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子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原滕县)滨湖镇境内,北遥望凫山郁郁苍苍,西濒临微山湖清波荡漾,龙河水自东而来曲折蜿蜒绕自村前,西流入湖。此地阡陌纵横,沃野相连,山清水秀,地灵人杰。我孙氏生于斯,长于斯,聚族于斯,繁衍生息已六百余载。
奎子全村区域面积六平方公里,在籍人口三千余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为孙氏后裔。其地理位置优越,距微山湖古镇(原镇驻地岗头村)不足两公里,与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比邻。枣菏高速横跨东西,济微公路纵贯南北,红荷大道直通高铁,205、207、209城市公交拉近了城乡距离。交通便利,物流发达,是宜居宜商之宝地。
奎子立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原村名已无可考,自我族定居于此始更名为“奎子”,文化内涵及其深厚。据史志、谱书等资料记载,奎子孙氏共培养寄籍名士十多位,其中进士四位,分别是山东省平阴县同宗孙光祀(康熙朝兵部右侍郎)、山西省太谷县杜昌炎(十世祖孙孺衡之养孙,河南省内黄县县令)、山东省鱼台县马邦举(十二世孙炳供养并授学;山东省曹州府府学教授)和同邑刘辉五(十二世孙炳培养);贡生两位,一是鱼台县谷亭镇闫论(六世祖孙化愚妹婿闫试之胞弟),一是鱼台县谷亭镇闫补阙(闫试之孙)。我奎子孙氏族人自明朝末期至清朝三百余年,共考取乡贡进士六位,文武增生、庠生及监生计一百六十余位。特别是自明天启至清雍正朝一百二十余年,“以文望声华,以麟经世其家”占高魁者比肩接踵,在民间有“在邑惟黄氏,在乡惟孙氏”,“欲治麟经,必问业于其门”之说。时至今日仍被誉为“书香门第,诗礼之家”。
奎子名胜古迹较多,村前有发源于龙山东麓流经圣母泉、温水湖(郁郎渊)的古沙河(今小龙河);沙河南岸有平地隆起的汉墓群;护村寨、海子上世纪六十年代仍形迹完好,而今遗址尚存。村内有孙氏家祠、节烈祠、小家祠、司马府、怡一斋、功名旗杆等明清建筑群;茶馆、酒馆、曲艺馆,粮行、油坊、印染坊,药铺、当铺、杂货铺、铁匠铺,南店、北店、马车店,商铺林立。村外有铃铛碑(石雕节孝牌坊)、九女碑、烈女坟,内外竹子林以及由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撰联的石雕林门。村东南有关公庙、卧虎桥,村西南有桃花园、奋鹏桥。卧虎桥虽不知何人何时所建,但因清兵部司马孙光祀早年曾避难于桥下而得名,并扬名古今;横架于古沙河之上的奋鹏桥始建于明崇祯三年,我七世祖庠员孙丕昭为其母李孺人祝寿捐建,《滕县志》载:“滕县教谕赖国璋有记”。这一个个可代表奎子的不朽名片,这一处处能见证奎子辉煌历史的古迹,皆因社会变迁政局动荡有的化为烟云,有的不知踪影,有的粉身碎骨,有的身首异处。就连因公用而幸存的家祠正殿也早已改头换面,而今仍在风雨飘摇之中。
新世纪、新时代天朗气清,奎子村坚持正确的方向,强素质,促发展,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村庄建设焕然一新,而且文化建设也勃然兴起。经济、文化、等名人层出不穷,后生可畏。先后获得“传统文化村”、“生态文明村”、“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一个崇尚礼仪、传承慈孝、文明和谐、开放包容的奎子,将以她固有的姿态拨云见日,排雾除霾,走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