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南京花犇孙氏家风:修德积善,劝诫成贤
来源:
作者:
2019-07-23
评论:0  点击:4024

高淳区淳溪镇西面有一片广阔的高地,旧时叫“花犇冈”,冈临古丹阳湖,这种背冈面湖的地形正适合人们的居住,自东晋以来,花犇冈成为胡赵邢孙霍吴田等各姓集居之地。高淳孙氏主要有两大支:平埂圩支与花犇富春支。平埂圩支发脉于山东,南宋时候有孙俊四从山东迁居花犇,其后裔孙周六又迁平埂圩。《光绪高淳县志》记载:“孙周六,名暄,素性磊落,仗义慷慨,世居花犇,见官溪之阳原野旷沃,遂卜筑而居焉,临河为堤,圩名‘永安’,即今平埂圩。”花犇富春孙氏迁居高淳较平埂圩孙氏为早,其迁徙时间据高淳民国知事刘春堂依据孙氏旧谱等考证,应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0年),该支孙氏自河南固始县栆林村迁来,始迁祖名孙逸,字潜夫,号孑遗叟,行五十,称五十公。花犇富春孙氏传十三大支,后裔遍布高淳、当涂、溧水、无为、仪征等地数十个村庄,高淳的大支有沧溪孙家宕、丹湖孙家宕、东坝黄泥冈、桠溪尖墩冈、漆桥平家圩、下坝等地。

花犇富春孙氏堂号名“金声堂”,除了以“声”谐“孙” (高淳方言语音)外,也以此表达美好愿望。“金声”出自《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古人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音韵响亮而和谐。后来往往用来比喻人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高淳孙氏历代人才辈出,见于县志的进士有漆桥平家圩游山的孙让、平埂圩的孙奏,举人有孙谦、孙捷、孙敬铭、孙泗、孙锦等。

劝善诫恶,家规谨严

孙氏家规,劝善分明,诫恶警醒。花犇孙氏家规序言指出家规整体的规范效应和对培养纯正道德的作用,认为“若造家无一定之规,子孙必二三其德”,故而制订“六戒六劝”。花溪孙氏(丹湖孙家宕)家规则说的更加具体:“子姓凭生,贤愚杂出。贤者不戒自成,愚者劝而向善。故作七戒七劝以为规范。”孙氏家规的“劝”“诫”分别是:劝敦伦、劝遵礼、劝睦族、劝完赋、劝勤俭、劝积善、劝读书、戒奸淫、戒赌博、戒窃盗、戒刁讼、戒奢侈、戒游荡、戒争斗。家族长老每年春秋祭祀时候,面对祖宗与后代子孙宣读家规一遍,务必使家族老少均熟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不得触犯家规,并以家规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严格的家规培养出纯正的家风,对家族的教育起到巨大的作用,由此,孙氏贤才善士,史不绝书。

排忧解患,行善乡里

高淳孙氏,名贤达人颇多,往往才能出众,品行优良,他们乐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地方上弘扬社会正气的楷模、救贫济苦的带头人。

明末,国家实行里排的赋役制度,由里长与甲长催缴差役、赋税,里长与甲长往往伙同不法官员从中大量渔利。清初沿用这一制度,高淳成为里排制度的严重受害地区,许多人家往往因之破产败家。高淳人吴伟、丁炜毅然发起革除里役的斗争,淡于进取的庠生孙范也加入其中。孙范为人倜傥,人们谈古论今相持不下,他一开口,三言两语即可判划清楚,为人折服。在持续多年的革除里役的斗争中,条陈之词基本出于孙范之手。最后,高淳彻底革除了里排制度,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孙思孝,孙氏家族里又一个名人,字奉先,孝友慈惠。父亲生病卧床,自己九个月未解衣带,伺候在父亲身边。万历八年(1580),高淳大范围遭遇灾荒,有个小偷偷到了孙思孝家,结果对方赃物被查到了,孙思孝明白他是被饥寒所迫,没有治小偷的罪。孙思孝还出钱出力为地方上建了一座永嘉桥。后来孙思孝以岁荐任合州同知,在任上他也十分注意民生,革除额外摊派给老百姓米粮,将运输任务分摊给更多的人以减轻大家的负担,赢得老百姓的称赞。

孙炳培,行寿五,生平好善乐施,每年节届隆冬雨雪的时节,凡是乡里有老幼孤寡、危难困苦的人家,他就拿出钱粮周济;凡是遭是非患难向他求救的,他都挺身为之排解,并解囊相助。地方上修建寺庙、桥梁、道路,他都有捐助。他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县志记载:“一切正人绅士,往来莫不加以礼貎。”他做六十岁生日的时候,高淳各乡士人都来祝贺,县令许心源向来敬佩他,向他赠送一块匾:“礼崇三豆”。

孙氏家族里乐于为地方上排忧解患、行善乡里的还有许多人,如庠生孙泗,晚年特别“以维持风教为己任,乡党有构讼者辄就而排解之,讼遂息”。“邑侯霍公重之,推为硕德宿儒。”

孙氏家族里的这些地方士绅热心公益、救苦济贫,为稳定老百姓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人宽厚、行政得法的进士孙谦

孙谦,字文益,号简庵。二十七岁考取举人,后中进士。他是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的门生。他先是任六安州学正,因为教导有方,提拔做了湖广善化县县令。善化县县域内刚刚结束了一场平叛的战争,老百姓都逃散而没有回来。孙谦就以恩信招集老百姓开垦土地,很快就恢复了生产。他又利用老百姓闲散时间重修了岳麓书院及城楼、官衙,都不扰民。又处理了多起冤狱。不久,孙谦的父亲去世,他回故乡的时候,善化县的老百姓哭着送他,县志记载:“沿湘江数十里不绝。”

服丧结束以后,孙谦被调任贵州永从县县令。永从县有六洞,都是苗族人,语言与汉族人不通,收取租税必须县官亲自去,而且必须带领一批人去,防止生变而有所戒备。苖人也聚集一大批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手持武器等候在洞口,官员来了,话说的对头就放人进去,说的不好就禁止进入。孙谦前去收取租税的时候,坐一顶竹竿小轿(肩舆),只带着几个随从。苗人见到孙谦这个情形都非常高兴,丢下武器把孙谦抬进洞里,男女老少都来参拜,并且纷纷争先恐后地纳税。其他五个洞主也前来欢迎。不出十天,所有赋税全部收齐。

苖人中有个叫萧黄巴扒的,按照惯例,他的赋税只要交给他的苗人上级,然后统一上交即可,但他非常仰慕孙谦,希望孙谦能够亲自到他地盘上去收税,他愿意多出赋税,“入金三百”。孙谦说:“你愿意出三百金,可这会挑起苖人之间的矛盾啊,这个事情不行。”苖人听了都非常感动。每年除夕,苗人都主动率领男女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孙谦的衙门和官员们一道过节,吹芦笙,舞锡杖,官民同乐。

不久,孙谦因为政绩卓著,升为户部主事,监管盐场。而监管盐场是个肥缺,孙谦毫无贪拿。当时,王士祯任尚书,对人说:“部属官安静勤劳如孙户主者,足矣。”,后来,孙谦升刑部郎中,七十三岁去世。

孙谦性情平和,待人宽厚,处理公务非常认真,特别是关于老百姓的事情,都要反复思量、讨论,而且往往以民为本,采取最宽厚的办法对待老百姓,因此赢得了老百姓的欢迎,并且顺利地推行了朝廷的政策。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