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京师礼官贡举,天下之士翔集,余得见孙孝侗。孝侗治《春秋》,能杂言,《元命苞》、《玉枢》、《竹林》、《繁露》诸占验。称其祖养真公专言《春秋》,山东诸郡县师之。而孝侗所言,则其家传也。
本年秋,山东大水漂庐舍,养真公配李孺人惊忧得病卒。先是养真公早弃诸子,至是始合葬焉。其子丕显率其孙念祖持状属志于余,曰:“往在京师时,尝有志吾家《春秋》,愿得读其书。今先人先后殁,往言遗行,子尝闻之,愿以托子也。”呜呼!养真公东鲁醇儒,邑志载之,而其配贤者,为一时闺门仪行,诚后人之茂轨也。敢谢不敏乎?
按状:养真公讳化愚,字睿卿,别号养真。始祖曰广,广生凤,凤生冲,冲生秀,居滕之辛安村。冲早亡,秀就养于舅家,迁居于北沙河岸。秀子四:长曰纮,次曰绍,次曰冏,次曰绎。冏子三,养真公最长。养真少时,尝从父学,然家贫,门户衰薄,赋役繁重,时时辍,助父役家事。久之,从楚江杜师,受麟经。时方总角,已知仲尼大意,有志匡正天下之事。又久之,十六岁母马氏卒,哭泣骨立,内无囊蓄,外有徭赋。当是时,父子相对哀毁,然黾勉卒成礼。慨然曰“吾父好学,以贫故,累不成名。今吾又以贫废,无以自强,何用人子为?”乃从渊泉王师,发奋读书,手不释卷。服阕,娶孺人李氏,孺人躬操井臼,助养真公,不足,则脱簪珥,辟纴以资之。以故学成名儒,二十四岁列弟子员,就教王氏家。
当是时,邹鲁诸生以时习礼者,多就其馆。执问经义,士不远千里就之,比之马融。而汉宋诸儒杂论《春秋》异同不合者,养真公皆为折中,使天下有所归。
往数年,继母刘氏卒。是时,学使者按试,养真公以丧故免。或有劝者曰:“刘氏,子继母也,与庶近,可以是往食廪饩。”养真公仰天大呼,涕泗行下,曰:“呜呼!吾母早弃吾,吾夫妇赖继母得成就,今继母又弃去,吾不能早从地下以为两母前驱,子奈何以是言进,殆无人心?且事亲守身两居其大,一亏于此,朝廷安用此败类哉?”哀毁如母马氏时。服阕,食廪饩。
当是时,东鲁之士既推重养真公,而养真公纯孝至行,邑人尽知之。适有讼者,欲浼关质之,愿馈金,养真公大怒,子奈何以小人污我?弃去。居负郭,与门人商论《春秋》大义。而是时,直指吴君龙徵修《春秋品汇》,将成,怃然曰:“吾安得服氏?”问之,久之闻养真公,欣然以为天赐我也。召见,坐论既久,曰:“此今之邱明不独服氏也。”悉以委养真公。书遂成行于世。
晚年乃以《春秋》付次子丕昭曰:“此吾所以成先人之志,一生之精神在焉。汝往与二三子游,共成此业。”乃谢去讲学,与友人放志山水,写情于诗赋。六十有六岁,以岁剡荐于乡。天启壬戌治装将就廷对,于三月二十有九日卒于家。是时有四子,而孺人李氏中年多病。置妾侯氏,生一子,侯氏亦先卒。孺人与五子者,俱依柩在室。
妖贼起,而孙氏乡居所谓北沙河者,避贼者,多疾走。城邑诸子以请,孺人曰:“柩在室,安能他之?且尔父在时,尝以《春秋》测吾家,后虽遭乱,南行必获完聚,今日之谓也。”乃议掩棺地下,率诸子归夏镇。孺人曰:“夏镇商贾所聚,水陆之冲,贼必争,争必败。”乃返西诣沛,止于昭阳湖。贼平,归家,室庐无恙,一时服孺人之明于古义也。
先是道遇男妇被掳于途者,为解之;既归,有逃女子至其家,为觅其夫,使之完聚;而其佃人有嫁妻以糊口者,相对而泣,孺人为解囊橐周济其急。夜梦神人,告以有德,必寿之征,故行年七十有七岁。
崇祯七年七月三日夜,滕大水,男妇漂没者万口,而孺人之宅亦倾圮。孺人既老病惊忧,乃于闰八月八日卒。生子五,皆诸生:丕显娶徐氏,丕昭娶李氏,丕冒娶王氏,丕著娶陈氏、继娶刘氏,丕昌娶吴氏。女二:一适张养虚,一适李九卿。孙:念祖即孝侗,庚午举人,娶刘氏,继娶高氏,承祖幼,未聘,丕显出;从祖,诸生,娶胡氏,嗣祖,聘钟氏,丕昭出;宪祖,增生,娶孔氏,丕冒出;法祖,娶王氏,法祖二十一而夭,王氏矢不嫁,有病不进医药,亦寻卒,合葬焉,缵祖,聘李氏,丕著出;印祖,聘周氏,遵祖幼,未聘,丕昌出。孙女二十一人。曾孙五:之庾,聘李氏,念祖出;之镇,聘张氏,之绪幼,未聘,从祖出;之稼,聘董氏,之穑幼,未聘,宪祖出。曾孙女三人。于崇祯八年乙亥二月十五日,合葬于滕县城西北城子堆。为之铭。
铭曰:
大德备矣,通于神明。亶发正志,以光伟经。
闺门雍雍,助化穆青。阴阳合道,千岁永宁。
徐州庚午科举人年家眷晚生 万寿祺 顿首拜撰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