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宿迁孙圩前五修族谱情况摘要
来源:
作者:
2019-07-23
评论:0  点击:3612

道光二十一年夏既望,予课孙于草阁中,年七旬余矣。适子沅自外来,问何之,云:自陈溪镇韩文伯家得草谱一册,叔祖庠公手订也。蠹食之且尽,余数页,幸名讳之未尽阙亡,检阅之,倍悉先世原委于简端。因慨然曰:谱之维,系于一氏也,大矣哉。溯吾孙氏,自分支始祖省斋公去苏迁涟,聚族岔庙镇,百余年草昧兵荒之下,未及贻子孙以裘治。至八世祖炼公,始聚族收宗,创为家乘。不料又毁于火。先叔祖庠公,悯炼公草未蒇世绪就湮,用是缵其遗绪而踵承之,旁收远绍别派寻支,总十数页,之云初登诸谱碟,此吾族数百年赖以不坠者也,惜未镂续成其事。今老矣,步履艰难,鸠合族众资以付剞厥氏,犹幸未失明,得以纂名记讳,续书增修。手录数本以慰先人作室之心。倘后有贤子孙,敦宗族而厚本根,其必有以继吾志,述吾事踵而付诸梓者,此则吾所望也夫。

时 道光二十一年畲月辛巳,十五世孙 睿思沭手撰

 

孙氏宗谱叙

族之有谱也,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书也。孔页达曰:族者属也,谓与其子孙共相联属也。不为之谱,则所谓联属者,或涉空谈,抑且无以经久,谱顾不重乎哉。吾孙氏先世宗谱,无闻非我先人之咎也。盖自始祖省斋公避乱去苏迁涟,居岔庙镇数传而后,户口渐蕃,时有转徒他乡者,往往有相遇不相识也,遽思鸠而谱之诚难。至八世祖炼公,端方孝友,睹族众之日益繁衍,深惧传世愈多,而愈无以联属也,乃创为谱。远访近搜,殚竭心力而事,乃获蒇,实为孙氏有谱之始。自是以后,藏之于家,世有增益,不幸忽毁于祝融氏。举先练公之遗绪,荡然无存。嗣后乾隆庚寅,一叙于庠公。道光丙申,再叙于睿思公,然迄未成书。先叔竹培公,深痛之,尝语恭等曰:族繁而无谱,微特无以相联属也,其令人心大不安者。孙重祖讳而不知,侄犯叔名而不忌,及吾身而继炼公之志,述炼公之事,犹未晚。过此以往,恐后之视今更不如今之视昔也。爰及恭等鸠族中老年晓事多人商之,就其尚能记忆者,更为远近搜访,详加校正,务使支派世次至数十,百年后一披览并了如指掌。凡此,皆叔总其纲,而恭等勷其役。历有年所事已垂成,将集族中资为剞厥之费,而叔遽即世因暂停止。兹恭等以培叔继述炼公于谱事。瘁心力有年,且以一篑之亏,其势不忍终已,用是复聚族人公议,谨按培叔旧章,略为通变,筹款付梓,先将重修原委叙明简端,而今而后,庶有以副炼公创始之意,成培叔继述之心,而昭一脉联属之义也。夫至异日,续修之役是又于在我后之人,有厚望焉。

光绪丙申风季春月十七世孙 召南 允恭 子宾 宝珩 同校订

 

孙氏族谱叙

岁丙申春杪,偶避嚣于戚里汤氏,距予居数里许,有孙生延祚者访,予于怀文书院不值,折而东,过予居又不值,越明日,于汤村修士相见礼,故生读书处也。问客何来,出袖中族谱一帙,云:将付剞劂氏,丐为之序,恳款溢于词色。原孙氏有谱。自八世祖炼公始,上溯远祖省斋公,于前明中叶,由苏避地东入海,聚族于涟之岔庙镇,生齿日益繁,惧宗祊之失序也,爰旁搜远绍户晓之,而铢积之,镂版甫蒇,不戒于火。嗣后一叙再叙,阅世滋多志焉而未之。逮延至裔孙竹培公,当务之急谆谆召族姓,以为此事悬搁久,上无以合塔顶之尖,下无以覆为山之篑,重以流离转徒,有入桃花源而无从问津者,惜提其纲,未竟其绪,而疾作。入今年,从子允恭辈始,裒集其数年来心力交悴者,而续成之,其自序大略如此。窃维宋斤鲁削,物迁地亦良姜弱妫,昌臣覉旅,先兆孙氏,自始迁祖以上,华胄遥概屑有所攀附,始迁祖以下,既瓞绵椒衍,然服畴而农,食德而士,按籍不过中人之产,独兢兢奉一,罔敢失坠之意,以善继述而厚本根,更数十百年,诸孙太盛,致有此儿,期保世滋大,宜何如者,予雅慕孙宾石之风,又通家姻也,其敢以不文辞。

建陵老人王诩拜撰

 

孙氏宗谱序

吾乡聚族而居者不一姓,姓必有祠,祠必春秋祭,祭之日族之最尊者,率其族众衣冠诣列祖前,行三献礼,礼毕而燕私于旁舍,凡族众之孝友慈仁,与夫士之力学,农之力田,工商之力其业者。尊者必优为之礼,以为族众劝其反是者,则训诫之,斥责之,甚而夏楚之,以为族众戒。有力者出资,置义田,则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有养也。而所以联属之,维系之,别其长幼,序其昭穆者,则有谱。所谓以一人之身,下而分为什伯千万人之身,以什伯千万人之身,上而溯之一人之身,忧则与共,乐则与同,无失乎苏氏族谱亭所记者,将于是乎,在予铎涟东,接见涟之着姓,不乏人而讲,是学者盖鲜,壬寅春孙生子宾,承其叔竹培公之志,襄辑族谱,将付剞厥氏,求序于予,予阅其世第与族约族戒,嘉其谱所知阙所不知,合什伯千万人之身,以系属于一人之身,忧则与共,乐则与同者,有得乎苏氏作谱之遗意,爰举吾乡之讲谱学者,笔而渗之,诚得由一姓推之一乡,由一乡推之一邑,由一邑推之郡国,天下庶几,善善恶恶,贤贤贱贱不肖胥一,世而出于正直荡乎之遒,未始非风化之一助也,是则跂予望之矣。

时维光绪二十有八年岁在元黓摄提格。寎月之吉,敕授修职郎、安东县教谕梁溪唐锡晋序于涟东学舍。

 

   

自始祖省斋公之迁涟也,迄今数百载。迭遭兵燹家乘久已无闻,其系一脉所传。瓞绵椒衍,族大居分,镂板时沿流溯源,寻枝反本,往往有数典而忘者。若国卿公、天祥公、韦公仓囤,国能公梁岔。在诸公先世履历,俱无所稽,自诸公以后,班次秩然不紊,今付剞劂。谨遵草谱刊刻,故特着其阙亡待考于之后。勷斯役者。

光绪丙申岁余月上旬  十七世孙  宝亲谨识

 

孙氏五修族谱序

    吾氏苏州分支始祖省斋公之六世孙广公、七世孙敖公因明初避乱(世传红缨或红巾赶散),由原籍姑苏阊门迁涟西岔庙镇,劈草莱而定居至今,盖六百余春秋矣。历千百次战乱、天灾,然生齿日繁,实为本地之望族。   

吾氏族谱始创八世祖炼公,盖公元十七世纪初也,然毁于火无存。十三世祖庠公,次序于清乾隆庚寅年,惜未镂版而谢世。十五世祖睿思公,再叙于清道光二十一年,手录数本,亦未刊出。十六世祖竹培公、十七世祖允恭公等四叙族谱,光绪丙申年垂成(俗称老谱)、计一卷三十部。珍传至今,完好无阙,列祖列宗,世系别派,一览无余。诚先辈之业绩,后裔之幸也。

    已已秋,在台家胞二十世孙增同,回乡探亲,首倡叙谱,本族贤士即应之。皆度台、美家胞有去国还乡之念,寻根问祖之意,落叶归根之心。叙新谱慰其心,兴吾族,此为一也。

    老谱,上下五百年,录男性族人四百七十有七。问世至今,殆有百年。载于谱者,无一健在,后生而殁者。亦甚焉!且今人丁日众,居域分散,若弗叙谱恐被光阴流逝而烟没,后人无踪可寻矣。此为二也。

吾氏乃礼义之姓,仁德之族。然数十年中辈份用字伦乱,同名者有之,更有甚者,侄犯叔名、孙重祖讳,其先人谓之不孝,今人孰能不忌哉!仁德耀门第,礼义光祖宗,知名知辈长晚有别,亦人伦之常。故录排老谱辈用字,酌定二十一世至三十四世辈用字,遂成燃眉之急,唯叙谱所诣。此为三也。

国史、县志、族谱,古已有之。叙谱,族之史人口繁衍,族员素质,为之昭然。世支别派,窥如指掌。尤要者,联络族人,奉公守法,加强团结,励精图治。可义举活动,义捐义献,集资等,筑路办学或其它公益设施,使本氏和他姓子女学文化,受教育,懂科学、会种田,会建设。循此继往,和谐、团结、高素质的吾氏大家族必指日可待,此为四也。

是岁六月成立叙谱委员会。吾氏各地族人代表五十余人,云集吾氏发祥地孙圩。虽多为擦肩而过不识者,然会于一室,各道辈名,彼称此呼。吾窃谓曰:“真一脉所承也,焉能不亲!”有贤之士,济济一堂,吾氏之望也;和颜悦色,欢声笑语,吾氏之睦也,轰轰烈烈出谋献策,共商叙事也!

    十九世孙雨亭、雨成、二十世孙增同、启堂慷慨解囊,分别带五百、一百、六百、二百美元至大陆资助叙谱,尚有在大陆十九世孙林春,亦捐助人民币一百元,其它侨居海外家胞亦积极赞助。十九世孙兆连、二十一世孙练,北去马厂,南赴淮阴、涟水,东抵杨口,西达周圩,往返数百里,远访近搜道路坎坷,忍饥挨饿,备尝艰辛,且致函海内外数十件,以防遗户漏人。同年十月,吾离沭归梓,至二十世孙增广兄家,见累累一迭,方知二十世孙松堂兄,别家十日,废寝忘食,汇集草表,令新谱初具规模。吾兴奋溢于言表,谱谍成日有望矣。增广兄年逾古稀,率家人多次张罗、款待,欲新谱早竣,殚尽心力。二十世孙安堂、儒堂兄,增俊弟,出谋献策,不遗余力。吾抱疾披览孙氏族谱稿,斟字酌句审慎再三,唯恐挂万漏一,贻患世后。为节省经费,重新设计、压缩版面,日抄十时、十日复抄毕,令谱谍付梓,计二百九十部,列祖厚望未负,后世幸甚!

前不见古人,然必有来者。今不负昔,后亦定不负今也!

    庚午年腊望  二十世孙增明撰 时年五十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