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各地孙氏         
 
山东枣庄牛山孙氏家世考略
来源:炎黄孙裔
作者:SUN
2018-06-15
评论:0  点击:3361

牛山孙氏始祖孙泗于明初永乐年间从山西平阳迁至峄县,落居峄县西姜家营,因敦厚诚实、勤奋朴素被姜太公看中,将其长女许配泗祖(即姜太君)。生二世祖,字天爵,二世祖.母巩氏,生三世祖圮,字儒侨,三世祖母朱氏,生四世祖逵、真兄弟二人。逵祖字伯达,生于弘治元年,卒于万历十年(1582),寿九十五。原配王祖母早卒,继配郭祖母,生五世七祖:大用、大京、大贤、大儒、大学、大兴、大量。四世真祖,字渐濯,在明朝正德年间自峄县迁居安徽凤阳府宿州南五沟集童亭,配韩祖母,生五世祖旺。真祖为南族始祖,其后人称南族。
  
从始祖起,就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教子严谨,耕读为本,尚武强身,与四邻乡亲和睦相处,后南迁牛山村,仅用两年时间就建起18座二层砖瓦木制楼房,瓦屋成片,立名牛山村。   

到六世祖时,孙氏家族人丁更加兴旺,家产殷实。到八世祖时,牛山村的祖业土地已不能满足聚族而居的需求,兄弟们便分居在峄西、峄南许多村庄,这就是后来修谱时按村庄分“门”。

牛山孙氏五世分支,长支祖大用,壮躯长须,平易近人,分家后不很富裕,年过四十尚未立子。原配王祖母卒,继配王祖母,生海、滨、泓、济四祖。万历23(公元1595)长支祖寿73岁卒。海祖45岁时才分居。长支旧室一段为济祖分宅,宅后地归济祖。二支旧宅一段为滨祖分宅,宅后地归滨祖,长支旧街南至中街一段为泓祖分宅,中街至南汪一段为泓祖分宅。二支旧街南至中街一段为海祖分宅,二支中段至南街一段为海祖所有。

二支祖大京分家前管内事,因过于谦卑、节俭,四世祖常诫之,所生渊、沼、沚三祖,皆不振。分家后渐失旧业。二支祖先长支祖—年卒。二支宅一段及中街一段皆归长支诸子分宅。

三支祖大贤,身伟性真,好行义事,家道丰厚。万历34(公元1606)卒,寿80。三支祖生淮、池、洵、漕、浙五子。六世分家时,淮祖先于父十余年卒,无嗣无分宅,旧宅一段一分两截,前段为漕祖分宅,后段为洵族分宅,宅后地归洵祖。中街新宅一段亦分两截,前段为浙祖分宅,后段为池族分宅。中街南至汪一段四截均分,前归池祖,后归浙祖,中两段分别归洵祖、漕祖。

四支祖大儒,身伟面麻,性直心严,重义轻财,愈老愈健,步履如飞。生泮、泽、江、澜四子。于万历40(公元1612)卒,寿83。六世分家亦是旧宅一段作两截分,中街一段亦作两截分。因泮祖出业杨家庄,江祖出业巩家湖,澜祖出业马家山,惟泽祖守业。七世又不振,旧宅一段及宅后随宅地,中街后半截,南街一段,尽归三支,惟中街前截江宅分宅,最后归五支。

五支祖大学,弱冠习武,艺精气盛,能广田结社,有子三瀛、洲、源。分家后家道兴隆。于万历41(公元1613) 卒,寿83。六世分家,中街一段为洲祖分宅,南街一段为源祖分宅,旧宅一段归瀛祖,因其外出营业,后来亦归源祖。

六支祖大兴,弱冠习武,身高力大,英姿不群。分家后财旺福戎,广田结社,家道兴隆。生三子:治、汲、浚。六支并七支分宅起一大楼。六支宅独得两位宅,又并七支前场地。旧街以上归六支所有。六支祖大兴于万历32(公元1604)卒,寿72。治祖承父志,让旧街与浚祖两楼一段,汲祖白取前场旧街南至中街头东一段及旧街头南往西,中街往北,又中街南至汪街头东一段后半截皆为治祖分宅。

七支祖大量,习武事,慷慨尚义节,称得上“杰士”,同六支祖、五支祖志同道合,事必相议。支撑门户的事都倚重于他。所生淬祖,弱冠胡须甚茂,先于七支祖而卒。七支分宅一段归六支,六支、七支宅后随宅地归五支。七支宅两临河斜地,前窄后宽,前截归六支,后截归五支。七支祖.前场地旧街南至中街作三大进,旧街南一大进,中街北一大进归六支,中一大进归五支,中街南至汪,皆作两截,前截归长支,后截归六支,此牛山祖宅之大略也。牛山孙氏家族共有九座大楼,六座小楼,瓦房58间。

泽祖入庠在公元15681569年间,万历12年治祖、源祖入庠。至此,沼祖、澜祖、洵祖、滨祖相继入庠,皆在明万历21(公元1593)。当时,分支三、六祖富,五祖、长祖次之,四祖立子早,自求退闲。六世漕祖、源祖、海祖富。治祖、济祖、池祖、浚祖、汲祖、浙祖次之。漕祖马匹成群,田近百顷。源祖田过二百顷,牛马牲畜数百,海祖田百顷,马匹成群,不修楼房,多买市宅,多买湖州牧马。济祖不及海祖富,田近百顷,有马40匹,牛羊牲畜数百,多买山庄牧养。独惜泽祖早岁入庠,首荣门户,文名阖邑推重,中年以后自号“和逸子”。

二支祖,乃孝涕中人,六世渊祖持家勤奋,家业渐兴,沼祖待人谦和、忠厚、墩实,沚祖因家贫,携二子外出谋生。渊祖之子成政,顺治元年生玄。此后,迁居邹县九里山营。康熙二、三年间(公元1663--1664)62岁卒。有弟成安。沼祖之子成仁,长成政一岁,崇祯十—年生子戊寅。沚祖携子成美、成锦定居临沂南关,因勤俭持家,家庭和睦,家业渐丰。

自明至今几百余年,孙氏家族丁族蕃衍,功名出众,楼房田园遍布峄地。

牛山孙氏历史文物保护成就斐然。“孙氏宗祠”是鲁南苏北唯一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古代宗法章制建筑。宗祠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初为草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为庙,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扩建为规模祠堂,依从太原中都(平阳)孙氏堂号为“映雪堂”。孙氏祠堂虽历经战乱,经世代族人守护仍完整如初。200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牛山孙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倡导族人对宗祠进行保护性修缮,修整恢复了宗祠广场、祖林牌坊等多项历史遗迹原貌,成为当地古迹游览景点之一。

牛山孙氏历史文化积蕴深厚。数百年来持续开展以修谱为主体的族群建设活动,年年进行以宗祠祭祀为主体的文化道德教育活动。家乘初创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历史上曾七修谱牒,先后排定从12世至51世的40字辈序:“毓肇葆承茂,景晋钟启延。秉则淑以慎,昭虔尚新传。桂兰德裕厚,光辉业继先。繁盛恒思本,运华树正廉”。使全族世系分明,族脉清晰。每年春举行祭祖大典,宗祠成为传承孙氏文化、维系宗族团结统一的中心。世代族人谨遵祖德祖训,以勤奋耕读为本,以仁义孝悌立身,公正和谐处世,涌献出诸多报效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更有获清乾隆亲赐御碑表彰者、“任大夫之职者,罗将军之封者”。乾隆四十三年,峄县令张玉树为宗祠题赠“恪遵世德”的匾额,以褒扬良好家风。尤其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斗争中,牛山孙氏宗族作出卓越贡献,仅淮海战役一役,牛山孙氏奉献祖林古柏树760余株5000立方,抢架韩庄运河大桥,666位牛山孙氏烈士志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