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然各有所重,详略有别。志补史之遗,谱释志之细微。谱牒之重要,忽容忽视,三房先祖重视编修玉塘孙氏大族谱,却未见专修的三房家谱。欣逢盛世,三房人文荟萃,编修家谱,众望所归,正值其时。
编修家谱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编修的过程,也是学习、查证、归纳、提高的过程。在编修工作中,通过认真学习研究,比较鉴别,或去伪存真,或采用共同点,或采纳多数谱序的说法,逐渐形成一些观点。略举几例于后。
一、玉塘孙氏开基始祖嘉安公卒年的探讨。玉塘孙氏开基始祖卒于何年?之前尚未明确,翻读宋史,查阅县志,研究谱序,充分运用相关资料,进行论证,允武公在《惠安埔塘孙氏始祖侍郎公》文中云“公生于宋宁宗庆元戊午年(注:1198年)。赐进士第,官礼部左侍郎,诰授通奉大夫。赠谥恭肃。始迁惠安埔塘,为惠始祖。……端宗入海,公与谏议大夫真辅,参政知事张世杰、枢密副使陆秀夫扈跸至泉,薨焉。遗命子孙赤心报国,勿臣异姓,葬于惠遂家于惠。”孙诗权编著《源远枝茂辉煌之惠安埔塘孙氏》第12页)兰陔公云:“意当日端宗入海,恭肃公必以昆仲间关扈从。恭肃公其过惠而卒而葬者乎,故有赐谥:(孙怀伟主编《惠安孙氏玉塘文献》第64页)。先祖的文章明确告诉我们:“始祖侍郎公随端宗入海,经过惠安,“卒于惠,葬于惠,遂家于惠”那么端宗什么时间经过惠安呢?根据宋史等资料以及《惠安县志》记载“景炎元年(注1276年),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十五日,端宗赵丙昰,卫王赵丙及太妃等乘海船逃跑,航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昰欲入泉州,招扶蒲寿庚有异志”,宋军改泊泉州外渚獭窟岛。十二月初八,元兵抵泉州,蒲寿庚与州司马田真子献城投元,张世杰等只得护送端宗勿遽移粤。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嘉安公扈随端宗于1276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在惠安境内,并在这个时间段逝世,享年79岁。《埔塘始祖嘉安公卒年浅析》载入惠安县政协主编的《惠安文史资料》第23辑。
二、玉塘孙氏不是惠孙(姬支)的后裔,应属于妫支,闽南乐安孙氏之先,出自虞舜之后。居住妫汭以妫为姓,周封陈,以奉舜帝祀,妫满次子日公以封陈地为姓:春秋时,陈国乱,陈完奔齐改田姓,大夫田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食采乐安,是为乐安孙氏,孙书公乃乐安孙氏得姓始祖。玉塘乐安孙氏始终认定属于乐安衍派。在家庙,谱序中有充分的体现。《埔塘孙氏堂号乐安溯源》刊载于惠安县政协《文史资料》第24期。
三、平谕公与孙朱不是亲兄弟。孙朱公是闽南尚书公三子,唐末五代年间渡嘉禾之东,葬(卒)于966年(详见《柳塘记》。平谕公是闽南尚书公仲子之后,生于宋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宋元佑进封平谕。两公生活年代相距100多年。孙朱公是唐朝人。平谕公是宋朝人。如果,哥哥是宋人,亲弟却是唐人。显然,孙朱公与平谕公是亲兄弟提法欠妥。我在《闽南孙氏尚书公世系初探》。有详细论证。
四、玉塘乐安孙氏的辈序问题。泉州闽南尚书公之后尊平谕公为一世祖,并以此为排辈序,玉塘孙氏开基始嘉安公为第五世。那么,例如现在习惯称玉塘孙氏30世,并不是玉塘孙氏开基始祖嘉安公的30世孙,而是嘉安公的26世孙,平谕公的30世孙。因此,为了避免错觉,误判,称温陵孙氏**世更为合理。这样,也更便于平谕公的其他后裔统一辈序。
五、惠安县螺城镇王孙孙氏的三个来源。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王孙村的孙氏是孙胤武的后裔,在孙胤武跑马围埭之前,明万历县令叶春及绘制的地图已有孙府堤。有的人以此质疑孙胤武跑马围埭的史实。经查,王孙村在三个不同时期都有孙氏迁入,一是明朝初叶,孙朝凤的后裔孙佱保奉命军屯,进驻王孙村,德化孙氏的族谱有记载。孙府堤影视在那个时期形成的。二是明朝末期,孙胤武奉旨跑马围埭为税田,族人迁入王孙村,并留下许多胜迹。三是清朝乾隆年间,埔塘孙氏孙房大夫第后裔骍,骥,骀迁入王孙村。三房手抄本家谱有记载。
此外,还有晋江迁惠安说,平谕公为入闽始祖说,嘉安公始入闽说都与大多数谱序相悖,值得商榷。
明万历年间,三房文卿公承兄励卿公之命,编修玉塘孙氏族谱。其堂兄道卿(承爵)公写了《订谱解》,记载解释了编修过程中的一些事,其可信度为各谱序之首,非亲自参与修谱,不可能有此极有价值的文章。他们为此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我在编修过程中,学习研讨有些收获,拾遗补缺,纠偏扶正,提出肤浅意见,抛砖引玉,留给后贤作为参考,仿效先祖,谨记于斯,权当为序。
《玉塘孙氏三房家谱》主编
玉塘乐安孙氏温陵28世 孙诗明 撰
2014年11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