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宗族文化         
 
孙中山和谐思想初探
来源:
作者:康立群
2018-05-29
评论:0  点击:634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体系向世人勾画出了一幅“民有、民治、民享”的和谐社会美好理想,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前仆后继。对于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构成或源头,学界已有共识,即它是吸取中西文化之精华,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而创立形成的。 

    当然,其中的和谐思想也是对多元文化中和谐理念的互补、整合、丰富、发展的结果。为了对其深入的理解、把握,不妨先简要回顾、叙述一下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

 

一、在不同的文明圈中,人们的和谐观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具有了“和谐”的意识。道家宣扬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最高理想境界,对尔后国家政治生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均有广泛的影响。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安贫乐道、知足常乐、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等等。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谓一个典型、缩影。归隐山林、清风明月,更是历朝历代知识分子们想往的生活方式。孔子目睹了西周典章制度的“礼崩乐坏”,其开创的儒家学说,所描述的大同世界实质就是他规划设计的“农耕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图”,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为核心理念,引伸到国家政治体制中,是帝王至尊、皇权至上,并且提倡仁政、德治,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渗透到每一个村落家庭,给人们的思想打上深刻烙印。比如,对于民主法治观念的先天缺失症,将自身命运寄托于明君、清官,听天由命,逆来顺受,重义气,和为贵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儒道学说之外,佛教中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就是佛教徒心目中的和谐社会,与之相关的诸恶莫做、行善、缘分、因果报应、坚忍不拔、轮回等观念也已深入人心,另外还有墨家的“兼爱”思想等等。

 

以上简述了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这种东方式的和谐观,以无为、无争、顺从为其特色,一旦旧有的和谐关系无法维持时,暴力就会成为新旧社会交替的唯一工具,历史由是呈现出:和谐——暴力——和谐……的循环发展轨迹。在中国的传统政治中,古代政治家们也看出专制体制的危害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约办法,用以平衡皇权。

 

比如,根据“天人合一”说,将自然灾害与朝廷施政联系起来,以“天象示警”来告诫自称天子的帝王勤政去奢。又如设谏官、御史,可直陈朝廷决策、施政的过失,不得以言问罪。设史官忠实记录前朝得失兴衰,以为当朝者鉴。但在专制制度下,上述措施的作用是有限的。

 

西方近代和谐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解放、学术的繁荣,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但对自然科学,也对社会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认识到在人类社会中,利益的不同造成了各个利益群体,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力,各种力通过竞争来为所属的利益群体服务,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不同时期各种力的关系的反映。什么是和谐?怎样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欧洲大陆新兴的工业阶级做出了全新的回答:和谐就是力量的平衡,建立和谐社会,就是将各种力量科学合理地配置,既彼此支撑,又互相制约,在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中有序发展,使社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远如天体运行,近到人们身边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和谐法则”的支配。比如某一行星与周围星体,由于引力均衡而处于一定的运行状态,天文学家根据对力的相互作用的分析,可以准确推断出一颗实际存在但尚未被发现的新星。苏联时期,曾在西伯利亚大草原开展灭狼运动,结果打乱了生态系统中的力量平衡,引发野兔泛滥,草根都被啃掉,差点毁了植被,造成环境灾难。就连人体生病也是这个道理。随着工业革命席卷欧洲,新兴力量登上舞台,和谐理念也被引入国家政治制度中,孟德斯鸠在《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至今仍是欧美发达国家遵循的治国根本法则。可以看出,西方的和谐观强调的是平等、竞争、法治。东西方和谐观的差异,既是文化的差异,也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是自然经济形态下和市场经济形态下的产物。

 

二、“和谐”作为一个普遍法则,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篇幅所限,本文仅就孙中山关于政治领域中的和谐思想作一初步探索。

 

一、政党问题。

 

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政党,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它是政治生活中的最高组织形式和集中体现,所以,政党政治被孙中山称为民主共和制度下的“政治之极则”。政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和谐的重要方面。

 

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政党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破天荒的大事,几千年封建社会帝王至尊的家天下终被打破。但由于共和初立,政党尚处幼稚时代,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的政党“暮楚朝秦,宗旨靡定;权利是猎,臣妾可为”,有些则“借政党之名,行倾轧之实,报复无已”,更有投机者视入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千方百计混入党内,致使党员成份复杂,人格不齐。

 

面对上述情况,孙中山结合多年来考察各国施政得失的心得,对国内政党运作进行了系统论述,并率先努力付诸实践。

 

1.孙中山指出,共和制度下,民众皆有组织政党之权利,有政党就有竞争。“天下事非以竞争不能进步。当此二十世纪,为优胜劣败、生存竞争之世界。如政治、工业、商业种种,非竞争何以有进步。譬之弈棋取乐,亦为娱乐之竞争,皆欲占胜;虽败亦不足为忧,皆由自己手段不高之过耳。败得多则见地愈深,学识愈多”。[1]政党之互动,进而组织政府,退而在野监督,以促政治日日向上,使社会无积滞之病,从而避免变乱之祸患。“夫法久必弊,施行者终有不适之时,学勤益精,研求者自有特优之点”。总之,政党政治有利于互监互补,改善施政,稳定秩序,保障国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权利。故“国家欲求政治发达,争之一字,岂可忽视之乎?”

 

孙中山清醒地认识到,长期的封建社会,造就了中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权利不容分享的政治生态环境。为此,他努力向民众阐释政党之间竞争、制衡的现代和谐理念,指出“要知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吾国帝皇亦有圣明之主,而吾国政治无进步者,独裁之弊也。故欲免此弊,政党之必有两党或数党互相监督,互相扶助,而后政治方有进步。故政党者虽意见之不同、行为之不同,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2]

 

通过竞争促进和谐,关键在于双方“要皆为利国福民者也”,他一再强调,政党要以国家为前提,以追求社会公理、民众福利为目的,故无论胜败均感满意,绝无怨尤。败则退而反思,务使政策有以改良,方法有以变更,以求有得胜之一日,不可徒争一党之势力而不顾国家之大局。其次,党争犹如下棋,须按一定之规则,用文明正大之方法相待,不用奸谋诡计卑劣行为。

 

2.孙中山认为,“政党均为国利民福为前提,政党彼此相待应如弟兄”,竞争、制衡并非图私利闹意气,而是为了促进政治和谐。所以他主张,目标相同、志趣相投的政党,实行团结、联合以共同奋斗。比如民国初年,同盟会联合其他数党共同组成国民党即一例。“从前学说,准物质进化之原则,阐发物竞生存之学理。野蛮时代,野兽与人类相争,弱肉强食,优胜劣败,弱者劣者,自然归于天演淘汰之例。故古来学说,只求一人之利益,不顾大家之利益。今世界日进文明,此种学理,都成野蛮时代之陈谈,不能适用于今日。今日进行社会主义,注重人道,故不重相争,而重相助,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有世界。”[3]俄国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行围攻和妖魔化。孙中山却从中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则俄诚足为吾党借镜之资,而亦当引为吾国互助之友。”对于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他热情相待,高度评价。在苏共代表帮助下,他力排非议,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了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他在对党内的训令中说,中共党员“加入本党,以期集中势力,一致进行,此诚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但休戚相关,抑亦生死相共,至诚结合,始终无间,庶于革命之责任,能负之以趋,凡在同志,所有同感者也。”[4]为了进一步巩固加强国共合作,他主持了国民党中执委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相关决议,对阻挠者给予了严肃警告。八十年前的这一创举,不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胸怀博大、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也展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

 

以上是其政党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竞争与合作、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与辩证统一。

 

3.孙中山认识到,一个政党若真正做到为民谋利,与其他政党良性互动,就必须搞好自身建设。为此,他提出“修明党德”的思想。指出,一个人要有好的人格,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也要讲人格,“凡一政党欲求发达,求长久,必须党员明白党义,遵守党德”。

 

他多次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例教育党内,要树立替众人服务的新道德,用来感动全国人民,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便能无往而不胜。他谆谆告诫同志说,“政党欲保持其尊严之地位,达利国福民之目的,则所立之政纲,当应时势之需要,以合乎世界之公理,而政党自身之道德,尤当首先注重,以坚社会之信仰心。”民国成立后,许多革命党人以为推翻满清便是革命成功,奋斗精神逐渐丧失,有的人更是认为大功告成应该论功行赏,打江山者自然应该得官做,做了官便心满意足,否则便心灰意懒甚至去改换门庭,出现有的“党人附逆,议员卖身”现象。此风影响到海外,有的华侨党员也钻营当官,搞得海外党务“暮气很深”。孙中山痛心地指出,广东本是革命策源地,现在本党反被民众看不起,不愿加入,不愿帮助本党来奋斗,“若长此以往,本党前途便很危险,便要失败”。他尖锐指出,党德关系到一个政党的党风党誉、生死兴衰,“无党德之政党,声誉必堕地以尽”。他要求,“第一是要本党现在的党员,人格高尚,行为正大。不可居心发财,想做大官;要立志牺牲,想做大事,使全国佩服,全国人都信仰。然后本党的基础才能巩固。”[5]终其一生,光明磊落,不计名利,以实际行动实践了革命党人 “要存心做大事,不可存心做大官”的宗旨。在他晚年,为了建设一个有主义、有组织、有训练、有道德的政党,着手进行了国民党改组的一系列举措,以求达到“分子淘汰,去恶留良”,重新焕发革命精神之目的。

 

二、政权问题。

 

孙中山生当封建社会末期,目睹了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在许多文章中揭露、抨击了其黑暗现状,在谈到中国人民长期遭受的四种巨大苦难:饥荒、水灾、疫病和匪患时,深刻指出,这些苦难产生的本身原因是次要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其实,中国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统的贪污”,是现行制度下必然的产物。

 

为了救国救民,他第一个高高举起“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的大旗。清政府垮台后,对于进入民国政府的革命党人能否继续保持不计私利、为民服务的精神,能否在权力的巨大诱惑面前始终保持道德操守,做好人民的公仆,孙中山表示了担忧。他依据国情,结合历史上和国外的有益做法,对民国的政治蓝图作了精心规划。通过权力的分解、制约而达到社会和谐,是其核心部分。

 

孙中山学贯中西,但可贵的是,他从不去单纯的效仿、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而是依据国情,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对建立权力平衡机制,并不断充实、补充、完善,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议会民主、政党政治、司法独立等三权分立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受到了他的赞赏。但他多年来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也发现,这些国家的制度并非完美无缺,“三权分立”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流弊。比如美国官吏的选举,本意不错,可在实行中,那些略有口才的人,便去巴结国民,运动选举;有些思想学问高尚的人,反因讷于口才,没有人去物色他。所以美国议会中,往往有愚蠢无知之人夹杂其内,实在可笑。还有的官吏由委任得来,一旦总统换马,须同进退,有时数万人同时俱换,造成美国政治特有的腐败散漫。

 

他注意到,英国首先从中国历史中学取了考试制度,对下级官吏,考试合格,方得委任。美国也仿行之,并使政治有了起色。但仍有不足,一是考试对象只限于下层官员,没有普遍实行;二是考选之权仍操于政府之手,所起作用大打折扣。为此,他提出“三权”之外还要有考选权,无论选举抑或委任之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合格方得任职。为了除却盲从滥举和任用私人的流弊,须设独立机关专掌此职。在考察“三权”之间的关系时,他认为权力不均衡会破坏民主。他再以美国为例,那里的纠察权归议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形成事实上的议会专制,弊病多多。因此,要设独立的纠察机关,专司监督弹劾之事,同时也能保证行政机关独立、有效的工作。

 

五权分立学说,为孙中山经多年研究所独创,是其建国理论的基础,丰富发展了政治思想学说。后来将考选权改称考试权。纠察权改称监察权。权力的本能是追求无限发展、一己独大的,如果任由竞争无节制发展下去,必然会打破之间的平衡,破坏和谐,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法治,用法律来调解各种力量的关系,避免暴力的介入。这种调解不是让各种力量退回到原来的和谐状态,而是上升到新情势下的更高一级的和谐状态,以此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以这一理论制定的宪法即五权宪法,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从而保障民主,实现政治社会的和谐。

 

是不是实行了三权分立或五权宪法,就能够保障人民大众的主人翁地位呢?孙中山没有到此止步,他在继续探索中发现,象美英法等国虽然也标榜立宪、共和,没有了皇帝,但政权并没有掌握在普通人民手中,国内贫富悬殊,那些钢铁大王、煤油大王们垄断了国家事务,实现金钱专制,穷人不得不受牛马奴役,连那些选上的政客议员们也趋炎附势,并不替选民谋利益。

 

故得出结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他要实现的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上面这些现象,问题出在哪里呢?他认为只有选举权是不够的,好比人民只有一个发动力,没有两个发动力,只能够把民权推出去不能够把民权拉回来,选举出来的人究竟是贤与不肖,便没有别的权去管他,这是由于民权机器的不完善,就象最初的发动机,只有推力没有拉力一样。这只能算是间接民主。人民为了把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既要有推出去的力,还要有拉回来的力,这就是罢免权。

 

有了这两个权,对于政府之中的一切官吏,一面可以放出去又一面可以调回来,来去都从人民的自由。一个国家的运作,除了官吏,还要有法律,人民要有什么权才可以管理法律呢?他提出创制权和复决权的概念。前者就是人民有权制定、沿用或借用一种法律,交到政府去执行;后者就是大家看到某一法律不完善或是过了时,便有权去修改或干脆废止。他认为,人民有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这四个权,才算充分的民权,才算彻底的直接民权,“乃能任用官吏,役使官吏,驾驱官吏,防范官吏,然后始得称为一国之主而无愧色也。”至于公民的言论、结社、集会、请愿及控告官吏违法等项权利,中华民国成立初,在临时约法中就作了明确规定,予以充分重视。

 

在张扬民权的同时,孙中山也注意到另一种倾向。有的国家,民众对政府盲目抱持逆反心理,多方掣肘不予合作,影响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正常秩序。

 

考虑到中国更是长期处于专制统治下,群众容易产生对一切政府、法令都不信任甚至排斥、对立的态度,他提出将权与能分开的理论,他把国家比喻为一辆大汽车,政府中的官吏就是人民雇来的车夫,有权的主人要依靠有技术的车夫去驾驶,让他们大胆去做事,并监督他们,事情才能搞好。国家的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人民要转变观念,不要把他们看成尊贵的总统、总长,而应看作车夫,巡捕、厨子或木匠。人民只要掌握了既能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既能推出去又能拉回来的权力即可。阐明了国家主人与公仆之间的制约与和谐的关系。

 

三、政治学理论认为,和谐社会实质是公民社会,其本质特征是:平等、竞争、民主法制。我国长期处于农耕经济形态,传统思维模式的惯性极大,这也就决定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所以,当前全社会培育、树立现代宽容理念,是建立和谐社会的真正起点。

 

风云变幻,斯人远去。但那面旗帜上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却融入到民族魂中,激励着后人踏着先行者的足迹奋勇前进。

 

(康立群,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

 

注释:

 

1.孟庆鹏主编:《孙中山文集》(上),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509页。

 

2.孟庆鹏主编:《孙中山文集》(上),第354页。

 

3.孟庆鹏主编:《孙中山文集》(下),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702-703页。

 

4.孟庆鹏主编:《孙中山文集》(上),第408页。

 

5.孟庆鹏主编:《孙中山文集》(上),第383页。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