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麻阳孙家族谱记载,南宋入湘始祖“侯公”,来自江右邵州府乌鸦县(瑞金)长潭湾,属于“乐安堂”上一派亲姻。
始祖迁湖南宝庆府邵阳县老鸦田。其后代一支迁到辰州府辰溪县小滩村。这另发一脉的三个男儿,又分三支:老大“天荣公”近守辰溪原地,老三“贵公”远走贵州黄平。居中老二“华公”不远不近,溯溪而上,进麻阳,落脚石垄溪,安家落户。迁徙据说造了反,事出有因,语焉不详。
石垄溪的华公孙家,值得显摆的后人是“缤公”、“绶公”兄弟,明朝永乐葵卯科同时中榜举人,进士及第。兄弟又同时放任四川,孙绶任四川宜宾知县。孙缤无后,孙绶有六子(玉珊瑚瑛玥瑄),这六大房人口繁茂。从绶公上溯老祖侯公,七代人无议班派,其六子以后开始有了字派班辈。即十五字:永和仲天山,继贞宗开仕,万代自兴隆。老辈取到“代”字,有“自兴隆”三字不用,续议十字:均会正家叙,益本心德同。孙家信为侯公24代子孙。
封建社会重源流还重功名。明代的江西人,在朝野上下颇为引人瞩目。早在宣德年间,民间便流传着这样的一句俗谚:“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在整个明代,吉安府科甲鼎盛,产生的进士数超过一千人,这一纪录在全国无与伦比。孙家始祖来自江右,也传有读书重功名的家风。
孙家族谱有文职功名录:
孙缤、孙绶,明永乐葵卯科举人,后孙绶任四川宜宾知县。
孙均铨,清乾隆甲寅恩科举人,嘉庆戊辰科进士,永顺府教授。
孙孝先,清咸丰辛酉科代贡,保举选用训导,以州判留江苏补用。
孙代宣,清道光同治保举。
孙叙奎,清同治葵酉科拔贡,主讲雅麓书院。
孙述之,清光绪甲申岁贡,保训导衔。
孙家族谱有武职功名录:
孙应祖:明隆庆辛未千总后升守备
孙代斌:清道光丁酉候补卫千总
孙正槐:清道光辛巳恩科亚元,茶陵州千总
孙镜党:清咸丰绥靖镇千总,补守备阵亡,云骑卫加恩骑卫,世袭罔替
孙兆熊:清咸丰保举兰翎把总
孙克忠:清光绪补江苏崇明镇标右营
孙会典:清光绪世袭云骑卫
1994年,麻阳编写本县姓氏家族考证,查之,得以上家谱的纪录,可知近代我们麻阳孙家男性的染色体Y传自南宋始祖侯公。
2008年,热播“闯关东”,想起了解“江西填湖广”。
老祖公侯公生于宋末,独身移民,迁居湖南宝庆,当为元朝,也还属于“江西填湖广”的先头部队。
南宋末年揭开移民序幕,动因有的是受战乱所逼,有的是听说两湖人口稀少,土地易于购置。出于经济考虑是基色,两湖荒地可随意圈占开垦,苦于江西地赋重,湖南比之要轻,逃税机会多。填湖广”,跨度长达一千多年,根本原因在于湖广经济开发落后于江浙,有相当大的空间接纳移民。
人口大迁移有了业绩,民谚“湖广熟,天下足”。
“湖广”,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明代则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清代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的名称仍在使用,把两省总督叫作湖广总督,只是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
民谚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与这句民谚相伴的还有许多生动的传说。两湖一些地方把上厕所称为“解手”,当地人解释说,因为其祖先是被捆绑着用船押运来的,途中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沿袭至今。
湖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
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迁出人口最多,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其中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成千上万户外省移民扶老携幼,远途跋涉,迁入两湖,自主择居,在分布上看似无序,实际上很有规律。湖南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受相对地理位置和迁移距离的影响,有一个大致的分布范围。中部占人口80%强,而西部只有41%。移民的路线是奠定上述移民地理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很多移民现象可以由此得到解答。复原当时的移民路线,可以看到移民是水陆并举迁入两湖。
所以,湖南人见江西人分外亲切,称“江西老表”。
进入湖南以陆路为主。湘东与赣西之间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山脉,呈北北东向雁行错列,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上,是湘江与赣江的分水岭。这些山地之间的长廊断陷谷地或斜谷地就构成了江西以及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移民进入湖南的天然交通孔道。移民充分利用了长江、洞庭湖水交通动脉。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中下游移民是乘船溯江而上,然后分湘资沅澧四路向湖南中部、北部、西部以至南部扩散。
现有的移民资料显示,这场运动移民至少远可以上溯到唐朝,历经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出现过两次迁徙高潮。
最大的一次是元末明初。元朝末年,两湖尤其是湖北,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厮杀拉踞的主要战场,社会动荡使人口锐减。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一时间长江上西行的移民船只一艘接着一艘,陆路上拖家带口的也络绎不绝。
第二个高潮则是魏源所记的清初。与洪武移民相比,这次高潮的规模要小一些。因为经过几百年的开发,两湖的人口压力已经出现,当江西等省移民在向西迁徙时两湖也有不少人向西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形成了有名的“湖广填四川”。这些移民主要是为了在经济上寻求发展才决定西迁。而且都是自愿的,不象洪武年间带有一定强迫性。这一千多年的移民运动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发展,战乱只是一种外在的推力,根本的原因在于湖南、湖北的经济开发落后于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有相当广阔的开发空间接纳移民。所以,移民的过程,也是长江流域内开发格局逐渐由东向西拓展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