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开创了分封诸侯的先河,然而,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除了周天子称王,其余的国君并没有称王,我们看到的是“公”、“侯”、“伯”等。可以看出,谁也不敢僭越这种礼制,可是后来这种礼制便在春秋末期被打破了,较大的诸侯国,国君便争相称王。齐国原来是属于姜齐政权,后来又转变为田齐政权。而且田齐政权也在后来称王。而且成为春秋的强国之列,本人认为这跟孙膑的兵学文化息息相关,这里仅作探讨如下。
春秋时代末期,姜齐的势力日衰,最后终于被田氏取代,齐国于是由姜齐改为田齐。田氏也称陈氏,来自陈国。齐桓公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公子完逃到了齐国。当时正值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采取选贤任能的政策,陈公子完于是被齐桓公任用为工正,掌管百工之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完卒,谥为敬仲。……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到了齐景公时代,田氏传至田僖子乞,这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物。“田僖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赁于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强,民思田氏。”这样,田乞逐渐把持了齐国的朝政。田乞死后,乞子田常继续做齐相,成为取代姜齐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人物。田常所采用的办法主要是掌握齐国的刑罚大权。《田敬仲完世家》云:“田常言于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行之五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常于是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再后来,经过田常的儿子田襄子、田襄子的儿子田庄子,直到田庄子的儿子田和,终于把姜齐的最后一位国君齐康公迁到海上,“食邑一城,以奉其先祀”,至此,姜齐宣告彻底覆灭。田和自立为国君,史称“田太公和”;仍号齐国,史称田齐。“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
田齐的第二代国君桓公午,是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国君,他任用了邹忌、段干朋、田臣思等一批贤能之士,使得齐国的治理大见起色。六年,桓公午卒,子因齐立,这就是齐威王。齐威王治齐有三个方面的优长值得肯定。一是多谋善断,赏罚严明。《田敬仲完世家》云:“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我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二是广开言路,闻过则喜。《战国策?齐策一》载,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建议,下令曰:“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样做的结果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三是以人为宝,善任贤能。《田敬仲完世家》记录了齐威王和魏王会猎时关于什么是“宝”的一段谈话,魏王道:“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齐威王答道:“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蔡人祭北门、赵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齐威王能够以人才为宝,可以说这是他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齐威王任用了被救到齐国的兵家孙膑,在公元前354年采取围魏救赵的方略大败魏军,又经过公元前342年的马陵之战彻底打垮魏军,从而改变了魏国独霸中原的局面。《战国策?齐策一》云:“齐国起兵击魏,大败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因田婴北面朝田侯。”《田敬仲完世家》则云:“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
齐国称王,可谓开战国时代的风气之先。随后,许多诸侯国相继称王。其中最强大的是东方的齐、西方的秦、南方的楚。这些诸侯国都想统一天下,但又都感到自身力量的不足,于是都想联合其它诸侯国,又都怕其它诸侯国相联合,这样,便出现了一个合纵连横的局面,军事与外交的争斗显得尤为激烈、复杂。而齐国素有兵学文化传统,加上当时拥有兵家孙膑,故这一方面颇值得一说。
齐地自古尚武,早在远古时代的蚩尤就被尊为战神“兵主”,而太公望姜尚又被尊为“兵学鼻祖”。《六韬》一书,就用问答体的形式记录了周文王、周武王与太公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次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军事等各个方面。书中分“文、武、龙、虎、豹、犬”六篇,前三篇侧重研究争取民心、选拔人才、分化敌人等战略问题,后三篇侧重讨论军备与战术问题,如兵器、阵法、车战、步战等等,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兵书。《六韬》中的许多观点值得注意,如《武韬?发启》:“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全胜不斗,大兵无创”;《龙韬?军势》:“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等等。这些观点都非常辩证,对于后人有着非常深刻的启示意义。
春秋时代,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愈演愈烈,为适应这种需要,兵学在齐国的发展似乎成为了一种特色,而司马穰苴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云:“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治军非常有方:“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后来,齐景公听信谗言削去了穰苴的职务,穰苴忧愤成疾而死。穰苴的兵学思想理论保存在《司马法》一书之中,此书亦称《司马兵法》,共分五篇,似未形成比较完备的兵学体系,但亦有值得注意之处。如其中的《仁本》篇:“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大,忘战必危。”“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