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过两位陕西耀县人在怀川大地上留下了他们值得炫耀的足迹。一位是唐代孙思邈药王,另一位是刻写在当阳峪宋代窑神碑上的窑神。窑神碑上的窑神这个人,在历史不可考。史料中关于孙思邈的记载,也十分有限。《历史上的孙思邈》一文发表后,有多位读者给作者打来电话,其中一位谈到了史料中的孙思邈问题,说史料部分谈得太少。也因此,作者写作时,是把药王庙、药王洞等与孙思邈有关的史迹部分,也列入到历史的范围中去的,这当然应该属于历史部分。更多关心药王孙思邈的读者,谈到的是关于孙思邈的民间传说故事。这里作者就把电话中笔录的一位老人所讲以及作者搜集到孙思邈传说部分,刊载在此,与读者分享。
扁担开花
孙思邈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十几岁前基本上是在药堆里长大的,由此接触医药,家穷,常常看不起医生,便自己学着用药,到给街坊邻居用药。看病范围的扩大,随之而来的疑难杂症也出现了。平时一些简单的病症一治即愈,个别会,可有相当一部分重症,反复换方用药,且不见效果,有些病则越治越重。这样,使孙思邈认识到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学到,还有很多道理没有弄懂,在自家的小圈圈里学习的东西还远远不够,需要走出去博采众长才能丰富自己。就在他思考的时刻,麻烦事来了,出现多起轻病变重,重病死亡的病号,虽然病号家人都没埋怨、纠缠他,但对于二十几岁,志气高昂的孙思邈却羞愧难当,使他与妻子挑着担子开始了游医生活。
孙思邈夫妇俩在太白山、终南山中一待就是三年,又学到了很多知识,对基本病情病理有了掌握,孙思邈决定翻过秦岭到南边转转,下山前一位老者对其言曰:“你虽掌握了一定医术,但有学无历,需得磨炼。”孙思邈问老者何时才能手到病除,老者日:“扁担开花,夫人那脚八斤半。”
妻弟问病
孙思邈从山西回到故乡陕西耀县孙家塬,一是探望一下父母,二是再凑些盘缠。路过岳父家村庄,也顺便拜望一下岳父母。刚到村口,一大群人吃过午饭正在说话,听见一个年轻人在说,“往天晌午吃两大碗捞面条,今天高兴,一气吃了三大碗,撑得蹲不下,站着也不舒服”。这时一个人瞅见孙思邈,惊喜地拍着哪个人说:“你看,你姐夫和你姐带着小孩回来了,大名医不知道这些年在那溜达
了。”年轻人扭过身子,一看是姐夫,就戏谑地大声说:“姐夫啊,我可想死你了,出去这些年手艺长进不少,来给咱看看有啥病。”说着,从半人高的崖头上蹦了下来,拉着孙思邈的手,就往自己的手腕上摁,孙思邈礼貌地说,“年纪轻轻的有啥病,你姐俺俩一天没有吃饭了,走,快点回家。”妻弟还是硬拉着孙思邈的手往他手脖子上按,当孙思邈触及妻弟的脉搏时,心中怦地一跳,眼光迅速落在妻弟的脸上,只见他面无血色。孙思邈急说,“是咋搞的,你命脉已断”。妻弟一听,忽地将孙思邈的手甩开,恼恼地说:“滚蛋,滚蛋,我好好地,甭打我的尿臊气”。在场的人都说:“孙思邈医术高超,大活人说是死命。”正在大伙吵嚷时,妻弟方感腹部剧痛,伸手拉住孙思邈的手,按在自己肚子上,艰难地说“真疼”。说着就倒了下去。众人将妻弟抬回家就死了。人们开始七嘴八舌说:“孙思邈把活人给治死了”“孙思邈给谁看病谁就死”。岳父家人恨透了孙思邈,将他从村里撵了出去。
孙思邈给妻子说“妻弟午饭吃得太饱,从高崖上跳下来,必是肠子崩断而亡。唉!咱咋不在吃饭前赶来啊。”
一针二命
孙思邈与妻儿东下河南,因素闻怀川出产四大怀药,就来到了怀川。头天一夜春雨,道路泥泞难行,中午日头甚毒,天气很热。孙思邈挑着担,一头是孩子,一头是家当,热的棉袄棉裤没地方放,顺手搭在扁担上。孙思邈前边走,妻子后面跟,一会妻子说累得走不动了,得歇一会儿,孙思邈说:“闻着馍香了,得快点走。”妻子说:“真的走不动了”,孙思邈说:“看见城门了。”一会儿妻子又说:“你先走吧,我是走不动了,俺这脚总是有八斤半。”孙思邈回头说:“你说啥”,妻子又厉声:“俺这脚总是有八斤半”。这时孙思邈看到扁担上花絮迸放,原来是搭在扁担上的棉衣表由于破烂,棉花绽放了出来,忽地想起了太白山老人说:“扁担开花,夫人那脚八斤半”之谶语。孙思邈也不顾泥,扁担向箩筐上一放,就坐那休息。孙思邈刚刚坐定,听见有人哭嚷着从南边走过来,抬头看去,见前面打着白幡,知道是出殡埋人的,心感有出头之日了,谁知晦气。想着想着,出殡人群已经从他面前走过,恍惚看到抬的棺材在滴着什么,睁眼细瞧,是鲜血,大声喊道:“站住”,送殡的人顿时都愣住了,孙思邈大步走向灵柩,问起原因,一位老太太说:“儿媳昨天难产而死。”孙思邈说:“从血色上看,人还未死。”送殡的人群中有人说:“是不是疯子,不死会埋人,真是大白天说梦话!天下哪还有埋活人的。”孙思邈上前拦住棺材说:“你们要是埋活人,我不多说半句,要是埋死人,我就多管闲事了。”送葬的人们感到很生气,放下棺材围起了孙思邈。有的说:“人死还能活,没听说过。”有的说:“你过路人,非亲非故,是死人是活人关你啥事!”有的说:“干脆连他埋了。”孙思邈听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向大家解释说:“我是行医看病的郎中,救死扶伤是我的本分,刚才我看到地上的血迹颜色鲜红,知其未死,如果大家不信,请开棺验证。”送葬的人一听都没了主意,老婆婆开腔说道:“打开棺材看看就看看,万一活着不是能救儿媳一命。”老婆婆就让人将棺材给打开了,孙思邈见一女子躺在柩中,把其脉搏,虽然很弱,但微微跳动,孙思邈将手放于女子鼻处,觉有气息,孙思邈急从药袋中取出药粉塞入女子口中,然后用银针分别扎在人中、天突等穴位上,不一会儿,女子啊地一声醒来,由于紧张用力,孩子也顺利出生。孙思邈方才长长出了一口气,他用袖子擦了下脑门上的汗珠,随手开了一贴药方递与女子说:“你未到分娩时分,过于用力致使休克假死。”送葬的人,围观的人愣愣地看着、听着,不知说啥是好,直到孙思邈与妻儿上了路,大家才意识过来,急忙脱下孝衣孝帽,感谢神医一针救二命。
导尿有术
孙思邈来到怀川,由于逆境的转变,心情舒畅,医药技术得到了发挥,医到病治,药到病除,真是大显身手。
一天,一位张先生早起尿不出尿来,找医生,医生说:“喝的水少”。张先生回家就不停喝水,到中午时,张先生肚子都憋起来了还是尿不出来,又找医生,医生一看没招,只好领着张先生找其他医生,找了好几个,都没办法,最后才去找孙思邈。孙思邈看着病人双手捧着肚子,两腿成八字型,呻吟不止,神情痛苦。孙思邈在思忖,喝了多少水,肚子像鼓一样?孙思邈问病人:“啥时这样的”,张先生说:“今早都尿不出,他说我喝水少”。说着用手指着另一位医生,一边直叫唤:“疼死我了!疼死我了!”张先生说着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孙思邈想,喝那么多水也尿不出来,恐怕是撒尿的口子不通吧?尿脬盛不了那么多尿,要是憋破就不好了,吃药来不及,这该咋办,又忽地想到:假如从尿道插进一个管子,尿也许会排出来。可是,恁窄的尿道,到哪儿去找细软的管子呢?急得他从院子里踱到门外,他忽地瞥见一个小孩吹着一根葱管玩。顿时,孙思邈有了主意,忙到隔壁邻家借来一把小葱,挑出一根既细又长的,将细头小尖切去,小心翼翼地将葱管插入病人的尿道,并像那小孩一样,鼓足两腮,用劲一吹,果然,病人的尿液从葱管里流了出来。待尿液流完后,将葱管拔了出来。病人无力而高兴地说:“真美!唉!活人差点给尿憋死。”
阿是穴
孙思邈正在屋里编写《千金要方》。突然有一个乡邻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孙先生,昨天我路过云台村,见陈石头的病越来越重啦!已经疼得昏死过几次,看样子活不长了。他吃了许多药,也扎过许多次针灸,仍然疼得厉害。他很想请您去治一治,只是家里很穷,怕付不起诊金。”孙思邈听后,毫不迟疑地说:“我现在就去给他看病。”那人问:“青石村离这儿足有六十里路,尽是羊肠小道,还要翻两座山、三条沟,您上了年纪的人,能走得动吗?”孙思邈毫不犹豫地说:“我年纪虽然大了,但身板还硬朗着呢!”孙思邈备好银针,背起药囊,柱上拐杖,就上路了。黄昏时分,孙思邈终于赶到了云台村,在一座破烂不堪的石屋里找到了陈石头。
陈石头躺在一张破席子上,昏迷不醒。经过孙思邈的抢救,石头终于在半夜里清醒了过来。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在为自己治疗,又惊又喜又感动,想坐起来道谢,谁知身体稍微一动就又刀割一样地疼了起来,孙思邈连忙扶病人躺下,并说:“只要止住了疼,再吃几剂汤药,病就会好起来的”。说着,他又给病人扎了止痛针。银针拔出来了,病人还是疼得大声呻吟,孙思邈另选穴位又扎了针,仍然没有见效。他一个又一个地扎着古医书中记载的能止疼的穴位,能用的穴位都扎过了,疼痛还是没有能止住。孙思邈心想:人体上的穴位难道只有古书中写的这些,就没有别的吗?
孙思邈想了一阵,问病人哪儿最疼?病人疼得有气无力地说:“左腿。”孙思邈于是选中病人左腿的一个部位,用拇指轻轻地按了下去,问:“是不是这儿?”病人摇了摇头。孙思邈耐心地又按了好几处,病人一直在摇头。当他按到膝关节左上方一个部位时,病人突然叫了起来:“阿是这儿!”孙思邈于是就将银针从这儿扎了下去。病人痛苦的面容终于舒展了,他抹了抹满头的大汗说:“先生,您这一针可真灵呀!针一进,我浑身一麻,就不疼啦!”他抬头瞧了瞧扎针的部位,好奇地问:“先生,这叫啥穴呀?怎么针一进疼就止住了呢?”孙思邈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展开了,眼睛眯成了两条缝,笑哈哈地说:“你刚才不是说‘阿是吗?就叫‘阿是穴’吧!”
“阿是穴”的来历就是从这开始的。后来,孙思邈总结出人的全身有649个穴位,其中300对穴(就是在身体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穴位,名称相同,位置相对),49个单穴(位于身体的正中线)。
纠察药渣
一天,孙思邈看见一位老者端着熬药砂锅往大门外倾倒药渣,孙思邈好奇的走上前去,问老者说:“老先生,您把药渣倒在门口是啥想法?”老者说:“我吃了十几付汤药了,浑身还是湿痛,四肢老是没力,永是治不好,药熬好了,不想吃,想着干脆死了好,所以把药给全倒掉。”孙思邈听后便慢慢地与老者聊起了家常,说了一会很投机,孙思邈就顺着话意问老者:“您是咋得的病?”老者说:“十天前下雨淋着,浑身困乏,发烧无力。”孙思邈说:“我也是医生,能否给您看看?”老者爽快地说;“中!”孙思邈就为他切脉,接着又蹲在地上拨开药渣,一样一样地察看,然后对老者说:“老先生的病没有好,是因为抓的药不行,我再给您重新开方,吃着中就算了,吃着不中您去李贵作找我,我叫孙思邈。”老者按照孙思邈开的方,抓药煎服后,很快就痊愈了。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从此。在怀川各地,许多人家都把病人服剩下的中药渣倒在门口,盼着有高明的医生看到药渣后,开出好方,使病人早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