是那个时代,乃至唐代以前的部分文人的惯用伎俩(现代的部分文人则惯于“剽窃”)。然而,不论是“追记”还是“伪托”,他们“追记”和“伪托”的,多是客观实在的名人名言——起码说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无法怀疑“孙武”及其著作兵书的真实性。

4、退一万步说,就算《孙子兵法》为其“后学者”所为。但是,按照当今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来说,谁注册了,或注册于谁了,谁就享有了专利权,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吗?

5、我在《细说“孙子兵法”的成书与扬名》(参见百度网:《细说“孙子兵法”的成书与扬名》)一文中,对《孙子兵法》成书过程的看法是:“初稿于孙蒯(语录式),再稿于孙武(“说理性散文”的“十三篇”),并因孙武的威名而享誉世界”。若从时间上说,就是:

1)、孙蒯(孙林父的长子,孙书的父亲,孙武的爷爷)在其子孙书“伐莒”受封后,(前523——前518年),回想起自己家族(卫国孙氏)的兴衰荣辱以及自己的多年隐忍,便相继记录一些人生感悟,即语录式、提纲的箴言,并将这些箴言作为“识字课本”,教育其长孙孙武。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向其介绍一些家族征战的故事。这样,在孙武的心灵中,早已埋下攻伐据守的多种战例。

2)、公元前518年,已到结婚年龄的孙武,或因家庭矛盾,自愿入赘于吴国。由于人生地疏、新婚燕尔,便在夫人的怂恿下,以爷爷的箴言为提纲,纂写起“兵书”来。这时,恰遇伍子胥招贤纳士,便将孙武介绍给了阖闾。于是,孙武便获得了向阖闾敬献兵书的机会。所以,孙武此次所献的兵书,是在其爷爷初稿的基础上,经过他与妻子的共同努力创作的。这一点,我们从《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遣词用语中——或可略见一斑。

3)、吴楚之战后,孙武鉴于阖闾等人在郢城的暴行,或许也受夫妻恩爱的影响,激流勇退,回归故里。阖闾死后,夫差、伍子胥在诚邀孙武不归的情况下,遂封其子孙明受爵。

4)、吴国灭亡后,孙武在“为保自家性命”和“耻不食‘越栗’”的双重思想支配下,隐居于穹窿山。闲暇无事,或在其亲友、故属的要求下,再书《孙子兵法》,并增写了“吴王问”等篇。——这才是后来刊行于世的《孙子兵法》。

鉴于上述理由,我认为,在吴国的“破楚入郢”之前,孙武确实曾向阖闾敬献过《孙子兵法》。尔后,因“阖闾用其策,大破楚师”,才使孙武的《孙子兵法》声威大震,竞相传咏,由此而确立其“兵经”的地位。孙武也因此而被尊称为“兵家鼻祖”。所以,说“《孙子兵法》理当成书于战国末期,最早不会超过战国中期。”的观点,我认为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至于“孙书姓高不姓孙”的观点,由于手头没有资料考证,就不妄加评论了。不过,我认为,只要考证出中华孙姓的姓源问题,至于其后的兼容并蓄,则更显孙氏的魅力了。

我的以上阐述,对 高先生的观点,既有赞赏,也有质疑。有冒昧之处,请高先生多多海涵。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