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摇鼓兄弟居福地
来源:《印象故园》
作者:孙诗明
2019-09-28
评论:0  点击:2491
      清朝顺治年间,埔塘孙氏有一对兄弟迁徙永春五里街,卜宅肇基,开拓创业,迅速繁衍,成为永春的大族。据传说,埔塘孙氏在永春的开基始祖是一对摇鼓兄弟。

 

什么叫“摇鼓的”?现在的孩子们可能已经听不懂了,让我慢慢道来。以前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许多行业都有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用来告知人们,招揽顾客。如阉猪的师傅用笛子吹出“华佗吾师傅,华佗吾师傅…..”的曲调,人们一听这个笛声,就直到阉猪的师傅来了,有的人家需要阉猪的,就会出来招呼。补铣锅脸盆的师傅,有的地方叫粘锡师傅则用五片铁皮串在一串,边走边煽动,铁皮互相撞击,便会发出“嗒、嗒、嗒”的声响,用以通知村民们,补铣锅面盆的师傅进村了。“敲糖甲(卖饴糖)的师傅则是用敲糖甲的工具—小铁锤和切刀互相敲打发出清脆的“叮当、叮当……”的声响,人们便知道敲糖甲的进村了。孩子们闻声便拿出地瓜干,有的偷偷地拿出“薯渣仔:来换糖吃。走村串户的卖货郎则使用拨浪鼓,边走边用手轻轻地转动鼓把,带动两边小球的两条绳子,就会向两边摔打,小球打在鼓面上,发出“咚咚、咚咚…….”的声音,人们便知道卖货郎进村了。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卖货郎称为“摇鼓的,摇鼓的”也就成了卖货郎的代名词。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清朝时,惠安埔塘孙氏有俩兄弟也是“摇鼓的”他们爬山涉水,走村串巷,一直来到永春境内,出门人忍饥饿,风餐露宿是经常事。一天傍晚,兄弟俩来到一个村子,见天色已晚,便向村民借宿。村民立即向村里老大报告。何谓“村里老大”?旧时,农村里辈份最高且德高望重者,或辈份稍高且有钱有势的人,被推为村里的“族长”、“老大”,是村里的最高领导者。他们在村里的地位和影响比现在的村主任强得多,村里的老大听到村民的报告后,就指着一座大房子说:“那屋子长期没有人居住,就把它借给他们住罢了。”村民转告了村里的老大的安排,兄弟俩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出门人,有厝便好,岂敢挑练。”于是,就进了那大厝。

 

一进大厝,只见杂草丛生,灰尘满地,蛛网密布,的确是一座长期没有人居住的房子。这么大的房子,而且建筑的时间好像也并不久远,为什么这里的人不居住呢?!兄弟俩免不了几分猜疑,几分恐惧。尽管惴惴不安,但出门人担惊受怕是经常事。他们还是迅速地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草草地吃了自己带来的干粮,和衣躺下休息,疲惫使他们很快进入梦乡。

 

子夜时分,忽然传来一阵阵“踏、踏、踏…..”的声音,兄弟俩被惊醒了,紧紧地相拥在一起。过一阵子,声音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夜、显得更为沉静。兄弟俩一点也没有睡意,熬到天亮。

 

天蒙蒙亮,兄弟俩起来仔细察看,大厅前的两个水缸已没有积水,隐隐约约看得出积满灰尘的地上有动物的脚印,是什么东西在作呢?是不是因为有什么东西在作怪,人们才不敢居住?兄弟俩都未婚娶,无牵无挂,且年轻气盛,决定要探个究竟,弄个明白。

 

这一天,兄弟俩没有出去卖货,仔细地做了准备。他们把大厅前的两个水缸装满水,在大厅中间放两堆木炭,再加上一些新材。又借来两个打稻谷的

 

入夜,兄弟俩把木炭点着,燃烧,然后用桶把火堆扣住,仅留一点小缝隙通风,这样炭火既不会熄灭,又燃不起来。然后,又把两条扁担放在身边,一切准备停当,他们就和衣躺下休息,等待怪物的出现。

 

这一夜,四周寂静,万籁消声,兄弟俩凭住呼吸,静候着,时间过得那么慢。

突然,“踏踏踏、踏踏踏……”的声音由远而近,兄弟俩又是兴奋,又是紧张,手握扁担,猛地把桶挑,一刹那,炭火迅燃,火光冲起,只见两匹白马正在吸水,受到突然的惊吓,急忙逃窜。他们举起扁担。他们举起扁担直追,直至后堂,钻入地里,不见踪影。

 

兄弟俩用扁担挖,用手刨土,不长时间,出现了石盖板,他们用扁担把盖板撬开,一下子惊呆了。眼前出现的并不是什么怪物,也不见白马,只见白花花的大银元。兄弟俩继续挖掘,清理浮土,露出了整整两窖的白银。

 

兄弟俩探出了究竟,消除了妖怪作的疑虑,又意外得到天赐之财,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只取出少许银元,然后又重新盖上石盖板,铺上浮土,恢复原状。

 

天亮后,兄弟俩照样出去摇鼓卖货。村里人见了摇鼓的兄弟若无其事,十分平静,不禁露出诡秘的眼神,窃窃私语。兄弟俩装着没有看见,天天早出晚归,挑着货郎担,走村串户做生意。

 

过了一段时间,兄弟俩去见村里老大,恭恭敬敬地对村里老大说:“我们兄弟俩来到您村里,受到您老的的帮助,白住了您的房子,实在过意不去。”老人非常慈祥,和蔼地说:“没有事,你们如果想住就住下。”兄弟俩赶紧说:“我们现在积攒了一点钱,想买一间房子,请您老成全。”村里老大想,反正也没有人敢住这房子,况且这两个摇鼓的有忠厚诚实,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他们一间房子。

 

兄弟俩不敢声张,还是天天早出晚归做生意,又过了几个月,他们又用同样的办法,再买进一间房子。一年后,这座房子的一大半已经属于摇鼓兄弟的了。

 

村里老大有一个女儿,年龄与摇鼓大哥相仿,只因双目失明,尚未出嫁,见到摇鼓兄弟俩诚实本份,又如此吃苦耐劳,挣钱置业,有意把女儿许配给摇鼓的,便托媒从中撮合。

 

摇鼓兄弟盘算,既然在这里买房,如能与村里老大攀上亲,就更容易在这里扎根繁衍,便满口应允。

 

摇鼓兄弟匆匆赶回老家,禀告父亲,并将父亲接到永春。

选定黄道吉日,摇鼓大哥和村里老大的长女喜结良缘,遂成佳偶,一个是出门人,一个身有残疾,有此巧缘,自然你贪我爱,生活过得甜甜蜜蜜。过了一段时间,摇鼓大哥发现,原来双目失明的妻子突然有了视力。村里老大得讯十分高兴,村里人一传十,十传百,在当地成了奇闻。

 

村里老大的次女虽然没有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之容,却也是大家闺秀,长得端庄秀丽,楚楚动人,村里老大见到瞎女嫁给摇鼓老大后竟然能复明,居住地作怪出的屋中竟然平安无事,心想,这两个摇鼓的也是有福份之人,何不把次女许配给摇鼓老二呢?!

 

摇鼓兄弟得讯,喜不自禁。择定吉日良辰,摇鼓老二迎娶村里老大的次女。摇鼓兄弟先后完婚,又有村里老大的关照,左邻右舍相安无事,生活平平静静。幸福甜蜜。

 

兄弟俩守口如瓶,不敢露出丝毫的信息,依旧早出晚归,辛劳地做着小买卖。

又过了一段时间,兄弟俩悄悄地又取出一些银元,把其他的房间全部买断。这样,整座房子都属于摇鼓兄弟的了。因为是自己的女婿,村里的老大也不多想,只是打心眼里喜欢他们,为他们感到高兴。

 

转眼又过了一年,兄弟俩先后喜得贵子。

摇鼓的孙氏兄弟在永春扎下了根,他们不露富,不骄横,谦恭谨慎。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星斗转移,日月如梭,摇鼓兄弟转眼间在永春过了大半辈子。老大先后生了五个儿子,老二也生了八个儿子。到了第三代,老大的五个儿子各生了八个孩子,老二的八个儿子各生了五个孩子,五乘八得四十,八乘五也得四十,他们的孙子辈有八十丁。三代同堂,男丁95人,繁衍迅速,人丁兴旺,子孙发达,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当地人惊叹: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埔塘孙氏在永春迅速发展,人丁兴旺成为大族,经济发达成为富户,科举成名而成望族。

 

《永春县志》载:“孙夏彝,名乌娘,初名兆缉,号苍雨,埔塘十八世裔,夏彝为其讳,字天霖……,顺治初与弟夏瑚自惠安徙永春,因得藏巨富。”,古代指成串的钱,又指银子或银锭,可见,埔塘孙氏在迁永春时,偶得白银并非空穴来风。

 

传说是美丽的,不必追问其真假,这也许是祖籍地孙氏族人对外迁亲人的美好祝愿和祈望。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