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历代名人         
 
孙思邈评传(一)
来源:网络
作者:不详
2016-12-31
评论:0  点击:5471

前 言

以奇特、神异、智慧、博学、薄名利、鄙富贵、享高龄以及名医名儒、亦僧亦道的孙思邈来说,在上下古今两千年中中医界里是罕见的传奇式人物。所以一提"孙真人"三字,谁都知道。
  "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韶年知道"(引《旧唐书·孙思邈传》),"阴阳推步医学,无不善"(引《唐书·孙思邈传》),龙王献方(见《西阳杂俎》),龙王推荐,"白日冲天"(见《独异志》),"死经月余,颜色不变,举尸就木如空衣"(引《谭宾录》),昆明池老龙被扼于胡僧、乃求救于真人(见《尚友录》)以及"生而神灵"(见清·嘉庆三十七年《孙真人祀殿记》碑)、"降龙伏虎"(见金·大定癸卯《唐太宗赐真人颂》碑)、"治龙治虎,救苦救难"(见清·同治十一年《孙氏墓碑》)等,无不神异。还有三次坚决拒绝了高官厚禄,即:杨坚为周静帝辅政时的礼遇;唐太宗召诣京师,授以爵位;唐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都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
  但他毕竟不是"神仙"而是"凡人",惟他的思想和一般庸夫俗子有所不同而已。其所以然者,他有三省四箴的高尚品德,白云苍狗的鄙视荣华,乐天知命的安于贫贱,鸥闲鹤静的善于养生,五车三筐的博学多能,横锦散珠的写作能力,换心移树的医学水平,折短剖圆的数术天才,妙理玄机的卜易绝技。再加上了天悟神聪的禀质独厚,难老长生的期颐高寿等等,哪一件事无不使人们所倾倒崇拜。崇拜达到了疯狂,"神仙"也就出现了,事实上也不足为奇。
  在儒家方面对贤希圣的重望,道家方面含元抱一的归真和释家方面面壁传衣的三皈,更在奇人身上增添特殊的面纱。
  所以对孙氏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现象上作依据,必需在实质上--也就是思想上分析探讨。笔者写此评传,就是这样。
  孙氏的思想纵然是错综复杂、万绪千头,有时甚至"大德""小德"之间矛盾构凿,但总的说来却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以笔者此作,一方面固然出于景仰他、纪念他,但主要的另一方面还是总结出他的思想,为今后不论在伦理学领域或医药学领域里找到了学习踵随的标本。
  笔者以一介龙钟老中医,幼年困读了十多年私塾;青年时株守家园、奔波垅陌,朝夕周旋于采薪者之间;壮年则带徒、教学、临床,更碌碌终朝;暮年则未予退休,仍然伏枥于绛帐杏林。对外则鲜问世事,对内则无闲读书,寡闻陋见,视听之野狭隘,冒昧挥毫,故而错误必多,希读者指正及厚谅。
  承蒙弟子陈国丰鼎力协助,在此致谢!
  1991 年初夏
  云间干祖望时年八十于金陵茧斋

第一章 生卒之谜  

一、可以怀疑的史料

  关于孙思邈的生卒时间,史料所载,说法不一,其间先后差距竟达百年。纵然至今还在研讨争议,但仍无真正的定论。
  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十七史商榷》提出孙氏生卒质疑之后,就引起了人们考证的兴趣。在这两百多年中(指1781 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789 年《十七史商榷》粹行到现在)见仁见智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旧唐书·孙思邀本传》:"永淳元年(682 年),卒"的记载,已被史学家、医学家、药学家及有关科技工作者所同意。虽然还有什么"永淳二年(岁次癸未,683 年,本年十二月改元为弘道,在正史上并无永淳二年)者"、有"永徽三年(652 年)者,但都已否定了。至于还有永淳九年"者,考永淳仅有一年,并无九年,恐""""字之误。
  诞生日期,聚讼纷坛,尽管现在似乎以隋·开皇元年(581 年)诞生享年101 岁作为"定论",但内中破绽,还是俯拾即是。
  此外,还有从记载、碑铭、推算、考证出来的如:梁·天监十年(511年)左右
;·天监十七年518 年);梁·大同三年(537 年)·大同七年(541 年);周·宣帝时(578579 年);隋·仁寿元年(601 年)。与隋·皇泰元年(618 年)(11)??等。所以他的享年也除了现在"公认"101 岁之外,还有171 岁左右,164 岁、145 岁、141 岁、一百零  
  四、五岁、80岁及64 岁。至于其中上下一岁者,乃虚龄与实龄之差。纵然这样多的差额,还是比较接近141 岁的事实。其所以然者,因素固然很多,但误于原始史料者,应置首位。因之,我们不能不先把记载孙氏事迹的文献、碑志,予以讨论。
  (一)新旧《唐书》的破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 卷,清·纪陶(1724-1805 年)总纂。刊于1782 年。 《十七史商榷》99 卷,清·王鸣盛纂,刊于1787 年。
  
《旧唐书》200 卷,后晋·刘晌等撰,945 年完稿。原名《唐书》,因与宋·欧阳修等所撰《新唐书》相区别而冠以""字。
  
见陕西省、耀县、孙家源的清·同治十一年"唐代敕封妙应真人之光茔碑" 见《续仙传》。
  
见《玄品录》。
  
根据《旧唐书》推算。
  
见《四部总录医药编》转引《通义堂文集》。
  
根据《大唐新语》推算。
  
根据《旧唐书》。
  
"唐代敕封妙应真人之先茔碑"
  
见《旧唐书》。(11)某学者推算。
  考《旧唐书》成书于后晋(936-940 年)。天福六年(941 年)开馆展卷,至开运二年(945 年)脱稿。此时正值建都洛阳
的后唐(923-936 年)、建都扬州的吴(892-937 年)亡国不久,建都成都的后蜀(934-965 年)、南昌的南唐(937-975 年)、广州的南汉(905-971 年)、长沙的楚(896-951 年)、福州的闵(893-945 年)及江陵的南平(907-965)等国,群雄称霸,割据中原的乱世,根本不是坐定下来修史撰志的时候。加之本史仅仅用四、五年间来草率完成。而且正当本书杀青之日,也就是后晋巢覆之时,完成后墨迹未干而江山易主。所以后人对本书的评价是"仓促成书""语多支蔓",信非虚语。它虽有唐皇朝历代"实录"及史馆"国史"可资采摘,但总以战祸连绵,丧乱无法征集而没有过多足以充实利用的正确素材。乃不能不旁采杂说、稗官、传记以补充。更有一个写史惯例,往往专重于国家大事、天灾人祸、君主王室、功臣大将,对目为九流三教的医人医事,视为无挂齿之必要而未加关注着墨。
  当然,也还有它有利的一面,如唐之亡(907 年)距后晋之兴(936 年),时逾不过30 年之近。唐都长安
至后晋都沛梁路不到六百公里之遥,各种文件不至于全付荡然。所以撰史者尚有一鳞半爪资料可据。不足之处当然再乞灵于稗官小说。唐人的街谈巷语小说本来谎诞不经的特色早就在文坛上享有"盛名"。所以《西阳杂俎》、《宣室志》、《大唐新语》、《谭宾录》、《独异志》、《前定录》、《定命录》??等有孙氏记载的都是借鉴对象。这样而要求很高的准确性,是很困难的。
  《新唐书》
是宋·仁宗赵侦(1023-1063 年在位)认为《旧唐书》浅而陋,乃使宋祁(998-1061 年)、欧阳修(1007-1072 年)重撰唐史。宋、欧两公俱为一代文豪,而且自庆历四年(1044 年)开馆动笔,至嘉祐五年(1060年)历16 年之久而书成。诚如《二十二史札记》评谓:"五代纷乱之时,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为中心的一大片地区。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
  
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
  
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
  
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
  
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西阳杂俎》20 卷,唐·段成式撰。
  
《宣室志》10 卷,唐·张读撰。
  
《大唐新语》13 卷,唐·刘肃撰。
  
《谭宾录》8 卷,唐·胡璩撰。
  
《独异志》10 卷,唐·李亢撰。
  
《前定录》10 卷,唐·钟籁撰。
  
《定命录》10 卷,唐·赵自勤原著,吕道生增定。
  
《新唐书》225 卷,余见正文。
  
《二十二史札记》36 卷,清·赵翼撰。
  唐之遗闻往事,既无人记述,残篇故籍,亦无人收藏,虽恳诏购求,而所得无多,故;日唐书根据较少。至宋仁宗时,则太平已久,文事正兴,人间记载旧事多出于世,故新唐书采取较多。"但十分遗憾,对孙思邈的史料,非但没有增添,而且反把几处落笔明确的《;日唐书》搞成模棱两可,朦胧其辞。例如《旧唐书》的"太宗即位",显然是指贞观元年(627 年),而《新唐书》改为"太宗初";《旧唐书》的"显庆四年(659 年)"改为"显庆中";《旧唐书》的"永淳元年(680 年)卒"改为"永淳初卒"。其所以然者,显然为难以自圆的乖误柄凿之处,留以斡旋余地。
  如《旧唐书》:"癸酉之岁,??思逸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考开皇二十年(581-600 年)中,根本没有"辛酉"之岁。
  又如《旧唐书》:"周宣帝时,思逸以王室多故,??"考北周宣帝字文赟,在戊戍年(578 年)六月在位,已亥年(579 年)二月,即传位于其子字文阐,也即在陈·宣帝陈硕·太建十年、十一年间。根据史书纪年惯例,应用正统年号,所以该书"·太建"才合于理,不该写"周宣帝时"
  (二)稗官小说制造的紊乱
  自古以来,稗官小说,都强调趣味性而忽视真实性的细散之言,尤其是唐代文风,小说家更趋向于神仙鬼怪,诚如《备急千金要方·后序》叹谓:"世俗妄人,??以附致为奇。"1.《大唐新语》"高宗拜(孙氏)谏议大夫,又固辞。时年九十余而视听不衰。"这里的时日,在《旧唐书》中早就指出是"贞观元年(627 年)",在事实上这年孙氏为86 岁。如以《大唐新语》推算,则孙氏当生于梁·大同三年(537年)之际。
  又谓"永徽初卒",则又把逝卒日期,提早了30 多年。
  2.《独异志》"·天后朝(684-704 年),处士孙思逸居于嵩山
修道"。其实此时,孙氏早已逝世。事实上孙氏也未见隐居过嵩山的记载,很可能将"太白"误作"太室"之故。
  "于是思逸归蜀青山城,撰千金方三十卷,既成而白日升天。"根据此说,则《千金翼方》在何时撰写的?而且四川省无青山城一地名。
  3.《续仙传》
《续仙传·隐化》:"孙思逸,??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晨起,??谓子孙曰,我为世人所逼,隐于洞府修炼,将升无何之乡,臣于金闷,不能应召来往,俄气绝。"根据此说,孙氏如诞生于梁。大同七年(541 年)者,则享年111 岁。
  如于隋·开皇元年(581 年)者,仅仅71 岁,怎能自圆其说?4.《玄品录》
《玄品录·道品》:"永淳九年卒"。历史上永淳根本没有九年。
  
嵩山,俗称中岳。今河南省,登封县北。山之东半称太室,山之西半称少室。 太白,即终南山,在陕西省,盩厔县南。以冬夏积雪,故称太白。
  
太室,即嵩山,在河南登丰县北。
  
《续仙传》3 卷,唐·沈汾撰。记有学道成仙、飞升或隐化的传主36 人。 《玄品录》5 卷,元·张天雨辑。
  (三)碑铭制造的紊乱
  树立在陕西省、耀县、孙家源孙氏故居的真人祠中两碑。1.·顺治十八年(1661 年)的"重修真人词记""(孙氏)宣帝时以王室多故,遂隐于蜀之峨嵋山
四十年。隋文帝征为博士而弗就,恐征书复至,又隐于秦之太白山十一栽??"
  考周宣帝在位自戊戍(578 年)年六月至已亥年(579 年)二月。而隋文帝征为博士十一事,根据《旧唐书》是在已亥(579 年、至庚子年(580 年)问,中间仅仅一两年之久,那里有四十年。也可能这里的"隋文帝征为博士"不是《旧唐书》的一回事,那未隋文帝卒于甲子年(604 年)7 月,578 年到604 年,也只有27 年,何来40 年?还有隋文帝征为博士一事在已亥、庚子间(579-580 年)到贞观元年(627 年)奉诏入京一段时间,长达47 年,今也反而为"十二载",紊乱得从何说起!
  2.·同治十一年(1872 年)的"唐代敕封妙应真人之先茔碑""(孙氏)生于周宣帝时(578-579 年)""殁于永淳二年"。考年号上永淳仅有元年,无二年。
  (四)文学札记制造的紊乱
  《通义堂文集》
"上溯二十年前,为北魏神龟元年(518 年),徽君之生,当在此两年之内(518-519 年)。"又:"则千金翼方之成,当在永隆元年(680 年),徽君时年百六十二三岁。又阅(越)二年,乃为永淳元年(682 年),徽君得年一百六十四五岁。"(见《四部总录医药编》
 (五)
  医学文献的误引1.《名医类证医书大会》
"药上真人孙思逸,??永徽三年(652 年)
  二月十五日,晨起沐浴,俨其衣冠,端坐而化"
  2.《本草蒙签》
也是为永徽三年逝世,文章内容与前者相同。

二、谁说的合理

剔除毫无讨论价值的诸说之外,筛选以下几份分析较为合理或同意较多者,再加以商兑。
  (一)粱·天监十年(511 年)左右
  
峨嵋山:在四川省,峨嵋县西南。
  
《通义堂文集》待考,此处引于《四部总录医药编》。
  
《四部总录医药编》不分卷,近入丁福保、周云青编。
  
《名医类证医书大全》24 卷,明·熊宗立撰,成书于1565 年。
  
《本草蒙荃》12 卷,明·陈嘉漠撰,成书于1565 年。
  根据两部《唐书》,洛州总管独孤信曾见(孙氏)而叹曰"此圣童也"
  考独孤氏,原名如颐,后为北周重臣。在魏·正统(520-524 年)未,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形而由此知名。西魏·大统(535-551 年)中为陇右
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当时以其"公私富实,信着遐迩"而赐名为信。所以独孤信见到孙思邈时,当在初露头角之际,孙氏也适在13 14 岁之间,所以确是典型的童子。陇右、秦州和孙氏的华原,地连一片,两人的相遇,机会极多。
  (二)梁·天监十七年(518 年)
  《四部总录医药编》转载《通义堂文集》的文章:孙徽君作千金前方时,已百余岁。后三十年作千金翼,其说必有所据。核以千金本书自述之词,有言贞观四年旨,有言贞观七年者,有言贞观中者,就贞观中一语绎之,显系追叙之词,此书告成,至早亦在永徽元年,徽君年已百三十二三岁。??若自永徽元年此后,更数三十年,则千金翼方之成,当在永徽元年,徽君时年百六十二三岁。又阅二年,乃为永淳元年,徽君得年百六十四五岁。以享寿之岁推成书之年,亦相符合。所以以公元518,加享年164,为公元682 年,恰恰是永淳元年。
  (三)粱·大同七年(541 年)
  根据《旧唐书》:"思逸自云,开皇辛酉岁生。"有人认为孙氏所谓的"开皇",是隋文帝杨坚(581-604 年)的同义词。
  犹之呼"顺治"即指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而言;呼"康熙"即指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而言一样。所以孙氏所称的"开皇",可以指隋文帝从生到死而言。那未隋文帝从梁·大同七年(541 年)的出生到仁寿四年(604 年)的逝世63 年中有两个"辛酉"。前者在梁·大同七年,后者在隋·仁寿元年。以后者而言,孙氏卒年91 岁,那末对《新唐书》的"卒年百余岁"如何统一?只能提前的了。
  独孤信自正光(520-524 年)未才发迹,经历西魏文帝·大统(535-551 年)中的煊赫时期到北周·字文觉,孝憋时(557 年)进封卫国公。当年即因坐赵贵谋反案而被字文获逼至自杀。以此推算,与孙氏会晤而叹称圣童时,独孤信已接近死期。当时孙氏尚在14 16 岁间,称为圣童也十分得体。如为开皇元年诞生,则商未升而参已没
,两人是无法有见面之缘的。
  此说一成立,则孙氏享年为141 岁。既和"隋文帝辅政,??称疾不起""周宣帝时,??隐居太白山"十分符合,盖此时孙氏适在30 39 岁之间。更和晚年与两部《千金方》的关系也衔接得天衣无缝。更可证之于叶梦得《避
陇右:指陕西省、六盘山以西至黄河以东一带区域。
  
大都督:相当于现代的军区司令员。
  
秦州:今陕西省,南郑县。
  
华原:今在陕西省、耀县东南。
  
商、参、两垦名,参在西升于凌晨,商在东升于黄昏,两垦永不相遇,故称参商。暑录话》"思逸为千金前方,时已百余岁。后三十年作千金翼方"而益信。
  (四)隋·开皇元年(581 年)
  根据《新唐书》:"永淳初,卒,年百余岁。"考永淳只有一年(682年),上推一百年,则为隋文帝·开皇二年(580 年),在""字上再加一些即开皇元年了。而且与《旧唐书》的"开皇辛酉岁生""辛酉",许多史学家认为是"辛丑"之误。辛丑适为开皇元年岁次,于是合拍得天衣无缝。
  再则孙氏93 岁时遇卢照邻
于长安光德坊的鄱阳公主官舍时,为癸酉年(673 年),更是如持左券。
  照此说法,孙氏享年为101 岁。在晚年的撰写两部《千金方》方面即有问题了。这样则完成《千金要方》时为71 岁而非百余岁。完成《千金翼方》时为101 岁,那未他的研究《伤寒杂病论》是在写成《千金翼方》之后,讲得通吗?再以年岁推算,独孤信早于孙氏出生之前24 年就死去,怎样来解释?
  (五)隋·仁寿元年(601 年)
  《旧唐书》"思逸自云,开皇辛酉岁生"。有些学者,把"辛酉"之生的辛酉,退后一个花甲。理由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执政二十四年,一至二十年(581-600 年)称开皇,二十一至二十四年(601-604 年)改元为仁寿。仁寿的元年恰恰是辛酉。从古以来凡年号的更换,多数是在位者的驾崩、禅让或被篡而更易新主之际才改新年号的。现在开皇改元为仁寿,文帝杨坚健在安康,所以未被世人注意,因之容易把第21 年的新年号仁寿惯性地顺口仍称开皇。因之,孙氏是仁寿元年诞生了。这些理由似乎也充足,但惜乎《旧唐书》紧接下去一句"今年九十三矣"不能视而不见。如确系仁寿元年,则仅仅72 岁。即使有人容貌苍老一些,但绝对不至于"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问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

三、比较合理的诞生之日

统观上述,对孙氏诞生于梁·天监十年(511 年)左右与隋·仁寿元年(601 年)之说,以享年方面前者太长、后者太短而赞同者乏人。可以使人接受者,厥唯梁·大同七年(541 年)与隋·开皇元年(581 年)。但内以隋·开皇元年的赞同者占有绝大多数,现在所有的辞书、教材、医史等都是采用隋·开皇元年。
  但笔者始终感到诞生于梁·大同七年要比隋·开皇元年的说法,更具有充份理由。
  且看解放之后各种纪念孙思逸活动,都是用"纪念孙思逸逝世××××周年"的名称。唯1960 12 7 日在北京市召开的由北京市中医学会、医
叶梦得(1077-1148 年),字少蕴,宋·吴县人,绍兴进士。著有《避 暑录话》2 卷。 卢照邻,唐·范阳人,字升之。与王勃、杨炯、骆宾王称为初唐四杰。以病手足孪废而自沉于颍水。史学会主持的"纪念孙思邈诞生一千三百八十年系统报告会"用诞生的。但同时在会上提出"不涉及于孙思逸生卒岁月的争论",作为肯定后有人反对而注射预防针,也即证明主张101 岁的主持人自己也没有过硬的信心。
  拥护开皇元年诞生者,纵然人数占绝对优势,但最大的破绽是"隋文帝征为国子博士""周宣帝时隐居太白山""独孤信见而叹曰"三大事的年代,都在孙氏出生之前,又作何解释。
  这一点张路玉
在《干金方衍义》中提出过"如果生于隋,周宣帝时便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那"
  孙氏亲笔写的"治蚊龙病,开皇六年三月八日,有人食芹得之,其人病发似癫痫,面色青黄。因食寒食锡过多,便吐出蚊龙,有头及尾。从兹有人患此疾,令服寒食餳三斗,大验"(见《千金要方·肝脏·坚症积聚》)。假定为隋·开皇元年诞生,孙氏此时仅五岁,怎能临床治病?
  这样天大的漏洞,尽管用再多的细纱细丝去织补,也无济干事。
  现在将笔者认为诞生于梁·大同七年(541 年)的史据旁证,作一番客观的分析:考隋·文帝杨坚出生于梁·大同七年(541 年)六月癸丑夜间,恰为辛酉,与《旧唐书》引证卢照邻《病梨树赋·序》的"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完全符合。
  陈·永定元年(557 年)之前,为孙氏1516 岁,正是这个时期。此时也正值独孤信位极人间、权倾朝野的黄金时代。以一个大人物而遇到聪明的孩子,当然脱口而出地"叹曰,此圣童也"。时间如果提早些,则孙氏仅仅为黄发垂髻,天资也不可能显示出来,如果退后一些,则独孤信也从地球上消失。
  接下去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独孤信又谓"但恨其器大难为用也"一语。考自《老子·四十一》
"大方无偶,大器晚成"之后,《吕氏春秋·乐成》也有"大智不形,大器晚成",直到三百年后的王充《论衡·状留》还在说"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同时古人文章更有一个惯例,对某人说的每一句预言,都要在以后配上后果来证实其灵验。《旧唐书》此言,也正是为孙氏86 岁奉诏入京、百岁以后写成两部《千金方》的鸿运与才能脱颖而出作的伏笔。
  《新唐书》:"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密语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之。"考隋文帝辅政,是指杨坚仕于北周,位至相国,袭封隋国公的一个短暂时期。在静帝·字文阐·大定元年(581 年),杨坚废静帝而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元年(581 年)的前数年。此时孙氏在三十七、八岁左右,正是出仕的适当年龄。"不拜",是描写孙氏的傲慢骨气,不屑为官,正淋漓尽致地烘托出孙氏的个性高尚。《旧唐书》写作"称疾不起"""""字之讹。盖病而致死,才称不起,君不
见胡昭衡"纪念孙思邀、开拓新局面"《中华医史杂志》第13 卷,第1 期, 1983 年。 张路玉(1617-1698 年),名璐,号顽石老人,清·吴江人。著有《千金方 老子:即老聃,春秋战国时·苦县·万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所著之书也称《老子》,又称《道德经》,上下两篇,为道教经典著作之一。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26 卷,战国时吕不韦使门客各著所闻,集论而成。 《论衡)30 卷,汉·王充(约27-97 年)撰。
  见《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乎。当时孙氏正隐居太白山,故称"不赴"。此时年未四十,无法言老,所以只能称疾。"密语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之",也和"但为其器大而难为用也"一样,是为50 年之后孙氏86 岁时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627 年)入京作伏笔。
  《旧唐书》:"周宣帝时,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新唐书》:"及长,居太白山。"其实当时有陈、北周、北齐三国并存,而且书史习惯应以陈为正统,为何独言周宣帝?因为孙氏为北周子民,属北周人,家乡在华原,隐居之处在太白山,都在北周京畿长安附近,所以唯有北周对孙氏有直接的影响。考周宣帝字文资在位仅从戊戌6 月到已亥2 月的半年中,恰为孙氏三十七、八岁。在此前后数年中,周家王室本身的确纷坛多事;例如癸已年(573 年),扩充军备,征及夏人;甲午年(574 年)五月,清洗道教佛教,在宗教界中造成一片紊乱,和尚道士纷纷勒令还俗遣散;七月份大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来冲击市场;文宣太后卒;乙未年(575 年)2 1 日出现了当时认为国家灾难的日蚀;七月又禁止五行大布钱的通用而又在市场上引起了(第二度)紊乱;八月份出兵侵略北齐,失败而归;九月再度侵犯北齐,攻克30 余城;丙申年(576 年)3 月,周宣帝出征吐谷浑
10月又侵略北齐的平阳12 月再攻打晋阳丁酉年(577 年)元月,北周灭北齐,得50 个州、162 个郡、380 个县,并没收了北齐境内所有寺庙观院以赏给王公们为宅第,僧道300 万人勒令解散还俗;戊戌年(578 年)2 月,攻伐彭城4 月份突厥入侵,字文岂负伤,6 月份字文巨死;11 月突厥再度入侵,大事杀掠;已亥年(579 年)2 月,以洛阳为东京,强逼4 万多民工来建造宫殿;6 月份,征役山东人民来修筑长城;12 月,侵略江北、淮南;庚子年(580 年)2 月,周宣帝字文赟传位于其子静帝·字文阐,五月字文赟卒,于是杨坚拔扈专政;10 1日又一次认为国难家灾的日蚀。
  至于宫闱琐事,尚未列入其内。从陈·大建五年至大建十二年间(573-580 年)八年中,的确是"王室多难"。当时孙氏在32 岁到39 岁之间。
  如其为隋·开皇元年诞生,则根本不可能遇到。
  根据思邈自称93 岁那年与卢照邻会晤于部阳公主废宅的癸酉之岁,似乎铁笔铸案无疑了。但是如其出生于梁·大同七年的话,那未93 岁与卢照邻会晤,当在贞观七年(633 年),但岁次不是癸酉而是癸已。既然可以怀疑《旧唐书》的辛酉为辛丑之误,那未更有理由来认为癸酉为癸已之误。而且这两
《战国策》又称《国策》,共33 篇,述当时十二国大事。汉·刘向编撰。 大白山,即陕西省终南山,为秦岭主峰。
  
吐谷浑,为鲜卑族所建立的王朝。今在青海省北部与新缰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地区。 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以西与铜山县以东一带地区。
  
实厥,为阿尔泰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后为蒙古所灭。
  
江北,长江以北的总称。
  
淮南,今湖北大江的北汉水以东,及江苏、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一带。个"",是无法避免去其其中之一的,如其是"辛酉为辛丑"之误,则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无法吻合。只有"癸酉为癸已之误",才能完全符合。
  但问题又来了,这位""生于635 年的卢照邻,尚未出世,作何讲?
  其实卢氏的生卒时日至今还没有考证出来,这635 年出生,事难可靠。考卢照邻和王勃(648-675 年)、杨炯(650-?年)、骆宾王(640-?年)四人称为初唐四杰,因之有人认为贞观七年(633 年)王、杨、骆三人都没有出生,卢氏当然也未必入世。其实这个简单的想法也未必符合实际情况,例如汉未竹林七贤的阮籍(210-263 年)、稽康(224-262 年)、山涛(205-283 年)、向秀(227-272 年)、王戎(234-305 年)、阮咸(?)和刘伶(?)七人,他们年龄山涛与王戎之间就相距29 年,山涛与阮籍也有24岁。再看明代吴门四家的沈周(1427-1509 年)、文征明(1470-1559 年)、唐寅(1470-1552 年)和仇英(?-1552 年)四人,沈周和文、唐两人年龄高出43 岁之多。而且七贤、四家还是聚集在一起,而初唐四杰则分处幽州范阳
(卢)、绛州龙门(王)、婺州义乌(骆)和华阴(杨)四地,他们之间是否相聚过一堂尚且难说。所以卢照邻的出生日,可以尽量上移30 年。如此则在鄱阳公主废宅晤孙氏时,为年30 多岁。与三杰中年龄相差最大的杨炯也仅45 岁,与沈周和文、唐之差相等。
  也有人认为,孙氏寓鄱阳公主生前官邪是在上元元年(674 年)特赐的,而早在40 年前,就在这里会晤卢照邻,作何解释?其实道理很简单,""""根本是两回事,《旧唐书》不云乎"有孙思逸处士居之""居之"是寄寓,是谁都可以寄寓的,只要主人允许,不一定要"",卢照邻不是也寄寓了吗?所以是孙氏早就居住在此,上元元年,疾辞请归之际,唐高宗·李治才明确地追赐于他。
  再一个有力证明,孙氏在76 岁之前,处在隋王朝时代,过他的隐居生涯,主要是修道、炼丹、读书、行医,还书撰包括疏注《老子》、《庄子》
在内的许多道家著作,都是这个时期里完成的。77 岁之后己步入唐朝,从此即活跃于临床医务。且看《千金要方》中注明日期的医事活动,都在武德、贞观(有时作正观)时代,只有一例为"开皇六年"(见《千金要方·肝脏·坚疮积聚》)在隋朝。这又是提供了一个是梁·大同七年诞生而非隋·开皇元年诞生的铁证。
  《旧唐书》:"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考太宗即位于贞观元年(627 年),当时孙氏为86 岁,如其诞生于开皇元年,则仅仅四十六岁,理应"容色甚少"而何""之有。《新唐书》:"大宗初,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聪视瞭。"其当时为46 岁的话,则怎能说"年已老而听聪视瞭"?只有86 岁的老者,才是应该耳不听聪而目不视瞭。
  《旧唐书》:"初,魏征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新唐书》:"魏征等修齐、梁、
范阳,今河北省·涿县。
  
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
  
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
  
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
  
庄子,即庄周,战国蒙人,曾为漆园吏。其所著之书也称《庄子》,唐代天宝元年,诏号其书为《南华真经》,凡33 篇,与《道德经》同列为道家经典。
  陈、周、隋等五家史,屡咨所遗,其传最详。"考魏征(580-643 年)修的是《隋书》,并非五代。参与共事撰写者还有颜师古(581-645 年)、孔颖达(574-648 年)、许敬宗(592-672 年)??等人。考贞观三年(629 年)魏征等奉诏修史,于当年开馆动笔,历八年而成书,至贞观十年(636 年)完槁杀青。所以"屡访之""屡咨所遗",当在贞观三年到八年间(629-636 年)的事。如以贞观十年(636 年)而论,孙思逸当年95 岁,魏征56岁、颜师古55 岁、孔颖达62 岁、许敬宗44 岁。这样年龄的一付高水平写作班子,对前朝的遗闻佚事而"屡访""屡咨"一位95 岁老人,是人情合理的。如其开皇元年诞生,则此时孙氏年龄比许敬宗大11 岁,与颜师古同龄,比魏征反而小一岁,比孔颖达小七岁。如其咨询医学专业方面的尚有可能,而现在这一批高水平的文史专业者向一个年纪比他小的医家咨询文史,似乎谁都不敢相信的。
  《千金要方》于永徽三年(652 年)脱槁完成,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孙氏很少谈到《伤寒杂病论》,即使引用几处"张仲景曰",也不是真正是仲景精神(后有详论)。第九、十两卷《伤寒论上、下》里仅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11 个无实质性的字眼(见《千金要方·伤寒上·发汗吐下后》)。有人提出两篇"伤寒"中不是有桂枝汤、麻黄汤、大小青龙汤等方吗?其实这许多方剂并非张仲景手订的,乃当时或前些时期在临床上的常用处方(详后第七章·思想背景的总分析)。故李梴
在《医学入门》中直言"孙思邈,著千金方三十卷,脉经一卷,独于伤寒不及"。为什么?用孙氏自己的回答,在《千金翼方·取孔穴法》篇中引李袭兴转述甄权论医"甄权曰,'??非有圣智,孰能辨之者乎'"之后,接下去孙氏即谓"吾十有八而志学于医,今年过百岁,研综经文,推研孔穴,所疑更多矣"。原来孙氏研究仲景学说,是在100 岁以后才开始的,此言出于《千金翼方》。可知在写成于永徽三年(652 年)的《千金要方》后,也就是110 岁之后。如其为开皇年诞生,则此时不过71 岁,怎能自称"今年过百岁"?退一步讲,生于开皇元年,则到永淳元年(682 年)恰巧也是"今年过百岁",但他101 岁即羽化,如何有时间来研综经文?如何有时间来撰写研综经文之后的《千金翼方》?《避暑录话》早就说得很清楚,谓:"思邈为千金前方,时已百余岁。因此妙尽古今方书之要,独伤寒未之尽,似未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后三十年,作千金翼,论伤寒者居半,盖始得之。其用志精审不苟如此。"最后,还是系铃人再作解铃人,再去乞灵于《旧唐书》:??照邻留在其宅,时庭前有病梨树,照邻为赋,其序日,癸酉之岁,余卧疾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郑阳公主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孙思邈处士居之。??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
  考开皇中无辛酉,惟在它之前的梁·大同七年(541 年)和在它之后一年的仁寿元年(601 年)。所以孙氏应生于梁·大同七年。
  
李梴,明·江右南丰人,字文清,号健斋,因病而致力于医。撰有《医学人门》9 卷。体裁仿刘纯的《医经小学》,以韵语写成,加以注解,成书于1575 年。
  
甄权(约540-643 年),唐代大名医,许州扶沟人。与弟甄立言,齐名于世。在梁·大同七年时,中原有三国骄存,尚有孙氏出生之处的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七年(后为北周)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兴和二年。在卢照邻面前很可能孙氏是说"文帝辛酉",而纪史执笔者把西魏的文帝误为隋·杨坚的文帝,所以未写"大统辛酉"而写"开皇辛酉"。那未当时三国并立,孙氏为什么不言梁武帝或东魏孝静帝而独独言西魏文帝?理由也很简单,梁建都于金陵、东魏建都于邺、西魏建都于长安,所以孙氏故乡属于西魏,系西魏子民。而且长安与华原近在咫尺,孙氏心中当然只有西魏,也应该是西魏。
  孙氏既然诞生于西魏·大统辛酉,92 岁的那年适在唐·贞观七年(633年)。孙氏之所谓"九十三"者,古人习惯上取用 虚龄计算的剪刀差。至于该年岁次应为"癸已"而《旧唐书》书"癸酉"者,当然为"癸已"之误。
  总之,孙氏诞生,以梁·大同七年,即西魏·大统七年(541 年)最为合情入理,所以享年为141 岁(虚龄142 岁)。但不少学者,认为人生寿命,不可能有这样的高龄逻寿。其实高出百岁以上者尽多哩。如:《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两百余岁。"《汉书·艺文志·注》:"魏文侯最为好古,??窦公年百八十岁。"《后汉书·甘始东郭延年传》:"凡此数人,皆百余岁及二百岁也。"《后汉书·冷寿光传》:"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后汉书·郡国志·注》:"荆州记曰,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夭。"《魏书·明帝纪·注》:"度辽将军范明友鲜卑奴,年三百五十岁,言语饮食如常人。"《辽史·圣宗本纪》:"霸州民李在有,年百三十有三。赐束帛锦袍银带,月给羊酒。"除了正史之外,还有可靠的如:《论衡》:"老子二百余岁,邵公百八十,??"唐诗人白居易九友中的李元爽,享年一百三十六岁。
  《偃曝谈余》
"赵文监,平凉人,言共家去崆峒山四十里,言山中王道人者,河南人,年一百四十岁,发白返黑,齿落复生。"《洞微志》"太平兴国李守忠,为丞旨奉使南方,至琼。道逢一翁,自称杨震举,年八十一。邀守忠诣其所居,见其父,曰叔达,年一百二十二岁。又见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1982 8 8 日《参考消息》报道"一百五十岁老人达乌德逝世"
  1989 8 25 日南京《扬子晚报》转载《中国妇女报》谓:"一百五十二岁的老寿星含笑而逝",题下有"夏菊英,一千八百三十六年五月五日生,今年六月十五日十时正,寿终内寝,享年一百五十三岁。"就以《千金要方》来说,书中就有两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一"魏武与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东郊、江宁县西部。
  
螂,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
  
《偃曝谈余》12 卷,明·陈继儒撰。
  
《侗微志》6 卷,明·钱希白撰。
  
琼,今海南岛。
  皇甫隆令曰,闻卿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其二"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壮"(俱见《千金要方·养性·养性序》)。还有一个有趣而无人注意的旁证,凡人言语写作,往往在无意中把自己的内心毫无遮盖地反映出来,如穷啊、病啊、失意啊、含冤啊、丧失亲人啊??等等。那未再读《千金要方·七窍病上·目病》的"恣一时之浮意,为百年之瘤疾",以一般而论,寿都不及百年,那有病缠百年之理。《又》:"神鞠丸,主明目,百岁可读注书方",一般常人早就一如韩文正公的"年未四十,而视茫茫"了。从以上两个"百年""百岁"来体会,作者定已百岁以上的人了。况且孙氏本来就是一个十分懂得修道养生者,享年141 岁,事在情理之中,毫无足怪。

四、小 结

  以上种种,诞生于梁·大同七年(541 年)比隋·开皇元年(581 年),要合理得多。1982 12 30 日第1841 期的《健康报》也是同意这个看法。当然,细小的破绽,还是难免的。
  所以笔者颇欣赏余嘉锡"思逸究生于何时?卢照邻且不敢质言之,后人亦惟付之存疑,无庸考辨矣"(见《四库提要辨证》
)的主张。可是写这样一部书,殿后的年谱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订制年谱,则又不允许把这个问题回避过去,因之不能不选择一个比较数据充分一些的说法来定框架,最低限度也要精选一个自己认为最理想的时日。
  
《四库提要辩证》24 卷,为近人余嘉锡(1883-1955 年)撰,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语文研究所专门委员等)湖南省常德人。

第二章 神 仙

  孙思邈既然在《续仙传》中榜上有名,《太平广记》更把他列入"神仙"里,而且《东医宝鉴》又称为"地仙"。如此则孙氏理所当然地名登传篆、身列仙班了。加之《续仙传》绘形绘色地描述他临终时对子孙的嘱咐"我为世人所逼,隐于洞府修炼,将升无何之乡,臣于金阙"。这"无何之乡"是仙境;"臣于金阙"是在玉帝处为臣僚。不是神仙是什么?
  既然是神仙,那未颜容不能不具有仙姿,躯体不能不具有仙骨,生活不能不具有仙气,工作不能不具有仙法,尤其是一切的一切更不能不仙乎仙乎了。所以在孙氏身上强加各种神话,也毫不足怪,此其一。
  明代文豪、万历进士谢肇闹在《五杂俎》
中谓:"人寿不过百岁,数之终也。故过百二十不死,谓之失归之妖。"现在孙氏已超过"失归"之期20多年,当然可以称""。但他毕竟是一代鸿儒,杏林国手,而且两个皇朝几度蒙诏入宫的天子贵客,如何可以莽然称""。除""以外的"失归客",阙唯神仙,于是不能不以"神仙"尊之,此其二。
  老实说,请举几位最最有名的神仙,那一个不老不死、羽化而升天登仙,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尽管《素问》第一篇、第一节、第一句就是"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询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那未为什么现在陕西省钢川市黄陵县西北桥山有这样一个黄帝的坟墓?那未孙氏的一切又和所有有名的神仙,有何区别?就以年龄而论,除老子之外,比庄周(公元前369-286 年)多58 岁;比张天师一世
34-156 年)多19 岁;比葛洪281-341 年)多81 岁;比李淳风602-670 年)多73 ??。此其三。
  明·嘉靖二十二年版《千金要方》(以后作《要方》)"乔序""史称公,道洽古今,学殚术数,今考其书,信然。自华佗以后一人而已。世以其遗书神验,遂传为龙宫所授。"此其四。林亿
等《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世俗妄人,??以附致为奇。"此其五。
  因此种种,在孙氏身上装贴了不少神话故事,即不可避免了。以下还罗列一些关于神仙的故事,不过必需仿效赵翼
《瓯北诗集·自对》诗中的"姑妄言之供一笑,几时谒选到长安"。好罢,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之下谈谈 《太平广记》宋·李阶编纂。全书分为92 大类,附150 余小类,内搜集从汉到宋初的小说500 种。 《东医宝鉴》23 卷。朝鲜·许浚编著,成书于1611 年。
  
《五杂俎》16 卷,明·谢肇淛撰。
  
张天师一世,即张道陵,东汉沛人。为张天师第一代祖师。
  
葛洪(284-364 年),字雅川,晋,丹阳句客人。祖葛云(164-244 年),父葛佛。为晋代名医及炼丹家,现全世界奉为化学鼻祖。
  
281-341 年)多81 岁;李淳凤(602-670 年),唐·歧州雍人。幼通群书,精步天历算,相传"推背图"系他所作。
  
林亿,宋·熙宁间(1068-1077 年),为光禄卿直秘阁。同高保衡著校许多中医古籍文献,《千金要方》是其中之一。
  
赵翼(1727-1814 年),字云松,清·阳猢人。著有《瓯北诗集)10 卷,又《续集》2 卷。这位长安寓公

一、救 蛇《续仙传·隐化》:

  (孙氏)偶出路行,见人欲杀小青蛇,已伤出血。思邈求其人,脱衣赎而救之,以药封固,放于草间。后月余,复出行,见一白衣少年,仆马甚盛,下马迎拜思邈。谢言小弟道蒙君所救,父母欲见。而思邈每以药救人极广,闻之不以为意。少年复恳拜请,以别马载思邈,偕行如飞。到一城廓,花木正春色和媚,门庭焕赫,人物繁盛,伊若王者之居。少年孙思邈入,见一人端美,白帢绦衣,侍从甚众。欣喜接谢思邈日,深思道者,固遣儿相迎。前者小儿偶出,忽为愚人所伤,赖脱衣赎救,获全其命。感再生之恩,今面道者,荣幸足矣。俄顷,延思逸入,若官闲。内见中年女子,领一青衣小儿出,再三拜谢思逸。言,此儿痴骆,为人伤损,赖救免害。思逸省记,尝救青蛇,即帢此无所也。又见左右,皆阉人宫伎,呼中合帽为君王,呼女子为妃子。思邈心异之,潜问左右,日此泾阳水府也。帢帽乃命宾僚设酒馔伎乐以宴,思邈辞以辟俗服气,唯饮酒耳。留连三日,问思逸所欲?对日,居山乐道,思真炼神,目虽所窥,心固无欲。乃以轻销珠金,赠于思邈,坚辞不受。曰、不以此为意耶?何以相报,遂命其子取龙官所颁药方三十首与思逸。谓日,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俄又命仆马,送思逸归山。深自为异,历试诸方,皆若神效。古代中医书,经常托之神话来烘托其灵验,也有固有奇验而认为神授,这是古人惯用的手段。不是谓来之洞府,就称得之龙宫,或是仙人手授。比《要方》早169 年写成的《刘涓子鬼遗方》就是托词于得之丹阳郊外黄父鬼的所遗。而且此风一直到明、清之际,君不见陈士铎的《石室秘篆》、《洞天奥旨》书中的一方一法,都说成是黄帝、天师、歧伯、张机、华伦??等在晚上或梦中赠予的。至于救蛇获报的故事,在小说、戏剧、曲艺中早就屡见不鲜,更其是在唐代。
  所以乔世字认为"世以其遗书(指《要方》)神验,遂传为龙宫所授"(见明·嘉靖二十二年乔世定刊版《要方·乔世宁序》),真是一言破的。
  
指居寓于长安的孙思邈。
  
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清·山阴人.著有《百病辩证箓》14 卷,成书于1687 年;《石室秘箓》6 卷,成书于1687 年;《洞天奥旨)16 卷,成书 黄帝,姓公孙,为少典氏子,长于姬水,居于轩辕,故称轩辕氏;年十五受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以土德王,故又称黄帝。约生活于公元前10000-4000 年。为道教始祖,因《内经》托名于他,故医家也认作鼻祖。
  
天师,其一,指黄帝。其二,黄帝称歧伯为天师。其三,《庄子》认为"以天为师,非天之师"。故而并非人名。
  
歧伯,黄帝时臣,与黄帝共研医学。
  
张机(约145-203 年),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为《伤寒杂病论》作者,此书至今奉为医家圭臬。至于是否曾在建安中官至长沙大守,至今还是"存疑"
  
华佗(141-208 年),字元华,东汉·谯人。精于外科,是最早使用腹腔手术、麻醉的医家。

二、祈 雨《独异志》:

  唐·天后朝,处士孙思邈,居于嵩山修道时,大旱。有敕选洛阳德行僧徒,数千百人,于天宫寺讲"人王经"以祈雨泽。有二人在众中,发眉皓白。讲僧昙林,遗人谓二老人日,罢后可过小院。既至,问其所来?二老人日,某伊洛二水龙也,闻至言当得改化。林日,讲经祈雨,二圣知之乎?答日,安得不知,然雨者须天符乃能致之,居常何敢自施也。林日,为之奈何?二老日,有修道人以章疏闻天,因而滂沱,其可力为之。林乃入启则天,发使嵩阳,召思邈,内殿飞音。其夕,天雨大降。思邈亦不自明,退诣讲席,语林日,吾修心五十年,不为天知,何也。因请问二老,二老答日,非利济生人,岂得升仙。于是思邈归蜀青城山,撰千金方三十卷。既成而白日冲天。
  这显然是决非事实的神话。其一,孙思邈羽化之前,虽然武则天(624-705 年)很有见面机会,但她毕竟无权召孙氏,只有在执政期间(684-704年)才有权召唤,可是则天的执政在孙氏羽化之后两年。其二,当时高僧中法号""字为首的有昙迁、昙旷、昙骛与昙暇四人,并无昙林其人者。其三,孙氏自贞观元年(627 年)寄寓京畿之后,直到逝世,从来没有再度退隐山野生涯,何来"发使嵩阳,召思邈"。其四,根据《独异志》所述,孙氏的写《要方》,是经过伊洛二水龙王指迷的结果,那未为什么在《要方》无一字提及此事?其五,根据此说,《要方》的成书是在玄宗·开元(713-741 年)之初(根据在武后执政时即开写,再加30 年的撰写而得出的答案),但已铁证如山的成书于永徽三年(652 年)的定论,能否推翻?其六,"撰千金方三十卷,既成而白日冲天",那未《千金翼方》(以下简称《翼方》)是谁写的?所以对《独异志》的描述,只能引用《尚书·大禹漠》一句,是"无稽之言,勿听"

 

三、拯 龙《西阳杂俎》:

  时大旱,西域僧请于昆明池结坛祈而,诏有司备香灯,几七日,缩水数尺。忽有老人夜诣宣律和尚求救日,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久,非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脑,将为药,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护。宣公辞日,贫道持律而已,可求孙先生。老人因至思逸石室求救。孙谓日,我知昆明龙官有仙方三十首,尔传与予,予将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许妄传,今急矣,固无所吝。有顷,捧方而至。孙日,尔特还,无虑胡僧也。自是,池水忽涨,数日溢岸。胡僧羞志而死。孙复著千金方三十卷,每卷入一方。《读书敏求记》千金方三十卷,孙思邈雍州之华原人。救昆明池龙,得仙方三十首,收入此书中,逐卷一方。
  
宣律和尚,为孙氏外方之交,后有详注。
  
《读书敏求记》4 卷,钱曾撰。
  以上两书,故事一个,而且《读书敏求记》显然是抄录于《西阳杂俎》的。都是为了要拔高两部《千金方》的身价而虚设的神话。
  而且内中还有三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其一,孙氏终生以厚道敦德处世,决不肯乘人之厄而要30 方。"尔传与予,予将救汝",绝非孙氏口气。其二,以一般常识来说,龙王的法木总要比胡僧要大得多,怎样会受欺于胡僧之手。其三,"上帝不许妄传",可知龙王与上帝有关系的,那未为何不去乞求于上帝而去乞求一个和尚--宣律?
  当然,任何一个故事,更其是虚构的故事,必然有其模特的,龙官方传授的模特,很可能是《翼方·辟谷·服水》的"武德中,龙责此一卷服水经授余"一言。这个神话,殊不高明,难置一信,所以《读书敏求记》作者钱曾(1629-1701 年)不愧饱学之士,客观明智,在最后一节里,写上"后人无从辨之,新刻本搀改伪谬"

四、伏 虎

  1954 年第四号《中华医史杂志》"唐代名医孙思逸故里调查记":祠前殿供着孙思逸的塑像,约有一丈高,全身镀金,像貌端正严肃,令人一看便起敬畏之心。像两旁各立着一个侍童,一个捧着药包,一个捧着药钵,像右前下方伏着一只雕塑的虎。据说孙思邈山居时,他的一只驴,出外驮药被虎吃掉了。他用符召群虎来,说道,吃驴的留下,没吃的散去,结果就有一只虎伏在地上不去。此后便伴随着孙思邈,为他驮药。故此孙思邈的像右侧,永远有一只老虎。
  这完全和吴承恩
笔下小白马的情况相同(见《西游记》)。也相似于慧皎《高僧传·伏虎禅师》中居于拾宝岩的和尚故事。都属小说家言。再要为之考证吗?不必,写"调查记"的作者早就声明在前,曰"据说"

 

五、羽 化《旧唐书·本传》:

  永淳元年,卒。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入木,犹若空衣。
  《续仙传·隐化·孙思邈》:一旦,无疾而化,颜色不变,及入棺后,唯存空衣。
  《本草蒙筌·历代名医图姓氏》:晨起沐浴,俨然衣冠,端坐而化。经月余而颜色不变。后举尸入棺,既葬,举棺如空。发棺视之,唯衣衾在而尸己解矣。
  《旧唐书》毕竟属于正史而严肃认真,不作如此记载而出格越范。除陈尸月余而不殓,多少有些费解之外,至于"犹若空衣",则孙氏毕竟140
吴承恩(1500-1582 年),明·淮安府·山阳县人,字汝忠。著有《西游记》及《禹鼎志》两小说,憎乎后者已失传。
  
慧皎(497-554 年),南朝·粱时高憎,会稽上虞人。学通内外,博训经律。著有《高憎传)14 卷,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佛教史书。
  岁老人,肌瘦肉削,事在意中,尚属可信。
  但到了《续仙传》中,把"犹若空衣"轻轻一改为"唯存空衣",这则"唯存"代替了"犹若",就把事实成了神话。隔了七八百年后的《本草蒙签》,竟然"发棺视之",那真是骇人听闻。不要说事实本身不可置信,而且这个"发棺"是在"礼义"之邦的古代中国,在习俗上法律上是绝对不允许的。那时"开棺曝尸"罪,比越货、纵火、杀人罪还严重,要坐"大辟"的。在毫无特殊情况下开棺材来看看尸体,真是谎谬之至,比西方夜谭还要西方夜谭。伍子胥(?一公元前484 年)"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见《史记·伍子胥传》)一事,就已震动了上下数千年。
  《史记·殷本纪》
的比干剖心,可能确有其事。但《封神榜演义》说他捧了心,还能行走出门,那是笑话了。其实这是文人用浪漫的形象化来说明比干的"披露内心,开诚相见"来渲染他的""。《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斐注引《楚国先贤传》的盂宗哭竹生笋,也不过是烘托其""。《同窗记》的梁、祝死后化蝶,更是无稽之谈,但我们听起来一无反感而且乐于接受,因为他的目的是强化地形容两人真诚的"爱情"。像这样旁敲侧击,借助于比拟、隐射、浪漫、夸张的笔法来强化加深某一个事物的文章,比比皆是,所以孙氏身后的"举尸入木,犹如空衣""及人棺木,唯存空衣""举棺如空""唯存空衣"??等,也不过是像上面几个故事一样,文人采取浪漫的笔法来烘托孙氏身后的空空两手、磐室羞囊,一无遗物以作陪葬之品的"廉洁"

 

六、显 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至唐明皇(712-756 在位)幸蜀,梦思逸乞雄黄。乃命中使赍十斤送峨嵋山顶上。中使上山,见老人幅中,被二青衣童夹侍。日,有表录上皇帝,中使视石上硃书百余字,遂录之,随录随灭。须臾,白气漫起,忽不见。后成都有一僧诵法华经甚专,虽经兵乱,卒不能害。一日,有山仆至,云先生请师诵经。遂引行,过溪岭数重,烟岚中入一山居。仆日,先生老病起晚,请诵经,至"宝塔品"欲一听之。至此,先生果出,野服蔡杖,两耳垂肩,焚香听经罢,入,不复出。遂供僧以藤盘竹筷,秫饭一盂,把菊数瓯。僧食之无盐,酥味美若甘露,并得赂钱一钎。仆送出路口,憎因问日,先生何姓?日,姓孙。问何名?仆于僧掌中手书思邈两字。僧大骇,回视仆,遽然不见。僧乃于山中寻求,竟迷归路。归,视资乃金钱一百文也。由兹一饭,身轻无疾。至宋·真宗·天信中(1017-1021年),僧已一百余岁。后隐去,莫知所之。
  
《史记》130 篇,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
  
《封神榜演义》100 回,明·许仲琳著。
  
《三国志》65 卷,晋。陈寿撰,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它绝对不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同窗记》不分卷,作者待考。
  
《厉世真仙体道通鉴》53 卷,续篇2 卷、后集6 卷。明·浮云道士赵道一编。 "宝塔品"为佛经篇名,在《法华经》中,为28 品中的第11 品。
  道教中历史文献如《列仙传》
、《续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书,好像有一个模式,凡是神仙、真人之类人物,在逝世之后,近则数十年,远则数百年,而这位神仙或真人还要在人间出现,所以孙氏的显圣,也不过是小说家的一套惯技而已,不足为信。

 

七、出现在《千金方》中的一鬼一龙

  纵然关于孙思邈神话故事很多,但他两部《千金方》中仅仅一个"鬼王"与一个""而已。
  《要方·伤寒上·辟温》的"乃有鬼王见书生"故事。实乃孙氏转述一下400 年前在汉·建宁二年(169 年)的民间故事,仅仅未加批判而转述一下而已,根本未有渲染而神其事。
  《翼方·辟谷·服水》的"武德中,龙资此一卷服水经授余"。很多人误解为龙是一条鳞介的龙,其实他不过是姓龙的或名龙的人。在这一误会中,就产生了以上救蛇、祈雨、拯龙三个神话故事。在这里有三个理由来证实是人而非鳞介之龙:其一,真的鳞介之龙而能出现在人间,在今天说来是绝无其事的迷信,我们尽管倒退1300 多年到唐代,那未此龙必然是龙王。龙王是深居简出的,决不涉足尘世。其二,姓龙的人多得很,在孙氏之前的有战国时代大名鼎鼎的龙阳君
、秦汉时项羽麾下猛将龙且、东汉敦厚周慎的龙伯高、三国时受诸葛孔明封为酋长的龙佑那??。至于名龙的更多得不胜枚举。其三,古人用字很讲究,更其是饱学的孙思邈,在两部《千金方》中每一个字都经过斟酌琢磨的。这里用""字,几乎级同辈人物之间的礼品授受称"",长者或君王的赠予称""。孙氏这里不用""而用"",就证明这个龙,仅仅是平级同辈的人。

 

八、小 结

  以上种种,所以许多人俱不同意孙氏真是神仙,但笔者则承认他是神仙。考""字涵义,除了一般人心目中修炼辟谷、变化神通、长生不死、得道升天的神仙之外,还有如其人精神焕发者称"神气",形态潇洒者称"神韵",风度翩翩者称"神姿",学问深厚者称"神智",精通百技者称"神工",事物观察能力强而作事很少失败者称"神奇",办事精明,予计准确者称"神算",儿童聪明才智超人者称"神童",事业大有成就者称"神器",邃于医者"神医",工于绣者"神针",精干文者"神笔",擅于画者"神物"??
  ""也是如此,对某一种学问具有非凡造诣或出人头地者,都可称""。如李白
"诗仙""刘伶"酒仙"、陆羽"茶仙"等等。
  
《列仙传》2 卷,旧题汉·刘向撰。
  
龙阳君,春秋时魏国幸臣。
  
龙且,项羽麾下猛将,后被韩信所杀。
  
龙伯高,汉·京兆人,名述。
  
龙佑那,三国时人,诸葛亮赐姓为张。
  
李白(701-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陇西成纪人,后迁居蜀中绵州,曾寓居山东。 刘伶(?),晋沛国人,与阮藉、稽康等称为竹林七贤。嗜酒,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随身带杜甫"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大吠自云间"(见《杜部草堂诗笺·膝王亭子》),竟然把世外桃源式的人间环境也称为神仙居处。
  那未我们现在再把孙氏各方面事迹来对照一下:《旧唐书》:"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
  《旧唐书》:"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
  《旧唐书》:"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请。及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洛下阂安期先生之俦也。"《续仙传》:"洞晓天文推步,精究医学,审察声色,过蕴仁慈,凡所举动,务行阴德"
  除了以上才能之外,对孙氏风度方面,也有如《旧唐书》"神采甚盛"的描写。
  至于道德风格,在两部《千金方》中,更如实地反映出来(详后第六章大医·九医德·十孙氏医学思想初讨)。
  又有言而有验的如《旧唐书》谓孙氏年未四十前,尝"密语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之",的确在50 年之后唐太宗执政,即"召诣京师"。因之,尊孙氏不论为"""",都可受之无愧。不过这个"神仙",应该引用《汉书
·艺文志》中的一句话来解释,是:"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也就是《世说新语·企羡》中谓盂昶"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是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的神仙。
  酒,使人荷锸相随,曰:"死便埋我"
  
陆羽(733-804 年),唐·复州竟陵人,字鸿渐,或名疾,著有《蔡经》三篇。晚年自号桑苎翁。 杜甫(712-770 年),唐·河南巩县人,祖籍为湖北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或少陵野臾。著有《杜工部集》60 卷,小集6 卷,散佚。
  
《汉书》后人分为120 卷,东汉·班固继父亲班彪写成。
  
《世说新语》,不分卷,有36 门,原名《世说》。南朝··刘义庆撰,梁· 刘孝标注。 孟昶,(919-965 年)五代时后蜀主。虽为君主,但对医学十分精通。后人 有时也作为名医论及。

 

第三章 鸿 儒

  一、孔孟之道

  《汉书贾山传》:"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汉书·扬雄传》:"于是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后汉书·左周黄传论》:"宏儒远知,高心洁行。"《后汉书·班固传》:"宿儒盛名,冠德乡里。"《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方今宿生巨儒。"《文中子世家》"谓功业不可以小成也,故卒为洪儒"。以上的醇儒、钜儒、宏儒、宿儒、巨儒、洪儒,都不及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的鸿儒人尽皆知。其实都是饱学之士的大儒。《(新)辞源》解释鸿儒谓:"泛指博学之士。"不过博学之士,不等于儒家。先秦的庄周、墨翟、杨朱孟柯、荀卿、韩非??等,也都是饱学之士,但除孟柯外,谁都不是儒家。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思想都没有追随儒教开山鼻祖孔子走的。
  所以孔孟之道再加博学,才是儒家,也就是儒教中人物。以孙思邈而言,那是两者俱备。
  在儒家方面,我们把孙氏的思想与文学水平,加以爬梳对照。现在先谈文学修养,"涉百家,破万卷"的赞美词,古来儒家中人物能受之而无愧者不多,但孙氏则可以无愧的接受。2000 年来医学著作中文学气息最浓郁的首推两部《千金方》。
  可能也有会提出,《理瀹骈文》、
、《医道还元》更是雕龙绣凤、横锦散珠之作,比两部《千金方》更显示出旖旋风彩,整个篇幅完全是骈体四 《汉书》又称《前汉书》,120 卷,东汉·班固(32-92 年)撰。
  
《后汉书)130 卷,南朝··范晔(398-446 年)撰。
  
《文中子》又称《中说》,10 卷,隋·王通(584-618)撰。王通私谥文中子。 《(新)辞源》,《辞源》的编辑开始于1908 年,1915 年出版,主任编辑为陆尔奎,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 年在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领导下,用3 年多时间,整修重订了一部新的《辞源》。共搜辞目10 万余条,约1000 多万字。
  
墨翟(约公元前468- 376 年),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鲁国人,他主张"靡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杨朱,字子居,战国·魏人。他的活动,后于墨翟而早于孟轲。他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与墨翟的"兼爱"相反。
  
孟轲(约公元前372-289 年),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全部继承孔子的学说,故而后人称为"孔孟",尊为"亚圣"
  
苟卿(公元313- 238 年),战国时·赵人。名况,苟卿乃后人对他的尊称。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他认为"人性皆恶"
  
韩非(公元前280-233 年),战国时韩诸公子,为苟卿弟子。后人称为法家。 孔子(公元前551-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传说弟子3000 人,精通六艺者72 人,学说以""为核心,""为手段。尊称"至圣"
  
《理瀹骈文》不分卷,清·吴尚先撰,刊于1870 年,内容专谈外治法。 《医道还元》9 卷,归题唐·叶洞宾著,清·李时品校印,出版期无考。属 于道教的医学著作。六,在医学文献中至今还没有找到与此可以媲美的著作。但我们更要与两部《千金方》对比一下。《理瀹骈文》《医道还元》的文词,都是堆砌斧凿,为修词而修词,远不及两部《千金方》的信手拿来。而且理、医两书的口气,仅仅是青钱应选、黄绢题碑的小家气魄,远远不及两部《千金方》的光腾万丈、笔扫千军的气势磅礴。还有《理瀹骈文》仅仅局限于外治,《医道还元》重玄谈而鲜实用,更难匹敌两部《千金方》集医药之大成迹耦经典。以下,再把孙氏手笔细细地精读深析。
  
青钱应选,典出《新唐书·张荐传》:"■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现 在用这个典故来譬喻文才的好。
  
黄绢题碑,典出《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常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 见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 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这也是比喻用词结构的佳品。

 

二、《要方·自序》

  我们只要展开《要方》扉页,映入眼帘第一篇文章--序的开始17 个字,就使你惊叹孙氏文学的造诣而足以折服。
  下笔第一个字"",他用万钧之力来揭开全书的序幕,涤讪了这拥有232 种疾病、5003 首药方的《要方》基础。科学的论说,有效的成方,精湛的治疗和秀色可餐的文笔,都是在这个""字之下,舒展于读者面前。这个发声的慨叹词,犹如奇峰突起地出现。能使中医学术的承前启后、发扬广大的功绩,都在这顶华盖之下倾泻出来。
  接下去"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俶落"16 个字,已经把六朝文的韵味天籁、华藻丰姿显示得墨酣笔畅。而且入声的"十药"
来收尾叶脚,戛然而止,更感到有力有劲,精神百倍。加之声律的和谐,格式的协调,组织的严谨,诵读起来,真的铿铮作金石之声。更其是仗对,也是工而且巧,得来天衣无缝。你看"清浊""上下""剖判""攸分",天地人"三才"对金木水火土"五行",更是天作地设。唯"肇基""俶落"欠缺骈耦而成"羊角对",美中不足。取用单字,也幽雅朴实。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用来影射天地,隐而不露不晦,使人都能心领神会。更取用动词的""""两字,使本来呆板沉闷的气氛活跃而形象化起来,确可引人入胜。
  道家唯一医书《医道还元》的"洪濛未判,一气混元。太极初分,五行列位。阴阳贯乎万象,水火运于两间。天气轻清,常充盈而流转。地气重浊,实凝固而安贞。人禀三才之未,身具百脉之关。上则符天,下则符地。??"的学术思想和语气,全部从孙氏这16 字孕育出来的。
  "肇基"不过较为现存的引用《书·武成》的"至于大王,肇基王迹"
  "俶落"两字的用来,自有一番工力与技巧。考《书·胤征》:"畔官离次,俶扰天妃",《诗
·大雅》:"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前者是开始发轫进展之谓,后者是开拓创造向荣之意,所以这个俶字,是含有开始、创造到向荣的意思,也就是事物由茁壮到茂盛的阶段。《礼·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出林",所以落字是代表盛极趋衰到凋零的意思。全句"五行俶落",就是说五行间的循环交替,总是在开始向荣一衰退没落一再开始向荣的彼伏此起循回消长不息。五行生克,早已众所周知,而孙氏独取"俶落"两字来描写,那不是没有意义的,就是特别烘托出它的规律,也就是法则。""""多少有其刻板呆木之感,而"""",就显示出它的生趣盎然,跃然纸上了。
  文章从"燧人氏出""故后世可得依而畅焉"的仅仅101 个字,就把从传说中的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燧人氏到秦汉的几万年中医学事业成就叙述得一览无遗,简而不漏地溯述一遍。文章除了精练之外,仗对排句也俯拾即是,为一般水平的写作者所难以做到。
  自"春秋之际""而疾无不愈者"一节,是伏笔。用以为下文"晋宋以来""有阙摄养所致耳"的反调作陪衬。文章的波澜起伏,就是依靠几
十药,诗韵有"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者,"十药"韵为入声中第十位,故称"十药" 羊角对,指仗对不工的联,俗称羊角对。
  
《诗》即《诗经》,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书于先秦,有305 篇,分风、小雅、大邪、颂四类。个高潮。要使高潮的奔腾澎湃,奇峰迭起,那末就少不了几个低潮的幽谷,文法上称为"欲扬先抑"。这一节,正是为了下节制造高潮而设。
  自"余缅寻圣人设教""深乖圣贤之本意"一节,是向反调反击的反反调。从"春秋之际""深乖圣贤之本意"的仅仅190 个字,就有三个起伏。这样狂澜迭起,跌宕有致,既有韩荆公(768-824 年)的"",更有苏东坡(1036-1101 年)的""
就是孙氏写作水平的反映。
  从"吾幼遭风冷""多所济益"为叙事体笔调。其前半如吹洞箫于赤壁,余音袅袅。后半如击舷中流,壮志昂昂。
  最后用警惕的措辞,既激励了医生,更唤醒了病人,纸短情长,不能不使人感触万分。殿后"夫何荣势之云哉,此之谓也",用慨叹口气。虽然好像没有说什么,但内涵之深反而使人回味。也正是这条神龙之尾,更赢了读者以绕樑的悬念。
  附《备急千金要方·序》(根据江户医学影北宋本)全文: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俶落。万物淳朴,无得而称。燧人氏出,观斗极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画八卦,立扈厨。滋味既兴,痾瘵萌起,大圣神农氏愍黎元之多疾,遂尝百药以救疗之。犹未尽善,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与方士歧伯、雷公之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详究义理,以为经伦,故后世可得依而畅焉。春秋之际,良医和缓,六国之时,则有扁鹊,汉有仓公、仲景,魏有华伦。并皆探赜索隐,穷幽洞微,用药不过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无不愈者。晋宋以来,虽复名医问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泰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阙摄养所致耳。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末俗小人,多行诡诈,倚傍圣教而为欺给,遂令朝野士庶,咸恥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阙而弗论,吁可怪也。嗟乎!深乖圣贤之本意。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矜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至于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已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至于弱冠,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在身之患,断绝医门。故知方药本草,不可不学。吾见诸方部秩浩博,忽遇仓卒,求检至难,比得方讫,疾已不救矣。呜呼!痛天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虽不能究尽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亦思过半矣。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未可传于士族,庶以贻厥私门。张仲景日,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而但兢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未而忽弃其本,欲华其表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进不能爱人知物,退不能爱躬知已。卒然遇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后震慄,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戆若游魂。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将至贵之重器,委诸庸医,恣其所措。咄嗟喑呜,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涕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自育若是,夫何荣势之云哉,此之谓也。
  
一般人所知道的"韩潮苏海",是指文章的波澜壮阔。比喻韩愈之文高于高峰,东坡之文阔如大海。

 

三、《翼方·序》

  30 年之后的《翼方·序》文,孙氏真的已屈垂暮之年,涉世更深,见闻更广,所以他的行文走笔也更形苍劲老练,用词取字,拈来趋于深奥。在思维方面,当然也更成视邙达到了炉火纯青境界。藏龙化石、顽枝虬根的文章,以致使人更加难懂费解。同时他的恬澹无为,超尘脱俗的思想,真的已步入了道家的虚无之域,所以把抱一含元、步虚控景道教真理,不知不觉中融贯于全篇序文中。
  文章开首"原夫"两字,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过仅仅是开场的起首词,但用在这里则另有一番情景。""的许多解释中内有一个是作""字来讲的,如《易
·比》的"·原筮,元永贞,无咎"中的"原筮""再筮"之意。《礼记·文王世子》的"末有原",郑玄注谓:"未犹勿也。原、再也。"因为《翼方》是《要方》的续集,唯有"原夫"两字可以表达出本书是另一本书的继续。因之可以将30 年的空间,把它接连到一起。但一个承上还嫌不够,更必需启后来把《翼方》的开展,"原夫"两字也就完成了这个使命。
  之后"神医秘术,至喷赜于道枢;宝饵凝灵,宏功浃于真珍",此四句为一小段落,属典型的骈四俪六体文章。其平仄之叶,仗对之工,四六四六,平稳规矩。这种文章,虽然遭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荆州大力反对,但依然在文坛上披糜无阻地占有重要座位。柳宗元
就十分欣赏,曾在他《乞巧文》赞为"锦心绣口"。事实上也的确是"乃典章之果实,亦翰墨之弥文"(引赵鼎臣《竹隐畸士集·谢宏词启》句)。前两句论医,后两句谈药。赜,《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意思是精微深奥。参,《庄子·大宗师》:"玄冥闻之参寥",是比喻高不可攀的意思。道枢,《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意思是关键之处,在于道枢。连贯起来解释,是说一个出神入化的高明医生业务水平,要达到(至)高深而奥妙的医学理论,必须掌握关键。
  第三、四句如其没有第一、二句同时存在,是使人无法理解的。第三句,药食同源,所以古人都称为饵。如何上面加一个""字?有两个原因:第一,形容药饵的珍贵如宝,同时也运用道家称好的东西为宝。第二,用以与第一"神医"""作匹对。前者平平,后者仄仄。把所有的钟灵毓秀凝聚在一起,称"凝灵""真畛",畛是田间的阡陌,意会着纵横贯通。""是真正或真实。两字连起来,就是在理论上真正像阡陌纵横的连贯通达。宏,《书·盘庚下》:"用宏兹责",广博之意。功,《国语
·齐语》"相陈以功",成效的意思。浃,《苟子·解蔽》"已不足以泱万物之变",贯通的意思。那末这第三、四句的意思是:宝贵的方药,犹如灵气所宗的神效,也要有赖于广博的知识来融会贯通于这个像阡陌纵横的知识海洋中。
  下文"知关仑玄牝,驻历之效已深;辔策天机,全生之德为大"。第一
《易》即《易经》,古卜筮之书。当时有《连山》、《归藏》《周易》三者,称《三易》。现仅存《周易》。故《易》《易经》《周易》,乃一书三称。
  
柳宗元(773-819 年),唐·河东人,任过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国语》21 篇,又称《春秋外传》,相传也是左丘明所撰。
  
《荀子》为荀卿之作。
  个""字,虽然也含有必需知道的意思,但用在这里,一半已作为发声的助语词,犹如""""一样,不必多费笔墨去讨论。
  玄牝,道教指衍生万物的本源而言。玄,是玄妙,牝是母体。因为世界上所有一切物质都是从玄妙的母体中孕育及生长出来。关仑为横支门户的木撑,《国语·楚语》:"为之关仑藩篱而远备闭之",即现代所称的门闩。用在这里则借用名词来权作为动词,即掌握门闩的开关作用。也就是说掌握万物衍生的权力。驻,是停止。历,是行走或行动。连贯起来讲,是能够掌握万物衍生的权力,那末不论或动或静的功效有其深远意义。
  辔,马缰绳。策,马鞭子。放松马缰使马停蹄,抽以马鞭则疾驰。一般造化的秘奥,道家称为天机,用在这里是作为高深的医学理论来讲。全句意思,是说把天机样的高深医学理论驾驭得随心应手,为的是施用恩德使人们健康长寿。"全德之德为大",即《易·系辞下》的"大德曰生"。为什么不把《易经》原文照录?因为要和"驻历之效已深"六个字作匹对之故。
  之后"稽炎农于记篆,资太一而反营魂;镜轩后于遗编,事歧伯而宣药力。故能尝味之绩,郁腾天壤;诊体之教,播在神寰"一节,是歌颂黄帝、神农对医药事业的伟大贡献。因于深奥,使人读来相当费力。其中难解之字,有"",意思是互相证实,见《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全文的意思是在说,全计一下黄帝'神农的书籍,可以知道凭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一),互相证实人的心灵或精神的关系"营魂",再借镜于轩辕后的遗书,有了歧伯才能把本草的作用宣扬广大。"天壤",《战国策·齐策》"故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敝也""神寰",泛指一切广大的境域。言其医药恩泽,扬溢于整个宇宙的巨大空间。
  之后,"医道由是滥觞",典出《苟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意思是在开始之际江水很少,只能浮起酒杯。愈到后来江水愈大,可以载舟。用以譬喻事物的开始、发展而到壮大。之后,"亦有志其大者,高密问紫文之术""以持身抑斯之谓也"一节,是介绍高密读道教书来学养生法与老子留下道教著作的故事。并强调人而要求健康长寿,必须首先除去疾病。我们更要注意"伯阳流玉册之经"""字,非孙氏的文学功力是无法引用的。因为这个""字,是作寻求、搜觅的意思,典出《诗·周南》的"参差荇莱,左右流之",原注"流,求也"
  之后,介绍了扁鹊、医和
、张仲景、华佗四人,在精湛的医术中还有其各自的特长。
  之后,"酌华公之录帙,异术同窥;采葛生之玉函,奇方毕综"。第一、三句在表面上以乎仅仅说明在华佗或葛洪的书中取吸精华,其实真正的重点放在第二、四句。孙氏郑重叮咛我们要对各家学说应该广搜并蓄,没有门户之见,更不能党同伐异!这四句是前六后四的骈体文,仗对之工,平仄之叶,也是属上品之作。
  之后,"孔宣
系十翼之辞,玄文奥矣;陆绩增玄翼之说,或斯义" 《论语》20 篇,为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所集孔子言行、思想的纪录。 后,古代天子或诸侯皆称为后。此处后字,作帝字的同义词。
  
医和,一说为春秋时秦国良医。一说为所有良医都可称医和。
  
孔宣,即孔子。因唐·开元27 年追谥为"文宣王",宋·祥符元年追谥为"至圣文宣王",清·顺治二又作出第二个声明。就是以孔子、陆绩对《易经》的整理和阐发来比喻自己两部《千金方》情况,也是一方面整理前人的遗产而一方面推出自己的心得、经验来发扬丰富中医学的内容。这两小节八句的比喻,基本上是孙氏对两部《千金方》的自我评价。评语精神可用八个字来总结,在横的方面是"兼收并蓄",在纵的方面是"推陈出新"
  最后的"贻阙子孙,永为家训",是用画龙点睛笔法来突出写书宗旨。
  附《千金翼方·序》(根据江户医学影北宋本)全文:原夫神医秘术,至赜参于道枢;宝饵凝灵,宏功泱于真畛。知关仑玄牝,驻历之效已深。辔策天机,全生之德为大。嵇炎农于纪篆,资太一而反营魂;镜轩后于遗编,事歧伯而宣药力。故能尝味之绩,郁腾天壤;诊体之教,播在神寰;医道由是滥觞,时义肇基于此。亦有志其大者,高密问紫文之术;先其远者,伯阳流玉册之经。拟斯寿于乾坤,岂伊难老,侍厥龄于龟鹤,讵可蠲疴。兹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谓也。
  若其业济含灵,命悬兹乎,则有越人
视于腑脏,奏和洞达于膏肓,仲景候色而验眉,元化刳肠而湔胃。斯皆方轨叠迹,思韫入神之妙;极变探幽,精超绝代之巧。晋宋方技既其无继,齐梁医术曾何是云。
  若夫医道之为言,实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当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数之所在,言不能谕。然则三部九候,乃经络之枢机;气少神余,亦针刺之钧轴。况乎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心考锱铢,安假悬衡之验;敏同机骇,曾无挂发之淹。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是故先王之于玉版,往圣藏之以金匮,岂不以营叠至道括囊真颐者欤。
  余幼智蔑闻,老成无已。才非公干,夙婴沉疾;德异士安,早缠疴瘵。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酌华公之录帙,异术同窥,采葛生之玉函,奇方毕综。每以为生者两仪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气。气化则人育,伊人禀气而存;德合则生成,是生曰德而立。既知生不再于我,人处物为灵,可幸蕴灵心阙,颐我性源者,由检押神秘,幽求今古,撰方一部,号曰千金。可以济物摄生,可以穷微尽性。犹恐岱山临目,必昧秋毫之端;雷霆在耳,或遗玉石之响。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学譬輗軏之相济,运转无涯:等羽翼之交飞,博摇不测。蚓夫易道深矣,孔宣系十翼之辞;玄文奥矣,陆绩增玄翼之说。或徹斯义,述此方名矣。贻厥子孙,永为家训。虽未能譬言中庶,比润上池;亦足以慕远测深,稽门叩键者哉。傥经目于君子,庶知余之所志焉。我们再进一步推敲细品两个序文,前序用神龙之尾来结束全文,使人悬念遐思来留下后一部著作的衔接余地;后序也用承上启下的"原夫"来呼应。而文一气呵成的笔法,更是难能可贵的,在时间上跨越了30 年之久。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后人评价极高,认为前后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读此两赋,胜读南华一部"(引《古文观止》注文)。而《千金方》两序,未始也不是这样。而且更要知道两篇"赤壁赋"前后仅隔三个月,而《千金年追谥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故又称孔宣。孙氏生前当然不可能知道以后的封与谥,但很可能在隋、唐时早已有了民间的私谥。
  
陆绩(187-219 年),三国·吴郡人,字公纪。
  
秦和,即战国时名医医和与医缓的合称。
  
晋宋,泛指西晋、东晋(265-420 年)与南朝的宋(420-479 年)
  
齐梁,指南朝的齐(479-502 年)与南朝的梁(502-557 年)。
  方》两序,是遥隔半个甲子。

 

四、对史乘的熟悉

  古来文与史,好像孪生兄弟,熟于史者必工于文,工于文者必熟于史。
  在两部《千金方》中,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掌故,而且还有些是鲜为人知的,这是所有中医古今文献中所未见。《新唐书》谓孙氏"通百家说",信非虚语。如:《要方·序》中的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画八卦,神农氏尝百草;黄帝、歧伯、雷公始创医学药学;之后医和、医缓、扁鹊、仓公、仲景、华佗的继承发扬等等,在现代看起来,这些医史不过是一般常识,只要是有水平的医生们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来。但在1300 多年前是鲜为人知的,非精文通史的学者莫能为言,孙氏这个总结并非易易。而且从此以后的医史,也就在这个基础上定说立论的。
  "孔宣系十翼之辞"(见《要方·序》)。指的是孔子整理及撰述部分《易经》的事。有人把《易》的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封称为十翼。所以十翼与《易经》是同义词。孔宣指孔子,孔子文宣王的追谥虽在孔子去世1218 年之后的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也就是孙思邈羽化后57 年,但文宣王的尊称肯定早就被人叫开了,到了开元二十七年,不过是通过合法仪式来承认下来而已。所以孙氏称孔宣。为什么不称孔丘?为了避讳。为什么也不称孔子?因为下联陆绩的绩是名,子字对不上去,而且绩的仄声,子也仄声,仅有宣为平声,才合式。
  "陆绩增玄翼之说"(见《翼方·序》)。指三国时人陆绩,整理了《易》经,并写有《陆氏易解》一书。
  "才非公干"(见《翼方·序》)。考唐之前号公干者仅两人,一为汉末刘桢(?-217 年),为建安七君子之一,以五言诗闻名。一为晋王祯之(?),历任大司马长吏,善于辞令。孙氏指刘指王?无法考证,但以才华而论,则刘胜于王。
  "德异士安"(见《翼方·序》),在历史上号士安者四人,但在孙氏之前仅为晋之皇甫谧
。而且接下去为"早缠尪瘵",又与皇甫谧在曹魏·甘露(256-259 年)中,也患有风痹,所以肯定是元晏先生(皇甫自号)了。
  "竟三余而勤药饵"(见《翼方·序》)。考三余两字初见于《陶渊明集·感士不遇赋序》"余尝以三余之日",即冬为岁之余,夜为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扁鹊为秦太医令李所害"(见《要方·治病略例》),事见《史记·扁鹊传》:"秦太医令李,自知技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
  "项托颜回"(见《要方·少小婴方上》)。项托应作项槖(?),在出智齿时,孔子曾问道于他,但少年早死。颜回(公元前521-490 年)为孔子弟子,享年仅31 岁。这两人,一为孔子老师,一为孔子弟子,俱目为夭折短命者。
  "杨修孔融"(见《要方·少小婴方上》)。杨修(175-219 年),三
皇甫谧(215-282 年),东汉至西晋时甘肃平凉西北人。字士安,晚年自号元晏先生,著有《甲乙经》12 卷。
  国时人,为曹操主簿,年44 岁,为曹操所杀。孔融(153-208 年),也被曹操所害,时年55 岁。以上两人也目为不寿者。
  "骐骥而不遇伯乐"(见《要方·风毒脚气》),典出《楚辞
·怀沙》:"伯乐已没,骥马程兮。""怀颖阳之风"(见《要方·痔漏·恶疾大风》)。考古高士巢父许由隐居于颖河之北。所以后人称不问世事、隐居的高士为颖阳遗风。
  "亦如积橘所生土地随变"(见《要方·食治》)。战国时齐相晏婴(?
  -公元前500 年)出使楚国,设晏饮酒时,捉来一盗,是齐国人。这时晏相十分难堪,但他用外交词令来解释,说:"生在淮南的橘子,一旦移植到淮北,就可变成积了。""亦犹咎繇创律,但述五刑,岂卒其事"(见《翼方·药录纂要》)。
  咎繇一名皋陶,传说为舜之臣,掌管刑狱事务。他为舜订立包括五刑
在内的法律。《书·舜典》的"五型有服",即指此事。现在接受法律制裁者称"服刑",典出于斯。
  "魏武帝头风再发,佗当时针讫"(见《翼方·中风下》)。华佗治曹操头风,诊脉后谓:"大将军头上虽无伤痕,但必然受过创伤"。曹操一加回忆,确在讨伐吕布时,为擂木撞击,佗乃为之针灸。
  历代医学文献中,例喻史乘掌故,没有过一部比两部《千金方》的多。
  因为在文章中采用些故事来陪衬、烘托或譬喻要比挺笔直书来得内涵深、神韵足、回味巂,而且更能说明问题。这也可以显示出孙氏的文学根基。
  
《楚辞》16 篇,东汉·刘向辑战国时楚人屈原、宋王、景差??等人的著作而成。 颖河,在河南省登封县西南。
  
凡山的南称阳、北称阴。江河的南称阴、北称阳。
  
五刑,五种不同的刑法:一面上刺字、二割去鼻子、三截去腿、四割去生殖器、五杀头。

五、用文取字的巧妙达意而俱有根据出典

  我们每读古人包括医学书在内的文献,常常感到十分费解,这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而用词的迥异。而两部《千金方》更突出,这是因为孙氏广悉古典、精于文墨,在不知不觉中信手拿来的。例如:《要方·序》"万物淳朴"的淳朴,是诚恳朴实。典出《晋书·刘弘传》"顷者多难,淳朴弥凋"
  《又》"大圣神农氏
愍黎元之多疾"。愍,忧虑的意思,典出《左传·昭公二年》:"吾代二子愍矣。"黎元的元,通玄,黑色。黎元的出典在《诗·大雅·云汉》:"周有黎民,靡有孑遗。"又《史记·秦始皇本纪》"民曰黔首",黔就是黑,也即玄或元。
  《又》"立心不常",立心根据《孝经
·开宗明义》的"立身行道"伸展出来。常为伦常,取意于《管子·幼官》的"明法胜数,立常备能,则治"。《又》"青衿之岁",典出《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指青年学子而言。
  《又》"蒙蒙昧昧"。典出《楚辞·宋玉九辩的"云蒙蒙而蔽之"与《楚辞·屈原九章》的"日昧昧其将暮"
  《要方·大医习业》中"吉凶拘忌"。典出《三国志·魏志·王昶传》的"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拘束畏忌之意。
  《又》"尽善尽美"一词,典出《论语·入佾》的"尽美矣又尽善也"《要方·大医精诚》的精诚。典出在《庄子·渔父》的"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动人,是叩动人心,能及思想深处。
  《又》:"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含灵包涵内蕴,灵是道德真诚。动物之中只有人类是能够涵蕴着道德真诚的,所以人类称为含灵。典出《晋书·桓玄传论》:"夫帝王者,功高宇内,道济含灵。"贼,是危害之意,巨贼当然是大害,典出《论语·先进》有:"贼害夫人之子。"《又》"惟当审谛覃思"。审谛典出《尚书·大传略说》的"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谛也",为详审周密之意。覃思典出《汉书·叙传》的"辍而覃思",深思。
  《要方·序例·治病略例》:"会通玄冥幽微。"玄冥典出《庄子·秋水》的"始于玄冥,反于大通",暗昧的意思。幽微典出《后汉书·崔骃传》的"穷至赜于幽微"。赜,幽深微妙的道理。
  《要方·求子》:"付母之徒。"典出《公羊传
·襄公三十年》的"不见付母不下堂"。是指贵族雇佣教育子弟的高级乳娘。
  《又》"随情逐物",典出《国语·晋语》的"厌述逐远",意思为追逐以求。
  
《晋书》130 卷,唐·房玄龄等撰。
  
神农氏,传说古帝名,古史又称炎帝、烈山氏。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作者春秋时鲁人左丘明。
  
《孝经》18 章,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各说不一,以孔门后学所作一 说,最为合理。 《管子》24 卷,旧题战国时齐人管仲所撰。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公羊春秋》,原30 卷,今改为28 卷。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著。《又》:"染著坚牢"。引用汉·王符《潜夫论·务本》的"物以伍用为要,以坚牢为资"。意思即坚固扎实。
  《又》"妄徇虚声",典出《韩非子·六反》的"布衣循和利而誉之,世主听虚声而礼之。"也徒有其名的虚名。
  《要方·风毒脚气》:"自聘了了"。典出《南史
·戴法兴传》:"于尚书中觅了了令史"。了了为聪明伶俐,明白事理。
  《要方·七窍病下》:"药入肌肤中淫淫"。典出《楚辞·九章》的"望长揪而叹息兮,涕淫淫其若霞"。水在流淌,称淫淫。
  《要方·诸风》"口欹"。典出《荀子·宥坐》的"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敬,中则正,满则覆"。歪斜不正称""
  《又》"虽有补天立极之德"。典出《淮南子
·览冥训》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要方·伤寒下》"嘿嘿欲眠,目不得闭"。典出《汉书·匡衡传》的"嘿嘿不自安"。言心烦意躁而不得安眠。
  《要方·肝脏》"役用非宜"。典出《国语·晋语》的"国有大役"的役字,作""字来解释。
  《要方·小肠》"多言而谩说"。典出《楚辞·九章》的"或谩而不疑"。谩,乱说乱道。
  《要方·脾脏上》"肉极者主脾也"。典出《汉书·王褒传》的"人极马倦"。极是极度疲困。
  《要方·肺脏下》"兴言于此"。这里的""字应作""字来解释。
  典出《周礼·夏官》的"进贤兴功"
  《要方·肺脏》"微使淖"。典出《仪礼
·少宰馈食礼》的"嘉荐普淖"。柔软。
  《又》"剧荏便悁"。典出《论语·阳货》的"色属而内荏"。荏,虚弱内怯。悁,典出《战国策·赵》的"秦虽僻远,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忿怒。
  《要方·大肠腑》"吸吸气上欲欬"。典出《楚辞·九章》的"云吸吸气上"。吸吸是描写浮动、飘荡。
  《要方·膀胱腑》"名玉海"。典出《梁书
·朱异传》的"玉海千寻,窥映不测"。是譬喻海水碧澄如玉。
  《要方·丁肿痈疽》"忽起如蚊蚋啄"。典出《大戴礼
·夏小正》的"白乌者,谓蚊蚋也"
  《又》"堤留于脉而不去者也"。典出《管子·度地》的"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留"
  《要方·痔疮·恶疾大风》中称麻风病为"斯疾"。典出《论语·雍也》孔子称患有麻风病的伯牛谓"斯人也而有斯疾"
  
《潜夫论》10 卷,35 篇,另叙录一篇。东汉时王符(85-163 年)撰。 《南史》80 卷,唐·李延寿等撰。
  
《淮南子》54 篇,汉·淮南王刘安撰。
  
《仪礼》为春秋、战国时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古称"",对记言则称"礼经",合称《礼记》。 《梁书》56 卷,唐·姚思廉撰。
  
《大戴礼》,即经书。
  《要方·解毒并杂治》"岂非在横也"。枉字典出《礼·月令》的"斩杀必当,毋或枉桡"。凡冤死称枉。横字典出《汉书·扬雄传》的"上乃帅群臣横大河",是中间截断。故世人称冤屈不寿而死为横死。
  《又》"大悬绝不及甘草"。典出《论衡·知宝》的"未必才相悬绝"
  意为相差极远。
  《又》"闲解"。典出《诗·秦风》的"驷马既闲"。意即熟练,或熟悉了解。
  《又》"精华消歇"。典出《史记·天官书》的"车服畜座精华"
  《要方·食治》"含气之类"。典出《汉书·贾捐之传》的"含气之物,各得其宜"。指赖空气以生存的动植物,持别是指人而言。
  《要方·养性·道林养性》"养性之都契也"的都契,新《辞源》解释为,"要义、要领"。但又谓典出《云笈七签》
,则误矣。《云笈七签》是抄录于《要方》的。
  《翼方·序》"安假悬衡之验"。按悬衡即天平称,典出《淮南子·说林》的"循绳而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
  《又》"检押神秘"。典出《汉书·扬雄传》:"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检押",即规矩和法度。这里的意思是即使深奥的知识,也是在规矩和法度中产生,因之古今一切都可探讨得之。
  《又》"譬輗軏之相济,运转无涯"一语,完全来之于《论语·为政》的"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词。这里移植得十分巧妙。
  《翼方·叙虚损论》"凡人不终眉寿??"。典出《诗·豳风》的"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老人常有超长的眉毛,俗称寿眉。故老年长寿称眉寿。《又》"不异举沧波以注爝火,颓华岳而断涓流"。沧波,指大海。爝火是《庄子·逍遥游》的"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火炬的别名。颓是崩塌,见《礼·檀弓上》的"泰山其颓手"。华岳虽然是泰山的别称,但在这里是泛指所有的大山。典出《礼·中庸》的"戴华岳而不重"。流涓指小溪,孙氏的意思是火炬经不起大海的水来灌淹,势必扑灭。小溪而用大山的泥土去覆盖,必然中断水流。
  《翼方·万病·耆婆治恶病》"大膏药摩之,一日三四度,七日徹,或二三七日徹,乃至七七日四十九日,名曰大徹。??不过两大徹、三大徹"的徹字,作剥去敷药的意思。典出《诗·豳风》的"徹彼桑土"
  《翼方·禁经·受禁法》"众人浩浩"。典出《书·尧典》的"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为形容水的波澜起伏地大动特动。
  《又》"而我独嘿"。典出《史记·荆轲传》的"荆轲嘿而逃去"。嘿是无声无影的意思。
  《翼方·退居》"役役随物"。典出《庄子·齐物》的"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言工作勤恳、不偷懒。《庄子·齐物》"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此之谓物化"。总之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徒然劳碌一场,到后来仅仅是一场幻境。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深奥的或出典一时没有找到的文字或辞目,如下:"夺索"(见《要方·肾脏》)。
  
《云笈七签》7 部,计122 卷,宋·张君房撰。
  "生视邺脏"(见《要方·妇人方上》)。
  "翻诈"(见《要方肾脏》)。
  "铋铋"(见《要方·备急》)。
  "挂发"(见《翼方·序》)。
  "渴饮武都"(见《翼方·禁经上》)。
  "营叠"(见《翼方·序》)。
  "王相"(见《翼方·杂病下》)。
  ""(见《翼方·杂病下》)。
  孙思邈文学造诣极深,所以两部《千金方》中取词用字,绝非一般人士所能出之。我们要把两部《千金方》的文章风格细细咀嚼一下,可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完全以华丽的文藻写成,工力淳厚来取胜,以两篇序文作代表。
  第二,论述方面的,并没有加以润琢,都系信手取来,一挥而就的。但文学的结构精练,更其是取用单字、词目都相当贴切,往往常在有意无意中插入古典或古人警句来更好地表达其所言。而且这种穿插,非但不使人感到累赘,相反地更感到有红花绿叶、烘云托月的作用。包括两篇"大医"(即"大医习业""大医精诚")在内的所有"论曰"及各节大小弁言,都属于此型。
  第三,为叙述性的介绍方药、制法、用法及适应症。当然,这是不能在文字上用功夫而只能说得清楚、言得明确为要务。所以所占比率最多。
  第四,为后人争议的道家之言,包括术语、符咒、符篆??等,所以文字内容也难免有无法理解的部分。
  最后,感到孙氏这样的精于文字,却没有一诗一词留在人间,流传后世,是十分遗憾的,而且诗在唐代最为盛行的时代。是否当时的医家都不写诗词?并不。在孙氏之前的陶弘景
"胡笳曲"等五绝四首、"告逝篇"五古一首和"寒夜怨"词一首。在他之后的陆蛰"禁中春松"等三首五古。林亿有"题招提院静照堂"五律一首。苏颂"阳关图"七绝一首、"赠同事阁使"五律一首及"献文潞公"等七律三首。我敢这样说,孙氏不可能不写诗,不过失传而已。
  
陶弘景(452-536 年),字通明,梁·丹阳旌稜陵(今南京市江宁县陶家诸)人。曾在茅山隐居修道,后人尊称为贞白先生。撰有《神农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补阙肘后方》??等。 胡茄曲等五绝四首,为"胡笳曲""和约法师临友人""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题所居壁"四首。
  
告逝篇,为五古,共10 句。
  
寒夜怨,共11 句。
  
陆贽(754-805 年),唐·浙江嘉兴人,乃儒而精医者,著有《陆氏集验方》50 篇。 禁中春松等三首,为"禁中春松""赋得御园芳草""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三首。 题招提院静照堂金诗,为:携李湖山外,招提烟霭中,静由诸漏尺,照觉万绿空,马祖传怀海、牛头住法融,谁来访宗旨?现定即家风。
  
苏颂(1017-1101 年),字子容,原籍晋江,后徒居丹阳。著有《图经本草》21 卷。 献文潞公等七律三首,为"即席献文潞公""次韵葛大卿留题寒光阁""和右仆射刘公莘大夜直中书省见寄之什"三首。

 

六、儒家思想

  (一)掌握要领,本立道生
  上面谈的都是在文学修养方面,这里探讨的是思想。
  孙氏在医、儒、道、释四家中,当然以医家为主,三者为宾。在思想方面,以道为主,儒居其次,释家方面仅仅有方外之交而已。
  他在《要方·大医习业》中就谓"不谈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考《诗》《书》是孔子删的,《礼》《乐》
是孔子定的,《春秋》是孔子作的,所以五经是儒家经典,这说明孙氏对儒家之教已掌握要领,抓住核心。
  "大医习业",是培养和造就医学人才,而且还要求具有德才兼备的合格医生。很显然全文中强调读《内经》,旁及"周易六王",是解决业务技术问题。"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这是解决思想品德问题。也就是孙氏以""""为体,以""为用的中心思想。有了医技与医德,然后培养出来的医生,就可以"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了。孙氏所以把这个问题置之于全书第一篇中,说明他的重要性。
  《翼方·本草上·论曰》:"使忠臣孝子忩遽之际"。(见卷二)在方技医书中出现"忠臣孝子",是少见的。这就证明孙氏对儒教事君以忠、事亲以孝的思想深铭五中的流露。
  《要方·大医精诚》:"自衒功能,谅非忠恕之道。"除了忠孝之外,恕也是儒教核心之一。同时也反映出《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儒家思想。
  又如"夫四德者,女子立身之枢机"(见《要方·妇人方上·求子》。
  四德,为儒家强调女子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终身克守、不可违叛的礼教。
  考儒教学说,以""为核心,以""为手段,以忠孝节义信为具体行动,强调"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所以在他们心中一切仁义忠信的化身,就是尧舜文武。现在《要方·妇人方上·养胎》的"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惠,无疾,斯盖文王胎教者也"。很显明地提示孙氏对儒教深入的信仰,不知不觉中在"为心声"的语""中流露出来。
  《要方·妇人方上》屡屡提到"以贻后嗣""有绝嗣之殃""断绪"等语。从语气中看出孙氏对绵延后代的思想,远远超过了祛病保健之上。这显而易见,是接受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见《孟子·离娄上》)孔孟之教的必然后果。他对无后的儒家思想,就从这几句话中,即曝露无遗,谓:"夫婚姻养育者,人伦之本,王代之基,圣人设教,备论阙旨"(见《要方·妇人方上·教子》)。
  (二)--
  孙氏毕竟是典型的学者,从启蒙开始就泡浸在儒家怀抱里,纵然以道教为主要信仰,但他的一言一语,基本上都是孔孟之言的阐明者、发挥者或执行者。且看:
《乐》即乐经,六经之一。今文家谓乐本无经,只是附于诗经的一种乐谱。 《春秋》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六经之一。
  
尧舜,指远在部落联盟的首领唐尧与虞舜,孔孟儒家认为是圣明之君。 文武,为周文王与周武王的合称,儒教也把这两人奉为圣人。
  "白首之年,未尚释卷"(见《要方·序》),"今年过百岁,研综经方"(见《翼方·针灸上·取孔穴法论曰》)。这都是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见《论语·里仁》)的具体执行。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见《要方·序》),这是完全无缺的反映出孔孟之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见《孟子·尽心下》)的思想。
  "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未而忽弃其本,欲华其表而悴其内"(见《要方·序》),又是儒家"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见《孟子·梁惠王》)的思想。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忽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 ?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见《要方·大医精诚》)这又与《论语·颜渊》的"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出于一辙。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见《要方·大医精诚》)。这完全是《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也。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的同一思想。孙氏的用死不用生,更是十足的"远庖厨也"
  "但发惭愧悽怜优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见《要方·大医精诚》),孙氏用一个""字与""字,落在一个""""字之上,把儒家的"内省不疚"(见《论语·颜渊》)思想描写得入木三分。
  "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见《要方·妇人方上·养胎》)。完全照录于《论语·乡党》的"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伎,始终循旧"(见《要方·治病略例》),"各承家伎,便为洞达"(见《翼方·禁经上》),孙氏不嫌其烦地屡屡批判那些医生,不想博采众长,仅仅抱残守缺地坚持一已之得。这种思想的根源,来之于孔子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见《论语·为政》)。周是普遍,比是偏向。纵然一为学术,一为行动,但其原理则《要方·序》:"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孙氏认为医生治病,不论亲近的、疏远的、亲戚、路人甚至国外人士,都要一视同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过是前后次序问题,与这一视同仁并不矛盾)。与"子曰,有教无类"(见《论语·季氏》)的思想完全一致。总之,孔子的教育人才,是"有教无类",孙氏治疗病人,也是"有治无类",是同一个思想。
  "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见《要方·大医精诚》),就是《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思想。
  孙氏提到天人合一方面,两部《千金方》各有一处:其一是《要方·治病略例》的"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脏。经络腑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其二是《翼方·养性》的"人生天地气中,动作喘息,皆应于天,为善为恶,天皆鉴之。人有修善积德而遭凶祸者,先世之余殃也。为恶犯禁而遇吉祥者,先世之余福也"。这两个天人合一,前者为不折不扣的以《内经》作中心思想的医家天人合一学说,就是把人体本身的五脏六腑、皮肉筋骨统一之外,还要把人与人周围环境也统一起来,为医学所利用。例如"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里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见《要方·治病略例》),可以证实是唯物的。后者为以董仲舒
为首的儒学中封建神学体系的天人合一学说。自《易经》开始,就孕蕴着这个思想,之后在不知不觉之中与儒学接触而互渗,子贡也说过这样含有天人合一思想的话,谓"固天纵之将圣"(见《论语·子罕》)。直到董仲舒而开始完整了这个体系。董仲舒在"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气""天人一也"之间的关系,认为是: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见《对贤良策》)。
  所以孙氏后面的天人合一,是儒家的唯心主义思想。这里提出这个问题,并非评议唯心与唯物,不过用以证实孙氏的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
  在《孟子·离娄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之下,所以孙氏在两部《千金方》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像"以贻后嗣""绝嗣之殃""断绪""妇人绝嗣不生"(以上见《要方·妇人方上》)、"况乎身灭覆宗之祸"(见《翼方·退居》)等咒咀无后绝嗣的口气。
  《要方·养性》"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
  性已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则道德之枯也"一节,与《孟子·尽心》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完全同一个思想。也可以这样说,孟子是"人性本善"思想的创导者,孙氏则利用这个"人性本善"学说来引进到养生保健领域里来。
  孙氏除了对宫禄毫无兴趣,对钱财也十分漠然,这是《孟子·梁惠王》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思想的体现。
  从来在纸上写写、嘴上说说是方便得很,慷慨陈词,也何难之有,主要是实际行动。宋·淳熙十二年(1185 年)《淳熙秘阁续帖》有"
不宜滋补,下白,纳下,粟米一石,资饮啜也。思邈"。这20 字有力地证明孙氏把小米一石,赠予贫苦病人作饮料或煮粥充饥。虽然仅仅一石的粟米,能值几文钱,但以清贫的孙氏来说,却并非一个小事了。这也完全是""的表现。他有这样的事实,但在自己写作中一言未及,更显示出真的是《论语·学而》的"不患人之不已知"
  《旧唐书·本传》:"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徽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赴(原误作起)"。又"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前者孙氏在乱世时隐居太白山,后者为治世时进京称臣于太宗,完全符合《论语·泰伯》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儒家思想。而且孙氏还把这种思想引进到医学方面来,谓:"又须审候与死人同状者,不可为医。与亡国同政者,不可为谋。虽圣智神人,不能活死人、存亡国也。故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凡愚人贪利,不晓于治乱
董仲舒(公元前179- 104 年),汉广川人。他讲学著书,推尊儒教,仰黜百家,著有《春秋繁露》等书。
  
子贡,孔子得意弟子,姓端木,名赐。
  存亡,危身灭族,彼此俱丧,亡国破家,亦医之道也"(见《要方·针灸上·用针略例》)。
  倍受后人指责的《要方》中没有仲景学说的伤寒。只有叶梦得体谅他的"独伤寒未之尽,以未尽通仲景之言,故而不敢深论"(见《避暑录话》),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在撰写《要方》时没有见到《伤寒杂病论》
而无法研究,从他的"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见《要方·伤寒上》)一语中完全可以证实。待《要方》脱槁后孙氏已111 岁时,才得到《伤寒杂病论》而开始研究,所以在《翼方》中把伤寒发挥阐明得淋漓尽致。其《要方》中不予深谈,就是孙氏不敢把没有发言权的理论强加发言,这是孙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论语·为政》)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必然结果。
  他对发展多种方法的综合性治疗,也正是接受了孔子"君子不器"(见《论语·为政》)的启迪。
  (三)无意中流露出的儒家思想
  两部《千金方》中引用或受影响于孔孟的,除明白指出的"孔子曰,思无邪"(见《要方·养性·道林养性》)之外,还有不少是儒家的。如:"降志屈节"(见《要方·序》),乃引之于《论语·柳下惠》的"降志尊身矣"
  "造次必于医,颠沛必于医"(见《要方·平脉》),就是把《论语·里仁》的"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改为"""剧荏例便悁欲死"(见《要方·肺脏》),乃引之于《论语·阳货》的"色历而内荏"
  "此皆入人四体"(见《要方·丁肿痈疽·丁肿》)、"四体无令自安"(见《要方·丁肿痈疽·发背》),皆引之于《论语·微子》的"四体不勤"。因为中医术语中始终没有"四体"之名。
  以上罗列的都似乎仅仅在文字方面,未必涉及思想。但思想而不是儒家,他也不会青睐于一部《论语》而读之熟透熟透的。
  儒家教育内容,就是《五经》或《六经》
。在两部《千金方》中除了明确指出"礼云""易曰""诗云""传(指《春秋》)云"之外,更有未加指名的引用《六经》者,比指名的还要多。如来之于《易》的,有:《要方·序》的"探赜索隐",就来之于《系辞上》里原封不动地照录。
  《要方·序例·药藏》的"安不忘危",直接取于《系辞下》的"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要方·妇人方上·求子》的"夫四德者",就是《易》经以元亨利贞为四德的四德。
  《又》"立身之枢机",就是来之于《系辞上》的"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要方·丁肿痈疽·凛疽》"多恻恻然痛",来之于《易·井》的"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要方·食治》的"然后命药"""字,用得很神。考上级(包括
《伤寒杂病论》16 各。东汉·张仲景撰。
  
《六经》,即《诗》、《书》、《易》、《乐》、《礼》、《春秋》六部古典文献。但以《乐》是附在《诗》中,不独立成书,故改称《五经》。
  古代的上帝或帝王)给予下级东西者称""。来于《易·师》的"王三锡命"
  《翼方·序》的"全生之德为大"。来之于《系辞下》的"天地大德曰生"
  《翼方·禁经上》的"玄黄肇判"。来之于《易·坤》的"天玄而地黄"
  《又》"穷神极智"。来之于《系辞下》的"穷神知化"
  此外,还有"易曰,非天下之至赜,其孰能与于此"(见《要方·序例·治病略例》)。
  "易称,天地变化,各正性命"(见《要方·伤寒上·伤寒例》)。
  "易称,积山以成大"(见《要方·序例》)。
  引之于《书经》的有:《要方·序》的"三才肇基"。来之于《书·武成》的"至于太王,肇基王迹"
  《又》"钦望巫祝"。来之于《书·盘庚上》的"不匿厥指,王用丕钦"
  《要方·热痢》的"弘之在人"。来之于《书·君牙》的"弘敷五典"
  《又》"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它的意思完全与《书·说命上》的"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相同。
  还有引之于《礼记》的,有:《要方·序》的"孜孜汲汲"。来之于《礼·问丧》的"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翼方·养性·养性禁忌》的"勿谓暗昧,神见我形,勿谓小语,鬼闻我声,??为善为恶,天皆鉴之"的一节,是在阐明《礼·大学》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还有来之于《诗经》者,如:《要方·序》的"德逾于此"。来之于《郑风》的"无逾我墙"
  《要方·序例》的"诗有、厥初生民"
  《要方·妇人方上·求子》的"断绪"。考绪字常常借用为世业或宗祧来解释。来之于《鲁颂》的"玉于文武,缵太王之绪"
  《要方·肝脏·脉论》的"招招如揭竿"。来之于《邶风》的"招招舟子,人涉邛否"
  《要方·胃腑·痼冷积热》的"有声泱泱然"。来之于《小雅》的"维水泱泱"
  《要方·肺脏·肺脏脉论》的"任物之精也"。此任字作胜任负担讲,来之于《小雅》的"我任我辇"
  《又》"萋萋枝条"。来之于《召南》的"维叶萋萋"
  《要方·肺脏·肺瘘》的"三焦踟蹰"。考踟蹰用在这里,作为逗留或徘徊不前的意思,来之于《邶风》的"受而不见,搔首踟蹰"

 

七、小 结

  孙氏儒家思想,纵然在他的著作中有不少的反映,其实还没有道家那样的突出。因为历来你要学医业医,势必读书识字(一技之长的医生,不在此例),你要读书识字,就是《四书》《五经》,所以你读书博学了,学医也成就了,而孔孟之道的思想也就捷足先登地领占了你的脑子里每一个空隙,而且是根深而抵固。即使此人以后还要学道学释、学庄学墨,但早已先入的东西总难泯灭。孙思邈既然是"七岁就学,日诵千言"的《四书》《五经》,"通百家说"的学者,当然应该有儒家的思想,此其一。纵然孙氏著作字里行间,儒家气息十分浓厚;但始终没有能力来插手于医学理论里来。再说得肯切一些,儒教思想没有渗透到技术性中间来,充其量仅仅使用于医德等不是医学技术的核心圈里。而道教方面呢?不论是生理的、病理的和更重要的治疗手段,这道教思想像影子一样地伴随传统医学理论而并驾齐趋,此其二。《要方·大医习业》中,先"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后"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以儒家来说《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而孙氏把""拿出来独立门户,与"六壬"为伍,把《五经》改为诗、书、礼、春秋,这是独尊《易经》,因为《易经》是偏向于道。而且文字的先后次序也是先道而后儒,此其三。
  医者,技术是才,作风是德,德才必需并茂。儒教思想能在医德方面可以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有了德,就可以纯洁思想,指导出纯洁的医疗作风,谁谓这个儒家思想,在孙氏身上不是重要的。所以孙氏在思想方面,还是当之无愧的是鸿儒。
  至于在文学方面来称为鸿儒,肯定也没有人来否定、异议或反对的。
  
《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读物。都为儒教的经典著作。

 

第四章 居 士  

一、佛 教

佛教,在佛门应称为佛法。法是一切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宇宙万有。创始者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太子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486 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 年)、老子(?)同时。所以儒、释、道三教的创始、基本上在同一时代里。
  他们是各立门户,各有宗旨。但在隋、唐之际,除了儒与道本来就有血统关系--主要在《易》之外,道竟然也与佛相互渗透(后有详述),儒与佛也趋向容洽起来。
  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是当12 世纪到19 世纪一段时间里,佛教在它的发祥地印度,竟然销声匿迹到消失的地步。幸而斯里兰卡将它保存下来,经过漫长的700 年之后,再反馈于印度。还有传入中国的一支,确也一直绵延到今天,更其是西藏。
  在与印度阿育王
(约公元前272-226 年)同一时期的秦始皇(公元前259-210 年)时代,已有天竺(即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18 人来到我国咸阳传教。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 年)大月支国
国王使伊存来长沙,口授佛经给博士弟子景卢。
  东汉明帝·水平七年(公元64 年),派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作使者12 人,前往天竺访求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 年)迦叶摩腾
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应邀来洛阳,并携来佛经与佛像。翌年(68 年),在洛阳雍门外三里御道南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并在此把带来的佛经翻译为中文,内有《四十二章经》等。这是第一部由梵文直译中文的佛经,为中国早期佛教基本经典著作之一。佛教的传入,虽早在秦王朝,但作为一个宗教并得到政府承认崇信者,乃从东汉明帝(58-75 年在位)时算起。张衡在《西京赋》 阿育王,又译阿恕迦或阿输迦。意译为"无忧王""天爱喜见王"。印度 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创始人旃陀曼笈多的孙子。他主持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 … … 等事务,特别扶植佛教,甚至奉为国教。 沙门,为梵文音译"沙门那"的简称。意译为静态、息恶、修道。原为古印度反婆罗门教思想潮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在中国别统称和尚。
  
咸阳,古秦地,今陕西省长安东之谓城故址。
  
大月支国,为古代月氏族建立的王国,今在伊犁河上流。
  
迦叶摩腾,为中印度人,当时是一位有道行的西域高僧。
  
竺法兰,也是中印度高僧,他与迦叶摩腾同来中国。在白马寺与迦合译《四十二章经》。迦死后,他又单独译了《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 《佛本行经》??等佛经。 白马寺,建于河南省、洛阳市东10 公里,因当时用白马把西域佛经驮来,故称白马寺。保存了1900 年之久。山门东西两侧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坟 墓。现设有"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衡(78-139 年),东汉·南阳西鄂人,字子平。精通五经、天文、历算、机械、制作,为一名大科学家。
  中已谈及到"桑门"(即沙门),可以证实在那时的佛教已渗入了儒家大门。的确,佛学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的博大精深,义理幽玄,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更其是如《维摩诸经》
、《法华经》、《楞严经》等,特别为历代文人们所钟爱。也有被纯粹地为着文学目的而研读者,例如古代有名人物陶渊明、王维、白居易、柳宗元、苏东坡??,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丁福保、梁启超??等,都与释氏有缘,甚至鲁迅也在京金陵刻经处刻印了印度僧伽斯那的《百喻经》。所以孙思邈的研究佛学,毫无奇怪之处。但总觉得孙氏对佛学的研究和造诣,远远不及道教。旦看孙氏在道教方面的一言一语,都可分析出是出于那一宗那一派的,而在佛教方面,就无法追究其出处。不过凭旁证观察,可能还是接近于律宗三大派之一的南山宗。
  从此起,佛教在中国,就迅速兴旺起来。主要反映在中国本土的为高僧辈出、西域番僧也不断地频来传教以及佛经的输入、翻译及著作。当时中国高僧道安
法师是一位重要人物,是起了很大积极作用的佛门领袖。他曾派遣 《维摩诸经》,为维摩洁的说经,由秦罗什译成中文。维为辅释迦教化的菩萨。唐王维,就以他的摩诘为字。名与字联起来即维摩诘。
  
《法华经》为《妙法、莲华经》的简称。经中"法师品""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经中"同安乐行品""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佛经的"",相当于我们的""""
  
《楞严经》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由唐般刺密帝译成中文。内中精神是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萨妙明元心。心精偏因,含里十方。众生不明性净妙体,故而流转生死。通过由低至高的修行阶次,达到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陶渊明(365-427 年),名潜,字无亮,晋·寻阳人。曾为彭泽令,因不能"为丑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
  
王维(701-761 年)。唐·太原祁人,字摩诘。人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茹素长斋。 白居易(772-846 年),唐·太原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唐代大诗人。 柳宗元(773-819 年),唐·河东人,号子厚,曾任柳州刺史,故人称柳柳州。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 苏东坡(1036-1101 年),宋·眉州眉山人,名轼,字子瞻。贬谪黄州,筑室于东坡,固自号东坡居士。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近代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派首领。
  
谭嗣同(1865-1898 年),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近代改良派政治 家、思想家。戊戌变法中牺牲的六君子之一。
  
章太炎(1869-1936 年),名炳麟,浙江余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 家。 丁福保(1874-1952 年),字仲祜,江苏无锡人。除著有不少医学书籍外,尚著有《佛学大辞典》《文选类诂》等。
  
梁启超(1873-1929 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 人。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与师康有为人称"康梁"
  
鲁迅(1881-1936 年),中国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百喻经》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共四卷。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 那毗地泽。全经采用寓言譬喻形式,用100 个(实为98 个)事例来说明佛教的基 本教义,是一部佛经中的文艺作品。 道安(314-385 年),东晋高僧,为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本无宗"的 主要代表。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12 岁出家,著名弟子有慧远、僧睿、昙翼、法遇、慧持、慧永、道立??等。徒众到各地大弘佛法。也是我国第一个制订佛门的清规戒律者。由他整理了已译的经典,总结出一套翻译佛经的工作经验。并培养了许多学者和翻译人才,为后来鸠摩罗什的大规模翻译佛经涤讪了良好的基础。
  西晋·惠帝时(291-306 年)僧人帛远
译出《惟逮菩萨经》,疏注了《道楞严经》。当时有道士王浮,撰《老子化胡论》以贬低佛教,帛即予以还击,争论十分激烈,也是一场佛与道两教论战斗争之一。
  东晋,高僧慧持
,当时西域们伽罗叉译的《中阿含经》,就是经过他审阅的。
  孝武帝·大元三年(378 年),道安和尚进长安,从此在佛门贡献了伟大的事业。太元九年(384 年),认为善人死后可往生阿弥陀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说的慧远和尚
,转辗而居庐山的龙泉精舍,创立"白莲社",弘扬这个"净土"学说,故而后人尊他为"净土宗"的始祖。安帝·隆安元年到义熙九年(397-413 年),天竺高僧鸠摩罗什大规模的全面系统翻译了包括《十诵经》在内的大乘空宗龙树提婆的经典。同时克什尔高僧佛陀那舍又译出了法藏部的《四分律》。斯里兰卡高僧跋陀罗译出了《善见律毗婆娑》??等。还有中国高僧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鬼??等从长安出发经西藏至天竺,历14 年遍游30 余国,搜集大量梵文佛经,于义熙九年(413 年)归来,后又与天竺僧跋陀罗禅师共译出经、律、论六部,24 卷,百余万字,撰成《佛国记》。安帝义熙十四年至刘宋·武帝永初二年(418-421 年)佛陀跋陀罗译出《大般涅槃经》。
  刘宋·武帝·永初二年(421 年),昙无微
译出了《大集经》等十部佛经。
  以"博事名师,广求经诰"有名于佛门的智严
和尚在文帝·元嘉四年(427年)与宝云共同译出《华严经》。宝云又个人译出了《新无量寿经》等名 鸠摩罗什(344-413 年),父籍天竺,生于西域龟滋国(今新缰库车一带),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翻译大量佛经,有弟子3000 多人,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睿,称为"什门四圣"

帛远,又作白远,字法祖,俗姓万。当时有道士王浮作《老子化胡经》以攻击佛教,帛远与之辨论佛道邪正以捍卫佛教。
  
王浮,为西晋时有名道士之一。他认为老子与关尹喜西出流沙,化为佛,佛教即由此而兴起。该说当时有一定影响,为道教攻击佛教和贬低佛教的主要根据。
  
慧持(337-412 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宁武县附近)人。18 岁出家,有弟子道弘、昙兰??等九人。
  
伽罗叉,一作伽提婆。
  
慧远(334-416 年),东晋高僧,俗姓贾。
  
克什尔,现在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杰卢姆河流贯境内。
  
佛陀那舍。(待考)
  
佛陀跋陀罗,(359-429 年),中国名觉贤。
  
法显(337-422 年),俗姓龚,平阳武阳人,3 岁出家,20 岁受大戒。 《佛国记》一卷,又名《历游天竺记》或《高们法显传》。内容为记述历游西域的情况。 昙无谶(385-433 年),中印度高僧。初学小乘,后学大乘,西域人尊为大咒师。 智严,生卒日无考。西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人,为晋宋间高僧。
  
宝云(376-449 年),与智严同乡。少年出家,勤于治学。从东晋隆安初年 (397 年),云游西域诸国,瞻礼佛迹,遍读梵书,精于天竺诸国的音字古训。  

元嘉十二年(435 年),求那跋陀罗来中国,到广州。文帝派人迎至建康,历住祗园寺、东安寺。在此期间译出《楞严经》。北魏·皇兴元年(467后),起造永宁寺,构七级浮图。造释迦立像,高43 尺,用铜10 万斤、黄金600 斤。正兴三年(473 年),沙门慧隐和尚造反。
  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年)即北魏·永平元年,菩提流支
来华,住洛阳永宁寺,用四年时间到天监十一年,也即魏永平五年(512 年),译出了《十地经论》、《金刚般若经论》等39 部佛经。
  鸠摩罗什弟子道生
,撰有《二谛论》??等五部佛经著作,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己写的佛经。
  当时还有一位高僧道流
,撰写《河西经录》等四部佛学著作,未成而卒。后由道祖续写完成。
  梁,以面壁九年悟道而名闻于世的达摩禅师
,从天竺经广州到嵩山少林寺,带来了"禅宗"
  智藏
、法云、与僧,并称为梁代三大法师,在佛教上都起到极大的影响。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 年)在京都洛阳普查,当时有寺庙1367 所。各地有三万余,僧尼200 万人。
  以上都是孙氏出生的前夕佛教动态,所以孙氏一入尘世,就有与佛门接触的广泛条件,更其是大量佛经著作是供孙的例览、诵读与研究。
  
《华严经》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该经认为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一微尘映世界,一瞬含永远。宣扬"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圆信""圆解""圆 行""圆证""顿入佛地"的思想。 《新无量寿经》,考《无量寿经》为净土三部经之一,或谓为三国·魏康僧 凯译,这是原梵文的第二次译本。
  
求那跋陀罗,中天竺高僧,属婆罗门种姓,翻译佛经达100 余卷。
  
《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近代有人疑为汉人所作。 菩提流支,天竺高僧,来中国后,备受朝庭礼遇,尊为"地论师"。为相州 北派祖师。 道生,为"什门四圣"之一。巨鹿人(今河北省平乡县)人,俗姓魏。
  
《二谛论》,全书讨论"俗谛""真谛"。前者为"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 也";后者为"圣智所见真实之理相也"
  
道流。(待考)
  
道祖(347-419 年),东晋高僧,苏州人。
  
达摩禅师(?-528 年),全名为菩提达摩,南天竺高僧。后遇慧可,授以 《楞伽经》。 禅宗,以禅那为宗,故称禅宗。禅那又名思维修,内容是思维真理静息念 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其特点是静坐默思,发明佛心。禅宗初祖即达摩。
  
智藏(458-522 年),南朝·梁高僧,俗姓顾,苏州人。为定林寺僧远弟 于,精于佛教的经论及戒律。 法云(467-529 年),俗姓周,宜兴阳羡人,七岁出家。曾撰有《成实论义疏》42 卷,故后人奉为成实宗论师。
  
467-527 年),俗姓孙,吴郡富春人。以能言善辩著称。

 

二、孙思邈时代的佛教动态

凭着这股趋势,佛教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地繁荣昌盛,在孙思邈从出生(541年)到羽化(682 年)的141 年中,还是如此在发展。虽然在佛教史上有四次毁灭佛法号称"三武一宗灭法"446 年北魏武帝灭法、574 年北周武帝灭法、845 年唐武宗灭法、955 年后周世宗灭法)的毁佛事件,孙氏亲身遇到了一次(574 年北周武帝灭法)。
  当孙氏在西魏·大统七年(541 年)出生后翌年(542 年),一位《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渴》作者并在梁大通年间(527-528 年)曾向道家名医陶弘景讨教过道教真谛的高僧昙鸾
圆寂。
  当西魏·恭帝元年、二年(554-555 年)孙氏1314 岁时,又有两位高僧解脱。其一为中国第一部佛教史《高僧传》作者,并撰有《涅槃义疏》、《梵岗经疏》的慧皎
。其一为《大乘广五蕴经》、《大乘中观论译》等五部佛经作者安慧
  当北周武成二年(560 年)孙氏19 岁时,高僧僧稠
逝世。他在佛门中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撰有《止观法》讨论"系心缘级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的禅理之作。
  当北周·天和二年(567 年)孙氏26 岁时,武帝字文邑,开始还是崇佛尚道。时有还俗沙门卫元嵩其人者,上书建议"省寺减僧",意即裁减寺庙和僧侣。书中有:"国治不在浮图,唐虞无佛图而国治"等语。武帝十分赞赏这个建议,从此直到建德二年(573 年)的七年中朝庭七次召集百僚及沙门、道士等争议三教的益害。今后第二次"毁灭佛法"之祸,即伏于此时之萧墙。
  北周建德三年(574 年)孙氏33 岁的5 月,朝庭沼集僧道于京师,当众痛斥佛教邪侫不净。同月15 日下诏禁止佛道两教,捣毁佛像,焚烧佛经,强迫沙门、道士200 万人还俗遣散。并下旨告于天下,谓:"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建德六年(577 年)当孙氏36 岁时,为陈·太建九年,北周灭北齐。周把北齐境内所有四万座寺庙观院没收,尽赐贵族王公们作宅弟,勒令两教信徒还俗遣散。
  北周宣政元年(578 年)当孙氏37 岁时,佛门历史上"周武帝灭法"事件,终以周武帝的崩卒而宣告结束。
  隋·开皇元年(581 年)孙氏40 岁时,隋文帝杨坚(569-618 年)定都长安,统一大业。召高僧信行
入京,主持真寂寺(又名化度寺)。这样,佛 昙鸾(476-542 年)又名昙峦,为南北朝时高僧,雁门(今山西县代县)人,东魏孝武帝尊之为"神鸾",时人称"肉身菩萨"
  
慧皎(497-554 年),南北朝时高僧,为浙江上虞县人。以"学通内外,博训经律"又精于史乘而被人尊为佛教史学家。
  
安慧(475-555 年),为南印度罗罗国人,音译为悉耻罗末底。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系德慧的弟子,真谛的老师。
  
僧稠(480-560 年),北齐高憎,昌黎(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俗姓孙,曾出任大学博士,28 岁出家。《续高僧传》对他评价极高。
  
信行(540-594 年),隋初高僧,三阶教创立者。魏都(今河南安阳市)人,俗姓王。《三阶位别录集》教又从厄运中转向光明。
  当开皇三年(583 年)孙氏42 岁时,高僧灌顶
到天台山修禅寺拜智觊为师,直到智觊去世,未离左右。著有《法华玄义》等七部经书。
  当开皇七年(587 年)孙氏46 岁时,朝廷把尚未竣工的大皇寺及其七级浮图,摧毁烧掉,但其原因,史册上没有说明,至今成为一""。同年,避北周武帝灭法之难而隐居于江南建康、彭城的高僧昙迁
,受文帝召而偕十位弟子入京,主持大兴善寺,开讲《摄论宗》道理,介绍印度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说,受业者达千余人。
  开皇十年(590 年)孙氏49 岁时,文帝又召智正和尚
进京,住胜光寺。并著《华严疏》。对华严宗的创立及发展,有很大影响。
  开皇十二年(592 年)孙氏51 岁时,高僧慧远
圆寂。考慧远和尚同名者有两人,另一为东晋时人,俗姓贾,早在孙氏出世前125 年谢世。曾在庐山东林寺传法,并迎请伽毗罗卫僧佛陀跋陀罗从长安来庐山,共译《达摩多陀禅经》。在宣扬大乘般若学的同时,又提倡小乘禅数。这里谈的慧远是北周、隋初高僧,俗姓李,在开皇七年(587 年)与昙迁同时被文帝召进京畿,住兴善寺,后移居净影寺。同年,彦琼禅师也被召进京,住大兴寺,掌译经事务。
  开皇十三年(593 年)孙氏52 岁时,慧可和尚
卒,享年106 岁。隋文帝赐谥"正宗普觉大师"
  隋·仁寿二年(602 年)孙氏60 岁时,客岁(601 年),诏全国建造舍利塔30 座。命令慧远同时进京,住在兴善寺的昙迁至歧州
,监造凤泉寺及其舍利塔。
  隋·大业三年(607 年)孙氏66 岁时,高僧昙迁圆寂。
  大业六年(610 年)孙氏69 岁时,有自称弥勒者匪徒数十人,入建国门闹事,夺取卫士武器,作乱。齐王暕路过,诛之。同年,日本和尚惠日、居士倭汉真福田来华留学,研究佛教经论。
  大业八年(612 年)孙氏71 岁时,结识了道宣
和尚。考道宣为律师三派之一南山宗创始人、佛教史学家,因常住终南山研究、宏传戒律,世称南作者。
  
灌顶(561-632 年),为隋·唐时高僧,原籍常州义兴(江苏宜兴)人,俗姓吴。后居章安,故又称"章安尊者"
  
智觊(538-597 年),天台宗四祖之一,实为创始人,故人称"天台大师"。俗姓陈,祖籍颖川(今河南许昌市)。
  
昙迁(542-607 年)博陵饶阳(今河北省饶阳县)人,俗姓王。13 岁时已视测《六经》,尤精《易经》,21 岁出家,精研佛家诸经,隐居林虑山的净国寺。后应召入京。
  
智正(559-639 年),俗姓白,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人,11 岁出家。 慧远(523-592 年)北周、隋初高僧,俗姓李。
  
彦琮(557-610 年),赵群柏(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南)人,俗姓李。10 岁出家,21 岁入北周武帝内殿,陪侍讲《易经》、《老子》、《庄子》,任通道观学士。
  
慧可(487-593 年)俗姓姬,初名僧可。洛阳武牢(今河南洛阳市东)人。 歧州,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道宣(596-667 年),俗姓钱,润州丹徒(今江苏省丹徒县)人。15 岁受业,16 岁落发。为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宗创始人,佛教史学家。
  山律师。后进京,一度主持长安西明寺,参加玄奘译场(专门翻译玄类常用的佛经机构),负责润文。当时道宣方从智首
律师受具足戒后。之后道宣与孙氏同进京畿,又得相聚,成为孙氏唯一的方外之交、忘年之友。
  当唐高宗·武德元年(618 年)孙氏77 岁时,高僧吉藏
被选为长安十大德统领僧众之一,住延兴寺。著有《中论疏》《二谛义》等七部佛学文献。
  武德四年(621 年)孙氏80 岁时,以捍卫佛教尊严出名的法琳
禅师,从此开始,展开了强烈的斗争以护法。就是这年,太史令傅奕(555-639 年)上书请废佛教,指斥佛教是妄言轮回功德,愚民谝钱,且僧多寺奢,大量耗费国家财富,诱使军民逃役而"害政祸国破家,未闻益世""请胡僧佛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粹"。琳乃著《破邪论》以反驳。后有道士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来污蔑佛教,又有刘进喜者,著《显正论》以贬斥佛教,琳再撰《辨正论》予以有力还击。后贞观十三年(639 年),道士秦世英,向朝廷诬告法琳的《辨正论》是"谤讪皇宗"。唐太宗大怒,下敕"沙汰僧尼"。并召琳辩对,判处死刑。
  因《辨正论》中有"有念观音者,临刀不伤"一语,所以缓刑七天,令法琳念七天的观音,然后问斩,观察念观音者,真否临刀不伤?至七天后临刑,法琳谓"这七天中,不念观音,惟念陛下",唐太宗为法琳的才智折服,免去死刑。改为流放,到益州。但在发配途中病逝。
  唐·武德六年(623 年)孙氏82 岁时,日本僧惠济、惠光来中国留学。
  同时留学在中国已13 年的日僧惠日与居士倭汉真福田学成回国。
  当太宗·贞观元年(627 年)孙氏86 岁时,华严宗初祖法顺
,被召来京师,赐号"帝心",从而后人尊为"帝心尊者"。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及《华严法界观门》。
  同年,天竺波罗颇迎罗密多罗三藏法师,携梵文本佛经来华译为汉文。
  凡涉及律者,皆咨询于智首。
  也是这年,孙氏以学者、医家和道家的身份,唐太宗也召请入京。并赐以爵位,孙氏坚辞不受,但从此即脱离了隐居而寄寓长安,直至羽化。
  当贞观三年(629 年)孙氏88 岁时,玄奘法师
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新疆、中亚,到中印度摩揭陀国西域取经。
  当贞观九年(635 年)孙氏94 岁,高僧智首圆寂,享年68 岁。唐太宗敕令国葬。身前著有《五部区分钞》及《四分律疏》。
  弟子有道宣、道世、慧满、道兴??等。
  贞观十一年(641 年)孙氏100 岁时,高僧善导(613-681 年),赴西
智首(567-635 年),祖籍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北)人,俗姓皇甫。幼年在相州云门寺出家,22 岁受具足戒。贞观八年,为太穆皇后在长安建立弘福寺。殁后,唐太宗敕令国葬。 吉藏(549-623 年),俗姓安,祖先为安息(伊朗高原古国)人,故人称"胡吉藏"。为三论宗创始人。 法琳(572-640 年),俗姓陈,祖籍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捍卫佛教,不遗余力。 法顺(557-640 年),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祖籍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18 岁出家。 玄奘,俗称三藏法师,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本姓陈,13 岁出家,21 岁受具足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即以玄奘为模特。
  
姑藏,今甘肃省武威市。
  河玄中寺,拜道绰(562-645 年)为师。
  当贞观十六年(643 年),太宗派使者迎道信(580-651 年)和尚入宫。信以年老不应召。后又派使者以暴力威胁,仍不肯应召,太宗为之奈何。其实道信此时仅仅为71 岁,比孙氏还小31 岁。
  当贞观十九年(645 年)孙氏104 岁时,净土宗创始人之一道绰圆寂。
  同年,玄类法师西行求法,历17 年,行五万里,"所闻所履,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520 荚,657 部,胜利归来。住长安弘福寺,后迁大慈恩寺。从此即开始于20 年间,开译场从事译经。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大般若经》、《俱舍论》等75 部,1335 卷。参与翻译工作者,有道宣、日本僧道昭(628-700 年)、道世(?)、窥基(632-682 年)??等许多高僧。同时律宗三派之一东塔宗创始人怀素
也参予了译经工作。
  唐·永徽元年(650 年)孙氏107 岁时,朝鲜僧义湘(625-702 年)与元晓(617-686 年)结伴来中国。半途遇雨,元晓陡然产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外无法,胡用别求"的魔障想法而携囊返国。义湘则一人来华。回国后,高丽王朝肃宗赐谥"圆寂国师"。享年77 岁圆寂。
  当永徽二年(651 年)孙氏110 岁时,禅宗四祖之一道绰圆寂。当圆寂之前,告弟子们谓"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而逝。唐高宗赐谥"大医禅师"。当永微三年(652 年)孙氏111 岁时,禅宗牛头宗鼻祖法融
禅师,在建初寺,宣讲《大般若经》,听者云集。世称其宗派为"牛头禅"
  当永徽四年(653 年)孙氏112 岁时,日本孝谦天皇白雉四年,日本元兴寺高僧道昭奉天皇命来华深造。
  当永徽六年(655 年)孙氏114 岁时,日本僧惠日,再度来华。
  当唐·显庆元年(656 年)孙氏115 岁时,西域僧那提三藏,经昆仑国
来中国。
  当显怯邺年(657 年)孙氏116 岁时,高僧法融圆寂,有遗著《心铭》,弟子有智岩,道綦、道凭??等。
  当显庆五年(660 年)孙氏119 岁时,留学八年的日本僧人道昭回国。
  以元兴寺为中心弘布法相宗,为日本传布法相宗之始。死后据其遗嘱火葬,为日本火葬的始创者。
  当唐·龙朔元年(661 年)孙氏120 岁时,唐开国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之侄,奉敕为玄类弟子的窥基和尚,在青年参加译场,负责主译《阿毗达摩界身足论》等几部重点经论。
  当唐·麟德元年(664 年)孙氏123 岁时,玄奘法师坐化,享年62 岁。
  当唐·乾封二年(667 年)孙氏126 岁时,孙氏知友道宣律师圆寂。
  当唐·咸亨二年(671 年)孙氏130 岁时,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义
怀素(624-697 年),当时名怀素者有两,前者(624-697 年),后者(725 -785 年),这里是前者的怀素。俗姓范,祖籍南阳,后迁长安。10 岁出家,21 岁时 玄奘回国,即从玄奘学佛。从咸亨元年至永淳元年(670-682 年)12 年中写成了 《四分律开宗记》等八部名著。
  
法融(594-657 年),俗姓韦,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县西南)人。19 岁即博通经史,入茅山依三论宗灵法师出家。曾于南京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立茅茨禅室,终日坐于石室中谈经参禅。因他住于牛头山,故换他的一派称为牛头禅。
  
昆仑国,今泰国。
  净禅师
由海道往印度求法,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只林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到那烂陀寺学习大、小乘佛教。历时20 多年,游历30 余国,于唐·武则天·证圣元年(695 年)回国,那时孙氏已逝世了13 年。
  当唐高宗·上元元年(674 年)孙氏133 岁时,智威和尚
在轩辕炼丹山的法华寺传教。手写藏典,昼讲夜禅。一时从者很多,内参禅者三百,听讲者700 余人。他写的《桃岩寺碑》与《头陀寺碑》,文藻华丽,传诵一时。当凤仪元年(676 年)孙氏135 岁时,在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的慧能上人,在南海法性寺遇印宗法师,智光律师临台为授满分戒。翌年(677年)挂锡韶州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当永隆元年(681 年)孙氏139 岁时,高僧智威圆寂,享年80 余岁。
  当开耀元年(681 年)孙氏140 岁时,高僧善导
圆寂。唐太宗在贞观十五年(641 年)御驾西河玄中寺,拜善导为师,听聆讲经。生前著有《观无量寿经疏》??等五部著作。
  以上佛教的乍盛乍衰,经常"晨为座上客,暮作阶下囚"者飘摇无定,苍狗白云,更其是"灭法"之灾,在孙氏的思想上无可避免地产生巨大影响,但孙氏从未卷入旋涡。可能他早已淡泊忘情,同时也证明他仅仅是研究而非归宗释门,当然不会挺身而出作卫佛的勇士。至于在孙氏羽化前的几年中事,对孙氏思想的影响已经无多大的激惹了。
  
义净(635-713 岁),俗姓张,原籍齐州(今山东省历城)人。
  
智威(?-680 年),俗姓蒋,祖籍处州给云(今浙江、缙云县)。因久居法华寺,故人称"法华尊者" 慧能(638-713 年),为禅宗南宗创始人,尊长"禅宗六祖"。俗姓卢,原藉范阳(今北京市西南)人。卒后,唐宪宗迫谥为"大鉴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曾为其撰写碑铭。 印宗,待考。
  
智光,待考。
  
韶州,今广东韶关。
  
善导(613-681 年),唐代高僧,净土宗实际创始人,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弟子不可胜数,被称为"弥陀化身"

三、方外之交

  根据文史记载中看到孙氏所接触过的人很少。原因很简单,他是逃世避俗的隐逸之士一流人物,本来就是野鹤闲鸥、看云听瀑置身于尘世之外,既不是倜傥风流、诗歌酬唱的墨客骚人,更非周仁行义、燕赵悲歌的游侠之士,所以不可能有较多的朋友结交。
  有案可稽的,只有一位,为道宣和尚,而且还是十分莫逆的。
  《西阳杂俎》:"孙思邈尝隐于终南山,与宣律和尚相接,每来往互参宗旨。"但遍查佛门史书,未见有宣律者,据《宋高僧传》
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有"南山律师道宣",谓:"处士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相接,结林下之交,每一往来,议论终夕。"又查《中国人名大辞典》"道宣,唐高僧,丹徒钱氏子。初居终南山白泉寺,后居京师西明寺。与处士孙思邈结交。持律坚定,号为南山律。乾封问圆寂。"再查《佛学大辞典》"十六岁落发,隋大业中(605-617 年),从智首法师受具戒,唐武德中(618-626 年),充西明寺上座。乾封二年(667 年)十月三日寂,寿七十二。"据以上文献所载,道宣的职称是律师。考当时佛门根据《涅槃经·金刚身品》的"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三德指归》再予以解释,谓"三师,谓律师、禅师、法师也。明练持犯曰律师"的精神,所以把能精通戒律的高僧称律师。至于和尚,乃泛指受戒过的佛门男弟子而称,也即所谓比丘。叶梦得把"道宣律师和尚"写作"宣律和尚"者实误,或抄写时鱼鲁虎帝所致。因之这里的宣律,应该是道宣律师。
  道宣,比孙氏小55 岁,为唐代高僧。隋·大业八年(612 年)16 岁时,从智首法师受具戒。初居终南山白泉寺,在唐·武德中(618-626 年)驻锡长安西明寺。玄奘法师从天竺归来后,奉旨参加翻译梵文经书的译场工作。后人奉为南山律宗之祖。
  孙氏与道宣的交谊极为深厚,可从"议论终夕"一言中体会出来,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不同于一般之交。史书更以"林下之交"来反映出他们纯洁的友谊已达到了闲雅、旷逸与越脱的最高境界。
  《西阳杂俎》又谓:"忽有老人,夜诣宣律和尚求救,??乞和尚法力加护。宣公辞曰,贫道持律而已,可求孙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从字里行间去咀嚼,他们之间没有深厚交谊,道宣是不会介绍推荐的。即使介绍,孙氏也不会接受的。
  道宣在佛学与医学之间的瓜葛,是没法分清的。他奉敕参予玄奘法师翻译梵文佛经工作,鉴真和尚
又是他一。脉嫡传的门弟子。关系是道宣弟子文 《宋高憎传》30 卷,宋·赞宁撰。
  
《佛祖历代通载》22 卷,元·临济宗沙门念常撰,广载佛教历史。
  
《中国人名大辞典》,陆尔奎等23 人编著,1921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纂,1984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涅槃经》有大乘的和小乘的两种。属同本异译。
  
《三德指归》10 卷,宋·孤山智园撰。
  
鉴真(688-763 年),为杨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俗姓淳于。14 岁出家,天宝元年应日本邀请,东渡至日本,在奈良东大寺建戒台,传授戒法,为日本律宗始祖,卒于日本。纲,文纲弟子道岸,而鉴真正是迫岸的弟子。所以鉴真和尚的业务细胞里肯定含有道宣的生命现象中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成分。
  考道宣在唐武德间(618-626 年)由终南山移居长安西明寺。孙氏在贞观元年(627 年)比道宣后一步到长安光德坊鄱阳公主废宅寄寓,两处有多少距离,现在当然已无法考证得之,但两人再度相逢而近在咫尺是不容否认的。
  他两人友谊的缔结,当然在道宣受具足戒之后挂锡白泉寺开始。两人年龄距55 岁,这样忘年之交,在古代是常见不鲜的。开始两人都在终南山,可以朝夕相见。自贞观元年到乾封二年的41 年中,两人同寓京师,当然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所以"议论终夕",是完全可以的。
  道宣既称一代宗师的高僧,禅理真缔与道德文章必然清高脱俗,加之医学知识,更是孙氏切磋问难的对象,有这种基础,才可以涤讪了他们之间真诚友谊。正因为这样深交,才相互作用的影响,也不属于一般了。总之,孙氏的朋友不多,或许仅仅只有这一位,但对他的业务、品德及思想的影响可不小。
  
文纲(636-727 年),俗姓孔,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12 岁出家,20 岁受具足戒,25 岁开始讲经,30 岁登台。弟子有道岸等50 余人。
  
道岸(654-717 年),俗姓唐,祖籍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少年好学,后即出家,拜文纲为师,坚修律义,深入禅慧,时称"大和尚"

 

四、流露在两部《千金方》中的佛学思想

  孙思邈与佛教,在正史中仅仅有《旧唐书》"兼好释典"及佛学史中道宣传记里提到的"与孙思邈处士,结林下之交"外,就没有可靠的资料,所以两部《千金方》才是可以反映出孙氏佛学思想的最好证据。也有人认为两部《千金方》吸收了"四百四病"学说,采纳了天竺国传入的方药、迦瑜功,不断地接受青婆治病方法,就作为是孙氏崇佛的依据,其实错了,这不过是在医学学术上的流交渗透,与佛学思想毫不相干。而且天竺是天竺,佛学是佛学,犹如用"中国"两字决不可以代表道教一样,天竺怎能等于佛学。而且耆婆是男性医师而绝非和尚。
  考佛学的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见《涅槃经》的"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无我"(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自体。内又有"人空",即"人无我"。说人的称为"色蕴"的物质世界与称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精神世界,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与称为"法空""法无我"。说是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无常恒坚实的主体)和""(《佛地经》"逼恼身心名苦",是最好的解释。因为凡是一切境界,我们接触到的时候,凡不合或不满足自己意趣感受,就能引起痛苦,这乃是苦。因为要合适或满足自己意趣的毕竟不多,而且今逃说这个事物合适或满足了自己的意趣,但明天这个合适或满足的要求又提高了,那末苦又来了。所以这个苦任何人都有,永远也不能不苦,所以称为"人生是苦")。这种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全在于自身的""""所致。""指贪、瞑、痴等烦恼。""是指身、口、意等活动。""""是因,是造成""的果。因而也进一步必然的"善恶行为,轮回报应"。《要方·大医精诚》的"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无得似有所娱""食如无味""看有若无"等语,都是浸透了禅理这个思想。
  《翼方·退居》的"若知进不知退,知得不知丧,嗜欲煎其内,权位牵于外。其于过份内热(热中之热)之损,胡可胜言。况乎身灭覆宗之祸,??"就是具体而形象化地描述和分析""的种种。
  要解脱"",唯有依赖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字,用来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畴。这里的""是佛说的教法,""是佛法,""是佛门弟子论佛语、议法相,与佛相应者,用现代语来说是学习心得的记录。以上三者,合称"三藏"""是要学习如来佛能自我制身、口、意"三业",称为戒法身,属"五分法身""一戒"""是要学习如来佛的真心寂静,远离一切妄念,称为定法身,属"五分法身""二定"""是学习如来佛的真智圆明,观达法性,称为慧法身,属"五分法身""三慧"。在《翼方·退居·养性》的"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务令洁净,则神安道胜也,??自然事闲,无物相恼",就是体现了这"一戒、二定、三慧"几个解脱一切束缚来获得涅槃的精神思想。
  在这里我们更不应该对孙氏"以香沾之"一语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见而不加深究。考""在佛门中号称"佛使"。因为焚了香、献了花在以"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及十小咒为内容的朝课与以"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阿弥陀经""礼佛大忏悔文""三皈依"等为内容的暮课中不可缺少的礼节仪式。在《金刚经
·持经功德分》中就强调:"在在处处,若有些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花香,而敬其处。"理由是""可以通过一缕镣绕、碧篆青烟,把人的灵性通达到佛的面前,使佛与人灵犀相通,一如使者一样。从这里的焚香以及把前后文章连贯起来细咀,更证实孙氏与佛学的紧密联系。
  内"无物相恼",在习惯上多为"相烦"。现在孙氏不写贯用的"相烦"而独取冷癖的"相恼",正是因为袭用《佛地经》的"逼恼身心名苦"而得。"定法身""五分法身"中主要的成佛功德法之一。《翼方·养性·养老大例》中"无喜怒,无极视,无极听,无大用意,无大思虑,无吁嗟,无叫唤,无吟吃,无歌哨,无啈啼,无悲愁,无哀恸,无庆吊,??可无病长寿,斯必不惑也",就是定法身中的全部思想。更必需一提的是"斯必不惑也"""字,已非儒之""而是佛家之""。因为儒家之""的解释,是迷惑,例如《论语·为政》的"四十而不惑"。佛家之""是烦恼,例如《百法明门论·忠疏》的"惑谓根本及随烦恼"。这里如其以儒家之惑来解释,则是无法说得通的。
  六道轮回,也是佛教教义重心之一,而且即使教外人也大多知道。意思是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的去处,要凭你生前为善为恶的程度来支配。《法华经·方便品卜"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总的一句话,是生前善行者升天为人,恶行者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道中去。孙思邈就把这个"六道轮回"学说贯彻到医书中来,如《要方·大医精诚》的"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有阳恶,人自报之,人有阴恶,鬼神害之。寻此贰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及《翼方·养性·养性禁忌》的"人为阳善,人自报之。人为阴善,鬼神报之。人为阳恶,人自治之。人为阴恶,鬼神治之。故天不欺人,示之以影,地不欺人,示之以响"。更其是两文最后两句话,完全是释家口气。
  不少人把华严宗所立十宗之一的"一切皆空宗",错误的认为佛教就是"一切皆空",错了。假如真的一切皆空,那末在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是空的世界就什么也都没有了。什么也都没有了,势必干好事也可,干坏事也可,在糊糊涂涂中混生活,佛教的本身也没有了,还成什么世界!其实佛学中""的意义是有着最高深的哲学在内。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而成为诸佛菩萨的。佛家的""字,绝非不是"虚无"。而是指事物的变幻莫测,指机理的空寂明净。所谓世界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乍生乍灭,俱在刹那之间,没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所以佛教的"",并非什么都虚无没有,相反、样样都有,非但不是消极而是相当积极的。且看他们的割肉烧擘的舍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为了拯救芸芸扰扰如在海中受苦的众生,本慈悲之旨,施宏大法力来引渡到彼岸。为了别人甚至禽鲁的摆脱苦难,竟然还有过摩河萨埵舍身饲虎不可思议的故事,谁说是消极的。孙氏在《要方·大医精诚》中的"精勤不倦,??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思想,就是这个精神。也正是为了这个积极因素的鼓励而孙氏更奋发图强的学习、读书、行医、著书立说来拯救与普渡众生。《要方·大医习业》》:"不读内典(注:原文作经,是错的。因为下
《金刚经》1 卷,即《金刚般若密陀经》的简称。内容是讨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认为应该"离一切诸相""无所往"。意思是对现实世界不应 该执着或留恋。
  文为'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内经》没有这慈悲喜舍之说。《典》是佛门称佛学文献的总称,在佛门才有慈悲喜舍学说,而且还是重点所在。佛门也有《外典》一词,指的是不属于佛教的文献),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考"慈悲"为佛教常用术语,意思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大智度论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喜舍"也是佛家术语,指用钱财或自己身上的活组织来救济他人的灾难,称"喜舍",又称"净舍""净施"。其中"慈悲"一言,人尽皆知,而"喜舍"一词,鲜为人知,今孙氏信手拿来,可知孙氏对佛教的研究,已不是一般性的泛泛涉猎而已。《要方·大医精诚》:"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佛学认为凡人做事,必须专心注一境而不散乱其神,然后可以取得准确的认识和作出准确的判断。""字,在佛学上的定义是"谓心,期待于某一点而安住于此,确乎不动也"""字,为"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所以他经常和""联在一起而称为"禅定"。孙氏的"安神定志",即佛家的"心一境性"
  《又》"不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思想。古天竺把人民分为四级,称四姓。一婆罗门、最高贵;二刹帝利、相当于中国的绅士;三吠舍、为一般老百姓;四戍陀罗、为农奴、贱民。四姓之间,身价悬殊,地位绝对不同,相当不公平,更其是戍陀罗,最为下层低贱。所以佛教就提出"四姓平等"口号,孙氏的"普同一等"十分符合于"四姓平等"思想。
  《又》:"??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畜贱人贵,??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考佛教有"五戒
""八戒""十戒",其中第一戒,就是戒杀生。
  《又》:"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因果学说,也是佛教中主要理论之一。《观无量寿经》
"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佛门认为"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是为果而预设,果是由因而产生。它的特色,就是《瑜咖师地论》谓之:"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种报应,是无法逃避的。孙氏这节文章,正是为因果学说再加一个肯定。《又》:"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这里的善,是指不违叛佛教教理而言,与恶相对。笼统地说,即《大乘义章》的"顺名为善,违名为恶",顺理为善,逆理为恶"。再具体一些说,是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内有:信、惭、愧、无贪、无瞑、无痴、精进、轻妄、不放逸、行舍、不害。的确,人 《大智度论》100 卷,天竺龙树菩萨撰,秦罗什译成汉文。
  
五戒:一不杀生戒,二不偷盗戒,三不邪淫戒,四不妄语戒,五不饮酒戒。 八戒:一不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人不与之物,三非梵行、男女媾合也,四虚妄语、与心相逆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坐卧于高广严丽之床上也,八食非时食、食非时之食。
  
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华鬘好香涂身,七不歌舞娼妓、亦不往观听,八不得高坐广大床上,九不得非时食,十不得捉钱金银宝物。 《观无量寿经》又名《观无量寿佛经》或《观经》1 卷,为净土三部经之一。弘扬西方阿弥陀极乐净土,无限美妙庄严。
  
《瑜珈师地论》100 卷,弥勒菩萨说,玄奘译。
  
《大乘义章)20 卷。隋·净影寺慧远撰。分义为五聚:一教聚,二义聚,三梁聚。四净聚,五杂聚。们能够这样实行其善,是可以养性而健康。
  且看《要方·大医精诚》中警句,不少是"十戒"的具体行动。例如:"杀生求生,去生更远"(一戒杀生);"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四戒妄语);"醽醁兼陈,看有若无"(五戒饮酒);"纵绩罗满目,勿左右顾的"(六戒涂香饰鬘);"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七戒不视听歌舞)"珍羞迭荐,食如无味"(九戒非时食);"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十戒不得捉钱金银财物)??等等。
  《要方·风毒脚气·论风毒状》"今有病者,有受入性依法",完全是佛门语。佛有"法四依"学说,内容为"一行四依、二法四依、三人四依,四说四依",这是第四款的"依法不依人"
  《要方·序例·合和》的"六根不具足人"。按《俱舍论
》:"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就是说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人为触根。再加上《大乘义章》"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的意根,也即是念虑根。考""乃罪孽根源,六根者六种孽根。孙氏这里的"六根"是代表着眼、耳、鼻、舌、身、意(思维)。"不具足"就是不完全。意指四肢、七窍甚至精神上残缺不全的人。所以此言,也完全出之于佛家。
  《要方·养性》"百年之内,斯须之间",是《俱舍论》"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的意思。也有人认为是《庄子·知北游》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当然也可以。至于他毕竟引用的是佛是道?只能起孙氏于地下,才能清楚。更有人说,这是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翻版,笔者认为不然。因为《庄子》在战国,《俱舍论》的传入亦在孙氏在世之年
,所以以上两书,孙氏当然读到。《春夜宴桃李园序》,孙氏怎能看到。
  《要方·养性·道林养性》"是之勿外缘"。外缘为佛家语,意指外面来的各种刺激,与内因相对而言。典出《起信论》
,谓:"用重习者,即是众生外缘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翼方·养性·正禅方》:"定累一年得四禅定,万相皆见,怀欲界、观境界如视掌中,得见佛性。"考四禅定,是合: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而成的四禅定。用佛家的话来说,是"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称四禅四定。总的意思是通过四禅定后,好的坏的都能了如指掌,自己也感到有接近于成佛的境界。考佛性的含意,《华严经·三十九》:"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孙氏借用过来,是说明,使心境里归真反朴,心无邪念。
  《翼方·辟谷·服水》"先发广大心,仍救三涂大苦,普渡法界含生"
  在佛经里称"广大"者,意思是大的美德,广大心即美的心灵。三涂,即三途:其一为火途,为火所烧的地狱;其二为血途,为相互残杀之途;三为刀途,为饿鬼趣以刀剑杖逼迫之厄,这都属"苦境""法界"一,辞,在佛教里有很多的解释,用在这里则为泛指一切事物。例如《惧舍论》的"能持
《俱舍论》全称《阿毗达摩俱舍论》30 卷,为阿毗达摩的论说汇集而成的一部佛学著作。 《俱舍论》为玄奘所译,孙氏完全可以读到。
  
《起信论》全称为《大乘起信论》,天竺马鸣菩萨作。在中国有两种译本:一为梁·真谛和尚译本,作一卷。一为唐·实又难陀译本,作二卷。
  自相,故名为界,或种族义""含生"佛教指具有生命的东西,都称含生,这里当然是专指人而言。这一句佛学气息十分严重的句子,用现代语来翻译,是:首先发出美的心灵,拯救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大众。
  《又》"烧香礼十方诸佛"。这是禅门礼拜仪式之一,就是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及上、下十个方向膜拜。这种膜拜仪式,只有佛教所特有。
  《又》"上根之人,一服如甘露;中根之人,再服如甘露;下根之人,四服如甘露;极下根者,六服如甘露"。考""字在佛教里的解释,《俱舍论》上"根者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就是说,根的意义是"能生",具有促进增生、增殖作用的"增上"。如眼根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又人性有生善恶作业之力,故也称为根性。所以上根、中根、下根、极下根者,是指根的厚薄、深浅之谓。
  《翼方·退居·择地》:"??便可构居,若有人功,可至二十亩。更不得广,广则营为关心,或似产业,尤为烦也"。在字面上看,似乎除了""字之外,未感有佛教气息,但实质上完全是佛门语。盖佛家最忌""""两字,惑中之"",更为严重。孙氏极力主张不贪不惑。如其对身外物一加关心,已经开始不知不觉中坠入惑壑贪欲谷而不能自拔。因为"心迷前境,目为之惑"(引《探玄记
》原文),如无身外之物,心当然不为之迷了。孙氏这节文章,实实在在饱涵着《法华经"诸苦所困,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的真谛。
  《要方·养性》:"故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修行"两字,即世间人专做好事不做坏事的意思。原出《庄子·太宗师》的"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之后,儒家也用,如《淮南子·诠言》"君子修行而使善无名",但到佛教传入中国后,从此即为出家当和尚或比丘为修行了,《晋书·鸠摩罗什传》"为性率达,不拘小节,修行者颇共疑之"可证。但同与做好事不做坏事之说并行者,还有佛门的认为从因到果的功德,有"五转"阶段,第一转为发心;第三转为菩提;第四转为涅槃;第五转为方便究竟,这个"修行",是第二转。
  《翼方·退居·杂忌》:"诵言紧沙迦罗。"考紧沙迎罗,是佛经中人物,为似人非人,似神非神,介乎人神两者之间的头上生角的人形怪物。孙氏而不精佛经,那能知道。
  《要方·诸风·风痱》:"寻之即用。"""字,佛教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的第七十五,内"六不定地法"的第一,即为""。它的意思是寻求事理,粗糙莽撞而不深入。除此以外,两部《千金方》中引用的佛家言语也不少,如:《要方·妇人方上·求子》"不能施化,施化无成"。典出《法华玄义》
"如来施化之意"
  《又》"阳施阴化"。与上同义。
  《要方·小肠腑》"种种形相"。形,典出《无量寿经》的"国中人无,形色不同"。相,典出《华严经》的"无边色相,圆满光明"。形相用在一
《探玄记》全名《华严经探玄记》20 卷,唐·法藏和尚撰。
  
《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18 卷,为高僧鸠摩罗什译。
  
《法华玄义》全名为《妙法莲华经玄义》20 卷,为法华三大经书之一。起,即形体与色采。这里的形相,是说病人的精神状态与机体表现。其实中医方面对此的形容词也不少,而孙氏独独采用佛家语来表达,证明孙氏对禅门语言是十分熟悉的。
  《要方·脾脏·脾脏脉论》"万物众色不同"。即众生色相。
  总之,孙氏在医学方面的吸收佛教精神,最主要而又有益的思想是"舍身渡众"!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和思想,更促使其工作的踏实与医德的崇高。

 

五、孙氏在三教中佛教思想最少

  如其根据以上种种,认为孙氏是佛教中的虔诚信徒,那就错了。事实上孙氏对三教的信仰、研究与造诣,佛教所占的比例为最少。如其要加以说明,首先要观察、分析孙氏时代及其稍前一个阶段的儒、释、道三者之间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你且看两部《千金》中言语,最多的当然为医学,次为道学,再次为儒学,佛学最少。如其没有印度医学的输入,则关于佛学方面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了。因为印度医就是建筑在佛学上的,犹如中医的建筑在道教上一样。孙氏的佛学气息,就在印度医学身上带了过来的。或谓孙氏对因果学说言之殊多。但更知道因果学说固然如佛教中心思想中一个重要部分,但唐代民间也早已有因果学说了。在这里我们固然不可能说孙氏的因果学说来之民间,但也不能武断地说是直接吸收于佛教。
  (一)来之以渐的三教互渗
  三国时(221-280 年),何晏
、王弼、夏侯玄等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来炫耀的名士,同开玄学风气。如何晏的《道德论》,王弼所疏注的《易经》、《老子》,都提倡"贵无"。认为伦理纲常出于自然,主张执政者"无为而治",虽然如稽康等人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人还是维护着儒家伦理观念。所谓玄学,就是在虚无玄远的"清淡"中用老庄思想揉合儒家经义,以代替式微滑坡的两汉经学。用他们的话来说,是"援老入儒"
  东晋(317-420 年),张湛
在玄学中渗入了佛学,形成了佛学与玄学趋向于合流。也就是儒、道、释三者一体的学风。且看张湛的《列子注》,就是用玄学的语言来解释佛经。所以那时,儒、道、释三道已和平共处、相互渗透而合作起来。这种痕迹,不论在道家书或佛家书中的反映,都可俯拾即是(详见下节)。
  南朝(420-589 年)·刘朱·文帝·元嘉十五年(438 年),在学宫中正式置设了玄学一科。直到唐代,称为"崇玄学"。用以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称为道举。当然,到那个时候"崇玄学"的实质,又不全同于三国之际。
  其实这种现象,时断时续,若接若离地一直到清代。清·道光(1821-1850年)时人陈众喜,他著的《众喜宝卷》,就是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提出"忠孝节义,五伦和合"的口号。
  这样学风的全盛时代,孙思逸的确十分有幸的"躬逢盛世"。当时有好
何晏(190-249 年),字张平,三国时魏人。少年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与夏侯玄、王弼,倡导玄学。 王弼(226-249 年),字辅嗣。三国时魏·山阳人。以"有皆始于无,无为万物之根本"的思想来开辟玄学的先声。
  
夏侯玄(209-254 年),字太初,少年知名。
  
稽康(224-263),字叔夜,三国时谯郡銍(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为有名的文学家、音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
  
张湛(?)字处度,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县)。东晋学者,他的哲学观点是"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
  多通儒入道宗佛的学者,其中有代表性的如洪元先生王玄览
,他的思想就是渊源于道家而崇佛学,手撰《玄珠录》、《混成奥藏图》、《真人菩萨观门》等书,都是宗道参佛的作品。直到民国初(1912-1922 年),托名魏真人的《一贯天机直讲》,还是以儒、释、道三教同观的思想,精辟地论述、解释养生、修炼、保健的功理与功法。
  (二)三教学说的三角互训
  因为玄学的创立,从而也连锁性地诱发了儒、道、释学说的互相渗透的学风。孙思逸两部《千金方》,可以说是这个"三角互训"的缩影样版。
  这三教学说的三角互训,是儒、道、释三者学说相互渗透的终产物。当然,以白纸黑字的文献著作是有力的证据。
  1.儒中道的文献以何晏的《道德论》和王粥疏注的《易经》、《老子》,最有代表性。
  2.儒中佛的文献以张湛的《列子注》,最有代表性。
  3.道中佛的文献《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中"开度品第一"第一句就是"大慈大悲善济真人"佛道合壁的称呼就已使你洞察其内容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全书中佛家言语在这部道家著作中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太上老君戒经》第一篇"戒上",第一句就是"老君西游,将至天竺"
  又"持戒制六情"的疏注,完全采用掸门六根学说来解释,谓"六情者六欲也,眼欲淫色,耳欲淫声,鼻欲芬芳,舌欲脂味,身欲柔滑,意欲放决"。《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中完全用禅理来叙述"言鬼"
  《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二中,有"月君七缚咒:唵咐明啰哄婆娑萨诃。日君七煞咒:唵咐阳鳏军拿利婆诃"的梵文佛家决咒。
  《搜神记》第三卷,全部传主不是道家的神而是佛,如观世音、天王、地藏王、金刚、十大明王、十殿阎王、十八罗汉、达摩、普庵??等佛门的人与事。
  《翼方·禁经下·护身禁法》中,都是道教符宗派的符咒,但内中"禁令家和法"的内容则是:"南无伽帝伽帝腻,伽帝收溜避,阿乾陀罗呵,弥陀罗灌陀要婆呵"。竟与佛教的"往生咒"形同一辙。更令人惊奇的此咒与"往生咒"都是开首用"南无"(读那母),尾语结束用"娑婆呵"
  4.佛中道的书和人以"博综六经,尤善老庄"著名于世的净土宗初祖慧远,他讲的经和写的书,都取用《庄子》学说来阐明和发挥佛学。
  曹洞宗祖师良价
禅师,为广接上中下三根来开五位,名为"曹洞五位",方法就是用道家八卦来解释佛理。
  以下再谈一下几位又僧又道、亦僧亦道的人物:鸠摩罗什弟子东晋高僧僧肇(384-414 年),本为崇信老庄的道士。后读到《维摩诸经》而豁然大悟,因而削发为僧。
  
王玄览(626-697 年),字晖法,广汉绵竹(今四川绵竹)人。
  
良价(809-869 年)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市)人。幼年出家,20 岁在嵩山受具足戒。卒后,谥悟本禅师。
  昙骛,受戒进入禅门后,同时又学习"长生不老"道家方术,在陶弘景获得十六卷《仙经》。晚年尊道,魏孝武帝尊之为"神鸾和尚"
  彦琼十岁出家为僧,法名僧边。21 岁入北周武帝内殿,陪侍讲论《易经》、《老子》、《庄子》,即改业道士,任通道观(道院)学士。 25 岁,又改道为僧,法号彦琼。
  5.医中道、道中医以"三洞"
"四辅""十二类"作为内容,5305 卷,480 函的道教文献大丛书《道藏》中还搜集了吴普除《吴普本草》之外的另一部著作《太上老君养生诀》。内有五禽第一、服气吐纳六气第二、养生真诀第三及服气诀。
  《道藏》训还有蒲虔贯撰《保生要录》。内中也涉及医学与药学。
  《道藏》中还有符度庆纂《修真秘录》。内有与医学有关的养生保健。
  《黄帝内经》和孙氏《十金方》,也被《道藏》搜集在内。
  此外更有医钦道钦难以分划的道教的医书、医学的道教文献,如:梁丘子著的《黄庭内景王经注》,专谈五脏六腑。
  扶名的《灵宝众真丹诀》,谈医与药。
  京里先生著的《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重点为服丹保健。
  陶弘景著的《登真隐诀》,宗医参道的谈养生大法。
  胡愔著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外泻图》,有医有药。
  至于隋、唐以后的,也有不少这型的写作,清代李时品校印的《医道还元》,更是文质并茂中的一部佳著。
  (三)权测孙氏在道学上佛学上造诣的深浅
  根据上述,可以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更其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三教学问的同时涉猎、熟悉、研究、精通,都是并不希罕的事,尤其像那样"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的上智者,更是势所必然。
  他对儒学的精博而深,是无容置咏的。一切包括老在、释典的百家言,更需赖通过儒家学者的文化而获得。"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所以儒未深入,道释更无从入门。再谈孙氏对道与释的造诣,孰深孰浅?则必须加以客观的科学的分析而后作出答案。
  先检查一下孙氏在两教文献方面贡献,则在道教方面,就疏注过《老子》、
三洞,《道藏》分洞:一洞真部,为元始天尊所流演青;二洞玄部,为太上道君所流演者;三侗神部,为太上老君所出者。
  
四辅,以太玄、太平、太清与正一为辅。
  
十二类,十二个归类。为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圆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表奏类12 个。
  
《道藏》为道家诸书汇刻之总称。入藏者有5485 册。从南北朝开始到金·明昌元年(即南宋绍熙元年)止,多次增修扩大丰富而成。
  
吴普(136-250?年),东汉·广陵人为华陀弟子。
  
《吴普本草》,约成书于三世纪上半叶,亡佚于唐宋之间,流转数百年。由于具有实用价值,故曾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庄子》,而且后人对他作品评价很高。并撰有《枕中素书》、《龙虎论》、《龟上五兆动摇经诀》、《福寿镜》、《太清真人炼云母诀卜10 多部道教书。而在佛教方面呢?阙如。
  再分析从孙氏一言一语中对道教辞令的反映,都能分别出是属于道教的那一宗那一派,而且每个宗派的特点都很鲜明。考道教有五大派:一为经典派,鼻祖为老子、庄子,形成最早,因当时尚无第二、第三派的产生,所以当时无所谓流派,凡研究经籍典奥,深求哲学玄理者属之。其主要特点,为参研经义哲理,考究典籍奥秘,以穷研道学玄理为目的。古今驰骋于文坛、哲学领域的道家学说,就是这一派,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有水平的道教中一技独秀的正宗队伍。至于老子也是一个非神非仙与孔子一样的大学者,可惜被东汉·张道陵
奉为道教祖师,尊为"太上道德真君"之后,就丑化为一个牛鼻子道士了。二为符篆派,始祖即张道陵,为最早与经典派分庭抗礼分门立户的一个支流,事实上也是借道教的招牌而吸收了古代巫术演化而来,是植符咒篆,禁咒祝由,斋蘸祈攘,用以遣神役鬼,驱邪治病。甚至在天灾人祸方面,也可以呼风唤雨,抗旱防涝,平疫治病。之后,唐.太医署的祝禁科、明.太医院的祝由科及清代义和团的刀枪不入,也都是符篆派的旁枝蔓叶。道教五派中此派与人民接触最密切,换一句话,他们脱离了人民就无法生存。所以一般概念中遣神役鬼、求雨打酪的道士,就是这一派。
  三为丹鼎派,代表人物为葛玄
、葛洪,凡修炼内功,烧炼外丹者,皆属之。主要特点为习静服气,修性摄生,烧炼丹石,以超凡人圣,超圣入神,超神入化长生不老为目的。为医学药学界能接受而欢迎,现在全世界奉为化学的开拓者,就是这一派。四占验派,代表人物为与李淳风同一时代的袁天罡。凡卜筮、星相、阴阳、五行、术数、堪舆、风鉴??等属之。其主要特点是,推究五行术数,占卜起卦,星相谶纬,用以预占祸福休咎来趋吉避凶为目的。但到明末清初之际,已沦落为江湖中的""""""""四大行中的""行,从此即巡街踏巷去卖卜、起卦、算命、相面、看手、拆字。五积善派,以吕洞宾、汉钟离为代表人物。凡积善行仁,修桥铺路,积功累德,以安民利人,自己也籍此以成仙为目的。因为这一派不要像经典派的高深学问,也没有丹鼎派的要有特殊技术(炼丹),更不要符篆派、占验派的怀有一技之长,所以最为一般市厘小民所欢迎、乐道与向往,且看八仙过海的故事,至今还是脍炙人口而不衰。
  现在接下去我们再爬梳检阅一下两部《千金方》中涉及道教中某一派、
张道陵(34-156 年),东汉·沛国丰人。即龙虎山天师府第一代张天师。 葛玄(164-244 年),三国时吴人,出身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市),人称葛仙翁,为葛洪之祖。 李淳风(602-670 年),唐歧州人,精于天文历算。贞观初,造浑天仪。唐高宗时与梁述等校注《五曹孙子》等10 部算经,撰《麟德历》。
  
袁天罡(?),是《推背图》的创作者,但史料极少,所以有人认为即唐时成都人彭天纲。因天纲也精于风鉴,熟六王五行。
  
巾皮李瓜,为江湖四大帮的名称。巾,是算命、恻字、踏青、观枚、相面、看手等。皮,为铃医、卖药音。李,杂技、曲艺、演戏等。瓜,要饭、乞丐、扒偷、诈骗等。
  
吕洞宾(798- ?),汉·河中府人,名岩,号纯阳子,故人称吕纯阳。唐武后时两考进士落第。在46岁那年,遇汉钟离于长安酒肆,经汉钟离点化而成仙。
  
汉钟离(?),汉钟为姓,离为名。汉时咸阳人,从师东华子学道,隐居正阳洞,故号正阳子。某一派的痕迹:如《要方》卷二十六的"养性序""道林养性",《翼方》的""、卷十二的"养性"等,都是经典派,加之《要方·大医习业》:"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的画龙点睛之笔而更形彰彰。如《要方》卷二十七"养性·调气法""养性·服食法"与《翼方》卷十三"辟谷"等,都是丹鼎派的内丹系;《要方》卷十二"太一神丹"与《翼方》卷二十二"飞炼"等,都是丹鼎派的外丹系。又如《要方·大医习业》的"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的龟五兆,周易六王,并须精熟"和《翼方》卷十四"退居、择地""退居·缔剏"等,都是典型的占验派。更如《翼方》卷二十九、三十"禁经"上下两篇,更不折不扣的是符篆派。唯积善派的反映,没有见到,可能积善派的形成在孙氏逝世之后一百数十年而孙氏尚未见到之故。
  再对比孙氏文中对佛学思想流露程度,从始至终非徒没法分析出属于那一宗那一派的鸿爪,是连大乘、小乘也看不出来,都属一般共同性的语言。因之可以说明孙氏对佛学的造诣远远不及道学。

 

六、只能称为居士

我们进一步可作这样的推想,孙氏文中的佛教部分,当然不能排除他从直接研究中吸收获得,但也很可能是由儒学、道学更其是道学中间接转引的。因为当时的道教文献中有不少参有禅理,而且还是较为深入精湛的。
  我们再根据《要方·大医精诚》第一句就是"张湛曰",《翼方·养性禁忌》第一句也就是"论曰,张湛称养性缮写经方??"的多处引用那位以玄学来解释佛学的张湛,所以这个推想,并非毫无道理的。
  再一个可怀疑孙氏的佛学,可能由道教中转过来的,且看《要方·论风毒状》"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法存"一句,僧道并提,也有蛛丝马迹可寻。更有一个明显的证据,《要方·大医精诚》最后一段"人得阳德,人自报之。??阴阳报施,岂诬也哉"一节明显的是出于佛经《瑜伽师地论》因果学说,但上面却张冠李戴地大书"老君曰"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思邈以辟谷服气,惟饮酒耳。"考佛教的戒酒列为诸戒之首的第一戒,现在孙氏并不遵守,例如《要方·丁肿·丹毒》:"余以正观七年三月八日,于内江县,饮多,??"可知孙氏对佛门的清规戒律视若无睹,则多少有些大不虔诚。
  或谓,我不相信孙氏对佛学方面造诣的不深,且看他与高僧道宣的交深谊厚吗?其实古来儒士与佛门弟子深交结友的还多哩,如王羲之
与支遁、谢安与支遁、苏东坡与佛印、黄庭坚与佛印??等,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方外之交。这种方外之交,比比皆是,所以不能以孙氏有了方外之交而就认为佛学造诣必然粗深的根据。
  最后,可以这样说,孙思逸绝对不是佛门弟子,至多为一介居士而已。
  
王羲之(303-361 年),晋时大书法家,字逸少。曾仕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性好爱白鹅。 支遁(314-366 年),东晋高憎,俗姓关,诅籍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南)人。25 岁出家,为"六家七宗"之一。
  
谢安(320-385 年)字安石,晋书法家,官大保,赠太傅。
  
佛印(?),宋·名憎,名了元,能诗善文。
  
黄庭坚(1045-1105 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分宁人。与苏东坡齐名,后人称为苏黄。

七、小 结

孙氏在儒··道三家中,比重释家最轻,因为他毕竟是医生。医之体本乎道,因为非儒难以成医,无道难精于医。
  而且在士大夫阶级,大多却有研究、玉少是涉猎释氏之学。孙氏是儒者,其所研究也事属必然。佛教的"舍身渡众"思想,更是在孙氏医德方面,大大增强其深度与厚度。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