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修谱素材         
 
谱牒的产生及发展演变
来源:网络
作者:不详
2018-05-03
评论:0  点击:2905

(一) 汉代以前的谱谍

无疑,谱牒的产生比姓氏要晚一些。没有文字的产生,就没有谱牒的产生。远古的人或许结绳记载一些族群遗传繁衍的事,但不能认为这是谱牒。
  
    如果文字诞生的时期便认为随之诞生了谱牒,可以认为在黄帝时代就有谱牒了。 有的学者认为,商、周王室也都有自己的谱牒,后人曾加以整理,编成《五帝德》、《帝系》、《五帝系牒》、《世本》等通代谱牒。司马迁写《史记》时,曾研究参考过这些资料,写成《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三代世表》等,具体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王室从始祖而下的历代世系。同时,司马迁还根据春秋时期各国国君的谱牒,编成《十二诸侯年表》。遗憾的是,这些原始的谱牒文献由于年代久远,早已失传。今天,我们只能见到后人整理的本子和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述。商以前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谱牒文字考证资料,但到了西周,谱牒就有文字可考了。《周礼》、《礼记》对它有零星的论述,如指出西周谱牒的内容是记录族众的讳、忌。讳是名字,忌是哪一天死的。族众生子,要记某年、某月、某日生,当然也要记是谁之子。族人有谥者要记其谥。有谥的族众,自然只能是诸侯、卿大夫了。 

    春秋时期,谱牒虽然相当盛行,但不是专门著作,也没有一个文本流传下来。 谱牒初创的形式是什么样子?《史记》里说:
三代系表旁行邪上,其放周谱。谱起周代(见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注①索隐案)。。所谓旁行邪上就是室的横行斜线,以表格形式排列的系表等。谱学专家毋苟先生具体解释道:父辈名讳居一格,子辈名讳居一格,子子孙孙按辈份各居一格,叫做旁行。父统诸子,子系于父,谁是谁之子,谁是谁之父,一目了然,叫做邪上。在各人的名讳下注明生卒年月日及配偶、谥号等等。这样,就把一个家族从始祖到现在的所有血缘关系都记载得清清楚楚了。 

    秦代的谱牒,无文本流传。汉代的谱牒,现在可以看到的文本有《帝王诸侯世谱》二十卷、《邓氏官谱》、《扬雄家牒》、颖川太守聊氏所作的《万姓谱》等。此外,还有一些碑刻
谱牒,如东汉时立的《孙叔敖碑》等。此碑背面记载了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十余世孙。再如有关赵宽的碑记。赵宽是西汉名将赵充国之后,历代显贵,碑文完整地记录了赵宽家族数百年的家世。这些碑文已具有谱牒的性质。 

    汉代谱牒的作用与前代大致相同,主要是
奠系世、辨昭穆,因而,着录比较简单,仅为家族世系,注明生卒、官爵、字号、葬所等。且一般由别人代写,不是自己纂修,多由因而,为尊者讳起见,行文通常称字不称名,这也是汉代谱牒的一大特色。
  

(二)晋、南北朝时期的谱牒 

如果说谱牒萌芽于商代,兴起于西周、春秋,那么,在东晋、南北朝时候便达到了一个高峰。魏晋的门阀制度是谱牒学兴起的政治基础。青萍之末的风从曹魏九品中正法这里徐徐卷起。当时做官要论出身门第,豪门贵族才能做官。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朝廷提拔官员,其依据就是谱牒。根据谱牒记载情况鉴别贵贱,划分等级。谁是士族,谁是寒门,看了谱牒就知道了。所以谱牒之学就成了一种专门学问,有专门的人从事研究。东晋成帝发生苏峻之乱,原来的谱牒遭到焚毁,后来重修,称为晋籍,卷牒浩繁,竟有东西两库(见《南史》《王僧孺传》)。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家,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从西晋以后,到南北朝时,毕生研究谱牒的人才辈出,有的祖孙几代从事此项研究,出现许多著名的谱学家。 

    西晋(公元
250-300年)的著名谱学家是挚虞。他的家族为京兆大族,其父挚模曾任曹魏太仆卿。挚虞学识广博,勤奋著述。他感到汉末以来社会动乱,许多世家大族,不能明源知流,不知祖先情况,于是编修《族姓昭穆》十卷,进献朝廷(《晋书》《挚虞传》)。所谓族姓即指世家大族,所谓昭穆即父子祖孙的血缘关系。这是现在所知道的当时第一部记载士族血缘关系的正式谱牒。因为它定品违法,可能因为触动了一些显赫的大族,遭到弹劾。所以《族姓昭穆》没有成为官书。东晋贾弼之开创中华谱学。员外散骑侍郎贾弼之,为南渡大族,山西平阳人。他第一个广泛搜集各氏族的谱牒,所及地域,包括18州、116郡,汇总共有712卷。朝廷给他配备令史、书吏,抄写完成藏于皇家的秘阁。卷帙如此庞大,容纳广泛,其中既有士族,又有庶族。贾弼之学识渊博,治学勤奋,考证精微,为谱学奠基付出了毕生精力。从贾弼之对谱学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系统性看,前无古人。所以后人认为,贾弼之开创了中华谱学。东海人王僧孺在梁国继续贾氏的研究,修订贾弼之编定的《十八州谱》710卷和编修《东南谱集抄》十卷(见《南史》.《王僧孺传》)。贾弼之开创谱学以后,祖孙三代皆从事谱学的研究,其子贾匪之(宋国太学博士、骠骑参军)、其孙贾渊(齐国中郎参军。唐人避讳称其字希镜,并改名为贾泉),其后代梁有贾执编修《姓氏英贤谱》100卷;隋有贾冠,编修《国亲皇太子亲传》四卷,绵延近200年。贾希镜编修谱牒还有一个故事载于史册。当时,他编修的《百谱牒》抄本藏在官府中,有专人掌管,并且有专长谱学的人来辨别真伪,防止冒滥。《百谱牒》中记载的100家人才是享受政治权利的士族,后来渡江的北方士族,被这百家人呼为伧族,不得享受同等的权利。东晋政权主要是这一百家的政权。所以,有的想入这百家之围,挤进士族抬高地位身份,不惜以身试法。贾希镜受伧(cãng,音,意:卑贱。)人王泰宝的贿赂,冒入琅玡(lng ya,音郎芽,山名:在山东省)谱,经一个叫王晏的人揭发,按法律规定贾希镜当被处死,由于其子向皇帝叩头流血乞免,才未被杀头(《南齐书》.《贾渊传》)。贾希镜还撰《氏族要状》及《人名书》,并行于世。据《隋书.经籍志》所载,谱牒类别除总集之外,南朝有专述某地的谱牒,如《江州诸姓谱》11卷、《袁州诸姓谱》8卷、《扬州谱抄》5卷等。同时,还有专述一族的谱牒,如《谢氏谱》10卷、《杨氏血脉谱》2卷等。姻戚关系也为门阀社会注重,所以还有《齐永元中表簿》之类的书。

    据不完全统计,魏晋南北朝谱牒著述,计有总谱
23种、谱牒62种、皇室谱15种、以州郡标题者13种,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南朝。魏晋南北朝以前谱牒主要有三种形式:1家传。最初级谱牒的形式。是为家族里的名人尤其是任过朝廷命官的人立传以显门庭。如:《荀氏家传》、《袁氏家传》(汝南)、《裴氏家传》(河东)、《褚氏家传》(阳翟)、《谢车骑家传》(陈郡)等。2谱牒。也叫单姓族谱,每姓每族一本。家传是传而不是谱,不能表明血缘关系。所以在家传的基础上,人们祖祖辈辈都全部记载下来,这就是具有血缘意义的谱牒了。如《三国志》注中引到的:《崔氏谱》(博陵)、《郭氏谱》(太原)、《陈氏谱》(颁川)、《稽氏谱》(谯郡)、《阮氏谱》(陈留)、《王氏谱》(太原)等。3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谱牒》、《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家传、谱牒都是私家撰述,簿状谱牒是官撰的谱牒,有选择性的记录士族姓氏血缘关系及郡望。这是以备朝廷选拔官员使用谱牒。官修谱牒不仅同士族的仕途命运攸关,而且资料散杂,鉴别、认定士族等工作量很大,所以朝廷设立图谱局和组织专门班子主持撰修工作(《南史》.《王僧孺传》载沈约语)。由于朝廷任用官员要讲门弟,出身名门望族才有可能入仕,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所以南北朝时兴起了修谱合族之风。有的出身寒微的官僚、富户,通过权势和金钱的手段,胁迫或买通同姓旧士族中的某些人,与其合为一族,同入一本谱牒,从而挤进士族的行列,叫住合族通谱。如宋时刘延孙是彭城的大士族,而宋皇帝刘氏虽出身彭城,但系庶族,与刘延孙不同宗。宋文帝为了攀上士族,与刘延孙合族(见《宋书》.《刘延孙传》)。北魏太武帝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阳,要改葬于邺。杜豹为魏郡庶姓,太武帝嫌不光彩,要在杜姓士族中找一人护理经办葬事,结果找到京兆杜铨。葬事完后,杜铨便与魏郡杜氏合族(《北史》.《杜铨传》)。至于民间的合族通谱就不胜枚举了。后来这个现象不绝于史。(三)隋唐五代十国的谱牒唐初至中期,修谱又形成了一次高峰。政府决定修谱规模较大有三次。第一次是皇帝下旨修谱。贞观开年不久时,唐太宗命高土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主持撰修谱牒。高土廉组织一些士族、官吏、学者参加,广泛搜集天下的谱牒,与正史相互对照,辨其真伪。经过数年呕心沥血的劳动,于贞观12年(638年)完成《氏族志》130卷(见《旧唐书》.《经籍志》),上奏朝廷。李世明的意图是贬抑旧世族,抬高新贵,尤其是政治集团中的新贵。但此意并末向高士廉等明言。所以高等人仍然按照原来的传统,把山东士族崔、卢、李、郑等姓列第一等,这使李世明很生气,大发雷霆,下令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旧唐书》.《高士廉传》),重新修谱。最终自然是贯彻了皇帝的意图。陇西李氏自然列为一等望族。李世明通过修谱牒打破旧的等级秩序,符合社会变化、发展的要求。贵贱不会永恒不变。谱牒对这种变化如实记载,体现了真实性和进步性。第二次是武则天当政时,中书令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列武氏做族望为理由,吏部尚书李义府也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为借口,于是奏请改修。显庆四年(659年)下诏,任礼部郎中孔志约、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史玄道、太常丞吕才等主持修谱。大大扩大了士族的范围,凡五品以上官职均可入选。修成之后,谱名定为《姓氏录》,颁行全国。并将贞观《氏族志》收缴焚毁(见《旧唐书》卷八二李义府传)。

    第三次是中宗复位之时。当时左散骑常待柳冲认为《氏族志》、《姓氏录》颁行已近
100年,士族变化很大,于是上表请求改修。中宗命柳冲与左仆射魏元忠及史官张锡、徐坚、吴耀等八人依据《氏族志》重新修撰,几经波折,至玄宗即位,才撰成《姓族系录》200卷。从此以后唐代就没有再修过谱牒了。唐代在官修谱牒的同时,民间修谱也较积极,出了一些著名的谱学家。如唐初路敬淳,治学不断,对于历代谱学有深入的研究,熟悉各个士族的门第姓望,曾撰《著姓略记》十卷行于世。史称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其他各家皆本之路氏(《旧唐书》.《路敬淳传》)。继路敬淳谱学名家是前面提到的柳冲,他曾主持修撰《姓族系录》,他好学多研。谱学成为柳氏家学,后人柳芳著《氏族论》,是对魏晋以来的谱学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的第一篇论文,为后世研究谱牒的人所必读(《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比柳冲稍后的有韦述,亦是唐代谱学名家。他喜好谱学,见到柳冲等撰《姓族系录》,很是痴迷,于是在朝忙之余,勤奋抄录,后来自己动手撰成《开元谱》20卷大约(有人认为是《姓族系录》的节本),(见《旧唐书》.《韦述传》)。还有如王方庆著《王氏家牒》15卷、《谱牒》20卷,刘知几著《刘氏家史》15卷及《谱考》在卷等。这些私谱牒,是没有等级之分的。

    同魏晋南北朝像比,唐代谱牒的形式没有多大变化。一般的谱,都是用方框、线条、箭头表示世系图表,详细注明每个人的血缘关系、名讳、官职及配偶的姓氏名字等,字迹工整,绘图清晰。官修的望族谱,其内容是按照唐代的政治区划,依道、州、郡的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该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如凉州西平郡),多者四十姓(如雍州京兆郡)(见王仲荦的《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考释》、《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敦煌石室出残姓氏书五种考释》、多贺秋五郞的《中国宗谱的研究》上卷第一章)。很简略,有提纲的味道。修谱合族的风气在唐初依然存在。虽然旧的世家大族没落和门阀士族制度崩溃,旧士族的政治特权已经消失,但他们还有相当高的社会声望。新士族中一些人,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追求虚荣,提高出身等次,挖空心思同旧士族合族、通谱。如当了很久的吏部尚书李敬玄,因系庶族出身的新士族,不仅三个妻子都是讨的山东士族的女儿,而且与赵郡李氏合谱(《旧唐书》.《李敬玄传》)。李义府官至吏部尚书、中书令,还嫌自己门第不高,谎称自己出身赵郡,与赵郡李氏叙昭穆。给事中李崇德是真正的赵郡李氏,迫于李义府的权势,只好答应。后李义府犯罪受贬,李崇德即将其清除谱牒。对此李义府怀恨在心。谁知不久,李义府又当了宰相,寻机报复,唆使他人诬陷李崇德。后来李崇德在狱中自杀(《旧唐书》.《李义府传》)。杜正伦虽出自京兆杜氏,但祖先迁徙到相州,不是杜氏的嫡支。杜官居宰相,硬要挤进京兆杜氏。遭到拒绝。于是杜正伦向皇帝建议开凿杜固——杜姓人居住的地方,以水灌杜氏(《新唐书》.《杜正伦传》)。还有更无耻的事。宰相王锷为了攀附望族,竟认太原王翃为从父,甘愿去做别人的儿子,并以提拔王翃子弟多人为名宦作交易(《旧唐书》.《王锷传》)。这些做法,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谱牒明血缘,辨血统的本来意义。不仅不能提倡,而且应受到批判。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门阀制度。五代时期,征战不已,权贵者大多靠战功升迁而上,基本上没有固定显赫的家族,贵贱变化、更替很快。人们忙于争权夺利,住居无定所。生活不太平,也无暇修谱牒,论门第。所以,唐代后期至五代十国时候,政府谱学也就自然消亡了。北宋以后,一些学者多次谈到这个现象,如苏洵说,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见《唐宋八大家全集》.苏洵《谱例序》)胡应麟说,自五代以后,人们已不崇尚门阀,谱牒之学,遂绝而不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庚部卷三九);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根据门阀高下来选官,所以谱牒之学特别兴盛,直至李唐,还十分崇尚,五代衰乱,谱牒就荡然无存了(归有光《龙游翁氏宗谱序》,《震川先生集》卷二)。(四)宋元时期谱牒辽、金、元三代的谱牒如今已全部失传,见于目录记载的也非常少。宋代不仅修谱又形成一个高峰,而且修谱的体例有革命性变革。宋人改造和确定体例延续到当代。北宋时,政府不再开设谱局,每个宗族都可自行修谱,政府不加干涉。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许多文人学士积极参与修谱活动,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等人。这使谱牒的质量大大提高,形式也有创新。对谱谍体例的创新以欧阳修和苏洵为代表。欧阳修十分重视谱牒,在主持编篡国史《新唐书》中设置了《宗室世系》、《宰相世系》,用以记录李姓皇族的世系和唐代369名宰相的世系。修定《新唐书》后,又编修自家的谱。他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表方式,将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等编成一部新型谱牒。不久苏洵也编成《苏氏族谱》。二人在修谱的体例上都使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这是由于五代十国以来,由于社会急剧变化,一般家庭很少能够世代富贵,假如上溯太远,必然会遇到贫贱的祖先,他们觉得这不光彩。因此,一般家族只好采用小宗之法。至于皇族,则可追溯数八代、十代甚至百代,也就是采用大宗之法来编修谱牒。欧、苏体例,重在图表的创新。具体地说,每图只记五世,五世以后,格尽另起。在形式上,欧体是横行的,每图五栏;苏体是上下直行的,每图也只列五世。自上而下五代世系条理清晰,依次为高祖之父、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右而左为同辈兄弟由大到小排例。五世排满一图后,则另起一图。但第五世必须同第一图衔接,即末一栏为第二图的第一栏,所以。两图只列了九世。以此类推。苏体的区分世系原则大体与欧体相同,但更为严格。他详今略古,对始迁祖并不看重,也不标明,只详细地记载本支世系,如高祖姓讳、祖父仕与不仕、父娶某氏、享年若干、某日某时卒等。苏洵在谱例上还有一项贡献,即创大宗谱法。即记载不限于五世,数十世、百余世都可,纵横交错,记载的内容极其丰富。这就是所谓欧、苏之区别。欧、苏体例成为后世修谱的样板,但比较而言,人们运用欧体者较多,这是因为欧式以时代为经,以人物为纬,每人之下记载子孙姓名、生平事迹等,见于史传或其它谱牒的,附于图后,记事的繁简详略以远近亲疏为别,谱图简明实用,被后人广为采用,成为宋代以后新谱牒编篡方法的蓝本。元代已出现了由亲及疏、由远及近、一体共载的现象,不拘泥于欧、苏小宗谱法的限制。谱图也突破了五世为图的限制,出现了以大宗谱法做的大谱图。(五)明清至当代谱牒明清两代的谱牒编修达到了新的高峰。没有不修谱的家族,也几乎没有不入谱的人。现在我们见到的古代谱牒,清代纂修的最多,占50%以上。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高贵,很多谱牒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攀附古帝王或名人为始祖。但这种风气使某些家族的谱牒失去了真实性。谱牒体例在清代得到充分发展。这个时期,记事范围几乎涉及到家族、宗族事务的各个方面。除要排列家族世系外,又增加了谱序、传记、著述、祠堂、家规、家训、恩荣录、世系图、世系谱、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科举、祠堂、祠产、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寿文、贺文、祭文、名绩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年表、余庆录、领谱等20多项(将在另外的地方专门讨论谱牒的内容),并增加了女子、婚嫁、岳家等人物记述,还对入谱人物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行文重视修辞和文采。为使谱牒不至中断,还规定了 “30一小修“60一大修的年限。所有这些,使得明清时代的谱牒纂修更系统,更完善,价值更高。宋代以前,由于谱牒主要起奠世系,辨昭穆别郡望,辨婚姻,以及朝廷选拔官员的作用,因而谱牒的内容比较单调,仅以记载家族成员为主。明清代谱牒记事记人范围的扩大,也是对欧、苏体例的进一步改造和发展。这就使谱牒成了家族史或社会百科全书。这是修谱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这类族谱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不可低估,可惜后人没有加以很好地利用。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指出:我国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在编修谱牒的过程中,出现了如宗谱、族谱、家乘等许多新名词,这将在《什么是谱牒》一文里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在批判各种封建文化的氛围里,谱牒无形中受到禁锢。80年代中期开始,编修谱牒的风悄然兴起,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修谱成风。但多出至民间文化不高的编篡者手中,质量普遍不高。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