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淄博桓台孙氏谱序
来源:
作者:
2019-09-20
评论:0  点击:3356

 

桓台孙氏世谱序

 

水有源木有本尊祖敬宗谁则无情吾家寒族也自始祖徙居桓台东乡距城十八里孟家店村於今九世矣并不知所从何自文心焉恸之无可如何但恐世远年湮不有谱牒支流莫辨而且子不知父名孙不知祖讳者有之此又余年关心者也以故长幼次序延门遍访遍辑成帙支派清而昭穆序我祖在天之灵庶几由此而一妥乎窃念吾家自先世以来忠厚相承遵守无替迩来读书肆业之子渐渐增添常愧余不能奋志鹏飞为前人光所望於后起者克自振拔幸邀甲第光前裕后岂非我祖若宗冥冥中一大快哉余年七十有二矣桑榆己近他无所嘱后起者惟体余心以勤修之则千之万派统归一脉敦宗睦族之谊一展卷而油然生矣家乘既就宜附剞劂但族人未甚繁衍暂且抄写亦自为功是为序。

 十世孙 祖文沐手谨记  大清嘉庆二年岁丁巳荷月吉旦


 

族之有谱所以溯本源别支派尊祖而敬宗也所关岂浅鲜哉先祖自徙居西孟家店村及三世祖韫山公始有四子分为四支及六世堂大父敬止公始创修家谱七世从伯莹斋公续而修之俱以族犹未繁但抄录成编乙亥之岁愚有志续修窃虑才庸学浅不能胜任于是邀会族众公议族侄孙凤岗适有家务余又舌耕于外而事遂寝自莹斋公续修之后迄今五十余年矣阅世既久则生齿愈繁且散处者尤众复名则不知犯讳亦不知甚至相逢不识面是以同姓之亲情必等于秦越矣则谱可不急于修哉庚子冬节祖莹祭扫少长咸集因以续谱为说众皆如愿辛丑正月甲申遂邀同族弟汝桥族曾会孙家祯堂侄士俭详为采访族侄孙凤云堂侄士敬鉴定编次至缮写兼较正有若风岗凤翙于长孙凤毓堂侄士中皆循委溯源以致精详俞只稍为参证充为监督议付梓则族寒恐度支难给故仍遵旧例以抄录成编夫谱之修也原非一人所优为幸赖族众同心併力各迪有功上以承前人纂修之功下以启后崑绍修之绪而敦睦之情庶几自是而永存焉尤望英俊迭生善继善述慎勿视为细务漫不经心也
    十二世孙   汝云谨记   光绪二十七年岁次辛丑端月谷旦

 


 

大凡族之有谱创修为难续之则易若先人创之于前而子孙不能续之于后畏难苟安互相推诿岂人情哉如无吾族自始祖播迁以来二百余岁未有谱牒至吾高祖敬上公始为创修仅以抄写成编越百余年至大清光绪二十有七年春正月叔祖雨亭公又倡为续修仍復以抄录毕乃事余时虽忝列董事而年尚弱冠亦不过受长者之躯使以任奔走耳至于谱之分支别派长幼次序亦并莫敢赞一辞于今计之又二十余寒暑矣若不急为修理而族人日繁将有丝乱难理之虞因使族弟凤诏旁求他族谱牒之善者以仿其款式不意续犹未终而凤诏病故呜呼是乃吾族之不幸也又逾数年族兄凤云者復与商议再行续修族人佥曰目下祖庙初竣工款无余汝志难佳惜不能作无米之炊而议遂中止待至民国十三年春又与凤云商议另行石印适有族人数辈乐意捐输以成善举因邀族弟凤锦者主笔抄写又使三五族人按户采访为之资助凡旧谱所载之条例当存者存之不当存者易之未及终旬而公事已毕是乃吾人之幸者其实吾族之大幸也故谨述其巅末以贻后世云尔

 十四世孙 凤翙薰沐敬序 时 中华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春正月   谷旦



 

盘古至今,华夏文化从自然存在到必然发展受社会制约,历经坎坷。史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史撰志是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盛世修志,志载盛世。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各界史志的编纂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国有史、族有谱。国无史难以考察历代之先后,族无谱岂能分世系之支派。有谱则可由近祖而溯远祖自大宗而及小宗。庶远年系可知、脉可考、名讳可详、姻亲可辨耶!

思祖以激志,忆旧以促新。族谱集家族文化之大成,汇入浩瀚的民族文化之中。我桓台西店《孙氏祖谱》创修于大清嘉庆二年,于光绪二十七年续修,中华民国十三年又增修,距今已六十九年矣。卷载“凡例”第十则明鉴“家谱既续之后则源远流长,后来益盛。当二十年一续,庶不至世远年湮有所缺略,亿万斯年传之勿替是为孝子贤孙之则焉尔。”文中闪耀着先辈坚定的信念,充满对后人的殷切期望,示后人明辨事理,博学多艺,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家族立于社会民族之林。

原谱今大都散失欲阅谱甚难。趁原谱所载后世尚有数人健在,晓古知今,适逢国泰民安家资皆盈之良机遵先祖遗训族人有志于谱者家庭立富倡议:家桐立厚昌明邀众酝酿。乃重刻“同心堂”印鉴,组印通知,分发各户。几经磋商组成续谱委员会,各委员不辞劳苦、频频奔走、广泛宣传、博采众意、收集资料带头捐资,形成了向心力。举族上下不管处所何方,闻讯后,迅即行动各尽所能同心致力修谱卷成实乃吾族之幸事耶!

谱委议定下续:继、孟、振、国、业、广、晋、翔、维、传、汇、冠、泽、其、逸、欣、十六世,综原谱二十七世,上溯始祖原籍先辈四世,今谱列四十七世。因袭沿用传之勿替为知书明礼者也!

“鉴古知今,开拓未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后为仁智之士者,当以祖训为己任,弘扬先辈清正廉洁勤奋好学之美德,树振兴吾族之雄心,为族人争光,为国家效力,把振兴家族的责任感溶于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历史使命之中,成为就有时代意识的强者。仅此为序。

 谱委 庆昌  谨识  甲申年新正中浣(一九九四)

 

荆家乡东孙庄孙氏谱载  孙氏迁居记略

 

冢上孙家庄吾族故里也原籍直隶真定府枣强县世居东门里自前明洪武四年我始祖肇基于此迄今盖二十余世矣然当草创伊始冢上之家室未定也三世祖正甫端讳曾移于城东之孙招世祖子固讳束结又移于东南之郇家而冢上乃先人故土归自孙招者较郇家憂的而其为时也亦早此皆万历间事由今考之居孙招者六世矣忽焉而回归冢上或适郇家其留于孙招者曾无一庐惟正甫祖以下七墓次列屹然于庄之东隅焉此其流离转徙应有遭家不造者憂可疑三世叔祖季文讳理于始祖为季孙正甫祖胞弟也传及九世兄弟继起者八人与子固祖相伯仲所谓不显亦世非耶乃东分西分郇家之绪弥长而诸分无闻焉其或孙招之變携家远遁以致泯没费彰欺抑或传及后昆而轶其先讳故虽密迩冢上转为收族者所不及歟询之文老鲜有能言之者若三支之三世而斩五彦之五弟独传又孰能详其巅末乎要之世远年湮徵信实难印龄居孙家桥其去冢上也鸡犬相闻其分自冢上也鼻耳可按而徙自何年殊有茫然者况乎万历之中孙招之事去今几四百年且并孙招之名而轶之遑问其他哉孙招者何盖今所呼旬召者是时
   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十二月 十七世孙  锡龄沐手谨识


跋文

 

志以載道、譜亦紀史。吾族譜志成卷展現了世族光輝燦爛的前景,是為慰祖之志,教誨之篇,載史之冊,以示後人也!

此次增修,綜原譜先輩之後裔,按前譜序列歸宗續後,後人名字不符者易之,原譜女兒不入譜,遵現在世俗,女兒增補匯錄在冊,即成此卷。

展閱先祖譜牒,卷文結構嚴謹,前後呼應,輩份用字考究,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吾族先輩的聰明才智,對於啟發後人開拓智力是很有教意的。

憾者,初譜筆者不知道始祖官諱,原籍何處,緣何來此,世系支派無從考證,未能往上接敘。只記述始祖遷來桓台孟家店(今日西店)定居已九世矣。

为溯源求本,谱委立富(省监狱干部)去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访悉:在全国《孙氏祖谱》及孙膑故里研讨会上确认,孙老家是始祖孙公讳膑(号伯灵)的诞生地是孙氏的大本营今已传至七十多世,历代由此转迁他乡者众多。

谱委家桐立厚也先后去马桥荆家东孙西孙乌河王舍等村访查,饱尝奔波跋涉之苦,历尽千辛,终无怨言,访知上述孙氏族大都有河北枣强迁来迄今廿多世,而我族仅十五世相差五六世。结全相传先祖由河北枣强迁来之说,按世系排列推理,先祖的居住地即我西店,始祖的原籍,是个中转点,这个中转点即始祖的诞生地。为能前后贯通尽可能找到这个中转点,根据凤鲁少时听老人讲孟家店孙氏系由济宁迁来之说,谱委商定由家桐立厚昌文前往查询,该地无史料可考。归来后,对上述各处取得的史料考析论证,认为荆家乡东孙村谱卷记述迁居他乡者较详实,正月廿三日家桐立厚又赴该村细致查阅谱志。卷中孙氏迁居记略文载:冢上孙家庄吾族故里也原籍直棣真定府枣强县,世居东门里,自前明洪武四年始祖肇基于此迄今盖廿余世矣!卷中又载五世孙讳翟出居孟家店。至此前面所言之推断得到证实,与口碑也完全吻合,解决了初谱中始祖失讳原籍世系无考这一历史难题,找到了可靠的根据。

为慎之又慎,谱委家槐偕家德、立富庆昌等先后两次赴东孙庄细读其谱序卷文、详查其世系图表。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实事求是的原则,依照其世辈年庚,对照吾族反复测算。对其文载时事严肃认真的进行推断分析、论证、认为,文字是真实可靠的证据。时间符合世系繁衍的历史规律。吾族徙居年代与文载时事的历史背景相符。故确认我西店始祖讳翟,原藉东孙庄、系东孙始祖四支五世孙。略述经过,大抵如斯。上述成果赖族众精成,把我族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实乃我祖冥冥中一大快事。仅此为跋

   谱委庆昌恭书  甲戍新正中浣一九九四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