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奎子孙氏家祠是古滕境内最早的私家宗庙之一,它承载着我孙氏家族的历史与辉煌,是历代孙氏子孙心目中的圣殿,令人敬仰与缅怀。它伴随着时代之变迁,经风雨,度沧桑,历三百八十八载。明月不关兴废事,夜深依旧照故园。站在伤痕累累的祠堂前,透过历史的屏障依稀看到它当年的尊容——古滕孙氏,名门望族。
一座没有历史的建筑,便是一堆砖瓦;一部没有文化的历史,便是一本流水账。而今,古建需要保护和修葺,历史需要挖掘和整理,文化需要传承和培育,这是责任也是担当。目睹废墟,回望历史,在历史长河的瓦砾之中,去寻找先人们走过的足迹,去发现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所创造的辉煌。
历史回溯到四百年前,我六世祖讳化愚,一代宿儒,令巡按叹服;育有五子,“五桂联芳”,让邑宰折腰。明天启二年(1522年),化愚祖与世长辞,子孙堪舆城子堆新茔,开圹宇而葬之。辟正厅三间安放灵位,三世祖母王氏及四世祖、五世祖等列祖一室同祀,子孙便于近瞻。化愚祖配贤李孺人更是焚香供飧,晨昏祭奠。长孙尚尔为之更名念祖,兹厅遂定名“永思堂”,以寄孝思之意。此乃我族宗祠之雏形矣。
我族真正立庙建祠始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正是李孺人七十三寿诞之年。其子丕显等兄弟皆纯孝,为让老母添福增寿,共襄善举,使之功德圆满。一是次子丕昭在古沙河上捐建奋鹏桥一座以便民通行,二是兄弟五人出资创建宗祠以祀祖悦亲。遂约叔伯共议,由丕显公总摄建祠大事。经堪舆,祠址定在旧宅基之上,与永思堂比邻。宗祠建设谨遵旧制,因长公丕显仕至光禄寺署丞,故宗祠庶合准大夫规制。正殿、门楼、耳房、配殿一应俱全。崇祯二年秋备料动工,历时一年而工竣。正殿三楹,硬山斗拱式建筑,前廊后罩,青砖灰瓦,脊饰吻兽,虽简朴而不失气派。门楼外清流翠竹映带,庭院内松柏腊梅并茂,神龛之上始祖灵位居中,然后左昭右穆,井然有序,既典雅而又庄严肃穆。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明,距立庙建祠一百一十九年整,“旧祠略显微隘”。十世祖讳孺衡请旨归养,于乾隆八年续修族谱,初次雕版印刷。继修谱之后念念不忘修造新祠,因其年迈体弱不能担当此任,借清明祠祭之机相嘱。于是族人量力输资,变卖北林、南林树株,购地扩祠(见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初一日公立“祭田碑”),增建大殿三楹。整个院落右邻“永思堂”,坐北朝南,南北纵深56米,东西宽28米,外加“节烈祠”实际占地面积2088平方米,三进两院式。门楼一间,门楣上方镶嵌一块巨型石匾为门额,门额四周雕有回纹图案,中间阳刻“孙氏家祠”,笔力遒劲(见图),大门东西各连三间配房,并与大门形成落差。大门外石狮旗杆对应排列,大门内影壁上书“敦宗穆族”四个大字,既古朴而又气派,尽显世家之淳风。旧祠因有前廊和后罩,故列为过厅将整个院落分成前后两院。新建大殿规制虽同而气势胜于前殿。雕梁画栋,屏门洞开,神龛双层,楹柱飞彩,神龛之上悬一巨匾,蓝底金字“永妥先灵”,楹柱上挂木质瓦式抱柱联,外联由兵部职方司主事、滕县县令荆尔植题书:“五桂联芳,与龙山而并峻;三经垂训,偕漷水而长流。”内联由翰林院编修、宣化府知府高熙喆题书(内容记忆不全)。整体建筑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五脊六兽,铁叉云燕。并将“永思堂”辟为“节烈祠”。迨至乾隆五十五年,因十二世孙山樵公教授皇外孙孔庆镕有功,御赐堂号“其顺堂”,此匾高悬于过厅正中屏风之上。可谓名门景象,望族气派。
自乾隆十三年扩庙、迁祠,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一百四十余年间,虽粉补修葺不断,终因年远日久,家祠多处倾圮。吾曾祖亦庸公率族人捐资重修,所费不足,亲自补齐。民国十七年(1928年)吾祖仲元公与叔祖瑞生公再次率众修葺,此次修祠亦是族人对自己宗庙的最后一次呵护。
斗转星移,世事更迭。昔日那巍巍庙堂之上五脊六兽,铁叉云燕;那熠熠生辉之御赐巨匾,精雕神龛;那遮天蔽日之古柏、修竹;还有象征吉祥富贵之腊梅、姚黄已成往事。而今天朗气爽,海晏河清。我孙氏家族人丁兴旺,贤达如云,定能慎终追远,门祚重树,宗庙重光。
十九世孙 卓强 行健考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