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各地孙氏         
 
富阳的孙氏家族世系和遗迹
来源:
作者:
2018-06-10
评论:0  点击:4367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浙江省富阳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国君,为开发江南和开辟海上航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富阳市的孙氏家族世系及遗迹都和孙权有着直接的联系。

  晋代陈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富阳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孙武奔吴后,其后裔怎么会迁居富春的呢?当时,富春是吴国的辖区,又是孙武的食邑,所以孙武的一个儿子孙明就在富春定居下来,成为了瓜邱之祖。瓜邱就是现在富阳市王洲乡瓜桥埠一带。《王洲孙氏宗谱.王洲记》载道:“富春西去四十里许,有地曰洋涨,孙氏数百家环而居之,因其名曰孙洲。......自春秋时,有孙明者见其地千趣百态,遂构室而居之。”这说明,居住在富春的这支孙氏不但有很长的历史渊源,而且聚居已有了一定的规模。而孙权正是富春孙氏的后裔,孙武的二十二代孙。

  公元280年,孙权之孙孙皓降晋后,本人和其家人都被迫迁居洛阳。到了西晋末年,北方战乱纷起,原富春孙氏后裔从洛阳迁至江西豫章(现南昌)等处。南宋时,由于江西也遭受战乱,孙氏后裔又陆续迁回富阳居住,几经繁 衍生息,大约分为六支:

  一是王洲乡的五堡、三堡、大塔支。据《王洲孙氏宗谱序》记载,南宋建炎年间,孙权祖父孙钟以下的第三十代孙孙宗道因不忍轻弃故乡,遂迁居至王洲五堡。其子孙经过繁衍,又分居于大塔、三堡、安和诸里,还有迁到新店、汤家埠等地的,都成为了当地的望族。如今王洲乡盛居孙氏家族的有五堡、三堡、大塔等村,人口1881人,同一宗祠,宗谱均为瓜邱郡,至1946年续修宗谱时,已是宗道公归里后三十代了。另外,场口镇马山也有王洲孙氏的一支。

  王洲孙氏如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实物资料和遗迹,大致上有

  1、宗谱:五堡、三堡、大塔、上沙、洋沙等地迄今都保留着光绪至民国年间的《富春王洲孙氏宗谱》等总谱、分谱。其中,《富春王洲孙氏宗谱颂德公传》里还记载着孙权祖父孙钟慷慨至孝,种瓜养母,礼敬贤长,从而遇司命指点风水墓地,兴旺后代的传说。

  2、宗祠厅堂:五堡、三堡、大塔、上沙、洋沙等村的孙氏家族同为瓜邱群孙氏宗祠。宗祠中堂高悬“种德堂”大匾,祠堂前建有一木牌楼。昔日但凡官员到此,文官均需下轿,武官均需下马;坐官船的也需早早鸣炮致敬,停舟祭拜。

  3、碑刻:王洲是孙权故里,所以在庙宇、厅堂中至今仍留存着有关孙氏的碑文和铭文。如当地的石涨庙内有土地碑一方,瓜江村集善亭墙壁上有《瓜桥碑铭》两方,上沙村村口的吴大帝庙(五福庙)石壁上有石碑三方,五堡村内有《继志述事碑》等,其内容大多是叙述孙钟种瓜养母、孙权创建东吴,以及王洲地名沿革等。

  4、地名:王洲是富春江中绵延十多里的沙洲,古称“石涨”、“洋涨”,孙权继承父兄之业绩、开创霸业后,此地就改称为“瓜洲”、“孙洲”、“王(皇)洲”。瓜江村有一菜园称“孙家园”,相传是孙钟故居遗址所在地,也是孙钟族人的居住地。孙家园路旁旧有一石桥(本为木桥),相传孙钟每年设瓜祭祖于此桥上,所以该桥被称为“瓜桥”,桥下的江也被称为“瓜桥江”。瓜江村往东50米外,有地名曰“十八亩”,相传是孙钟种瓜养母之地。另外,新桐乡程坟村因村旁石马坞有吴国名将程普之墓而得名,环山乡陆墓村也因有吴国统帅陆逊之墓而得名。

  5、画像:五堡村珍藏着一幅孙权的画像,相传是明代永乐年间的进士、福建道监察御史孙景明(智九)收藏流传下来的。

  此外,王洲地区还历代流传着许多和孙氏有关的传说。

  二是场口镇化竹支。化竹村属场口镇,全村都姓孙。据《富阳县地名志》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有孙氏从桐庐板桥迁居至此。村名双溪,又名茂竹里。”而《富春孙氏宗谱.初建敦睦堂记》中也载有:“双溪孙氏,吾邑望族,系出吴大帝后,本发祥洋涨之瓜桥埠,复徙桐邑之板桥,自长世祖继公习霄来游滋土......筑室,山之北,从而家焉。”化竹村的孙氏后裔分为元、亨、利、贞四房,元房住真佳溪,现仅存一两户,亨、利、贞三房住村内,均尊孙珩为台祖。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和十月初一,村内都要举行世代相传的春秋祭祖活动,场面十分隆重热烈,风雨无阻。

  该支所存宗谱较多。其中一大木箱《富春双溪孙氏宗谱》自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起,历经三朝,共有57大册,且体积特大(长38厘米,宽27厘米),据考证为皇家玉牒的规格。如此保存完好齐全的宗谱,在全国孙氏后裔中也实为难得。

  村中还建有一座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孙氏宗祠敦睦堂。据说敦睦堂室内的梁栋及屋檐斗拱之间,无丝毫蛛网蝙蝠之患,连尘土都不沾,仍保持着初建时的本色,堪称令人惊奇。该宗祠现为富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龙门镇龙门村支。龙门村(现称龙门古镇)是富阳最大的自然村。全村2000余户,6000多人,其中5756人为孙姓,达90%以上,是富阳市孙氏家族最大的聚居村落,也是孙权后裔的聚居地。全村迄今仍保留大小厅堂30多座,家族成员世系辈份清楚,按各自的派系厅堂聚族而居。

  龙门孙氏的始祖孙劻为孙权的第十九世孙,生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其长子孙忠由青草关(即东梓关)迁到龙门,尊其父为一世祖。后其子孙日繁,曾先后有外迁至兰溪、诸暨、桐庐、萧山乃至江西的。现今已繁衍到40世,即自孙权后的58世。

  四是春建乡下塘,江丰乡民建、新桐乡包家淇支。自宋代宣和年间迁居而来,现下塘村有200人,民建村150人,贝山孙家村720人,包家淇村700余人。其中春建乡下塘村尚有孙氏家庙一座,前后三进,面阔五间,后大厅中堂高悬“东吴遗泽”等大匾。整座建筑宏伟精细,具有明末清初的建设风格,198912月被富阳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五是大清乡孙家溪、霄井支。自宋嘉定年间由瓜桥迁居至此。孙家溪现有107人,霄井现有800人。

  六是新登、龙羊支。新登和龙羊地区的孙姓人数较少,现共有854人,主要分布在新登地区的新浦、永昌、灵山等乡。

  此外,富阳市的其他村镇也零星散居着很多孙姓人家。

  综上所述,可见从孙坚、孙策、孙权到现在富阳市的孙氏家族都是一脉相传,不论本地王洲的孙姓还是从外迁回的孙姓,都奉孙明为瓜邱之祖,自认为孙钟、孙权的后裔。孙氏家族从孙武至今已有六七十代。笔者曾在孙权故里发现了一批三国时期东吴的珍贵史料,包括有东吴皇家玉牒、《吴大帝受贡实录》和孙权佚文《天子自序》等,为研究孙氏家族、世系等提供了新的史料。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