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论坛
网站公告
 
查家谱请上孙氏家谱网
孙氏书画家翰墨寄情,共抗疫情
《二十五史中的孙氏》简介
孙氏家谱网顾问团名单
这些年,那些事
孙氏家谱网功德榜
我们可以提供的家谱复印件目录
孙氏家谱网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孙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富春英豪孙文台
来源:孙德鸣
作者:孙德鸣上传
2020-05-04
评论:0  点击:1984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京口即镇江(今江苏镇江),汉末、三国吴时始置京口镇,曾一度是孙权的建都之地。年少的孙权壮怀激烈,统帅万军千舟,与曹操、刘备逐鹿争雄,最终令曹阿瞒也不能不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仲谋是孙权的字,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而他的父亲孙坚则是孙氏基业最早的开创者,最初就是从富春江畔崛起的。
       
让我们循着先贤的足迹,去探寻故乡的踪影……
    
   
一、 孙权故里  富阳寻踪
       
说起孙权,大家都知道是浙江富阳人。但我们要了解他的来龙去脉,还得从他的父亲孙坚说起。
       
孙坚,字文台,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出生于吴郡(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富春县,即今浙江省富阳市,与魏武帝曹操同年。

富春是一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有一条清秀如画的富春江斜贯全境。据史书记载: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富春即属扬州地域。《尔雅·释地》记载:江南曰扬州,长江以南的江、浙等广大地区,即属于扬州地界。春秋时,吴国强则属吴,越国胜即归越。战国时楚威王于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大败越国,夺取了浙江(即钱塘江)以西的土地,富春于是归属于楚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设立了富春县,归属会稽郡(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当时的富春县是个大富春,县境包括现今的浙江富阳以及桐庐、建德全境,地域非常广阔。西汉沿秦制基本上不变。王莽朝曾一度改为诛岁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又恢复原名;到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改属吴郡(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会稽郡移治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境范围基本上与秦时相当。

三国吴孙权黄武四年(225),分富春县部分地,新设建德、桐庐、新昌(即后来的寿昌县,今属浙江建德)三县。第二年(226)又分富春县,设置了新城县(今属浙江富阳),这样富春县的地理范围就大为缩小。但同年秋又在富春设立郡府,从丹阳、吴、会稽3郡中分出10县,置东安郡,由绥南将军、钱塘(今浙江杭州)侯全琮为东安太守(太守为郡最高军政长官),新筑东安郡城,古城大约在现今富阳市府西北18里左右的高桥地区。这是富阳在历史上最早设置的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从而使它成为了浙江中西部的政治、经济的中心,军事战略的枢纽。几年后被撤消,富春县仍归属吴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

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因孝武帝生母郑太后名阿春,为了避讳,改,取之于《诗经·豳【bīn】风》:春日载阳句,古文
   
义通。又因为富春县治在富春江北岸,古时以山南水北,故名之为富阳。这是富阳之名的最早由来。从此以后,虽历经朝代的更替叠变,但是富春富阳的名称基本上沿袭了下来,而没有多大的变化。1994年,富阳撤县设市,成为杭州市区的县级市,这又是富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富阳市,位于浙江省府杭州市的西南面,富春江斜贯全境,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上通金(浙江金华)、衢(浙江衢州),西控皖(安徽)、赣(江西)要隘;下达杭(浙江杭州)、绍(浙江绍兴),远扼沪(上海市)、甬(浙江宁波)咽喉。尤其在古代,钱塘江江宽水深,波翻潮涌,富阳自然就成为了沟通浙江腹地的必经之路了。早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前去会稽(今浙江绍兴)祭祀大禹。到达钱塘(今浙江杭州西南),遥望汹涌的钱江波涛,不禁望而兴叹,自感人力之渺小,不得不向西逆行了120里,在现今富阳市境内的狭窄之处(大约在中埠一带)渡过了富春江。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富春江面,在富阳中埠以下是很宽阔

的。现在富阳城西有秦望浦秦望桥之名,相传就是因秦始皇在此眺望而得名的。

富阳因为有了富春江而更显美丽神奇,秦始皇在此留下了足迹。南朝文学家吴均更是赞叹不已:风烟俱净,水天一色。自桐庐至富阳一百里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豪,汉末三国之际的孙坚父子,就是在这块古老的土地,美丽的富春江边崛起的。

据《宋书·符瑞志》记载:孙坚的祖父孙钟,家居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与母亲一起生活,性情孝顺,以种瓜为业。有一年,遭受荒灾,收成不好。一天,来了三位少年,向孙钟讨瓜吃,孙钟热情款待了他们,三位少年很感激,对孙钟说:这山下风水很好,可以作墓葬,葬了以后,后代就会出天子。你可以向山边走一百步,回头见我们去后,那地方就可以做为墓葬地了。孙钟向山边走了三十步,便回过头来,却见三少年乘白鹤飞去。孙钟死后,即葬于此地,这个墓葬地就在县城以东。墓葬上常有奇异之光显现,有五彩的云气,向上漫布天空,衍绵数里。父老相互转告说:这是非凡之气,孙氏就要兴旺发达了。

这是见之于正史的记载,而相类似的记载也比较多,鲁迅先生的《古小说钩沉》,辑录的《幽明录》中也有。只是各类典籍的记载,所不同的:有些说孙钟是孙坚的父亲,有的说孙钟为孙坚的祖父;也有的说孙钟葬在这里,也有说孙钟葬母于此。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可以说明:孙钟在富春江边种瓜、生活,墓葬在富春江边,是确有其事的。至今在富阳境内,还有许多与孙钟种瓜、生活有关的遗迹。

那么,孙钟在什么地方种瓜呢?其墓葬地又在何处呢?由于早期的史籍没有确凿的记载,因此给后人了解其种瓜、居住的生活之地,带来了许多疑问。就是裴松之注引的《吴书》中也是很笼统的:坚世仕吴,家于富春,葬于城东。意思是说:孙坚一族世代都在吴郡做官,家在富春县,祖坟在县城东面。这可以说是有关孙坚的家居及其祖上墓葬地的最早记载,而且也是最为确凿的信史了。众所周知,《吴书》是吴国编修的国史,除去玄秘的部分,应该是最为可信的。但不难发现,葬于城东这个大致的方位和范围,应当是在现今富阳市府的东南面(在古代东与南几乎是相通用的)。其后,特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史料的大量发现,有关的记载也渐渐多了起来,其地理位置的记述也越来越明细了。如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浙江又东北迳富春县南,江南有山,孙武皇(孙坚谥号武烈皇帝)之先所葬也;汉末墓上有光如云气瞩天。还有:浙江又东北迳亭山西,山上有孙权父冢。(清朝考据学家杨守敬考证:字当为字之误。)这个记载是比较早的,也比较具体地指出了墓葬地的地理位置,与《宋书·符瑞志》中:你可下山百步的记述也较相吻合。从而判断孙钟在富春江畔的亭山边种瓜、居住是符合史实和事实的。其后,《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三更为确切地记述:坚居阳平山,其祖种瓜于此。这就明确指出了孙坚家居富春县的阳平山。而这一史实也得到了《富春孙氏宗谱》等许多民俗史籍、地方史志的印证。

那么,阳平山在什么地方呢?就在现今浙江省富阳城南的大源古镇,古名阳平镇。而这也是最为符合《吴书》中:坚世仕吴,家于富春,葬于城东。这一最早的史籍记载的。阳平山是亭山山脉的余支,北濒富春江(当时富春江面很宽,江南春江一带有的还处在江水中),山下有浦名阳浦,孙钟就在这阳平山边隐居种瓜。据在富阳发现的东吴《皇家玉牒》的记载:孙钟母亲翁氏与孙钟夫妇以及长子孙羌夫妇、幼子孙静夫妇七穴合葬于阳平山。由于孙权建吴称帝,因此阳平山也称天子冈(见《中国名胜大辞典》)。斗转星移,历经仓海桑田,孙氏祖居早已荡然无存,阳平山下也已变成了热闹的小城镇了,但从现今遗存下来的一些地名,如阳平山路瓜田孙家坟滩孝桥下马墩等等这些地名,仿佛还能依稀想象出孙钟当年种瓜的情景,以及孙氏发迹后车水马龙的盛况。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浙江富阳大源古镇的阳平山,是孙钟、孙坚父子的世居地,是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

此外,在今富阳市场口镇的王洲,相传孙钟也曾于此种过瓜。据《杭州府志》载:在县西南四十二里,周二十三里,今名洋涨沙,一名瓜江村,相传孙钟曾种瓜于此。据说,当年孙钟种瓜之地,因结瓜少而被称为雄瓜地,流经瓜地南面的那条富春江的支流也被称为瓜江,孙钟种瓜所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瓜桥埠,也名瓜江村。现在遗址处建有一四角石亭,立有一块孙权故里的石碑,供游人怀古凭吊。

富阳是美丽富饶的故土,孙钟在富春江边隐逸种瓜;孙坚、孙策父子在富春江边崛起;孙权建吴称帝,鼎立江东,对促进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开发祖国宝岛台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孙氏家族是富阳人民的骄傲。现在故乡人民十分珍惜这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挖掘史料,珍视遗迹,妥善保存和维护古老的文化遗产;合理开发与利用,新辟了东吴文化公园,让市民有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所,同时寓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教育于休闲娱乐之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富阳的知名度,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孙武之后  江东望族

孙坚的家世,陈寿的《三国志·吴书》没有详细地记述,即便是孙坚的父祖辈也没有述及,只是简略地叙说了一句:盖孙武之后也。因此引起了后世史学界的疑议,认为这是疑词。就如同说曹操是曹参之后,最后又画蛇添足地补上一句:莫能审其出生本末;在记述刘备的世系难明时,也必说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由于这样的记述过于简要,又因为年代久远,确实会给后人留下疑问。但是我们只要从历史的沉积中拂去尘埃,稍加梳理,就会清晰而完整地显现出:孙坚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后代。

据史书记载: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今山东北部)人,其先祖为陈国的贵族陈完,因国内王族倾轧,政局动荡,害怕祸及己身,逃奔去了齐国,受到了齐桓公的器重,任以工正之职,掌管官府手工业,从此世居齐地,并改姓为田氏,所以陈完也称田完。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字子占,为齐国的大夫(诸侯国君的重要官员),因率兵攻打莒【】国(今山东莒县),立有战功,受齐景公赐姓为,因此田书也称孙书,还把乐安(今山东广饶)作为食采之邑,封赐给孙书,这是乐安孙氏的最早由来。孙书的孙子孙武,字长卿,为了避田、鲍四族争权谋乱之祸,投奔到了吴国,以传世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吴王阖闾所重用。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被任命为主将,在副将伍子胥的协助下,亲率吴国军队,西破强楚,五战五捷,攻入郢都(今湖北荆州)。在这次战争中,身为将军的孙武,巧于运筹,精于战阵,充分显示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从此,吴国崛兴称霸,北威齐晋,南服越国。而孙武立下的赫赫战绩功不可没,为此吴王荫封孙武的次子孙明(孙武有三个儿子:长子孙驰、小儿子孙敌)为富春侯,食采于富春(今浙江省富阳),这是富春孙氏的最早由来。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始终保持了一种封建的宗法制度:宗法血缘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并积淀成为一种极为强固的文化特征,因而宗族谱牒的修编非常地完备,也十分丰富,它可以佐证史籍记载的不足,与正史、地方史相得益彰。二十世纪末,随着孙子热三国热的不断升温,各地陆续有孙氏宗族谱牒被发现。尤其是作为孙权故里的富阳,也发现了一批有关三国东吴的珍贵史料,如:《天子玉牒简要》、《吴大帝受贡实录》等,而更为瞩目的是孙权亲自为《皇家玉牒》所撰写的一篇序文,被冠之为《天子自序》。应该说,这一发现对于孙氏世系的研究,有重大的收获,为补正古代典籍和印证孙氏先祖的里籍、采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吴大帝孙权亲自撰写的《天子自序》追述了孙氏先祖的发脉历程:孙氏宫音,原郡乐安(今山东广饶)……武,字长卿,以兵机动吴主阖庐,著书陈策,吴得志焉!武生明,字之元,以父功袭荫,复以孝廉封富春(今浙江富阳)侯,子孙及弟侄等各治业于富春之江南,居宅繁盛……”

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是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因此,孙明的后代也有到北方中原地区去谋求发展的。孙明的后世子孙孙膑,就出生于甄(今山东鄄城县济阴)、阿(今山东东阿)之间,活动于北方中原地区。

孙武、孙明的后代世系,直至孙钟,在《新唐书·宰相世系》及《古今姓氏书辩证》中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述,并且指出:钟,吴先主即其裔也。

而吴大帝孙权在《天子自序》中也明确地叙述:皇祖,居长讳钟。皇祖性孝,肆闻南北,生予皇考坚。从而清楚地表明了孙武、孙明及孙膑与孙钟、孙坚父子直接的血缘关系。

只是孙武与孙膑的关系上还存有歧异。从年代上来看,孙武的主要活动时间大约在春秋末期吴王阖闾在位期间(公元前514——公元前496),而孙膑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战国时期齐威王在位期间(公元前356——公元前320),两人主要活动时期间隔有140年以上。《史记》本传也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按照一般的惯例,父传子一代

相隔30年左右,以此推算,孙武与孙膑应相隔五代,而决不止两代。根据《竹园孙氏宗谱》的记载为:孙武膑,这样为五代;而《平湖孙氏宗谱》的记载又为:明生汧,汧生膑,这是各谱系有所不同的地方。

以上这些记叙虽然存有个别差异,但依据史籍,结合众多谱系,可以相互印证补正,从而使我们确信:东汉末年,隐居于富春江畔的阳平山,以种瓜为业,不愿出仕的隐士孙钟,确确实实是春秋末年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孙钟的儿子孙坚就生长于富春江畔。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孙坚为孙武之后,是有历史依据的。

 

三、 生于乱世  不同凡响   

孙坚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汉王朝积弱难返,积弊已深的汉桓帝、灵帝统治的时期,这是社会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

东汉王朝是由光武帝刘秀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建立起来的。立国之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的措施,比较注意吏治,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因此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但是到了中后期,东汉社会的各种矛盾就日益暴露了出来。由于豪强地主在政治上享有特权,控制着中央和地方州郡的大权;同时在经济上,不断地扩充大田庄经济,疯狂地兼并土地,使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沦落为依附于豪强地主的佃农,使佃农所创造的财富,大部分作为封建地租,被豪强地主所攫取,而不是作为赋税流入国库。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使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豪强地主为了警设守备自己的田庄,于是就建立了私家武装,他们缮五兵,习战射,准备镇压随时可能出现的农民暴动。而这种建立起来的私家兵,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转化为公开的割据势力,从而加深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使封建国家的积贫积弱日益深重。

此外,豪强地主间为着各自的利益也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为不同政治集团的冲突和争斗,而外戚与宦官的频繁斗争则是最为直接的体现。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称帝后,采取了一些加强皇帝专制的措施,扩大了尚书台组织(尚书台制始自于汉武帝),作为皇帝自己掌握的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三公、九卿只是受命任事。可是,东汉的皇帝只有前三任:光武帝刘秀(62岁)和明帝刘庄(48岁)、章帝刘炟()能够做到政由己出。但章帝刘炟只有33岁就死去了,章帝以后的皇帝也都是些短命皇帝(除了末代皇帝汉献帝54岁外),和帝27岁、安帝32岁、顺帝30岁、桓帝36岁、灵帝34岁,更有两位少帝,还有质帝、冲帝、殇帝,都还只是些玩童、幼儿而已。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由于宫廷生活过于荒淫无度,玩物丧命,造成了短命而亡;更有甚者有的小皇帝还成为了争权夺利斗争的牺牲品。当年幼的皇帝即位后,母后临朝听政,实际政务往往总要委托自已的父亲或兄弟来处理,让他们担任大将军(最高将军官衔),并参录尚书事,录是总领的意思,录尚书事是独揽大权,无所不总。三公或大将军加有录尚书事,就能直接参与中枢决策,这样一来,政权便落在了外戚的手里。外戚是指皇帝的母亲即皇太后,或皇帝的妻子即皇后的亲族。

当外戚掌握了朝中的军政大权后,于是这一族人以及托庇于外戚的一班人,就全都得以升官晋衔,发财暴富。等到皇帝长大了,想要亲自执政,又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力量,来消除外戚势力。然而由于宦官夺权有功,又常常交结皇帝,承办诏敕、文书等等,这就使得他们轻而易举地介入到实际政务中。这样一来,宦官又攫取了大权,也同样提拔自己的亲属,以及受外戚排挤,或迎合自己的人。

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外戚与宦官的交替执政。但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当权,都力图拥立幼主,以便使自已继续操纵大权。而这两个集团,又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的阶层,尤其是宦官,由于生理的不健全,往往心理阴暗。一旦权力在握,便竭力排斥异己,打击不同政见者;为了追求私利,满足私欲,更不惜后果加紧搜刮,竭泽而渔,从而加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激烈,造成了东汉中后期社会的长期动乱。

在外戚与宦官的反复斗争中,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就是官僚士大夫阶层结成的政治集团。他们除了一般地主阶级出身的士人和太学生以外,还包括许多中央和地方的大小官吏。他们是中小地主阶级,这是封建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当宦官、外戚轮流专权等因素所引起的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乱不安之时,士大夫阶层为了挽救垂危的东汉政权和保护自身的利益,便不能不与之进行抗争,从而被卷入到权力之争的旋涡中,使

得这一斗争广泛地涉及到整个社会。

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一般只有通过辟除、察举而出仕。辟除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员如州牧、郡守,自行征聘僚属,然后向朝廷推举,亦称征辟察举是由刺史、或太守、或王国宰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那些人品与学问在当地受到好评的人,往往会被当地长官以孝廉等名目举荐到朝廷而得到任用。从贤良方正孝廉茂才这些科目的本意可以看出德行与学识,是出仕做官的重要条件。但在宦官、外戚的专权之下,很多不附权贵的正直之士受到了排挤;而阿谀奉迎之流则得到了重用,所谓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对此,仕途窘窄的士大夫们,通过清议,品评人物,来抨击腐败的朝政和罪恶的权贵,特别是当权的宦官。在他们看来,宦官是他们所不齿的微贱的暴发户,因此,在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较多的站在外戚一边,支持外戚集团,从而引起宦官集团对他们的深恶痛疾,于是宦官集团凭藉手中的权力实施打击,并先后导演了两次党锢之祸,使得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更加白热化。

所谓党锢:党就是党人,锢就是禁锢终身,不得做官,也就是操纵政柄的宦官,把那些进行抗争的士大夫指为党人,而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进而终身禁锢或被残杀。它表明了东汉王朝的政治越来越黑暗,社会危机更加深重了。

桓帝、灵帝统治的时期,就是整个社会矛盾尖锐到了极点,统治集团腐朽到了极点的时期。桓帝过着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供养着宫女五六千人,其他在宫中侍候、差遣的就更多了。为了维持庞大的消费,满足日益膨涨的需求,就不断增加赋税,把大量的负担转嫁到农民的头上。灵帝更是开西邸(在西苑设官府)公开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各有不同的定价,二千石官二千万,四百石官四百万,公卿等官千万,五百万不等。各地官员按土地丰瘠各有定价。富有的交纳现钱,暂时交不起的,可以到任后加倍缴纳。这种卖官的结果是:官员只知鱼肉百姓,变本加利的盘剥、掠夺,农民的负担自然更加沉重了。而为官一任,不知为民办事,水利年久失修,遇上洪涝灾荒等等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就只得离乡背井,到处流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起来造反,而且次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举行暴动的流民队伍,还与羌人、蛮人等反对东汉王朝的斗争相呼应。这些起义农民的首领或称将军,或称皇帝,或称真人,可以看出他们是有组织的,或者是带有宗教性质的农***动,也表达了他们强烈要求推翻东汉王朝腐败统治的迫切愿望。
       
那时在民间流传着一首豪迈的歌谣: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

这首歌谣,极其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的英雄气概。

孙坚就生长于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

在当时江河日下之际,许多有识之士选择了隐居不仕而避祸。孙坚的父亲孙钟就是一名隐士,躬耕于富春江南岸,以种瓜为业。从《三国志》及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孙坚有兄妹四人,长兄孙羌,字圣台,与孙坚为同胞而生;小弟孙静,字幼台;此外还有一位小妹,名不详,嫁给了孙坚的同乡好友徐真。据史书载:孙坚的母亲在怀娠孙坚时,曾梦见自己肠子流出,环绕着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城的昌门,醒来后非常害怕,就把这个梦告诉了邻居老母。邻居老母宽慰她说:怎么知道这不是好征兆呢?

昌门,即阊门,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子胥所筑,以象征天门,以通阊阖风,阊阖风居西方,吴王阖闾想要西破强楚,所以又称破楚门。阊者,倡也。(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即带头发动、倡导的意思,似乎暗合着孙氏从孙坚开始发迹的意思。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些信息:即孙钟虽然躬耕于富春江南岸,以种瓜为业,但他与外界的联系还是比较密切的,否则他的夫人也不会知道什么吴郡的昌门,而在梦中梦见它。这对于一个久居乡下的一般农妇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从孙坚17岁那年与父亲一起乘船去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便也可知孙钟是常常要去外地的,这对于一个蛰居乡下的普通农夫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从而我们可以断定:孙钟自己决不会是躬耕于田亩的一般农夫,而是以种瓜为名的隐士;孙钟的家族也决不是普通的世代务农的农户,而是有一定的地位和势力的地方大族。这从孙坚开始举事时,他的弟弟孙静,纠合乡里的部曲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保障;后来孙策攻打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王朗,孙静带着家族与孙策会于钱塘(今浙江杭

州),可以为证。

孙坚就出生于这样一个下层地主阶级的家庭中,没有豪族家世的背景。这在当时重门阀、讲家世的社会里,孙坚的确是属于孤微发迹了,这也可以说是这个动乱的时代,为孙坚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武将风范和军事斗争能力的机会和舞台。

据史书记载:孙坚出生后,容貌不凡,大概是长得非同一般、比较出众吧,而且生性宽弘大度,有奇侠气节,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应变才智和果敢勇猛。17岁那年,孙坚与父亲一起乘船去钱塘(今浙江杭州市),正好遇上了以胡玉为首的一伙海盗,其实也是一些为生计所迫的农民,抢掠了商人的财物后,在岸上分赃。而来往的船只、过往的商人旅客,都不敢前行。

这时孙坚对他的父亲说:这些海盗完全应该捉拿,请让我去捉拿他们吧!

父亲孙钟对他说:“这种事不是你能干得了的!
       
但孙坚还是执意拿了刀上了岸,用手东西指挥,好象在部署官兵围捕海盗的样子。这伙海盗见了这情形,还真以为是官兵来围捕他们了,于是慌忙丢弃了抢来的财物四散奔逃。孙坚向前追击,斩下了一个海盗的首级才回来,他的父亲大为惊讶。

对于一个只有17岁的少年来说,能够临危不

惧,去做这样一件大事,用自己的智谋与胆略,赶跑了海盗,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孙坚的名声大振。为此,官府特聘他为假尉,即非正式的武官,暂时代理以负责维持本郡的治安,辑捕盗贼。从此,少年孙坚踏上了仕途。

 

四、 少年出仕  初建新功

少年孙坚踏上仕途之时,也正是东汉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年少的孙坚,抱着一股忠君为国的热情,走向了征途,开始了他那短暂而惊险的武将生崖。就在孙坚走上仕途后不久的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十一月,与吴郡相邻的会稽郡(郡治今浙江绍兴)爆发了许昌、许昭父子领导的农民暴动。

许昌(有的史书称许生)与他的儿子许昭(或称许韶)在句章(县治今浙江余姚城山)利用宗教活动,发动当地几个县的农民举行暴动,攻略郡县,声势颇为浩大,民众多达数万之多。许昌自称为阳明皇帝,许昭为大将军,而官府称之为妖贼。会稽太守(郡最高行政长官)尹端率军前往镇压,反被暴动的农民军打得大败,连遭败绩,

被免职。动荡不安的东汉朝廷急忙调遣扬州刺史臧旻、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太守陈寅率军镇压。(扬州治所历阳,今安徽和县,后屡有迁址。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水、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河南一部。它并不是也不包括现今的扬州。刺史,负责监察每个州的郡守和王国宰相,为六百石官,秩位不高,但出刺时代表中央,后改为州牧,官秩二千石。东汉末年,剌史领兵之制,使刺史兼有一州的军政大权,实际上开了东汉末年刺史割据的先风)。时,年仅十八岁的孙坚也被委任为吴郡司马(郡军政长官。以前郡不设司马,因汉末农民起义蜂起而新置,掌管军事),并允许以郡司马的身份招募了精兵勇士一千多人,会同州郡官兵,联合作战。经过了近两年的艰苦奋战,至熹平三年(174)的十一月,终于镇压了农民暴动,斩杀了许昌、许昭父子。

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年轻的孙坚足智多谋、作战勇猛,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初步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华,为他以后步入高一级的军事指挥行列,奠定了基础。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的农民暴动被平息后,剌史臧旻向朝廷上表报功,罗列了孙坚的功绩。汉朝延便正式下诏授予孙坚为盐渎县(今江苏盐城西北)的县丞(县令的辅佐,相当于副县长,主管文书及仓狱等);这样,孙坚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先是到徐州广陵郡的盐渎县,几年后又调任为盱眙县(今江苏盱眙东北)的县丞;后又改任为下邳县(今江苏睢宁西北)的县丞。

在所任三县的十年间(从熹平四年175—中平元年184),可以说是孙坚谋政与民,平和发展的时期,并取得了良好的政绩,受到了民众、官员的称颂和拥戴,获得了较高的声望。这一时期也是孙坚积聚力量,广交天下英豪,谋求更大发展的时期。由于孙坚生性宽弘大度,豪侠重义,喜爱交结英雄豪杰,重视人才、又善于用人,因此大家都喜欢亲近他,从而在他的周围汇聚了一大批愿意追随于他,听命于他的菁菁豪杰。从故乡富春来的亲朋好友,不甘寂寞、任侠尚武的好事少年,也常常有数

百人之多。孙坚接待抚养,尽心尽力,有如自已的儿子、兄弟一般,一视同仁。这一批英雄豪杰和富春子弟,后来就成为了孙坚起事的核心力量。

孙坚所任三县的这一段经历,为他以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1