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本,水之源,人之祖,乃大千世界繁荣之根基。国修史,方修志,族修谱,乃民族文化传承之法宝。
“考我孙氏,乃姬氏后裔,以字为氏,乃周公第八子康叔,封于衛,至武公,子惠孙,孙生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以父字为氏,即孙氏之始祖也。传至叔敖,楚始有孙氏。至春秋齐国,讳无字生书,字子占,为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遂以为郡邑,书即乐安孙氏之始祖也。书生冯,字起宗,亦为齐卿;冯生武,字长卿,因田鲍四族将谋乱,遂奔吴。伍子胥荐举,吴王阖闾,用为大将,威震列国,著兵法十三篇,与孔孟之书并传。武生敌明,字景浩,号操;食采于富春,又为富春孙氏。操为驸马,生三子,长曰龙;次曰虎;三曰膑。膑拜鬼谷子为师,初仕魏,庞涓嫉其贤能,俐而刖其足,后奔至齐,威王拜为军师,计斩庞涓缓,复回洞中,逍遥世外。传至堅,为汉献帝长沙太守,智勇盖世。坚生四子,长曰策,次曰权,三曰翔,四曰匡。策字伯符,独战东南,人称小霸王。权字仲谋,与刘备、曹操,三分天下,虽未能灭曹而除汉贼,亦不失其辅汉之丹心。再传至俐,号百将,黄巢之乱,与李克用同功,封为东平侯。传至德明,名帝象,又名文,教名日新,字逸仙,号中山,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为民国之国父,使孙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使中国人增添不少骄傲。历代孙氏祖先,立功、立德、立言者,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孙氏为中华民族之菁英,实当之无愧。”
“复考长阳孙氏,源出乐安堂,后移至江西省南昌府南昌县大柳树村,传至政贵公,走奔湖北省荆州府枝江县百里洲孙家台子,夫人王氏,生三子:长曰含礼(后裔资丘黄柏山);次曰含佑;三曰含相(后裔枝江县百里洲孙家台子)。佑公之夫人王氏,生子珠,又名叔敖,夫人徐氏,生四子:长曰土葵;次曰士元;三曰士宗;四曰四卜。因珠公身故,且屡遭水灾,乃于清康熙年间,母子五人走奔长阳西山,落籍孙家榜(今都镇湾镇大溪坪村南1.5公里),珠公即为我长阳孙氏之始祖也(贵公、佑公、珠公均葬于百里洲五珠湖锅底塘)。”
“古时交通不便,教育不够普及,天灾战乱,层出不穷,因而族谱,最易散失,故其昭穆,多赖口授,致讹传者不少,或全部遗忘,废而不用,或自订昭穆,另成一派。因之,支派与日俱增,且时愈久而愈失其真。族人相见,祖孙不知,叔伯不识,兄弟不分,与路人无异,上无颜以对祖先,下无法以教子孙。我八世祖云章公、旭东公,和卿公等,有鉴定此,乃倡议溯源究本,重修族谱,统一各支派,并会同他支派族人博古公、文甫公等,远至百里洲,详查祖源,终因日军入侵而中止。另他派族人古愚今,亦曾远赴湖南澧县杨家坪孙家祠堂,与当地族人协议:湘豫鄂三区,合族统一,终因时局变迁而中止,殊为可惜。”
迨至第九世孙庭操(北海)庭灏(汉杰)二人随军至台湾后,与族人音讯断绝。改革开放后,两岸交流,籍书信往来,与返乡探亲,复悉穆全部。庭操(北海)一面在台湾搜集孙氏资料,请庭灏(汉杰)兄协助,一面在故乡搜集资料,请金龙叔、钧兄、北斗兄、光明侄等人负责辨理。他们不辞辛劳,逐户走访,历时数载,搜得各世资料,邮寄修谱人孙庭操(北海)汇整,终于在公元一九九四年九月吉日《湖北省长阳县乐安堂孙氏族谱》问世。
我作为孙氏第十代后裔,见到《湖北省长阳县乐安堂孙氏族谱》,无不为之高兴。但高兴之余,又感到有些美中不足,主要是从第七世孙德粹(我的太公)至十一世收集的资料不全,存在不少遗漏的地方。而且有些没有顺应时代进化。于是,我又花了一年时间,对七世孙德粹至十二世后裔进行调查,寻找古坟,查看碑文,领教老人,远者信函、电话联系,近者亲临,有线必查,有根必访,求得较为圆满。后又经半年时间再次核实,终于在我花甲之日成册,即乐安堂湖北省长阳县<<孙氏族谱>>(支谱)。同时还把乐安堂长阳县《孙氏族谱》中的孙氏部分后裔作了一些补充,并用分支表的形式附印于后,作为对《湖北长阳县乐安堂孙氏族谱》的补充,以慰先祖,以启万世子孙。
孙氏,其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英才辈出。政要、军要、文豪、专家、富商不胜枚举,人文鼎盛,无愧于华夏百姓之林,当续谱传之后世;且国家昌盛,族人立业四海为家,皆赖谱以寻根问祖和牵系乡情。但子孙隐派立名者日增多,血缘关系紊乱,亦当辑谱予以澄清。愿我后世子孙,世世整理,代代增修,踵而辑之,绵延不断,使我孙氏家族千秋万世,不紊其宗,源远流长,万代昌盛。
孙氏第十世 孙光益
甲申年(2004)四月十九日于长阳县龙舟坪镇清江路40号住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