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台儿庄区政协编辑出版的《人物春秋》和《运河古城台儿庄》两本书中,都收录了牛山孙氏家族中一位优秀族人,他就是被鲁南苏北地区人们尊称为“革命大儒”的孙子明。
孙子明,原名孙景芝,牛山孙氏三支三房桥头门族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个农民家庭。他七岁上私塾,因聪明好学,资质过人,熟读《四书五经》等褚子百家,192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济南正谊中学。在省城学校,他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阔得到视野,思想得到进步。1925年因父病逝,辍学在家,感到要改变封建社会农村恶劣的生活环境,必须从改善农民的医疗条件和提升思想文化素质入手,他立下济世救国之志,一方面通宵达旦地学习中西医,为周围穷苦百姓低廉治病,一方面在本村创办新式学堂,提倡男女平等,广招女学生入校,增设科技、生理和体育等课程,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养。
1932年,他应某著名绅士邀请,到创办的育民小学担任教务主任。为教育学生爱国、爱家乡,他用岳飞的《满江红》曲调,填写老峄县的风土地名作词为校歌,唱起慷慨激昂“君山承水育英才”的歌词,励人奋发。在教学中,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批改的作业总是因材施教,有时批语比原作还长,以启迪和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从批语中领悟到很多东西。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他每晚还为教师讲解一篇古文。他利用教学和行医之机,广泛地接触社会各界人士,思索救国救民的道理。通过与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族哥孙伯英的交往,他认真通读了《共产党宣言》,认识到教学是培育新人,行医是济世救人,而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拯救全人类!他坚定了参加革命的信念,1933年,由孙伯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名为孙涤,开始了长期的地下革命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更好地组织当地群众抗日,他联系族人与孙晋爵、孙景萱等同志组成了中共道庄支部,1939年任中共峄县第五区区委书记,为壮大地方革命武装,他派孙景萱到孙景玉部,利用宗族关系做统战工作。数月后,孙景玉即率部携枪归来,被改编为区大队第三、四中队。同年8月,他又动员本村青年八九人组成宣传队到峄县四区石子楼大唱革命歌曲,宣传抗日道理。道庄支部也成了苏北鲁南党组织的联络站,传递情报,护送同志,发展组织,团结开明绅士,做了大量的抗战工作。
为更好地进行革命活动,1940年12月,他到敌伪统治区马兰屯火神庙私塾教学。在敌伪顽犬牙交错的斗争中,他利用孙家户族多、亲友广的优势,既教学又行医地频繁接触各界人士,通过借阅传播一些进步书籍,邀请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到学校宣传抗日救国、民主建国的道理,对周围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42年,某敌特控告他是峄县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负责人,遭到台儿庄日军宪兵队的逮捕,鬼子对他严刑拷打,他毫不屈服,义正言辞,据理力争,敌人没从他的嘴里得到半点口供,地下党组织将他营救出来后,他理直气壮地在当地一边教学一边从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工作。
1948年,台儿庄解放,党组织授命他接管马兰屯国民小学。在淮海战役中,他积极发动全校师生腾出学校,成立前线临时医院,率领师生昼夜转运伤员,受到了支前司令部的表彰,为淮海战役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年12月,组织又安排他参加了鲁中南第五专区第一期教师训练班学习。学习期间,很多学员遇到生僻字都请教他,同学们送他一个“活字典”的雅号。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创作很多的诗词歌赋,可惜大多遗失,现仅存三首七律:
和绍堂馆中观古歌(步其韵)
沆瀣相求复相亲,绍堂馆内多轶闻。
风声月旦针今世,河泄春秋惊古人。
磊落襟怀高士传,清逸事业葛天民。
等闲但愿频来访,也步邯郸做逍吟。
和四友过口占
为由芳邻无限香,半倾积愫半观光。
登龙叔度才千倾,附驥奇逢乏一长。
鲁直聪明皆夙赋,醉翁卓荦亦文章。
青莲皎洁出尘上,顿教群贤拜赭墙。
学生为丐扪虱
天真烂漫慕此童,为丐扪虱向晚风。
偏把民瘼关痛痒,不将行秽憎龙种。
剧怜景略高风渺,堪笑荆公自治慵。
擒纵有方目下少,足征学业善明从。
……他的诗表明了忧国忧民之情。
1950年,兰陵县文教科调他到宿羊山区瑞香寺完小任校长,同时推选为兰陵县人大代表,1952年宿羊山区划归江苏铜山县,他先后任唐庄、汴塘、耿集和张庄校长。同时,被选为铜山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教育工会主席。由于长期的颠簸革命生涯,他积劳成疾,1957至1960年,党组织先后两次安排他到太湖疗养院疗养。1971年4月,病情恶化,医治无效病逝,享年72岁。
他呕心沥血任教和革命40年,为鲁南苏北地区革命工作的开展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他的学生和下属有很多在重要领导岗位上任职,因而尊称为“革命的大儒”!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