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历代名人         
 
清官廉吏 直谏名臣:孙蕙
来源:网络
作者:孙启浩 孙兆地
2016-12-23
评论:0  点击:3669

    根据淄川区《孝妇河畔明清名人传》征稿的要求,昆仑镇将写好清代名臣孙蕙(字树百)的任务交给了奎三村,我们通过走访和查阅有关史料,认为孙蕙"专以爱民为急,不自计利害升沉"的精神.在历代王朝中,尤其在满清政府时期.是难能可贵的,在我们这里盛传名人孙科.在孙氏族人中则世传科职老爷爷·这些都是因孙蕙任户科掌印而给予的尊称。

 孙蕙任宝应县知县转而兼理高邮州,凡六、七年,声名显赫,政绩卓著;擢升给事中则直声动朝野,深得康熙帝赏识和嘉许;以其渊博的学识任福建大主考。为朝廷选拔人才,其为国为民的业绩,传达为历史佳话,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出身名门望族壮怀济世豪情

孙惠,字树百,号心谷,别号笠山,明崇祯五年(1632)生于山东淄川大奎庄,后迁居本县西笠山。其家世是明清之际当地声势煊赫的名门望族"般阳大庄孙"。从明代嘉靖朝到清代康熙朝,大庄孙氏家族科甲连第,"登贤书者,兄弟联芳""耸壑昂霄,累累多人",短短百余年,孙家考取了13位举人,7位进士,一位尚书.两位"翰林第一"lO0多位贡生,至于监生,增生以及出仕做官的那就更多了。的确是诗书继世.教化淳厚,熏陶深远。孙蕙生母早逝,受教于父、祖成人,他读书勤奋,才思敏捷,"藻恩傅清泉,绮明颜光禄,振笔走千言,泉涌来万斛".少年即有文名。年轻时卓荦不群,怀抱"他日勋名上麟阁"的济世之志,于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考中举人,顺冶十八年(1661)殿试二甲第四十二名考取进士,例选刑厅,进入仕途。孙蕙生而逢时,碰上了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时代:清王朝入主北京.开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剿杀农民起义,消灭南明小朝廷,基本上统一了全国。顺冶·康熙两代皇帝启后承前,任才便能,是励精图冶的治世明君。康熙初年面临的天灾兵患、明末遗弊,三藩叛乱、收复台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孙蕙提供了施展才能济世救民实现抱负的舞台。

    二、不辞劳瘁兴利除弊,强项抗命善政惠民

    康熙八年(1669).清王朝裁撤刑厅.孙蕙改授宝应县知县。宝应县唐朝以前称安宜,地处苏北淮河下游,地势低洼.经常发生水患。当时,夺黄入准,一旦患水,河、准共注,其势"波浪滔天,天日为之无色.万斛巨舰.触石立碎。"而且宝应面临大运河,过往官员络绎不绝,供应繁巨.称为"冲疲灾邑"。《宝应县志》记载:康熙七年(1668)大水,沥青沟决口.决口之次日地震."又狂风十余日.卷巨浪至城下,村落庐舍俱为巨浸";次年,高邮清水谭决口,宝应境内"淹没如前",康熙九年.清水潭决口仍未堵塞,宝应"田庐仍没于水".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一派大灾之年的混乱景象,

    孙蕙前面的几任县令,一个比一个贪财,他们不恤民苫巧立名目,苛税滥役高于正税十余倍,严逼催科,把连年水灾的宝应县搞得是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孙蕙到任.面对"数年已竭之民力.从来未有之奇荒""千寻巨浪漫荒塍,落日西风闻野哭"的凄凉景象,立即奋力救灾:为民请蠲请赈,广设粥棚.招徕抚绥:革除旧有的马户、官农、更夫、长接、马饭等杂税滥役.并立石永禁,还就恢复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近两年的苦心经营,宝应情况有了好转。由于政绩突出.能声上闻,上台嘉许,康熙十年(1671)春,孙蕙又被委以兼管高邮州事的重任.一身管两县政事,以后的六七年间,孙蕙在宝应.高邮不辞劳瘁,勤政图治,  "专以爱民为急,不自计利害升沉".以他精细干练的济世之才,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

    当时,淮扬一带多处决口未及堵塞。孙蕙以长远的眼光上书陈情:高、宝诸县被淹没的田地,冬春两季暂时干涸,夏秋两季复被淹没,如不抓住时机垦荒,久而久之,田地沟漕.阡陌庐舍尽被泡毁;而草莽杂荆却生长畅茂,即使将来大堤修成,田地不再被淹但若披荆斩棘垦荒重建,必定非常困难;他建议,政府应以三年不征税为条件,广泛招徕流民,鼓励农民积极垦荒。这一建议得到朝廷充准,并在淮扬各县广泛推广,流移百姓无不拍手拥护安居乐业,迅速恢复了事业。孙蕙一方面救灾垦荒.一方面修堤筑坝疏浚河道治理水患.为不劳民伤财,孙蕙精细匡算,"一石一木,不敢玩忽"他办事认真,实心卖力."此河工不可一日无官者也""恒十日而在河干者八九".日夜在冶河工地指挥监催.以至于其父千里迢迢到宝应县衙来看望,他却累病在工地十多天不能起床。治河工程"前后节省帑金努万.故年来安然无恙云"。 他忧国忧民,凡于国于民没有好处的旧有弊政.他必定上书予以革新。明朝时在安徽凤阳设粮仓.主要用于护卫明皇军队的给养,高、宝诸县每年都要把征调来的粮食经运河.准河运往凤阳,水长路远,叉涉洪泽湖波浪风险.百姓被此项差役压得痛苦不堪。清王朝建立后,裁撤护陵军队,凤阳粮仓照设如故,但仓粮已主要是供应准河下游护卫漕运的军队食用,高、宝诸县百姓则仍然要由准河运粮到凤阳,而护漕淮军却要从凤阳再把粮食运回来。孙蕙明察其弊,上书奏请:以高、宝诸县粮食直接运往护漕淮军,无须再达凤阳。此请深得民心和朝廷嘉许,既解除了淮军由凤阳回运粮食的添足之劳,最重要的是永远免除了高、宝百姓三百年来的长途劳役之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凤米改淮"故事。

    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叛乱,清朝大军南征,沿途各县差役供应聚然加重,高、宝两县濒临运河.水陆要冲.  "南北差使势若云集",过往官员,军队所需车(轿)马船夫,比平时繁巨百倍,有的甚至骚扰驿站,行凶勒索.官民不堪其苦,处理不好,会引起地方与军队的矛盾,影响前方战事。朝廷旧例,驿站民夫完成差役给银一钱一分,但往往拖一、二年不能兑现,百姓根本得不到实惠。更糟糕的是,政府所耽误了官差,往往差务未到,就事先把民夫集中关押起来,数日甚至数十日不得外出,妻儿老小还要早晚送饭伺候,以故"招用""一夫,民间费至一、二两不等",而最严重的是耽误了老百姓的生产事业,老百姓无不避而远之。为尽量减轻百姓负担和不影响前方战事,孙蕙认真调查预算,高、宝两县每月各需水、陆民夫可六七百人,通过借贷。事先如数发给银两,令他们在家坚持生产,差务一到再行集合,老百姓既接受了官银,得到了实惠.又不生产.集合之日.没有一个敢迟到误事的孙蕙此举,保证了三藩叛乱和稍后收复台湾期间,年年"兵数十过而民无扰。"为稳定后方和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孙蕙在高,宝两县的惠政,最为人称道的是康熙九年(1670),他因河工一事而强项抗命,由于洪水泛滥.运河河道淤塞.严重影响了漕运,河道都御史罗多严令宝应县征集七千多民夫疏浚河道,限四十日完工。孙蕙念大灾之年百姓已困苦不堪.不忍驱迫.只征集了少最民夫.进度缓慢。罗多非常恼火,声言要弹劾孙惠。淮扬道副使张万春劝孙蕙 "以贿营救",齐呼:"奈何以吾侪累使君""我侯爱民如此,忍坐视耶!""一夜群呼,集众万人".奋力挑浚,数十里漕渠三昼夜工成。罗多惊喜得说"向闻宝应令能声,果非虚语矣。"事后,宝应百姓还专门绘制了一幅(浚河图),并刻于石碑,以志不忘。河工抗命,使孙蕙能声上闻.贤名远播,为他以后在高、宝两县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磊落洞达一身正气,在朝敢言特力独行

康熙十四年(1675).孙蕙以政绩卓异行取入都,擢升户科给事中,两年后,又升为掌印事中。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朝廷重臣,"掌言路,监察百司,弹纠百官",孙蕙依然坚持清白为荣,忠贞爱民,勤政负责的为官原则,直言朝廷和社会时弊,向康熙皇帝提出了许多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影响的条条奏疏建议。清朝建立后.仍沿且前代的世袭恩荫制度,孙蕙上书认为,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执掌刑法、断狱、监察、弹劾、考核的衙门不宜用  "任子"为官,即这些部门不能世袭为官。因为.官官相为.世世相交,势必结成纵横交织、盘根错节的人情关系网。势必产生徇情枉法的腐败现象。所以.此奏疏一上,"圣祖(康熙)深然之。"孙蕙还多次上书奏请:免除陕西等边远省区.因山高路险运粮艰难的数十万税银."皆得旨如所请行",从而大大减轻了这些省区老百姓的负担。康熙皇帝向内阁们说:"蕙可谓言无妄发者也。"又说"蕙条奏详明.真谏臣也"。孙蕙立朝守正,为人磊落耿直."谈论侃侃.客有所请托,恒不能出口而止",孙蕙以清风亮节自励.不愧是直谏名臣。 

    四 尊重人才朋友唯贤,诤友蒲翁知己佳话

    孙蕙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在宝应时."公余.延士子课之,多成名士。"门人王式丹.连中两元(会元、状元)"时人以为盛事。"孙蕙先后担任过江南乡试同考官和福建乡试大考宫.严格选才,公正严格,所取之上"多相继飞腾"。他尊重和重用人才,对达官贵人.从"不肯有所屈",而对文学名士,则"降气讨交",康熙九年(1670)秋天,孙蕙邀请同邑友人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到宝应县做幕宾.他佩服蒲松龄渊博的知识和绝世才华.同情蒲松龄数应乡试未中.家境又非常贫困的窘境,邀他做幕帮办文牍,既是尊重重用,又有经济上的帮扶.蒲松龄对孙惠给予的同情与关照非常感激:笙诗赞誉孙惠之于他是"赖有孙阳怜瘦骨",女同伯乐(孙阳)怜千里马。蒲松龄到南方做幕一年.孙惠待他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为官又清廉勤政,所以,蒲松龄也视他为知己,不仅敬重孙蕙,而且对孙蕙的为官苦衷极为同情担忧和愤慨,"故人憔悴折腰苦,世路风波强项难""才人吏冶压江城,深夜穷愁华发生"。并抒发了"欲从河海斩长鲸!"要与孙惠休戚与共的热血情怀。患难中两人结戚挚友,并且逐渐升华为信友、净友。一年后,蒲松龄回归故里,孙惠专门写了推荐信让他带回,以其帮助他在次年的山东乡试中实现科举梦,但蒲松龄依然名落孙山.铩羽而归,事后,孙惠致信蒲松龄表示安慰、鼓励,进而批评他"惟期砥励进修,--于愿足矣:兄台绝顶聪明,稍一敛才攻苦,自是第一流人物·"要求他收敛谈鬼说狐的才气,专心科举才能博得功名,批评委婉中肯,虽不免偏颇,但对蒲松龄前途表示关切,善意可鉴.孙惠长年在外做官,疏于对家奴仆役的管理,家奴,仆役仗势横行多里.导致了乡里怨忿.为了维护孙惠的名声,蒲松龄以诤友身份.写了著名的(上孙给谀书),语言虽尖刻,但字里行间肝胆俱现,孙惠深知其良苦用心.胸怀豁达信而不疑,"得书惊叹,立饬其下.皆敛戢。"朋友之情老而弥笃.不愧是良友、信友、诤友。

康熙二十三年(1684),孙惠父亲去世.他归家守制。由父、祖教养成人的孙惠,对父亲逝世悲痛欲绝,不能节哀保重,以致哀伤过度一病不起,康

熙二十五年(1686)春病卒于家中。

    五 试品官品后人评说,名彪青史当之无愧

孙惠一生浩气英才。所著《笠山诗选》《历代循良录》被辑入《四库全书总目》,其《安宜冶略》《笠山奏议》《心咎制艺》《感应笺注》等著作有的散侠流失,有的被后世许多文化机构收藏。其诗"恬谈冲和,诗格清丽,无尘俗之气。"尤其那些以天灾人祸为背景.描写官府催逼之下,广大灾民被迫卖儿鬻女,家破人亡的悯农诗,即有杜甫之诗风,又兼白居易之朴实:"安易罹灾亦云酷,鱼龙竞夺农夫屋。千寻巨浪漫荒塍,落日西风闻野哭--"沉重悲凉而又通俗晓畅,描绘出一幅流离失所、暗无天日的灾民图景.寄寓了作者的无限同情,因此其诗被《清诗别裁》《晚晴诗汇》登多种诗汇选载。王渔洋评价其诗,"虽古作者无以加".足见孙惠诗品之高。

孙惠为官,"处江湖之远"(地方官)勤政爱民,贤名远播遐迩。现存蒲松龄南游期间代孙惠草拟的九十多篇书启.公文,蒲松龄南游之所见所闻而生发的大量诗文,孙惠离任以及逝世后的康熙朝<宝应县志名宦>,出身的宝应人乔莱所撰之(孙惠传)(清史列传)(淄川县志)等大量史料,都对孙惠在高、宝两县赈济灾民兴利除弊.典当借贷以充公用,强项抗命拯民水火的诸多善政褒扬有加,客观真实地树立了孙惠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清官形象。

    孙惠"居庙堂之高"(在朝)磊落耿直,一身浩然正气。不与贪官为伍,不以权谋私.刚正不阿,"直声动朝右"。其言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清官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思想。王渔洋评价孙惠:"君为人磊落洞达.见义必为,有贲育之勇,而坦中无城府。尤不喜边幅龌龊.伸眉抵掌.意豁如也。自予举礼部里居,时君扰为诸生,则已知君异时必为廉吏,为_谏官,为占遗直,洎君举制科。登禁近,前后二十年.而予言始信,"同朝首辅(宰相)张玉书说:"树百长身玉立,风裁岳岳,不屑诡随从人--以道律身,以公报国。--此树百立朝.直声所有.翁然闻于中外者欤。"两位同朝上司的评价,可谓客观公道、真实不虚,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孙惠的赞赏褒奖、鼓励鞭策。孙惠官品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一代清官廉吏,直谏名臣,孙惠其人其事流播深远。尤其在呼唤清官的社会背景下.总会有许多宣传清官思想的著作或文章把孙惠收入其中,作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最为典型的如民国三十六年(1937),再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著名史学家蔡冠洛先生编著的《清代七百名人传》,孙惠被名列该书的政治名人栏目。在蔡先生心目中,清朝二百六十多年历史.具备名人资格的也就是七百余人.而孙惠救是名副其实的政冶明星。

孙惠不仅是淄川人的骄傲.更是淄博人的骄傲。名彪青史,当之无愧!

                    

  附录孙蕙其他资料

孙慧,字树百,淄川人.顾治十八年进士。康熙八年.授宝应知县。先宰邑者.不恤民隐。多杂派。时淮黄并决,湖水汹涌,高邮破清水潭.宝应破沥青沟,田庐尽沒.民贫殆不可状.慧伤之。为力除杂派,井革马户、官农、粮单等色目,岁省费以万计。自淮不出清口,黄水灌淤漕渠,岁征浚河夫七千余,蕙不忍多役.减至千夫。工不如式.河道都御史罗多怒,将劾治.是时民德蕙甚,环都御史署号泣者几万人。都御史心动,绐日:“工六日竣.贷令。”民于是争赴畚锸,远近至者二万人,三昼夜工成。都御史惊喜,而蕙誉望益著.先是。明设凤阳仓,岁输稟食护陵兵.号凤米,道远又涉洪泽湖.民甚苦兹役.清罢护陵兵,设仓如故,米既由淮达凤阳,而淮兵之护漕者又自凤阳运米归,两不便。蕙请宝邑凤米解淮食淮兵。漕运都御史帅颜保深然之。上疏如蕙请.遂得免解凤阳。“三藩”叛时,舟师数过境,民间供牵役,奏销后.乃给银.每夫一钱一分.卒无实惠。又先集夫闭公所,辄旷旬日.不得治生业。蕙察驿设水夫、陆夫可六七百人。借库项.并募于十铺三十六庄.先期给额银,不齐集闭置.然兵船至,亦无敢后期者。是年,兵十数过,里甲无扰焉。布政使慕天顏甚器蕙。蕙因请日:“清水潭未塞,高宝诸邑田没于水者.冬春暂涸,夏秋没如故,纵他日堤成不没,而阡陌庐舍尽坏.茭刍之属畅茂,填拥芟除,视垦荒尤难,须三年起科,广招徕,劝开垦.流移者庶有复业日耳.”会天颜人觐.奏蕙语,许焉.淮扬之民,颂天颜及蕙不衰.蕙治宝六年,专以爱民为急,不自计利害升沉。十五年,以卓异攉户科给事中。以忧去。卒于家。蕙为人强直,谈论侃佩,客有所请托.恒不能出口而止.官宝应时,如雪乔乐吾剧盗株连之诬.笞乔华楚挟旗主势之诈,皆明察无所阿避。而文学士若陈珏、乔出尘、王洁、刘中柱辈多降气订交。试士拔第一者五人:郭昂、王康、王式丹、叶伟、刘国敲.多相继飞腾.人以为盛事云.(<康熙志))

    蕙祖,字树百,号心谷,一号泰岩,别号笠山(]6522]6]68656)淄川区昆仑镇奎三村人,清.康熙初年由大奎迁居本镇西笠山村,卒后葬于奎山心谷茔田。

    公幼颖悟天成,其王父涣吾公自教之经书而外,命以庄子,韩文,以故学有根柢,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清.顺治丁酉(1657)科举人,辛丑(]66])科进士殿试二甲,是岁进士第四十二名,例选司理。康熙八年(]669)敉授文林郎,授宝应县知县。孙蕙素器同邑蒲松龄(字柳泉)先生之文才,

翌年秋聘其前往宝应县任幕宾以助之,年余先生即告归以求仕途。期间于壬子(]672)年孙蕙充江南同考试官。据扬州府志载云:前官相继贪残,杂派视正供数倍,富人尽贫至是淮黄俱决,湖水汹涌,县田庐尽没,民贫益不可状。

    蕙至,首除杂派,焚其籍,并革马户官农,粮单等色目,岁省费以钜万计。自淮不出清口,黄水灌淤漕渠《宝应县志》,岁征夫七十二百,浚四十日漕乃通,蕙不忍劳民征夫,少浚不如法《扬州府志》河道都御史罗多怒,将颏治之,是时,民德蕙甚,走环都御史署,号泣者几万人,

罗多曰:  “工六日竣贷令”  《宝应县志》,士民感愤,不呼而至者万余人,争负备锸筑堤堰《国朝诗别裁》三昼夜工成,罗多惊喜,而蕙誉望益著《宝应县志》,士民绘图纪其事于石《国朝诗别裁》。

    先是明设凤阳仓,岁输粟食护陵兵号,风米到远,又涉洪泽湖风浪靡常,民甚苦其役,至国朝罢护陵兵,而设仓如故。米既由淮达凤阳而淮兵之护漕者又自凤阳运米归两不便,蕙请以宝应凤米解淮食淮兵,漕运都御史帅颜保深然之,上疏如蕙请,遂得免解。

凤阳故事,兵船、纤夫每站给银尸钱一分,奏销毕乃给或迟至一二年,民不被实惠,又兵船未至时,先集夫羁之,辄旷旬日不得治生业。三藩级时,兵船尤数数过,蕙察驿设水陆夫可六七百人,借库项先期给银如额,令治生业如故,兵至乃集,民既

受官银,无敢后期者,故兵屡过而民无扰

   布政使慕夭颜甚器蕙,蕙因请曰:清水潭决口未塞,高宝诸邑田没于水者,冬春暂涸,夏秋复没如故,纵他日堤成不没,而阡陌庐舍尽坏,茭刍之属畅茂,填拥芟除,视垦荒尤难,须三年起科,广招徕,勤开垦,流移者庶有复业日耳,会天颜入观奏蕙语,允乙淮扬民颂天颜与蕙不衰.

    蕙治宝应六年,专以爱民为急,不自计利害升沈《宝应县志》,有乔乐吾者,富饶居柘构,邻村盗郭某往劫,无所得,因心恨之郭以它案发,诬乐吾为同盗。按察使陈秉直令名捕,蕙以百口保乐吾,秉直不阿,蕙招乐吾使自赴诉秉直,先入蕙言,又见乐吾老甚,遂白其诬.

    生员汤辉祚,有仆女嫁乔华楚,与辉祚邻有隙,华楚子投充其下,挟旗主至乙指有貂裘、金炉藏辉祚家,拥辉祚入县署,势甚张,蕙执华楚父子笞之五十,且上其事,旗主惧而遁去。淮扬道副使张登选举宝应富室,姓名询之蕙正色曰:此非公所宜问,登选断而止,其伉直无所阿避,多此类侨莱撰《孙蕙传》)

    甲寅(1674)年冬,督抚以卓异荐,乙卯(1675)行取入都,补户科给事中,康熙帝亲自会见赐蟒衣,庚申(168①年补户垣,官至户科掌印给事中加一级。直声动朝右,上以直谏臣目之尝语侍臣曰:孙蕙条奏详明,真谏臣也诸疏具在了若指掌,其言用人者三,如秦镜高悬,魎魎褫魄矣;其言恤民者三,如岱云肤寸,道喝解醒矣,其言理财也梯航所入尽隶司农先社褐父之睨,遂补尾闾之泄,则又胜于鬻爵远矣。钦典辛酉(1681)科福建大主考,诰授奉政大夫,壬戊(1682)复命密疏海逆孙蕙墓志铭)。任户科掌印给事中期间多次上疏论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官,不宜用任子,圣祖深然又上疏陈秦省运粮苦,请豁免闲架税至数十万,皆得旨,如所请行《宝应县志》,未儿以忧去,遂卒于家(杨州府志)

公之孝于家也,承顺顺志,务得欢心而后已,伯叔、兄弟间皆失所,亦且因材成就盖尽道于家矣,且君慷慨好施,凡死丧急难靡不资助,为德于乡也又多矣,故居桑梓也律己以正,存心以仁,严饬仆

役,咸循循奉法无忒。

    公置身仕途,以公馀延士子课乙多成名士。  壬子(1672)分校南闱取夏乾御等七人。公著述颇多剞劂者有《心谷制艺》、  《安宜治略》、《笠山奏议》、  《笠山诗选》、  《历代循良录》、《感应篇笺注》、  《卧帜草》诸书行于世。

蕙祖的业迹在《清代七百名人传》、  《中华姓氏谱》、《邑乘循良传》等书目均有转载。

安宜行  孙蕙

    安宜罹灾亦云酷,鱼龙竟夺农夫屋.千寻巨浪漫荒睦.落日西风闻野哭.水田一线才可耕,勘荒使者责长牧.征粮下令严催科.不管贫家卖黄犊。前年卖女叹伶仃,今年卖儿更孤独.阿妻阿母还傭人,岂但医疮与剜肉。牵牛出门牛不行,空腹哀鸣何教觫!低头iI,牛牛且前,官税差完免鞭扑。我闻此语增叹吁.仰视皇天白日速.呜呼!貧家母妻子女无还期,谁能恋此卑官禄?

    此诗选自(白田风雅)

    公字树百号心谷,一号泰巖别号笠山,明.崇祯五年(1632年)二月十六日子时-.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月初六寅时与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三葬于奎山心谷茔田清顺治丁酉(1657年)科举人,辛丑(1661年)进士,受江南宝应县知县壬子(1672年)时康熙十二年充江难同考试官勅受文林郎详情鳯米改淮兵 交感行取給事中历任户科掌印給事中加一级以卓异上闻列谏垣直声动朝右上以直谏臣目之,钦典辛酉1681年时康熙二十年科福建大主考,诰受奉政大夫当宰宝应时值河涸漕难于行,例应濬河,使者欲大举速成以窘公,漏下二鼓立索夫万余,公以地狭民敝未即赴河使者怒将镌令公曰宁镌令毋朘民也邑人闻之譟曰:何奈以吾儕纍使君味爽万人子来无大小男女贵贱谏担荷锸蜂集河上,百里槽区三日工竣好事者绘图纪其事至今口碑未息也箸有《笠山奏议》《安宜治略历代循良录》《笠山诗选》《心谷值艺》《卧帆草诸书行世载邑乘循良传》科举得中后邻有邻家中估举不及邻家添固騼之说涉其嫌恐有祸患于邻家即由大奎庄迁居李家庄,今划属为昆仑镇西笠山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