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塘孙氏三房世代怀念着四婶婆郭氏。四婶婆郭氏对三房的繁衍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功不可没。话还是从源头说起。
淗公十二世分支三房传系,传十三世琏、琬、琰。琏传春、夏、秋、冬四子。春传穆、和、科、稷,是为十五世。传到十六世,子嗣微弱。
穆。字德渊,道试自负必居第一,揭榜名列第二,拂意不覆试,终身绝念进取,传两子可哲、可守,夭止。
和,字德谋,传一子恬。和早逝,其子随母改嫁惠东大吴。
科,字德彬,传可静,夭止。
稷,字德普,位居第四,其配偶为晋江横宅人郭氏,后世称四婶婆,德普无传,四婶婆郭氏端庄贤淑,善于操持,面对家况,心急如焚。
“大哥、三哥子嗣不兴,二哥早逝,自己又没有生育,为了让春公的香火延续,一定要把二哥的儿子争回来。”
四婶婆主意已定,带上两个堂亲,直奔惠东大吴村。
在大吴村,四婶婆向杨氏说明来意,杨氏开始并不乐意。四婶婆苦口婆心劝说杨氏,说明其子返祖对三房是何等的重要,表示自己会亲自抚育孩子,杨氏只得同意让其子返祖归宗。杨氏把一口大锅及简单的行李让郭氏带回埔塘。大锅为一头,行李为一头。要挑回时,因行李太轻,不好挑,杨氏顺手把一粒冬瓜形的秤锤放在行李这一边。由此产生了流传几百年的“大锅掂冬瓜”的故事。
四婶婆争回侄儿,满心欢喜,四个人说说笑笑往回赶路。俗话说:“路姓倒。”意思是说,去的时候,感觉比较慢,返回的时候,觉得快多了。何况“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轻”,一会儿就走了一大半的路程。他们翻过了几座山,到达了塘黄村地界的九峰岭。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锅口锋利,经过二十多里地的路程,把绳子磨断了,大锅从九峰岭上滚到十几丈深的山沟底。四婶婆一行大惊失色。这是侄儿返祖的日子,如果大锅摔破,可不吉利。恬公一屁股坐在地上,说:“不走了,我还要回大吴。”
四婶婆又是一番劝说,恬公只得说:“到山沟底下看看,如果锅破了,我回大吴,如果锅完好,我随你们回埔塘。”那么深的山沟,锅能不破吗?
随行的堂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沟底,找到了那口大锅,这时,他们看到了奇迹,大锅竟然完好无损。他们高兴地大声喊叫:“锅没有破,锅好好的。”恬公说:“大锅不破愿返祖!”
四婶婆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她高兴地说:“苍天有眼,佛爷保佑,春公有后啊!”
恬公随四婶婆一行回到埔塘。四婶婆视为己出,抚养成人,建家立业,繁衍后代。埔塘孙氏三房刊大部分人丁,都是恬公后代,没有四婶婆的努力,就没有今天三房的昌盛。
四婶婆建奇功,世世代代不能忘。“大锅掂冬瓜”的故事至今还在埔塘流传,冬瓜形的秤锤至今还保存着。
四婶婆郭氏的墓葬在村前内坑口的牛巴瘠东部,坐西向东,面对东海。
恬公,又称秧子公,与胡氏合葬在西山塘水库北部,临近霞美村的地界,俗称“倒地木”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