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各地孙氏         
 
孙张村——“药王”孙思邈的第二故乡
来源:孙利聪
作者:不详
2018-05-29
评论:0  点击:3743

孙张村是山西省洪洞县南垣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西北离县城、西南距临汾都约为30里(15千米),地处曲亭河与涝洰河之间。全村现在分四个村民小组,共280户,1 310口人(2013年底统计),耕种着1 750亩水浇地,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在洪洞县淹底乡37个行政村中属于中等村子。

 

孙张村的周边村庄稠密:东与杨张村接壤,西与西张村为邻,南连柏庄、南谷村,北边地接小甘亭;再往东有淹底、上张、后泉村,大小孔寨、孔峪村,再往西程黄、府底、寨子里,……;东北有南垣重镇曲亭镇,西北是卫星新城甘亭镇,西南有尧都东屏乔李镇,东南涝河对岸大阳镇,可谓四镇拱卫、得天独厚。孙张村土地平整,水利便利,物产丰富,交通方便,人文底蕴深厚,古来就是周围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民国以前每年常有庙会、集会,现在依农历每月逢二、逢五、逢八、逢十“三天两头”农贸集市,为周边村镇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条件。

 

孙张村颇为古老。村子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似有缓坡,唐朝以前名为东郭村,俗名大坂(本地读Tuo fan,坂同阪,为斜坡)村,并不见经传。但自唐朝初年从黄河西边来的一位姓孙名思邈,善于用药、医到病除的道士在这里行医、定居后,“大坂村”便声名大振。原因是孙思邈这位云游郎中(游医)以“大坂村”为中心,在给四方百姓送药、看病的过程中,于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偶遇在洪洞城东安乐村一带休整部队的唐王李世民(唐太宗)。由于连年征战,唐王和众多将士们同样劳累、伤病,此时又因伤突然吐血不止。正在随军郎中(军医)无计可施的危急关头,孙思邈进账求见唐王,一剂药服下片刻,李世民顿觉神清身爽,再加调治很快痊愈;将士们也在孙思邈的精心医治后,个个康复健壮。李世民欲将孙思邈留于军中并重加封赏,却被孙思邈以“我的医术只是从民之命、济民之望”的托词所婉拒。他在安乐村只住了一个晚上,便又到它处为百姓看病。因走得急,还将一只靴子和临时穿过的军装丢在了那里。为避唐王找他,孙思邈在洪洞城边南坂村经营过木工场。李世民即位后,敕封已定居洪洞县“大坂村”的孙思邈为“安乐真人”(因二人曾在安乐村偶遇),赞其为“不远千里,拊膺取决”的“名魁大医”,从此民间便称孙思邈为孙真人、安乐爷或者药王。取孙思邈神医开张、医德张扬之意,“大坂村”将村名变更为孙张村。

 

孙思邈于隋文帝开皇辛丑年四月二十日(公元581年)出生在原籍京兆华原县(陕西耀县,现为铜川市耀州区)孙家塬村,唐高宗永淳元年无疾仙逝于河东洪洞县孙张村,传说安葬于此,尽享天年102岁。自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初来河东,到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逝世,孙思邈在孙张村及其周边行医、居住、生活了63年。里人及其子孙为孙思邈建庙塑像,其陵墓就在孙张村南约1.5千米的“石碑坟”。墓园很大,埋葬着孙思邈和他的部分子孙。1958年前墓园里还有大乌龟驮着的石碑数通,碑楼几座。石碑上雕有双龙图案,碑前有石桌、石香炉、石人、石马和十二个拴马桩,石碑后有数十座大坟丘。孙思邈逝世后,其子孙一部分回了耀县老家,一部分留在孙张及周边各村,后繁衍于晋南各地。明朝初年,朝廷几次在洪洞县城北广济寺大槐树下办理移民手续,孙思邈在晋南各地的后裔又大量迁移到晋北、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河南及安徽、湖广等地。仅这部分人的后代,少说也有几百万人。现在孙张村村民中,除郭、贾、陈三大姓外,孙姓人家有三大户,一百多口人,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十,均以孙思邈为元祖;而两户张姓仅十几人,且均迁来时间不长。一千四五百年来周边各村孙氏后裔在“石碑坟”祭扫不断,偶然也有外地寻祖者。因而孙张村应是孙思邈除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之外的第二故乡。

 

留在孙张村周边的孙氏后裔历代多有名人。虽然“石碑坟”经十四、五个世纪的时世变迁,历代的碑碣已被风雨侵蚀毁坏,但仍有村民记得“石碑坟”的石碑中,有一通上的铭文是“旹嘉庆七年岁次壬申季春例授儒林郎候选州同”、“显考 孙公 讳广福 字天锡 号杏园”,碑背面刻有“乾隆丙午科举人 吏部拣选知县 己未大桃二等移用平鲁县训道加二级张台焯顿首”、“皇请例授儒林郎候选州杏园孙公墓表:古羊东南乡孙张村,相传唐时孙真人思邈故里也,庄内孙氏一族繁衍最盛,代有名人,传至公,数十世矣”。此石铭可证实孙张村居住着孙思邈的后人,孙思邈曾在这里定居过,当然亦佐证孙张村是孙思邈的第二故乡。

 

孙思邈早年家境困难,做过木工。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七岁便“日读千言,过目成诵”。二十岁以前就熟读诸子百家典籍和古代名医著作,不仅博通经书,而且精于医道,对《老子》颇具心得,兼有道家风骨。少时偶染疾病,因缺医少药,久难痊愈,痛苦万分。病好后决心弃仕学医,悬壶济世。

 

正如其名中“邈”含“遥远”之意,孙思邈心宽思阔、眼光遥远。他游历名山大川,采药制药,行医治病、医术高超,年轻时便名誉天下,朝野皆知。隋文帝曾召他进京做太医,他借故有病婉言谢绝。为避免朝廷纠缠,他索性隐姓埋名奔河东,三十九岁时到了大坂村继续四处行医、采药制药,为百姓祛病不辞辛劳。唐太宗封其官职,他坚辞不受。七十岁以后,孙思邈自感年事已高,体力渐降,遂决定边行医边著述。把自己一生的医药学心得、经验总结出来奉献社会,留于后世,以解患者病痛。三十年中,他笔耕不辍、接诊不断,用自己的亲身体悟,吸收医药学前辈的已有成果,整理撰写了多部医药学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又补充了《千金备急翼方》,以及《摄生论》、《福寿论》、《保生论》、《存神炼气铭》、《摄养枕中力》等医药学经典。孙思邈认为“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此(千金)为名也。”他百岁高龄殚精竭虑编写的《备急千金要方》被历代中医用做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孙思邈的这些医药学经典大都是在孙张村家中完成的,其尊重生人、爱护生命的医药学思想也是在孙张村生活、行医期间成熟起来的。他要求自己和同行,作为医生“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以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奸贵、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一律精心医治;视他人病痛为己痛,安神定志,细心诊察”。孙思邈的这种治医理念为孙张村历代村医继承、践行,更充分说明孙张村确实是他的第二故乡。

 

孙思邈之所以“兼通阴阳,推及医药”,医术精湛,著述颇丰,是因他自幼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对他不求名利、(医)术(医)德并重的行医理念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把黄帝看成医学之祖,道家也认为黄帝是道家之祖,医道同源,同出一根。现在,孙思邈的陕西耀县老家还有南北朝时期的佛道合雕石像保存于该县碑林。孙思邈青少年时的隋唐统治者积极扶植、推崇道教,唐高祖甚至在国子监宣布“道教第一”。受此宗教文化的影响,孙思邈弱冠即“善谈老庄”,也曾自注《老子》、《庄子》等道家名著,曾隐居于钟南山、峨眉山等名山中,得道教高士真传。他一方面吸收道教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思想,另一方面并不超世无为,而是从青衿之岁到白首之年勤奋劳碌,治病制药,为医药学事业奋斗终生。在其有生之年,谢绝了朝廷的多次封赏,不为名利所动,一心为人治病,民间尊其为“药王”,留下了极好口碑、传说和大量典籍。唐太宗封孙思邈为“安乐真人”,可理解为孙思邈是为百姓安居乐业而悬壶奔波的道士高人。在孙思邈逝世400多年后,又被世称道君皇帝的宋徽宗(公元1100-1125年)在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封为“妙应真人”;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年)在600多年前年孙思邈救治唐王李世民的安乐村修建了规模很大的“安乐庙”,又称“孙真人庙”,并将孙思邈丢下的靴子和军装埋葬,筑成孙真人“衣冠冢”。之后,南坂村也修了药王庙;孙张村的孙思邈后代和里人在村西修复、扩建了规模更大的“药王庙”,又称“安乐庙”或西庙,供奉为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孙张村之子——孙思邈——孙真人——药王爷——安乐爷。

 

安乐庙占地30余亩,山门朝南,十几座神庙鳞次栉比、巍峨壮观。以坐东朝西的真人庙为中心,中轴线上,后有真人寝殿一座,前有献殿一座,再往西有戏台一座;左右有龙王庙、嫘祖庙、社庙、三皇五帝庙、土地庙、财神庙等。真人庙中,药王孙思邈金像一尊,面向正西,取孙思邈遥望陕西耀县老家之意。戏台两侧有长廊,供香客和“商家”买卖人化缘、布施、歇脚之用。整个庙宇群大都为砖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壁画鲜艳、柱椽深红,既庄严肃穆,又宽敞实用。民国年间,村里的小学就办在庙里,培养了几代文化人。药王庙虽在1948年临汾战役中因“支前”被拆除、毁坏,其碑碣也在以后的兴水利、破四旧中被捣毁、废弃,但现今从还能找到、拼凑起来的石块、木板上,可辨认出历代官民对“药王庙”“安乐庙”修建、维护的石铭文迹,觉察出孙张村人对“药王”——孙思邈“孙真人”的爱戴尊崇。

 

近日在孙张村又找到了一通药王庙的“蛟龙碑”。该碑为明朝万历二十三年所立,正面有篆刻“安乐真人”四个篆书大字,背面铭文为“普济安乐神君万人碑记”。碑文的主要内容有“谨按祀典有功于民则祀之。君生于世,长在洪洞之南三十里曰东郭村、孙张村。后来成道于陕西耀州,至今金身在洞中,是其蹟也。神君通儒兼医,以道济人,及殁为神,聪明正直,会爱仁慈。老少有患疾者,假符水则痊之,以罗布而敬穷人。其所以普济安乐神君,佑人者不浅,民之报神者不薄也。大唐时,里人创建庙宇,修饰形象,凡百祭仪悉皆如法。至万历二十三年,庙之砖木、神之形象,风雨浸坏,居民人等叹神明之德,祀宇之已倾,遂并力重修。”“张习方撰文丹书”, “本族会首孙晓、孙长清扶石。”另有孙晓子孙名讳及周边各村万人捐资署名。该碑文所载史实,更证明孙思邈曾在孙张村长期生活、定居、行医,孙张村确为其第二故乡。

 

“药王”孙思邈的在天之灵,仍在保佑着其第二故乡孙张村事业的兴盛和村民生活的安乐。

 

参考文献:1、董安民主编《洪洞村名来历》。

 

2、陈明华《试论儒佛道思想对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见《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2月第十五卷第6期。

 

3、《洪洞县地名录》。

 

4、崔学文、贾安德整理20063月《孙张村史》。

 

5、孙福利整理,贾安德口述《药王孙真人庙及事迹》

 

6、孙文才《孙思邈庙碑新考》

 

7、《洪洞县志》。

 

8、《平阳府志》。

 

9、《洪洞报》。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