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善师,又名孙镇国,1904年生,临沂市朱保镇桥西村人。祖父系私塾塾师,父名德绍,字衣蒲,旧制中学毕业,一生做教育工作,崇读而爱士。母亲张炳姒,义堂镇朱里村人,为人勤劳善良,朴质爽朗,富正义感。家庭自其祖父以下,有地数十母,其父与其叔父按三份平分,各自耕种,堪称中农。
孙善师于1923年进入临沂省立第五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优良,喜爱体育运动,擅长素描写生,关心时事政治,于1926年秋考取了济南省立高级中学。从1925年起,山东的革命运动随着全国革命形势为止高涨。这时,封建军阀张宗昌统治着山东,残酷的压榨山东人民。他依靠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和地主豪绅,维持在山东的地盘。期间,张宗昌伙同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对人民敲诈勒索、强取豪夺。仅1925年至1927年,张宗昌预征的钱粮【田赋】就预征到几十年,弄得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人民对此恨之入骨。此时,孙善师与广大的热血青年一样,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开始探讨“走俄国人的道路”。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征北伐,对山东各地影响很大,不论城市、农村,党的工作都有很大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孙善师于这一年的冬天,在济南与第一师范学生、郯城县码头镇刘之言一起,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山东的革命运动发展很快,全省已有40多个县建立了县委,党在济南地区的活动尤为活跃。孙善师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后经临沂南关人李迪设法营救才获释。“四一二”反革命运动后,他与刘之言受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的派遣,分别回到临沂和郯城,从事革命活动,他们是鲁南地区党组织最早的开拓者与领导者之一。
1928年,国民党军队进入山东,赶走了张宗昌,由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新旧军阀之间为了争夺地盘互相厮杀,使山东又成为军阀混战的战场。人民的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加上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运动,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及群众,白色恐怖笼罩着山东。据曾在国民党临沂县党部做干事的宋幼准【宋从则】后来回忆,当时,县党部李子宽曾称孙善师是“临沂著名的共产党”,其活动由此可见一般。
1929年3月初,孙善师在临沂县第二小学任初级教师,为期仅数日,即被国民党临沂县政府逮捕,监押狱中数月。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在查无任何证据和患病的情况下,经熟人作保出狱。回乡仅数月,反动派捕风捉影,忐忑不安,又将他捕解临沂城关押。但不久,再次以上述方法获释。
是年9月,孙善师经其父教育界朋友刘子寿和于化春等介绍,以孙镇国之名到郯城县立第一小学任教员。此时,刘之言在码头郯城县立第三小学任教,领导发动了罢课运动。其目的是在运动中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罢课斗争结束后,刘之言在三小介绍了教师刘谐和【刘树屏、刘钝之】入党,并与孙善师商定,于1929年10月间,建立了中共鲁南第一支部。由刘之言任书记兼宣传委员,刘谐和任副书记,孙善师任组织委员。支部成立后,先后发展了校长宋幼准、教师马叙卿【马九功】及学生刘德生【刘盛华】、张慧一【女】、柏敬贞【女】等入党,并编写了《农民》、《开会方法》、《红色鲁南报》以及翻印《从一个人看新世界》等,作为内部刊物。
1930年4月初,为减少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力,孙善师到三小任教。他除在讲课时启发学生接受新思想外,曾以“理想的乐园”为作文题,摸索学生的思想,引导青年向往自由并为自由而斗争。
1391年7月,孙善师、刘之言先后赴沂水和上海寻找党组织关系,以期得到上级党的领导与支持,但均未如愿。是年“九一八”事变后,孙善师和已在临沂五中读书的刘德生一起,介绍了临沂省立第三乡村师范学校学生赵昭【赵德修】入党,并建立了以赵昭为书记的三乡师党支部。在孙善师的领导下,临沂五中、临沂三乡师的学生运动得到蓬勃的发展,相继建立了“反帝大同盟”、“读书会”等党的外围组织。这时。鲁南第一支部已在临沂二小、郯城县师范讲习所、一小、三小、亭庙小学、费县师范讲习所和北哨、南哨、白山、褚墩、小岭、小城东、芦柞、房邵庄等许多村庄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这一年,孙善师与本地武德村刘氏结婚。婚后因关系不洽,于翌年4月间即离婚。之后,刘氏控告孙善师系共产党员,因此反动派对他特别注意。1932年5月,中共鲁南第一支部与中共徐海蚌特委鲁南特派员唐东华【唐棣、唐积余,邳县人】取得了联系。6月初,在唐东华的指示下,建立了中共临郯县委,刘之言任书记,孙善师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
临郯县委建立不久,唐东华指出:当前党的任务就是迅速组织暴动,开展游记战争,以牵制敌人兵力,配合中央苏区发“围剿”。根据这一要求,临郯县委决定于6月25日在离临沂、郯城县治均较远的四哨举行暴动。但在筹划暴动时,由于发生了误会,计划停止执行。6月下旬的一天夜里,郯城县警备队突然包围了三小,捕去了校长宋幼准和焦矗山等同志。因情况突变,临郯县委于6月底转移到邳县的孟家楼。在此,唐东华决定再次组织樊家埝暴动,要求孟若梦、凌云志、孙善师、胡维鲁、刘之言等分别在四户、樊家埝、涝沟和郯二区,于7月15日以前各组织一个大队,并派孙善师、胡维鲁到各地做联络工作。
7月1日,孙、胡二人到临郯邳边境地区活动,路过郯西南的三捷庄,在一家小饭铺用饭时,适逢当地地主武装经过该处,二人行动警觉,未等饭铺找完所剩之钱,便匆匆离去,引起了店主人的怀疑,于是向地主武装做了报告。地主武装追上了二人盘问,并污蔑他们是“土匪”,遂被捕送涝沟区,接着押送郯城,并于月底转解济南监狱,在筹划中的暴动,就因此而夭折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和省党部常务委员张苇村,对革命运动视如洪水猛兽,进行异常残酷的镇压。孙善师在监时,韩复榘曾亲自审问。敌人还以软硬兼施的办法,让他住“优待室”,企图离间“政治犯”之间的关系,迫其自首变节,但始终一无所获。
1933年3月,母亲张炳姒赴济探望其子,经弯弯曲曲之小巷,几经周折,放得见面。孙善师当时戴一小小毡帽,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娘来啦,您别哭,好男儿应该志在四方。。。。。。”劝慰母亲保重。其母返临沂后,其父又赴济南计划营救,等到时,已杳无音讯。
1933年9月18日,孙善师与唐东华、李春亭、张孟荪、王新贻、李蔚如【刘远翔】、郑云岫【郑心亭】、孙善帅等8人一起在济南洛口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在赴刑场的途中,他们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视死如归,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被誉为“洛口九烈士”。
【孙善帅相关介绍正在整理中,本文经永强严格校对无误,文献参考资料《临沂市革命烈士资料集》,由临沂市民政局编写,1991年5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