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孙氏渊源         
 
孙髕、孙膑乃一人而非两人
来源:
作者:陆允昌
2018-05-29
评论:0  点击:1532

兔年伊始,外地一位孙姓朋友发来两篇文章:一篇是《孙髕并非孙膑》(作者:霍印章。以下简称《霍文》),另一篇是《我谈〈孙髕并非孙膑〉》(作者:孙祖长。以下简称《孙文》),征询于我。盛情难辞,只得应命。

 

细读两文,《霍文》别出心裁地把“孙髕”与“孙膑”断定为两人,且渲染说:“将孙髕与孙膑明确分开,实乃拨云见日之举。”《孙文》对此提出疑问。本人反复求索,赞同孙先生的质疑,于是坦诚己见,以求国内方家尤其是海内外孙氏族人评说匡正。

 

《霍文》与《孙文》观点迥别,其源出自 20109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乐安孙氏通谱》(滨州孙子研究会编修。总编:孙兵。以下简称《通谱》)。谱中,列“五世祖髕公”和“兵家亚圣膑公”两幅“先祖像赞”(见文后附图);而在该谱的《世系表》中,把“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司马迁语)的孙膑剔除在外,由此引起山东、广东、江苏等地孙氏族人的强烈不满。霍先生意欲平息争论,特作此文为自己辩解。岂料事与愿违。

 

愚以为:《霍文》的此一“命题”和所持的“理由”或“证据”是经不起检验的,甚至有一些明显属于常识性的差错。

 

一、从“训诂学”的层面考察。

 

“髕(髌)”和“膑(臏)”是同一字。“髕”是古写,或称正字;“膑”是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文字改革简化而成。而自汉唐至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大都用“臏”字。也有用“髕”或“髌”字的,但不多见。“臏”是“髕”的异体字,或称俗字。辨析其形、音、义,完全相通。

 

先说字的结构。髕(髌、臏),六书属“形声”(注:六书为古人所说的文字造字的原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骨”或“月”是含义的形态。“骨”下的“月”和“賓”左的“月”,是小篆“肉”的隶、楷化。“骨”和“肉”,有联结点,不能分离,所谓“骨肉相连”。右边的“賓”,是表音的,是声符。

 

次说字的读音。古来字书、字典有注音的,“臏”,《广韵》、《康熙字典》、《佩文韵府》、《说文解字注》均作“毗忍切”,为旧时的拼音方法,称“反切”。上字的声母为 b ,下字的韵母为 in 。当代《辞海》对“髕”、“髌”、“臏”、“膑”四字的注音均作 bin 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2月第一版)。

 

再说字的含义。《说文?骨部》:“髕,膝耑也。从骨,賓声。”段玉裁注:“膝,胫头节也。古者五刑:臏、宫、劓、墨、死。臏者,髕之俗,去膝头骨也。……《尚书大传》,皆作髕。”阮元《经籍馔诂》:“臏,本作髕。”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去膝盖骨之刑,亦谓之髕,字亦作臏。”《康熙字典?月部》:臏《周礼》:刖,断足也。《史记?孙武传》:孙臏,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版)。

 

“髕”、“髌”、“臏”,古代可互易使用。汉文帝时贾谊作《过秦论》,写“孙臏”(引自《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据胡克家刻本影印)。司马迁作《孙子吴起列传》,亦写“孙臏”;而在《太史公自序》,则写成“孙子髕脚,而论兵法”。班固作《汉书?司马迁传》引《报任安书》,亦称:“孙子髕脚,兵法修列。”(中华书局1959年版,标点本)。汉以后的载藉,以作“臏”居多。我国汉字自古至今经历了由“繁”化“简”的演变过程,“骨”字偏旁改为“月”字偏旁,正好符合这一变化趋势。事实如此清楚,没有什么可以深文周纳的。

 

至于孙臏之名“臏(膑)”,非这位古兵家的真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附“臏传”称:“孙臏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臏,乃陰使召孙臏。臏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嫉)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后来齐使入魏,孙臏以刑徒身份阴见。“阴见”,当然是秘密相见,为麻痹庞涓,免遭再次受害,自然就隐去真名,而以受刑之名取代。孙臏后由齐使“窃载与之齐”,先取得田忌信任,后在齐与魏两国交战中,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先后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诱使庞涓自刎于马陵道,“孙臏以此名显天下”。后世遂以孙膑称,而真名却湮没了。

 

二、从“文献学”的层面检核。

 

人所皆知,对于史料的运用,不能是拿来主义,拣到篮里就是菜,而是必须作认真细致的考查核实。《霍文》此一命题的缘由出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下简称《唐表》)所记“(孙)武生明,明生髕”,其“髕”字与《史记》所记“臏”有异。然而,霍先生并未对《唐表》和《史记》作一番比较,而是把两者的价值等同起来。研究两书的史料价值,须先考察作者的才、学、识、德以及所引史料是否征信,而后鉴别书中的记叙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可信度。《史记》作者司马迁和《唐表》作者吕夏卿(注:《新唐书》署名编撰者是欧阳修、宋祁,其实是由一个群体共同编撰而成)两人的学养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历来史学界人士评价《史记》,虽有指出其中之不足,但总体的评价是很高的。班固于《汉书?司马迁传》的“赞论”中说:“自刘向、扬雄……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为之实录。”而对《唐表》的评价,则贬之者居多。此表问世迄今,屡遭诟病。(宋)洪迈《容斋随笔》称其:“皆承用逐家谱牒,故多谬误。”(清)学者钱大昕于《十驾斋养新录?家谱不可信》(上海书店198312月版,卷十二,第267页),称:“颜师古云:私谱之文,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汉书?眭孟传》)……唐书宰相世系表虽详赡可喜,然记近事则有征,溯远胄则多舛。由於信谱牒而无实事求是之识也。”归安沈炳震作《唐宰相世系表订讹》,有十二卷之多,称:“唐书宰相世系表大端紕戾,已发凡于例。就其所列官爵、谥号,或书,或否,或丞尉而不遗,或卿贰而反阙,或误书其兄弟之官,各载其褒赠之能,更或其生平所偶,历及曾未尝居是官者。庞杂淆乱,不可究诘,合之史传,不胜究摘……要之,此书不足征信,适以滋谬,举可废也。”今人顾超先生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一书(中华书局19984月版);本人也曾作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妫姓孙氏世系校释》(收入《孙子兵学年鉴(2006)》,山东孙子研究会编,泰山出版社20072月版),对照古代文献和《唐表》中列名的20余位唐代乐安孙氏墓志铭,列举《唐表》于妫姓孙氏的谬误达13处。清代乾嘉学派和近代谨严的学者有一种共识,就是对唐以后记载先秦事迹而没有充足理由、且无先秦与汉魏时的文献乃至考古发现的,则不予采纳。因此,今人使用宋以来的材料(包括《唐表》),须慎而又慎,以免以讹传讹,传为笑柄。

 

由此让我想起七年前吴如嵩与霍印章两位合作发表《论孙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存孙氏族谱不过是唐宋孙氏族谱的继续。其中凡是和《新唐书》一致者,只能补充说明《新唐书》的正确;凡是和《新唐书》不一致者,要么早已是被《新唐书》否定过的观点和材料,要么是后世的伪托之作……。”(见《孙子与吴文化研究》,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编。主编:黄俊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4月版,以下简称《问题》,第3页)吴、霍两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也令人发噱地推行“两个凡是”,以此压制不同观点,窒息学术民主。其对历史研究史料学的无知程度,让人大跌眼镜!

 

“武”与“膑”之间存在“代差”,国内史学界人士早有察觉。20094月,山东省史志办编纂出版《孙子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列入《齐鲁诸子名家志》序列。主编:谢祥皓),在霍先生执笔的《附志一?孙膑》中,也称:“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孙武三子:驰、明、敌。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明生膑,膑生胜,字国辅,秦将。依此叙说,由孙武至孙膑仅三世,而至孙胜也仅四世,其时间却跨越了由春秋末至秦约两三百年,故此间必有疏落。而在陆允昌先生所搜集的《孙氏族谱》中,由武至膑有四世者,其顺序为:开(武子)------------膑;有六世者,其顺序为:(昌国君)武子--------------------膑。这些族谱,未必准确,然而由武至膑为46世,则与司马迁“百余岁”之说还是大致相合的。”(见该《志》第477478页)然而不知何故,如今霍先生竟然异想天开,提出 “孙髕”、“孙膑”是二人。并说“孙髕与孙膑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非直系的祖孙”,编出二人“辈份不同”;“出生地不同”;“生平业绩不同”;“名号不同”等“四个不同”,引经据典,随意引申,让人如坠雾里,难辨真伪。

 

对于《霍文》的其他一些高论,用不着一一剖析,只就三点作一说明。

 

1.关于孙武的后裔。《史记》本传曰:“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

 

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唐表》记成“武生明,明生髕”,显然与《史记》不合。《霍文》为填补“武与膑”之间的“代差”,给《通谱》随随便便地添加了一个“有名无号”的“孙髕”的一代,而把“孙膑”逐出谱系之外,如此做法,实在是匪夷所思!

 

2.关于“明,食采富春”。按照《通谱》的记叙,孙明是孙武的第二子,应是春秋晚期出生的人。霍先生引《唐表》,说孙髌生于“吴国富春”。公元前476年吴国被越国灭亡之前,今浙江境内富春江一带是越国的疆土,怎么成了吴国的属地?而且,作为郡县之一的富春,秦置,属会稽郡(见《汉书?地理志》)。东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为避郑太后(小名阿春)讳,更名为富阳。

 

3.如何理解司马迁的“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霍文》妄说什么:“这句话表明,司马迁既知道孙武有隔代之孙孙髕,又有个后世之孙孙膑,所以才用这个“亦”字。否则,这个“亦“字岂不成了太史公的败笔!”恕我直言,此话闻所未闻!《孙子吴起列传》记述孙武、孙膑事迹的上下文中,未见有“孙髕”,国内现存各类《孙氏宗谱》也是如此。太史公用“后百余岁”四个字,表明“武”与“膑”之间还有若干代未列名的子孙,或因这些未被列名的孙武的子孙没有事迹可记而从略,这类记事在古代史籍里也是常见的。“亦”字,用今人的俗话,就是“也是”的意思。而霍先生却从这个“亦”字中,竟然考证出两个既同音、又同义的“孙膑”,并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史记》作者司马迁,显然是一种曲解。

 

总而言之,霍先生以《唐表》所述作为“孙髕并非孙膑”的“理由”和“依据”,既荒唐,又可笑。

 

顺便说一下族谱的问题。尽人皆知,国内外存世的各种族谱(又称“宗谱”、“世谱”、“支谱”等,俗称“家谱”),由于多种原因,谱中的世系大都已不完整。在旧谱散失、先祖失考的情况下,为了追溯祖先,一些族谱的世系往往套用妄说,产生谱系淆乱的现象。对此,前人(包括有学问的孙氏)有不少精到的论说。

 

对于这部新版的《乐安孙氏通谱》,倒是值得研究。此谱从题名、设目、体例、采用史料以至观点、方法等等,毋庸置疑,有着不少问题。即以题名为”通谱”而论,从编纂学的角度说,“通”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古至今的“通”,如各种《通史》之类;一是横向囊括一切的“通”,如《通典》之类。乐安孙氏乃我国著姓之一,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以及少数海外地区,而谱中却没有反映乐安孙氏子姓全貌的一份比较完整、清晰的世系图表,也就是说,所记叙的《世系表》并没有涵盖国内外乐安孙氏的全部或大部分子姓。既然称之谓《通谱》,岂不是把没有入谱的乐安孙氏子姓一概排除在外,这与公认“敬祖睦族”的修谱宗旨自然就大相径庭了。

 

此外,《通谱》中还收录霍先生执笔的《孙子故里“惠民说” 再证》和吴名岗先生撰写的《孙逖家族墓志证实孙武故里是唐朝乐安》,实与谱的“体例”相悖,不伦不类。从中也可以看出,《通谱》的主要决策者和编修者(包括担任该谱顾问的吴如嵩和霍印章),在孙武故里“惠民说”一再遭到国内众多专家学者质疑,且被近年山东《孙子志》否定之后,又不甘心,于是借民间修谱机会,把一些私货塞进《通谱》,以此误导孙氏族人。

 

军科院是我国研究军事科学的最高学府,在国人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吴如嵩和霍印章两位作为“军科人”,理应在学风、作风上作出表率,然而他们俩却一再背着军科,恣意插手并介入地方历史文化之争,制造矛盾,挑起事端,其结果势必败坏自己的形象,也有损于军科院的声誉。

   

陆允昌(201138日完成初稿 年八十一)作者 陆允昌 原苏州市孙子研究会会长,曾与孙远谋合编《中国孙氏宗谱世系源流》一书,深受孙氏读者的欢迎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